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一剑荡山河 > 15 抱不平痛殴狱卒 游云梦邂逅佳人

次晨,张丽华端来野果和肉脯招待。卫凌羽胡乱吃了几口,便去父亲坟前叩拜。

两人均是父母双亡,同病相怜,互相交谈了一阵。张丽华说自为青狼所救后,在此结庐而居,以野果和青狼捕猎风干的肉脯为食,三年来竟不离此地半步。

卫凌羽大为纳罕,问道:“你难道不想回家么?”

张丽华道:“起初是想回家的,但是路途遥远,我一个弱女子,路上不安全,便断了这念头了。”

卫凌羽一听,激起了侠义心肠,而且林婉怡下落不明,一时半刻也找她不到,道:“如你信得过我,我可以护送你一程。”

张丽华道:“谢谢你啦!只是我在这儿住得惯了,而且先考妣已经故世,我家里也没了亲人,回去也……”话头一转,道:“在这里守着先考妣阴居也很好。”

卫凌羽沉吟片刻,道:“你回乡后找个如意郎君婚配,收拾家业,日后再迁二老骨殖回乡……”不再往下说了。

张丽华笑道:“我跟你讲个秘密,你可不许说与旁人。”

卫凌羽正色道:“我决计守口如瓶。”

张丽华叹道:“只怕说出来,你要取笑我了。不过一直憋在心里不舒服,还是跟你说了罢。其实……我从见大青的时候,就觉得它很亲切,好像上辈子就认识它似的,跟它待在一起很开心,不想离开它……”

卫凌羽听得一怔,呆呆地说不出话来。

张丽华怅然道:“你说的这些话,其实我也曾想过,只是让我舍了大青,我是舍不得的。相比于找个什么如意郎君,我更愿意陪着大青,在这里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

有周一朝,最讲究礼教之防,卫凌羽虽是上清弟子,但少读孔孟经典,看重伦理纲常,张丽华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直教他听得目瞪口呆、挢舌不下。

呆愣良久,方才回神,觉得张丽华这番话大是不妥,道:“你这番违背人伦纲常的话,如给外人听了去,恐怕不止是取笑了。”

张丽华道:“所以我索性不出去了,也不说给别人听。我不干扰旁人的生活,旁人也管不到我。”

卫凌羽见她说得斩钉截铁,话语里对那青狼情深意真,完全不理会旁人目光,不免心生几分钦佩。

明明她话里大违纲常,却不敢轻看了她,道:“我教你武功,你看怎样?”

他存了好心,想着张丽华或许哪天改了主意也未可知。她一介女流,又生得貌美,离了此处不免遇上许多麻烦,学些拳脚武艺,日后也可傍身。

张丽华不知他的用意,想着自己在这山中与狼为伴,时日久了终觉枯燥,学武练功也能消遣光阴,于是欣然应允。

卫凌羽当即教她三十六路拨云见日掌。张丽华没有武学根基,照猫画虎竟然学得有模有样。卫凌羽本是兴之所至,不意她竟有如此天赋,更加悉心传授。

到了晚间,又教她吐纳呼吸,张丽华按部就班地修炼。

那龙象功是密宗上乘内功,至刚至猛,女子阴柔之体不适合修行,况且此功来路不正,恐徒增麻烦,便未传授。

如此不出半月,张丽华已然有了些许内功根基,把三十六路拨云见日掌练得烂熟于心。

再后半月,卫凌羽与她拆解掌法,他不使力,仅凭招式应对,张丽华竟能在他手下走上百招,武功进展可谓一日千里。

闲暇之余,张丽华带他在山中闲逛。张丽华与那青狼甚为亲近,也不防他。他想要教张丽华回心转意,十九是不能的了。

如此在山中度过一月,张丽华武功招式已能与江湖上三流高手相媲美,只是内功根基尚浅,那却是强求不来的,只能靠苦修不辍了。

卫凌羽未得师命,私授本门武艺,不符玄阴观门规。这天与张丽华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他现年十八,长张丽华一岁,以兄长自居。又教张丽华向着太华山的方向行三拜九叩大礼,算是代师收徒,做个记名弟子,也不算坏了规矩。

随后分出一半盘缠留下,只道张丽华日后或可用到。

辞别了张丽华之后,乘船南下,不一日到了江夏。

那江夏郡地灵人杰,境内有云梦泽横跨诸县,氤氲缭绕万顷碧波之上,美不胜收;自来民丰物阜,是江南鱼米之乡,难以尽表。

他不知那晚林婉怡是否受伤,沿途打听林婉怡的下落,一无所获,如此,不知不觉间到了西陵县。

江夏郡治西陵,西陵更是江夏形胜繁华之地。他到此便想再碰碰运气,兴许能访得林婉怡的下落。

进到西陵城,市井萧条、门庭冷落,街上行人无多,官兵往来横冲直撞,一派风声鹤唳。

耐着性儿走进一家酒馆,店内没一个客人,只有酒博士正在擦拭柜台。

酒博士约莫四十来岁,生得膀大腰圆,听到有客进门,头也不抬,冷冷地道:“要点什么?”

卫凌羽放下包袱,道:“劳你驾,胡乱做点饭来,再上一壶酒。”后者应了一声。

不多时,酒博士切来一盘羊肉、一壶浊酒,放下便走。

卫凌羽道:“店家,不忙走,请问这城中是发生什么事了?”

酒博士将毛巾随手往肩上一搭,冷笑道:“太守大人昨夜遇刺,闹得满城风雨,这会儿捉拿刺客呢!”

卫凌羽“哦”了一声,那酒博士走近了打量了他几眼,忽然色变,似乎见着了什么极可怖的东西,但他毕竟持重许多,不等卫凌羽察觉,脸上的惶色一闪而逝,道:“客官叫什么,从哪里来?”

卫凌羽道:“小可姓卫,从关中来的。请问店家,可见过一个道姑么?二十出头的样子,穿蓝色的道袍,背绣阴阳。”

酒博士道:“不曾见过。”转身往里走去,只听他喃喃地道:“姓卫,报应了……”

卫凌羽心想这多半是个心智不大健全的八成人,不然也不会没头没尾地说些胡话。

吃了几盏酒,门外走进一个满脸横肉的脚夫打扮的粗犷汉子,两只裤管高高卷起,上身穿着一件马褂,赤着一双膀子,冲酒博士喊道:“二哥,筛几碗酒来。”

酒博士哂笑起来:“咱们太守大人遇刺,城中这会儿这么紧张,你还敢出来吃酒,就不怕晦气找上门来?”

那赤膊汉子道:“常言道:‘除死无大碍。’什么刺客不刺客的,谁知道是不是那鸟人贼喊捉贼。”

酒博士冷笑不答,端了酒水肉食,邀那汉子坐下,两个人一同大快朵颐起来。

那赤膊汉子见店内还有客人,扭头看了一眼卫凌羽,不看不要紧,这一看面色剧变,冲酒博士道:“他,他……怎么那么像……”

酒博士把筷子在桌上重重地一拍,冷冷地道:“你饿不饿?不饿就滚,找老和尚念经去!”那汉子再不多言。

两个人一言不发,吃了十几碗酒。

那汉子过足了酒瘾,正要告辞,就见门外闯进几个公差,指着酒博士道:“张二虎,有没有见过什么形迹可疑之人?”

酒博士陪着笑,道:“没有见过,没有见过。”

为首的公差猛地一拍桌子,道:“你可不要耍滑头,胆敢知情不报,小心你的脑袋要搬家!”

酒博士点头哈腰道:“小人理会的。几位官爷请坐,小人去筛酒来,管待几位官爷。”

那为首的公差道:“不了。太守老爷这当儿正大发雷霆呢,谁敢耽误了他吩咐的差使?”说着一摆手,就要带几个手下出门。

转身瞥见卫凌羽,见他桌上搁着长剑,走到近处,道:“小子,你是干什么的?”

自古民不与官斗,卫凌羽忙起身道:“回官爷问:小可是从关中来的,到西陵找人。”

那公差冷笑起来:“找人?找什么人?”

卫凌羽正要答话,那公差却叫了起来:“你这小子不是本地人,又带着家伙什在身,或是刺客一伙儿。哥儿几个给他绑了,带回郡衙,俟候老爷发落!”几个官兵不由分说,上来就按住了他双肩。

卫凌羽见众公差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拿他,顿时怒气填胸,呵斥道:“你们还有没有王法了?”身子一抖,将两个官兵撞飞,连店里的桌椅也带翻了几个。

众官兵立刻拔出刀来,厉声道:“你敢拒捕么?”

卫凌羽本拟打他们一顿出气,但此行是为寻林婉怡来的,何必节外生枝?倘若把这些公差一顿好打,岂非坐实了自己刺客之名?当下隐忍不发。

一个公差走到跟前,给他上了镣铐,抓过他的包袱长剑,押他出了酒楼。

街上行人无几,卫凌羽虽然气恼,却不觉得如何羞辱,想着到了郡衙,过堂之后,还自己一个清白也就是了,犯不着与这些官兵斤斤计较。

原以为这些公差要押他去面见太守,岂料是将他直接带进了大牢,交由狱卒处置。

卫凌羽止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大牢内人满为患,关押嫌犯不知凡几,见到狱卒带人进来,纷纷叫屈喊冤。

一个左颊生着黑痣的狱卒扬起皮鞭,甩出一声脆响,厉声道:“你们这些狗杀才,鬼叫个什么?再敢大声喧哗,老爷教你们认得手里的伙计!”边上一个狱卒打开一间牢房,一把将卫凌羽推了进去。

卫凌羽道:“什么时候带我过堂?”

那狱卒怔了一怔,冷笑起来:“你倒是着急。”转身去了。

卫凌羽又喊了两声,几个狱卒均不理会。

牢房内还关着五个人,均是三十来岁的年纪。其中一个长脸汉子道:“别喊了,你要是给他们银子,才肯放你出去。”

卫凌羽见连那长脸汉子在内的五人,均是短打结束,看来只是寻常农人,举手投足间没有半分练武的痕迹,不由得诧异起来,道:“你们是因何被抓进来的?”

五个人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太守遇刺,这些脓包抓不着刺客,便来抓我们充数。”“充数是真的,不过这档子事儿过了,可不一定放咱们回家,得家里人拿钱来赎!”“这些个直娘贼,可都不是好东西!”你一言我一语地骂将起来,把自太守以下的地方官吏的十八辈祖宗,搅了个不得安生。

卫凌羽听他们满腹怨气,问道:“照你们所说,这太守是个狗官了?”

那长脸汉子冷笑起来:“那是自然。这狗官任江夏太守以来,除开本应征收的亩税、丁税,私设什么‘养牛税’、‘养狗税’、‘养鸡税’、‘养鸭税’等,搜刮民脂民膏,江夏百姓怨声载道,人人恨不能生啖其肉、寝其皮!可恨我不会武功,不然我也去刺杀那狗官!”

卫凌羽听得一怔,农耕为国之根本,百姓耕作离不开耕牛,养狗看门也再正常不过,养鸡养鸭更是司空见惯,怎么连这些都要缴税?

长脸汉子义愤填膺,骂声愈来愈烈。正在这时,一个狱卒走了过来,听他骂得不亦乐乎,打开牢门进来,抖起皮鞭往他面门劈落。

那狱卒出手什重,这一鞭要是抽中了,那长脸汉子面皮准拟给打得皮开肉绽。只是一鞭还没落到实处,就觉得一股大力涌上手臂,待反应过来,皮鞭已经脱手,鞭梢攥在卫凌羽手里。

卫凌羽甩手丢掉皮鞭,道:“无缘无故的,干么打人?”

那狱卒见他空手夺鞭,吃惊不小,但这里毕竟是大牢,他底气十足,沉住了气,道:“他胆敢辱骂太守大人,冲这一条,打杀了他都不过分!小子,你的物证备好了么?”

卫凌羽一怔:“物证?什么物证?”

那狱卒道:“自然是证明你不是刺客的物证。”伸出手心,虚掂了两下。

卫凌羽这才明白对方是索要好处。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早已按捺不住,揪住那狱卒衣领,丢出了门外,大步闯出牢房。四下牢房里的嫌犯见了,高声起哄,拊掌喝彩。

这一阵响动,立时引来了其他狱卒,见他竟敢在大牢里动武,个个摇起铁链、皮鞭等,一拥而上。卫凌羽腾挪闪转,拳掌变化,数合将一众狱卒打倒,向外奔出。

闯进班房,见几个狱卒已经打开了自己的包袱,正满脸堆笑地分自己的盘缠。满腔怒火涌上,不由分说,将这几个狱卒尽数打翻。重新收拾了细软,抓过长剑,一路打将出去。

大牢内狱卒奔走相告,召集人手来围。

卫凌羽奔出大院,见四下里狱卒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把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

拨云见日掌、碧海潮生剑乃是集上清武艺之大成,破尽天下武功,就凭这些个不入流的狱卒,又怎是他的敌手?

众狱卒不知利害,扑上来就要拿他。他身形晃动,冲进人堆,如虎入羊群,左出一拳,右踢一脚,不消片刻,将一干狱卒悉数放倒。

早有狱卒担心他外逃,锁上了院门。他走到墙下,纵身一跃,一眨眼的功夫,身子飘飞出了高墙之外,给那些狱卒看得瞠目结舌。

他不愿多惹事端,本以为过堂之后自会被放出来,但那些官兵狱卒着实欺人太甚,这一下打发了性子,动静不小,只怕郡衙里会认准他是刺客一伙儿的,当下往无人处奔去。寻了家衣帽店,买了一套衣巾换上,在澡堂中洗了浴,周身焕然一新,俨然一副公子哥的派头。

这时,大街小巷皆有官兵巡逻,往来吆喝,市肆闹得鸡飞狗跳。他避开城中官兵,到城门口瞧了瞧,见刁斗森严,一时半刻是出不去的,索性找了家客栈暂且住下。

申牌时分,西陵城中,一人打出大牢的消息不胫而走,闹得满城风雨,官兵多方追查,城中客栈均搜寻了个遍,真恨不得掘地三尺。卫凌羽外貌蕴藉儒雅,除了见过他的那些官兵和狱卒,任谁也不会疑心到他身上。

过了五日,刺客究未缉拿归案,城中警戒撤了大半,市肆里逐渐热闹了起来。

卫凌羽在客栈里住得闷了,步行至云梦泽。那云梦泽是由千百个湖泊串联而成,沿岸青青垂柳,江面烟波浩渺,水光潋滟,风帆点点,远处几座浮岛犹似碧玉,镶嵌在蔚蓝湖水之中,显得楚楚动人。

他赁了一叶扁舟,立身舟头,由艄公摇起撸来,缓缓划至江中,但觉心旷神怡,说不尽的畅快。

正当游览湖景之际,闻得左近琴声瑟瑟,有人唱起歌来: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歌者莺声燕语,得琴声相衬,倍加婉转悦耳。只是曲调中竟隐约带着几分惆怅。

卫凌羽听得心头恍惚,这首歌是《诗经》里的一篇《行露》,是说古时一个女子受人逼婚、坚决不从的故事,赞颂该女坚贞不屈的性格。

听那歌者声喉娇嫩,分明是个妙龄丽人,琴音歌声中的凉意,正如那歌中赞颂的贞女一般,遭受到了不公待遇,是以在此以歌抒情。

他性喜任侠尚气,这时胸中一热,激起了侠义心肠,顺着歌声望去,但见不远处一艘画舫缓缓地漂在江面上。

画舫上珠帘垂幕,隐约可见里面一道坐着抚琴的绿色倩影。便教艄公撑篙凑近。

扁舟划至画舫旁,画舫珠帘被揭起,走出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丫鬟扮相,冲他福了一福,抬头一看卫凌羽形貌,暗自诧异:“好俊俏的公子哥,长得好像老爷!”柔声道:“这位相公,我家小姐说:相公既有雅兴游湖听琴,何不便上舟来?”

卫凌羽隔着珠帘,瞧着画舫里那人的侧影,心想:“看这人情貌非江湖中人,似是大户出身,怎么不避男女之防,邀陌生男子同乘一舟?”便即一拱手,冲着那画舫道:“小可适才闻姑娘雅奏,琴音凄楚,引人入胜,不意一时忘形,冒昧至此已是失礼,不敢唐突相扰。”

那丫鬟尚未回话,画舫内的女子谦逊道:“如我这般恶钩追音,实在难登风雅,有污清听。”掀起珠帘,探出身来,看清了卫凌羽相貌,怔了一怔,脸上闪过一抹惊色,便即平静下来,道:“我诚邀公子上船品茗,请勿推辞。”

但见她身着一件湖绿衫子,十五六岁的光景,玉颊微瘦、眉弯鼻挺,是个夭桃秾李的佳人,眼角隐隐有些泪渍,模样儿楚楚动人,惹人怜惜。

卫凌羽微一沉吟,足尖在舟头一点,轻飘飘地跃上了画舫。

那少女盈盈一笑,露出两个浅浅的梨涡,道:“不意公子竟有如此轻功。”原来画舫与小舟间隔着两丈,卫凌羽足下运劲时,小舟只是浅浅一沉,落到画舫时,画舫几乎纹丝不动。

卫凌羽心想:“她既识得这是轻功,遮莫也是武林一脉?我倒小觑了她。”拱手道:“姑娘慧眼如炬,看来也是武林同道了。”

那少女道:“说来公子可不许笑,我自幼不喜女红,好舞枪弄刀,粗识些拳脚。不过看公子身手矫健,我却是不及万一。”请他入内坐定,吩咐婢女煮茶,续道:“听公子口音,不是江夏人氏,不敢请教公子从何而来?”

卫凌羽道:“小可是从关中来的,因与同伴走散,故而南下寻她,途经这西陵县,便在这里暂歇几日。”

那少女笑道:“我斗胆猜测,公子那同伴定是位如花似玉的丽质佳人。”

卫凌羽奇道:“姑娘如何得知?”心想林婉怡虽然杀伐果决,但确实是位风姿绰约的绝代佳人,这少女莫非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不然怎知自己是找林婉怡来的?

那少女见他这副神情,便知自己猜得不错,道:“我观公子气度不凡,显非浊世俗人,能劳公子不枉千里来寻的,便不是胜不得月宫里的仙娥,也总不在其下。”

卫凌羽这才知道她原来是说笑的,不禁脸上一红,话锋一转,道:“适才闻得姑娘歌声,似是遇上了什么不平,不妨告知小可,小可或能相助一二。”

那少女前一刻还喜笑盈腮,听了这话,立时满面哀愁,道:“这是我的家事了,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与公子萍水相逢,公子又何必对此介怀?”卫凌羽讨了个老大没趣,不敢再问。

这时那婢女烹好了茶,端茶入内,听了二人对话,禁不住道:“我家老爷要小姐嫁给她不钟意的人,小姐正为此伤神呢!”顿了一顿,见那少女没有责怪的意思,续道:“我们家小姐长得漂亮,这西陵县不知多少人巴望着。也不知道老爷怎么想的,要把这么如花似玉的女儿嫁给人家做小!”

那少女瞥了婢女一眼,嗔道:“夏荷!”

那名为夏荷的婢女见小姐生气,知道小姐是怪她不该背地里嚼老爷的舌根子,当下不敢多言。

那少女凄然道:“古来男女婚配,无不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纵有万般不愿,岂敢违拗父意?只怨自己命苦。”见夏荷放下茶,纤纤玉手一指茶盏,续道:“这是今年的新茶,请公子品尝。”

卫凌羽觉得她所言极是,合乎女子未嫁从父的本分,可如此一个端丽冠绝的花季少女,要嫁给有妻室的人做小,不免惋惜起来,觉得礼教似乎也不全对。一时有些茫然,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端起茶盏,见那茶汤黄澄,盏中茶叶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白毫如羽,芽身金黄发亮。端起来凑鼻闻嗅,只觉得香气清高,沁人心脾,忍不住赞叹一声:“好茶!”抿一小口,味醇甘爽,回味无穷。

那少女道:“这茶产于洞庭湖上的君山,形细如针,因此叫做‘君山银针’,只在清明前后采摘头芽制作。又因茶芽内呈金黄,外裹白毫,所以有个‘金镶玉’的雅称。”

他是第一次听说这君山银针的名头和掌故,只知荆州以洞庭湖为界,湖北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湖南是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君山则是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是道家第十一福地。

这茶叶既然产于君山,且只在清明前后采摘,每年产量势必稀少,可见弥足珍贵。对方与他邂逅相遇,就用这等佳茗款待,教他好生感激。

那少女见他不过比自己大一两岁的光景,乐得与他多攀谈了一阵,听他口吐珠玑,显是经纶满腹的饱学之士,哪里像个会家子?与他聊得投缘,便道:“我姓卫,贱字怜钗。公子谈吐风雅、气宇轩昂,又有惊人艺业傍身,想必来历非凡,今幸得识荆,不敢请教公子高姓大名?”

卫凌羽道:“这可真是巧了,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小可也是姓卫,草字上凌下羽。”

那婢女突然失笑起来,道:“公子莫不是见了我家小姐,就姓起卫来了?”

卫怜钗听她话里有话,俏脸一红,嗔道:“夏荷,不得无礼。也不怕惹公子笑话。”

正此时,一艘小舟从画舫旁经过,舟头坐着两个汉子,左首那人肩头蹲着一只鸬鹚,正是日前那酒肆里的酒博士。右首的是那日找他一起吃酒的赤膊汉子。

那酒博士唿哨一声,鸬鹚像箭矢一样飞了出去,朝水里一潜,叼起一尾鲤鱼,便即飞上舟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