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一剑荡山河 > 17 尚气任侠救慈闱 武斗刺客失金锁

待得大雾消散,小船已经驶出了雾岛,一直到岸边的一棵大柳树下停泊。

卫凌羽跳下船,朝船底一拱手,道:“多承相送,后会有期。”

那金色锦鲤王蹦出水面,跃上甲板,又变作了总角童子模样,还了一礼,道:“卫爷客气了。能为卫爷效劳,是吾侪的福分。”指着岸上的大柳树,续道:“卫爷倘若日后来寻茸儿姑娘,可到此树下,叩齿三通,轻唤三声‘阿鲤’,我便即知晓,来迎卫爷。”

卫凌羽脸上一红,暗道:“原来适才在岛上跟茸儿姑娘的对话,都给它听了去。”

阿鲤唿哨一声,船底锦鲤群得令,托着船只游回了雾岛。

其时天色将暮,残阳绯红,晚霞绚烂,江上渔歌阵阵,沙鸥嬉戏翻飞。正是: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再过两日,正值五月端午佳节。这天家家吃粽子,人人佩香囊,扫院插艾,点雄黄酒,江上千帆竞秀,林林总总,好一派热闹景象。

古时荆楚大地上有一楚国,国都被敌军攻破,国中有一忠臣投身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了纪念他,将他殉节之日定为端午节。端午节主要习俗便是赛龙舟,赛龙舟之由来,则源于古楚民架船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那位忠臣的身体,后来成就此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等地。

这日再临江边,但见江中百舸争流,岸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心下对那位以死殉国的大忠臣肃然起敬,心想大丈夫为国捐躯,也不枉来此世间一遭,只恨自己生不逢时,无缘谋面这位千古忠良。

傍晚时分,热闹渐去,待四下里人散尽,在江岸上独自散了会儿步,正要回城,却见一行六人,往江边而来。

那六人均是女子,后面是四个婢女,前面一长一少,年长的是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妇人,容貌娟秀,衣冠整齐,云鬓上插着一朵白花,腰系一条白色匹练,左臂挎着一个竹篮,形容憔悴。旁边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身穿淡绿衫子,模样动人,与那妇人眉宇间颇为相似,竟是日前在湖中偶然邂逅的卫怜钗。

卫凌羽微感诧异,趁着她们未发现自己,悄悄跃到了一棵柳树上猫住了身子。

不时,但听脚步声沙沙,六人已至江边。妇人默然放下竹篮,从中取出一沓纸钱,撒进江水中,嘴里喃喃念叨,好似在祭奠什么人。

隔了好一会儿,她把篮子里的纸钱撒完了,怅然望着江面,呆呆地出神。

卫怜钗耐不住性子,道:“娘,你每年都是五月十六才来,今年怎么端午节就来了?”

卫凌羽心头恍然,怪道那妇人与卫怜钗有几分相像,原来那是她的母亲。

妇人怅然道:“今年我……怕我等不到十六了。”

卫怜钗心道:“娘亲的糊涂病越来越厉害了。”轻抚着她的背心,道:“娘,你到底祭拜什么人啊?”

妇人潸然泪下,道:“你爹爹,和你……”说到这里哽咽起来,不往下说了。

卫怜钗无奈叹气,心想母亲又在说胡话了,父亲明明活得好好的。怪道父亲说她的失心疯没得救了,平时总不教她出门。即是出门,也总派四个武艺不差的婢子跟着。

妇人低声啜泣了一阵,自言自语起来:“宗郞,我屈身事贼这么多年,你怪我不肯殉节么?我这些日子总是梦到我们的儿子,他还活着,要来给你报仇了。你放心好啦,等我见到了他,就去找你……”

卫怜钗又想:“宗郞?这是叫爹爹么?爹爹的名字里确实有个‘宗’字,可我从来没听娘这么叫过爹爹。娘说她和爹爹的儿子,难道我还有个哥哥或者弟弟么?”但见母亲越哭越伤心,自己的情绪也受到了感染,竟莫名感到一阵酸楚,掉下泪来。

妇人望着风平浪静的江面,怔怔地出神,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突然呕出一大口鲜血,昏了过去。

卫怜钗大惊失色,忙将母亲抱住,大叫:“娘,娘!”四个婢女冷眼旁观,竟尔不关心主母死活。

卫凌羽觉得蹊跷,但不敢闹出响动来。把头一拧,瞧见不远处有一身材魁梧的蒙面人奔将而来。

蒙面人奔至近处,不由分说,抽出背负的环首刀,扑向卫怜钗的母亲。

卫凌羽大惊,正要抢下树去救,却见那四个婢女突然有了动作,一个从袖口抖出一支九节鞭,一个从腰间抽出一柄软剑,一个从靴底抽出一对小巧玲珑的匕首,一个从腰后拎出一对子午鸳鸯钺,迎向那蒙面人。

见那四个婢女身手矫捷,一个兔起鹘落,便拦住了蒙面人,他便立时按住身子不动,没露了行藏。

那使九节鞭婢女先发制人,九节鞭在刀背上一交,磕出星星点点的火花,便即打个弯儿,缠住了刀身;那使软剑和使子午鸳鸯钺的分袭左右,那使双匕的则是刺那蒙面人后背。

蒙面人似是没料到这四个婢女竟有如此身手,“咦”的一声,手上加重了力道,竟将九节鞭绷断。双脚先后踩地,屈膝跃起,教另外三人扑空。

那使软剑、使双匕和使子午鸳鸯钺的婢女均是身经百战的好手,她们收力不住,即将撞上,也不惊惶,一足撩起,借力旋身,分别向三个方向扑了出去。

蒙面人见她们配合得天衣无缝,彼此间似乎心意相通,更感诧异,落下地来,故意紧着嗓子道:“好俊功夫!多年不在江湖上走动了,不意这一遭竟遇上四个功夫不差的女娃娃。”

卫怜钗这时喊道:“四位姊姊当心,这人是那晚行刺爹爹的刺客!”

四个婢女也不睬她,抖擞精神,分四方站立,围着蒙面人,一副如临大敌的神情。

她们所练武功不比寻常,单打独斗倒也一般,四人合击才是拿手绝活。通常练武的好手被她们围住一扑,非得把性命丢了不可,怎料适才那一扑,竟被这蒙面人轻松躲过。此人轻功固佳,内功也绝非泛泛。

四女互相交换了眼神,那使九节鞭的婢女当先扑出。她的九节鞭虽被绞断了一半,但剩下的一半使将开来,依然呼呼生风,力道奇劲。蒙面人将刀一挑,刀背迎击半截九节鞭,斜身催出左掌,攻那婢女肋下。

掌势未至,其劲先达。那婢女只觉得一股罡风直逼肋下,竟尔隐隐作痛,心中吃惊,斜身一让,左掌歪歪扭扭地拍向蒙面人面门。

另外三个婢女这时也有所动作,使双匕的将屈膝下蹲,刺他腿弯;使子午鸳鸯钺的取他左腋极泉穴;使软剑的绕到了使双匕的身后,挺剑刺他后心,独留右侧空门。

蒙面人听得破风声起,无暇多想,往右一闪。不意那使双匕的突然旋身而起,一记“横打腿”直逼他右肋。他眼皮微跳,脚下运劲,复跳起身来。

这次那四个婢女均有了准备,跟着跃起,那使软剑的将剑一抖,缠他右足;那使九节鞭的展开鞭身,鞭梢击他左脚脚背;那使子午鸳鸯钺的和使双匕的,同时掷出一匕一钺,分别击他后心和腰眼。

蒙面人倒也当真了得,身处半空无处借力,却将双腿一提,当空扯开一字马,让开了软剑跟九节鞭,同时提刀绕背,缠头裹脑,将后方袭来的一匕一钺挑飞,然后身子打了一个转,跳出了垓心。

他想这四女彼此配合无间,破绽难寻,断不能教她们围住,而那使双匕的和使子午鸳鸯钺的各自失了一件兵器,仅余一件兵器,正是破敌良机。便将环首刀反挑,刺向那使双匕的婢女。

双匕和子午鸳鸯钺都是需要两两配合使用,方显威力,如失其一,等同于老虎被拔去了爪牙,威能就会大打折扣。只是子午鸳鸯钺属于奇门兵器,变化什多,运用得当能夺人兵器,蒙面人不敢怠慢,因此先攻那使双匕的。

那使双匕的婢女忌惮他刀势凌厉,抽身后退,另外三女抢上前来相助。

蒙面人紧着嗓子吼道:“滚开了!”发掌往那使软剑的天灵盖劈落。后者举剑欲挡,怎料他使的只是个虚招,借力使个“侧手翻”,从她头顶跃过,挥刀急斩那使双匕的婢女头颈。

那使双匕的婢女架起匕首去挡,奈何他这一刀势大力沉,有千钧之力,给她匕首震脱了手,虎口撕裂,鲜血淋漓。

蒙面人刀势未老,便即变招,借前冲之力使个“横扫千军”的路数,往她腰肋急斩。后者见刀势来得快,无可避让,刀刃上寒光森森,忍不住打个寒噤,下意识地伸出左臂去挡。

另外三名婢女见状,齐齐地惊呼出声,抢上身去救,业已有所不及。那一刹,只见血色绽放,那婢女半截手臂不受控地飞出。环首刀去势不减,从她腰际没入,连腰斩断。她甚至连惨叫也不及发出一声,就倒在了地上,身体分成两截,肠肚散乱,腥臭扑鼻,惨不忍睹。

那婢女一时不得死,才感觉到疼痛,脸上的表情变得狰狞可怖,作不得声,显是正经承受着世间最大的疼痛。

卫凌羽在树上觑得真切,心中难过,直欲作呕。见蒙面人回身又扑向另外三女。四女攻防一体,一人死伤,立时稳不住阵脚,攻势散乱,纵使三人合力,也斗那蒙面人不过。

生怕蒙面人再下杀手,于此间不容发之际,拽折一根柳条掷出,那柳条被刚猛真气裹挟着,径直撞上了环首刀。

蒙面人感觉到刀身一歪,一股大力涌来,震得虎口隐隐作痛,险些拿捏不住刀。慌忙跳开几步,叫道:“是谁多管闲事?”话音刚落,就见卫凌羽从大柳树上跃下。

他一见到卫凌羽,眼神里露出一抹惊色,万料不到这年轻人竟有如此雄浑的真气,道:“干么多管闲事?”

卫凌羽道:“足下武艺高强,何必与一班女子为难?冤家宜解不宜结,在下要做个和事佬,还请足下赏脸。”

蒙面人冷声道:“嘿!我已杀了一个,谅她们也不肯干休。你这和事佬怕是做不成了,进招罢!”一个“罢”字出口,环首刀递出,急斩卫凌羽颌下十二重楼。

卫凌羽拔剑迎上,刀剑相撞,铿锵脆响声起,环首刀业已断为两截,半截刀身飞了出去。

蒙面人立即跳开,扔掉断刀,叫道:“好哇!原来你是仗着削铁如泥的宝剑,才敢出来逞威风!”

那使九节鞭的婢女抢话道:“你那刀也非凡品,适才斩断了我的九节鞭。”

蒙面人道:“我这刀只能算是一般,你功力太弱,才被我用真气绷断九节鞭。况且,你们以一敌四,本就有以多欺少之嫌。”

那使九节鞭的婢女又道:“你怎么不说你堂堂七尺的汉子以男欺女?”

蒙面人觉得她这话也有些道理,心下什感汗颜,便不吭声。

卫凌羽道:“如依足下所说,定是要在下与你徒手相搏,如在下侥幸能胜个一招半式,足下才肯罢休?”

蒙面人道:“不错!你若仰仗这一口宝剑逞威风,老子就算是死了也不服气!”

卫凌羽道:“那么就依足下之言。”便即将剑还归鞘中。

卫怜钗急切大叫:“卫公子,莫上他的大当!这人前几日行刺我爹爹,我见过他的武功路数,他拳脚颇为硬朗,你万不可听信他的话,自断臂膀!”

卫凌羽道:“不妨事。”自忖内功恢复,而三十六路拨云见日掌又是上清武学大成,除非遇上那些武林名宿,否则当世无几人能与己匹敌。

向那蒙面人一抱拳,道:“在下不才,还请指教。”话音未落,身子倏然扑出,左掌取蒙面人眉心,右掌置于腰际,蓄势待发。

蒙面人嘿嘿冷笑,侧身让开这一掌。卫凌羽右足往左前方迈出一步,一个转体,右掌往他面门劈落。蒙面人脚下踩个“绞花步”,躬着脊背使“张果老倒骑驴”朝他撞来,并夹带着一式暗肘,击他左肋。

卫凌羽左手往上一托,使“清风拂柳”化去他一肘之力。蒙面人借力回身,右臂一弹,向他头顶砸来。卫凌羽右手五指并拢成勾手,啄他左肩缺盆穴。

那缺盆穴是足阳明胃经上的腧穴之一,如遭重创,必伤机理,胸闷郁结。

蒙面人不敢怠慢,抬起左臂,使擒拿手去拿他右腕。不料卫凌羽手腕上好似涂了油,比泥鳅还滑溜,他这一拿落空,卫凌羽已将勾手展开,变为虎爪,揭他面巾。

蒙面人这才知道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把头一缩,让开了这一爪。卫凌羽还要再揭,他却甩开了膀子,使出一路白猿通背拳来,两条臂膀舞得呼呼生风,化作无数残影,真个是油泼不进。

卫凌羽伸出手臂与他手臂一碰,只觉得臂膀钻心疼痛,恍然一惊,心想自己还是大意了,这人的通臂拳练得炉火纯青,两条手臂好似两杆大铁铤,已经到了无坚不摧的地步,神鬼难挡。

对方显然是个外家好手,卫凌羽虽然掌法精奇,内功精湛,但以硬碰硬,绝非此人敌手,便不敢硬接,只好凭借轻功左右闪避。

蒙面人一占了上风,更是威风得不可一世,两条铁臂呼呼地甩了过来,打在一株柳树上,只听得喀喇喇一声响,那株大柳树应声而断,看得旁人挢舌难下。

他连番甩臂,卫凌羽只是避让,他却是着急了,心想:“这小子身法不差,凭他这么躲下去,我累也给他累死了!”便即一换招,裹束身形,摆出个“大鹏展翅”的姿势,又使出一趟鹰爪功。

这鹰爪功源出陟岵寺,陟岵寺系禅宗祖庭,天下武学之宗,外家功夫举世无双。这蒙面人显是得了鹰爪功真传,施展开来威风凛凛,锐不可当。

他左爪抓向卫凌羽气海,卫凌羽吃了一惊,提掌去挡。他突然往前踏出,右爪再探,直抓卫凌羽咽喉。这一爪来势奇快,迅捷犹赛过奔雷。卫凌羽急忙后纵,也感觉咽喉生疼,被他给蹭破了点皮。

卫怜钗见他迭遇险象,手心里暗暗替他捏了把汗,叫道:“卫公子,剑,快拔剑!”

蒙面人听得心中一凛,怒道:“食言而肥,岂是君子所为?”手上加快向他抓去。

卫凌羽本拟拔剑,但听了他这一句话,心道:“不错。”有些汗颜。

见对方攻势紧迫,自己形危势禁,忙把腰身一躬,使一招“日月同辉”,右掌击向那蒙面人的天灵盖。

“日月同辉”是拨云见日掌中一招同归于尽的打法,出招后倘若敌人不回招自保,那么天灵盖就会被击得粉碎,但己身亦会为敌人击中,便是不死也会重伤。

蒙面人果然不敢与他搏命,见了这玉石俱焚的打法,也只好抽身后旋,借旋身之力发出一掌,迎向了卫凌羽那一掌。

两掌相接,卫凌羽只觉得对方掌力刚猛霸道,震得自己掌心剧痛,身子不禁晃了一晃。蒙面人却感到卫凌羽掌力刚猛更胜过自己,且先后有五重掌力叠加而至,震得他半身酸麻,踉跄着退出三步,才强行定住了身。

这一着教他吃惊非小,不禁问道:“你是真容院哪一位大师门下?”怔了一怔,又摇头道:“不对,不对。这不是龙象功,你不是真容院的俗家弟子。”

心想这少年掌力雄浑,却非外家练就,世间能有此等纯正霸道内功的,唯有清凉山真容院的龙象功才有。但连发五重内劲之法,却非龙象功所有,这等神乎其技,他也是闻所未闻。

他哪里知晓,卫凌羽确实练过龙象功,虽时日尚短,但胜在内功根基扎实,加之天赋异禀,早就将这门密宗内功练到了极高境界。那日因在襄水边观潮,悟透了“五丁开山劲”,因此适才那一掌中,是兼两大神功之长而发,当世无出其右者。

他这时后怕起来,庆幸自己棋行险招、以命相搏,不然凭卫凌羽精湛内功,非得把自己的脑袋拍进腔子里不可。

卫凌羽一拱手,道:“还请足下履行前约,不要再与这些姑……这一行人为难。”话到中途,觉得卫怜钗的母亲也在其中,说“这些姑娘”并不恰当,是以立时改口。

蒙面人冷笑道:“你功夫胜我一筹,今儿是我栽你手里了。不过你总有不在的时候,来日她们撞我手里,一个也不得活。咱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告辞!”转身奔走。

卫凌羽听他以后还要卷土重来,心里腾地升起无明业火,心想总得制住他,要他亲口答应不再与卫怜钗等一干人为难才是。便即展开轻功去追。

蒙面人轻功不弱,追进城中后,对方在巷子里转了几圈,他便追丢了,只能无奈作罢,转回客栈。

嘱咐店小二烧了热水来,除下衣服洗浴,才发现自己挂在项颈的长命金锁竟然丢了,心头一惊。自己身世成谜,那枚金锁上刻着他的生辰八字,是解开自己身世的唯一线索。

追忆适才与那蒙面人放对的情景,咽喉上险些给对方抓伤,金锁兴许就是那时候被其扯断的。当即离开客栈,出城去寻。

到了江边,卫怜钗等人已经离开多时,连那使双匕的婢女尸首也被搬走,场中还有先前恶斗留下的痕迹,独不见自己的金锁。

沿着追那蒙面人的道路走了一遍,也没有找着,猜是被卫怜钗等人给拾走了,只好找她要回。

可卫怜钗家住何处毕竟未知,他本拟要离开西陵县,去寻访林婉怡的下落,目下生出了这一起变故,又不得不在西陵县待下来。至于何时才能再见到卫怜钗,那只有听天由命,看老天爷的意愿了。

收摄心神,入榻默运真气。日前雾岛一行,白泽相赠的灵果不仅教他恢复了真气,更使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修为已经趋近于瓶颈,距离九五紫初只差一步之遥。只要这一步迈出,便可跻身当世一流高手,骎骎然成为一代武学大宗师。

九五之境于玄门炼形而言是登堂入室,与万物生养及衰败之规律是背道而驰的,会引来天雷相击,经过雷灾不死,才能成就紫初之境。

天雷是天地间最为刚猛霸道的伟力,天下修士多如过江之鲫,渡劫成功的寥寥无几,多数死于雷灾之下。不知雷灾威势,心里实在没有太多底气,不禁为前程担忧起来。

夤夜,陡听得屋顶瓦片轻响,凛然惊觉,沉声道:“是谁?”

窗外一人应声:“是我。”窗户被人用钩钩起,一道黑影跃进窗来,就地一滚,随之长身立起。

卫凌羽听那人说话声,俨然是日前在云梦泽中有过一面之缘的“刚拳无二打”刘宪章。借着月光一瞧,来人黑巾蒙面,身材魁梧,正是傍晚刺杀卫怜钗之母、因自己阻挠失利的蒙面人,不禁赧然一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