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46章:太子妃给太子纳妃

李佑被吓到了。

被李泰说的这些话,还有太子的行为,给吓到了。

虽然感觉很是震撼,可仔细一想,太子的行为又何尝不是这样做的。

这么一对比,李佑才觉得自己多么天真,舅舅阴弘智准备的谋反计划,又是多么的可笑。

这跟太子比起来,完全就是天壤之别。

即便谋反的事情没有被发现,等到父皇驾崩,他们能干过这么可怕的太子?

不过太子大概也不会等到父皇驾崩的那天。

李佑也是读过书的,学识还不错。

对于李泰说的这些话,有自己的判断。

历史上太子跟皇帝的事情,本来就有很多先例,太子会谋反,其实也不意外。

李泰补充道:“父皇如今正当壮年,太子怎么可能一直等下去。”

李佑迟疑道:“可这些事情,都建立在大兄能征服高丽的情况下,如果太子征服高丽失败呢,那他的计划不就全部成空了。”

李泰摇摇头:“老五啊老五,说你傻还真傻了。”

“既然太子有这样的动作,在别的方面,他就没有准备吗。”

“不管征伐高丽输赢与否,太子在准备谋反,这都是既定的事实,有些事情我不方便跟你说,其实上我已经可以百分百确定,太子正在秘密勾结许多官员,准备谋反的事情。”

“征战高丽,不过是为了更好的在谋反后,掌控朝堂罢了。”

听到这里,其实李佑已经相信了。

按照李泰所说,太子确实在准备谋反的话,那么彻查下来,肯定能查到蛛丝马迹。

不管太子立下了多大的功勋,不管太子的名声有多好,只要太子行谋反之事,父皇肯定会废掉太子,重立储君。

魏王,就是最好的储君人选。

李佑在心中权衡利弊,从现在的局面来看,如果他帮着四哥污蔑太子谋反,在彻查的过程中,四哥肯定会进行引导,甚至还有线索的安排。

极大的可能性,会真的找到太子谋反的证据。

那他也算是举报有功。

不帮助四哥的话,四哥同样还是会这么做,只是更加麻烦了一些。

但对他来说,也是有风险的,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扳倒太子,太子首先就是把他流放岭南。

左思右想,李佑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毕竟这里头的干系太大了。

李泰看着李佑脸上的挣扎,问道:“老五,你觉得太子真的能谋反成功啊。”

“届时父皇追查下来,太子曾经保举过你,你还能幸免吗。”

这句话,如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啊,太子谋反能成功啊。

在李佑看来,这个可能性是很渺茫的。

父皇是什么人,是打下了大半个大唐江山,杀了大伯,四叔,还有他们所有的孩子,最后把祖父囚禁大明宫的狠人。

这些年,父皇确实是表现得比较仁慈了,可对付父皇,又岂是简单之事。

若父皇年迈也就罢了,可父皇正值壮年,朝廷群臣,军中将领,自然是更加听信父皇的话。

太子谋反失败,大概率还会牵扯到自己身上。

从目前的局面来说,太子还不见得会帮自己免除流放之刑,往后还要遭受到牵连。

这么一对比起来,跟随四哥,好像才是真正的出路。

咬咬牙,李佑沉声道:“四哥,你说,要我怎么做。”

听到这话,李泰顿时满脸笑容。

——

东宫,后殿。

宁静的庭院之中,午后的阳光洒下,带来几丝温暖。

李承乾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身姿挺拔,俊朗的面容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他坐在矮凳上,专注地看着面前的青石板,石板下的火焰跳动着,映红了他的眼眸。

太子妃苏玉儿则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乌发如瀑,面容秀美。她微微前倾,拿起一块刚刚烤好的肉片,放入口中细细品尝。

瞬间,她的眼睛一亮,赞叹道:“殿下这烤肉,当真是很不错。”

今天是难得的夫妻时光。

元宵佳节,皇宫内也是有盛大节目的,杜荷也需要去忙。

李德謇则在城外操练府兵,府兵那边也有节目表演。

赵节跟李元昌已经到长安城去浪了。

毕竟今天的长安城最为热闹。

按照惯例,正月十五过后,明日皇宫再行宴席,各路皇子都要返回封地。

外地回来述职的官员们,也要回去继续任职地方。

两人相对而坐,中间的青石板上,肉片在火焰的炙烤下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旁边的侍卫们手脚麻利地将牛羊肉切成薄片,宫女们则小心翼翼地将肉片放置在青石板上,动作娴熟而优雅。

李承乾闻言,嘴角上扬,给刚烤好的肉片撒上一层胡椒,放到苏玉儿面前。

“尝尝这个,味道更好。”

苏玉儿夹起肉片,轻轻咬了一口,鲜嫩的肉质和浓郁的香味在口中散开,让她不禁陶醉其中。

“殿下这烤肉的技艺是从何处学来的?”苏玉儿好奇地问道。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笑道:“听说西方那边颇为流行,听了两句,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一二。”

听到说西方,苏玉儿犹豫了下,而后问道:“我听外面传言,殿下在支持罗马使团。”

李承乾点点头:“没错。”

苏玉儿问道:“那罗马距离我大唐,听说有万里之遥,那罗马使团过来,都走了一年半载之久,还需要过高山峻岭,汪洋大海,荒芜沙漠。”

“若联合罗马,对于我大唐来说,好像也没多大好处吧。”

李承乾有些奇怪道:“你怎么突然关心这些事了。”

苏玉儿有些不好意思,道:“只是总是听人提起,所以有些好奇。”

李承乾仔细看了眼苏玉儿,总感觉她是有其他的意思,随即解释道:“联合罗马,远交近攻也,如今西域临近的大食国,正在快速的崛起。”

“波斯国虽还没有灭亡,但其国都都已经丢失了,而罗马也被占据了大量疆域。”

“我不担心大食会直接进攻我大唐,但其稳定后,必然会对我大唐产生重大影响。”

“譬如吐蕃,看似与我大唐交好,一旦其壮大,还甘心那高原之地吗。”

“大食不缺乏聪明人,他们可支持吐蕃叛乱,坏我大唐。”

“亦或是支持挑拨支持我大唐周边其余国家。”

“虽是猜测,但不可不防,而遏制大食发展,自然最为符合我大唐利益。”

李承乾的眼光格局跟之前截然不同,他是站在历史上的角度上,还有大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从玄武门继位,谋反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水到渠成。

东宫现在存放的硝石,经过久的不断收购,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数量。

大唐皇庭的布局,从玄武门是最好的突破口。

李世民也知道,毕竟他自己就是这么过去的。

所以在玄武门安排了大量的精兵,掌管这些精锐兵力的则是张阿难。

理论上说,即便是上万兵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玄武门。

但这对李承乾来说是问题吗。小小玄武门,直接给他炸没了。

当炸药包是摆设呢。

太子妃苏玉儿听完,心里也有了底。

试探着问道:“我听说罗马使团里,有个非常漂亮的公主,殿下见过吗。”

听到这话,李承乾突然想起之前在太极殿,罗马使团觐见的时候。

虽然距离很远,但李承乾视力很好。

确实有被那罗马公主的美貌惊艳到。

“见过,确实很不错。”李承乾直接承认道。

苏玉儿再问道:“殿下有没有想过,纳她为妃呢。”

李承乾不由笑道:“你怎么还关心起这些事来了,难道我专宠你一人,还不好吗。”

东宫里,除了太子妃苏玉儿,是没有其他侧妃的。

李承乾也不在乎这些,如果只是美色,娶侧妃对他没有任何作用。

反正想睡哪个,都是直接上手的事情。

虽然没有其他侧妃,但李承乾也不只是跟太子妃睡觉。

陪睡的侍女,可是有不少被临幸过的。

“我可不想被人说成妒妇,如果殿下觉得不错,那就纳罗马公主为妃吧。”

“这样殿下支持罗马的事情,也有了由头,还能抱得美人归,一举两得呢。”

“况且我听说那罗马也是大国,疆域跟人口不比大唐少,如此也算是门当户对。”

苏玉儿很是认真的说道。

之所以会这么想,其实是父亲苏亶跟他聊过这事。

因为太子如果登基的话,不可能只有皇后,肯定还会纳更多的妃子,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苏家的底蕴太薄了,届时后宫这块,难免会发生争权夺利的情况。

加上外部的影响,对于苏玉儿的权力来说,自然就会有所影响。

苏亶也知道,自己这个女儿,在权力争斗这块,很是小白的。

可如果这个妃子,是罗马公主的话,那就不存在影响到苏玉儿。

综合方面考虑,让罗马公主成为太子侧妃,最是有利。

先前苏玉儿问起罗马使团的事情,就是在你试探太子的态度。

李承乾也没拒绝也没答应,道:“这些事情,届时再看吧。”

苏玉儿见此,说道:“听说罗马使团,今晚也会去元宵诗会,我得好好看看。”

李承乾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对于纳罗马公主为妃,李承乾自然不会拒绝,只是当着老婆的面去聊另外一个女人,他还有些不适应。

烤肉这边吃完后,过了良久,太子都在书法查看了不少文书后,内侍文忠这才在旁边开口道:“殿下,前些日子说让臣找个能掌管晋州煤矿的掌柜,如今纪昭纪县尉那边,到底提供了一个人。”

李承乾问道:“详细说来听听。”

内侍文忠继续道:“这个人叫罗会,在长安城内,也有些名气.”

文忠详细的讲述起来,之所以先前没说,是因为太子正在吃烤肉。

这罗会干的是夜香郎的事情,要是坏了殿下的胃口,那反而是他的罪过了。

其实关于罗会的事情,已经到文忠这里有几天了。

之所以一直压着没上报,也是因为罗会这买卖太过于低贱,文忠想等等,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更加适合的人。

拖到今天,下边提供上来的人倒是不少,但比起罗会来说,都差了不少。

毕竟罗会手下有几千夜香郎给他工作,还有稳定的售卖渠道,这就相当于有大型项目管理经验。

其他的掌柜,一般都是店铺这些,顶多就管几十人,哪里有罗会这样管理几千人规模的经历。

而太子那边要在晋州开煤矿,跟罗会的情况,还是有很大程度的类似。

开采的矿藏,在加工后,运输也是很大问题。

而罗会在管理经验上,对于运输这块也同样经验丰富。

对比之下,优势就很突出了。

李承乾听完后,点点头:“那就是他了,今晚诗会,安排他跟孤见上一面。”

内侍文忠躬身道:“是,殿下。”

太极宫,后宫。

杨妃一脸愁容。

看着天色渐暗,心里却急了起来。

她很后悔,元宵诗会邀请了太子。

因为驱逐高丽人的关系,儿子李恪告诉他,这些高丽人,很有可能在元宵诗会,对太子行报复之事。

但凡太子受到丝毫损伤,这可都是她的罪过。

最主要的是,她是想巴结太子来了,这样一来,太子会不会怀疑他跟魏王有所筹谋。

只是现在说不让太子去了,那就更不可能了。

只能到时候再看了。

长安城内。

罗会这几天很是紧张,因为自从纪昭跟他说,已经把他的情况上报东宫后。

这都过去了好几天的时间,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大概率是黄了。

果然,自己过于痴心妄想。

太子什么身份,怎么可能瞧得上自己这个夜香郎。

他知道今天太子会去芙蓉园,参加元宵诗会。

可以他的身份,连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这样规模盛大的诗会,是需要拜帖的。

就在心灰意冷之际,纪昭突然上门拜访。

“纪兄弟是来看我笑话的吗。”罗会沮丧道。

纪昭从怀中掏出名刺,放在桌子上。

在唐朝时期,名刺就是邀请函的意思。

“我可是来给罗兄送惊喜的。”

罗会瞪大了眼睛,看向桌子上的名刺,不敢置信道:“这,这是.”

纪昭笑着解释道:“方才东宫传信,太子殿下听闻罗兄的消息,很感兴趣。”

“这是今晚由杨妃在芙蓉园主持的元宵诗会名刺,届时罗兄可当面拜见太子殿下。”

“我拿到这名刺之后,可是晚饭都没吃,就给罗兄送来了。”

“若得太子殿下看重,罗兄往后,自当平步青云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