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07章 稚奴:父皇,我姑奶奶来了

次日一早。

李承乾就让人去把还在床上的李元昌给喊醒。

李元昌迷迷糊糊的埋怨道:“太子,这天都没亮呢,你要干嘛呢,我得再去睡会。”

李承乾道:“你不是要当我的右内率吗,我这个太子都起来了,你这个右内率还在床上,像什么话。”

李元昌顿时没了反驳的话,只能无奈道:“那这么早起来,要去哪里。”

他突然有些怀念在梁州的生活了,虽然无聊了些,但至少没人管啊。

无拘无束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什么时候见过早晨的太阳。

“讲武堂操练,你跟我一起去。”

“这几年在梁州,你都荒废成什么样了,一石弓都拉不开了吧。”

“也是该练练吧,否则这出门时,我这个当太子的,还要保护你这个右内率,岂不可笑。”

李承乾很清楚,李元昌就是个祸害。

当年就是李元昌蛊惑,李承乾这把美少年称心代入东宫。

李承乾谋反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也有李元昌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最早说动李承乾谋反的人,不是杜荷,而是李元昌。

去年过年时,就对李承乾说:“愿殿下早日成为天子。近日看到陛下身边有个官人,善于弹奏琵琶,事情成功以后,希望能赐给我。”

谋反的事,叔侄二人还曾经歃血为盟。

便是割臂出血,以帛拭之,烧作灰后和酒同饮,共为信誓。

现在的李承乾,总不能把李元昌给杀了吧,从血脉上说,这可是亲叔叔。

放在封地,李承乾又担忧可能会出事,毕竟这家伙简直无法无天,视律法于无物。

纵马田地,踩坏庄稼,霸占官员妻妾,放纵手下抢占民田,殴打他人致死等等一系列行为。

思来想去,李承乾觉得还是把李元昌留在身边看着最好,也能给他劳动改造一番。

——

李治很累。

晋王府位于朱雀门街之东从北第八坊,也就是长安城正南边,明德门附近。

而他昨天去的李勣家普宁坊,则是在长安城最西北方,开远门附近。

这就相当于跨越大半个长安城了。

而今天要去的同安长公主,姑奶奶家,则是在最东北方的兴宁坊。

加上昨天跑了一趟大内。

这就是等于围着长安城绕了一圈了,折合今天的路程,相当于李治要跑一百多里地。

等李治来到兴宁坊,长公主府的时候,都已经要到午膳时了。

只是这才刚到门口,就听到训斥声。

李治跟晋王妃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后就看到大门前,一妇女跟一少年,带着行囊被赶了出来。

“二姑,阿兄,你们这是怎么了。”

晋王妃看去,顿时就认了出来。

这是她的堂哥王方翼,以及王方翼的母亲李氏。

李氏刚准备搭话,又有一个声音传来。

“雅宁?晋王。”

府中,走出一身穿奢靡服饰的贵妇。

晋王妃王雅宁行叉手礼:“大姑姑。”

李治也跟着作揖:“大姑姑。”

贵妇无视了门口的母子,笑着对李治夫妇道:“哪敢让晋王跟晋王妃行礼,外面天寒地冻的,赶紧进屋吧。”

“母亲要是知道你们来看她,肯定会非常开心的。”

被晋王妃王雅宁称作大姑姑的贵妇,便是同安长公主的亲生女儿王妧璃。

隋朝时期,曾经是隋炀帝后宫嫔妃。

隋朝覆灭后,便就一直跟着同安长公主生活。

唐朝女子是可以改嫁的,但王妧璃身份特殊,他是前朝嫔妃。

看得上的不敢娶她,可以娶的她又看不上,便就一直当个寡妇了。

王妧璃笑着说完,而后瞪了眼门口的母子俩。

“你们还不离开,逗留在此作甚。”

“难道要母亲亲自出来把你们撵走吗。”

听到这话,母子俩也不敢跟李治打招呼,便从侧边走了。

李治知道,这大概就是昨日茂师李勣说的矛盾了,却没想到已经到如此程度,竟被赶出家门。

随着王妧璃进入,晋王妃王雅宁边走边道:“大姑姑,这都临近年关了,何必在这个时候赶走二姑姑,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同安长公主跟丈夫王裕有一子一女。

女儿便是嫁给隋炀帝的王妧璃。

但儿子王仁表是庶出,非同安长公主亲生。

李渊在位时,武德八年,王裕就因病去世。

因为不是亲生,所以同安长公主一直看王仁表不顺眼,关系很差。

去年王仁表早逝,庶出的儿媳,孙子,也不可能得到同安长公主的喜欢。

本身还带有婆媳矛盾。

“他们打碎了母亲最喜欢的梅瓶,那可是父亲的遗物。”

“母亲前些日子,还在念叨着,冬季来了,又能看梅花了。”

“没成想却被打碎。”

“母亲盛怒之下,便把他们给赶了出去。”

王妧璃简单的介绍了下情况。

李治跟王妃对视一眼,知道事情不是这么简单,大概是恰好趁此机会罢了。

不过他们今天来,是有求于姑奶奶的,这件事上也不好开口评论。

正厅内。

同安长公主身着华丽的服饰,满头珠翠,虽已上了年纪,却依旧难掩高贵的气质。

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些许痕迹,但那双眼眸中透露出的睿智与威严,让人不敢小觑。

先前的事情,显然让同安长公主心情很差,面上依旧残留寒霜。

不过看到李治跟侄孙女,便缓了许多,露出和蔼笑容。

“见过姑奶奶。”

李治跟晋王妃作揖行叉手礼。

“稚奴都长这般大了,好,好啊,像个男子汉了。”

“雅宁也越发动人了,快到姑奶奶身边来,让姑奶奶好好瞧瞧。”

晋王妃乖巧地走到同安长公主身旁,同安长公主拉着她的手,细细打量着,眼中满是慈爱。

“雅宁啊,你这孩子,许久不来看看姑奶奶了。最近过得可好?”同安长公主轻声问道。

晋王妃微笑着回答:“姑奶奶,雅宁一切都好。只是挂念着您,一直想来,却又怕打扰了您。”

同安长公主微微摇头:“傻孩子,你能来看姑奶奶,姑奶奶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是打扰。”

李治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画面,心中也涌起一股暖意。他开口道:“姑奶奶,您身体可还康健?”

同安长公主看向李治,眼中露出欣慰之色:“稚奴有心了,姑奶奶身体还算硬朗。”

“倒是你,如今身负重任,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

没人说起刚才王方翼母子的事,好像当没发生过那般。

李治闻言,略微沉默片刻,这才道:“多谢姑奶奶关心,稚奴会注意的。”

同安长公主虽因为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有些看不清详细,但能感觉到李治有心事。

便道:“你这孩子,怎的是有什么难处,给姑奶奶说,姑奶奶给你做主便是。”

同安长公主的语气有些霸道,但她确实有资格说这个话。

唐朝长公主可不仅仅只是个封号,而是有实权,视正一品,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对政治格局产生不小影响。

同安长公主的背景就更厉害了,除开是李世民的亲姑姑,李渊同母妹外。

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外祖父独孤信也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姨母独孤氏是北周明帝的皇后,姑母是北周武帝的皇妃。

李渊晋阳起兵时,同安长公主和她的丈夫王裕全力支持,大唐建国,同安长公主也算是有从龙之功。

“怎么,稚奴连姑奶奶都不信了吗?”

看李治犹豫迟疑,半晌没有开口,同安长公主皱眉道。

“稚奴不敢。”

李治低声回答,却怎么也不说难处在哪。

同安长公主冷哼一声,对旁边的晋王妃道:“稚奴不说,雅宁你跟姑奶奶说。”

晋王妃王雅宁看了眼李治,这才低声道:“姑奶奶,陛下想让晋王留在长安。”

只是这简单一句话,便就已经足够了。

同安长公主历经北周三帝,隋朝二帝,又经过李渊时期到如今李世民登基。

即便年迈,但在政治嗅觉上,极其敏感。

思索片刻,结合当今长安局势,便就想明白了是怎么个事。

当即冷哼一声道:“青雀跟太子,把整个长安城都搅成什么样了,陛下还想让你留在长安,他到底想干嘛。”

“难道要学他父亲那一套吗,却忘记了自己当初,是怎么夺来的这个皇位。”

这话一出,整个正厅顿时鸦雀无声,仆从们战战兢兢。

便是身边的李静娴跟王雅宁,都屏息不敢吱声。

李治更是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也就是同安长公主,李世民的亲姑姑敢这样说了。

其实早先的时候,同安长公主跟丈夫王裕,严格来说是太子李建成的支持者。

只是还没到玄武门之变,王裕就病逝了。

要说亲近,同安长公主跟李渊长子李建成更要亲近一些。

所以后来,这个姑奶奶跟李世民的儿子就没那么亲近了。

几年后李世民对她也算恭敬,考虑到某些方面,便有了宠爱的侄孙女嫁给晋王,成为晋王妃这事。

在李世民的这些儿子中,同安长公主跟李治的关系最亲密。

“稚奴莫要担忧了,老身且去问问陛下,他这个圣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同安长公主明显有些生气。

从她的角度来看,当初李渊的三个儿子,现在李世民的三个儿子,好似又回到了从前。

李世民是要逼着自己的儿子们,走曾经自己走过的路吗,这大唐还要乱成什么样子。

“谢谢姑奶奶。”

李治松了口气,姑奶奶答应了帮他这是好事。

同时又有些担忧,害怕姑奶奶跟父皇吵起来。

同安长公主是个雷厉风行的主,这般开了口要去说情,当即就要入宫。

李治没想到姑奶奶动作这么快,当即劝说外面风雪大,怕伤了姑奶奶的身体。

同安长公主却道:“等这风雪停了,事情都成定局了,我再去有什么用。”

“趁着陛下还没决定下来,这时候过去才有效。”

听到这话,李治也不好劝说了。

便就随着同安长公主一同去。

晋王妃则是留下来。

长公主车架,风风火火的朝着宫廷方向过去。

大长公主出行,有数十缇骑护卫开路,管控街道。

——

讲武堂。

李承乾自然不能让李元昌跟那些学子们一样,站军姿,齐步走。

但也不能让李元昌闲着。

于是就让他去敲鼓。

李元昌好游猎,这算是老李家的传统,在丹青天赋上也是点满的。

声乐这块也不算差。

只是敲鼓是个力气活,还没一炷香呢,就受不了了。

“你这身子骨,都要被酒色掏空了。”

李承乾看着李元昌气喘吁吁的样子,不禁皱起眉头数落道。

“这般天寒地冻的,哪有力气。”

“也就是太子你了,否则谁拉我到这外边来,我指定跟他急。”

李元昌放下鼓槌吐槽道。

他是过惯了奢华安逸生活的人,如今被太子拉到讲武堂,被迫敲鼓,自然是苦不堪言。

“你呀,得多练练了。”

李承乾微微摇头。

李元昌没说你行你来啊。

他已经知道,太子那绝强的武艺了。

昨日下午就在东宫校场见识过,当时就目瞪口呆。

虽早有传闻,但李元昌内心是不信的,可亲眼见了,就不得不信了。

当时李元昌的眼神,别说有多幽怨。

说好一起荒淫无道,你却偷偷练就绝世武艺。

这叫个什么事啊。

这时,内侍文忠突然赶了过来。

一般李承乾在讲武堂的时候,内侍文忠是没有陪同的。

“殿下。”

看着内侍文忠一幅很急的样子,李承乾道:“何事如此焦急?”

内侍文忠看了眼旁边的李元昌,而后道:“殿下,晋王去了大长公主府,如今大长公主车架已然入宫面圣。”

听到是晋王李治的消息,李承乾微微皱眉。

对于这个历史上最后捡漏的弟弟,李承乾也没有忽视。

在其回长安后,就派人去盯着其一举一动。

“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李承乾问道。

内侍文忠回道:“暂且还没打探出来,不过应该是跟陛下有关。”

“昨日晋王入宫面圣后,就先去了李勣府邸,今日再去的大公主府。”

李承乾闻言,微微沉吟不语。

旁边李元昌道:“稚奴这家伙,跑李勣家,又跑大姑那边作甚。”

“他娶了大姑的侄孙女,跟大姑关系好,这是要向陛下求啥子呢。”

“难不成,他还想要跟青雀那样,留在长安城?”

“这家伙,想什么呢。”

李元昌有些纳闷的说道,他可不觉得稚奴在长安城能干啥。

李承乾微微摇头道:“恐怕不是稚奴想留在长安,他可没这个胆子,而是陛下想让稚奴留在长安。”

“找姑奶奶,是说情去的,好让他回封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