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 第174章 若道颦卿才已尽,朕赊星斗续潇湘

楚延来到正殿坐下,其余人在左右或底下作陪。

作为元妃省亲修盖的园子,正殿规模最为宏伟,面阔连廊五间,进深两间,前有月台,可供臣子、女眷前来叩拜行礼,正面大观楼前设有方便看戏的戏台。

正殿后是嘉荫堂,左右两侧有侧殿,还有两处飞楼含芳阁与缀锦阁,楚延看过正殿和嘉荫堂了,觉得正殿不适合居住,便把嘉荫堂改为养心堂,晚上住那。

左右侧殿分别住元春和湘云,他刚才问了,湘云觉得一个人住太冷清,这些天来十晚倒有九个晚上都是去宁国府与她祖母、婶婶和姊妹们一起住。

楚延也随便她,他住进来后正殿才会热闹。

坐下后,环顾一周,他吩咐道:“你们也坐罢。”

因他是单独坐在月台上,离她们有些远,夏守忠忙大声唱礼:“圣上赐座,诸位姑娘、女宾客请入席!”

楚延一笑,难为他想到女宾客一词,毕竟按规矩来说,皇帝设宴款待的是臣子,只有皇后才设宴招待命妇们。

但今日来参加皇帝宴的,却多是奴婢。

“谢陛下~”

楚延周围一段莺莺燕燕,一起颂圣时,少女们嗓音汇聚起来,如同黄莺唱歌一样。

姑娘们先落座,贾母、王夫人、史湘云祖母等人才相继坐下,随后是不远处廊下的几桌丫鬟,晴雯、香菱、紫鹃、雪雁、司棋、翠缕等,凡姑娘们的贴身丫鬟,都入席了。

楚延临幸过的平儿、瑞珠宝珠等,则是单独一桌,恰好在姑娘与丫鬟之间,应该是太监宫女们特意安排好的。

“贾妃和云姑娘来为朕倒酒,秦妃和公主来作陪。”

楚延再吩咐道。

夏守忠再宣旨,四人起身,施礼后,在许多人目光下走上月台,坐到楚延身旁。

元春和湘云坐他榻上,一左一右陪伴,秦可卿和清河公主则是坐在酒桌两侧。

“大庭广众下,皇帝哥哥可不能再胡来了。”

湘云坐下后,凑过来小声说着,楚延看她一眼,见她脸蛋微羞,应该是还记着不久前在潇湘馆的事。

“我心里有数。”

他笑了下,示意夏守忠下旨开宴。

宫女们先从侧殿中端来预备好的各色凉菜、点心、瓜果,再去府内各处厨房端来热菜,一时间宫女身影在园中来回穿梭,热闹景象令人侧目。

凉菜上来后,元春端起酒壶斟酒,再端起酒杯送到楚延面前,柔声笑着:“陛下,请。”

湘云头一回来作陪,因而眼睛一眨不眨看着。

底下许多人也是第一次见皇帝吃酒,纷纷抬头,悄悄的看过来。

袭人跟紫鹃她们坐一桌,因笑问她道:“你上回入宫,也是在大明宫吃宴席?皇上也曾叫人去陪?”

紫鹃笑着说:“上回陛下是叫我们姑娘和宝姑娘作陪。”

众丫鬟纷纷艳羡的看来,让紫鹃有几分不好意思,忙朝晴雯说道:“听人说陛下叫你和香菱去屋里伏侍,倒是要先恭喜你。”

一众丫鬟都很吃惊,妆扮一番后越发显得俏媚的晴雯,也很惊讶,望着她说:“你从哪知道的这事?皇帝下午时候到怡红院,并未指名要我去伏侍。”

袭人也忙问道:“这事可准了?皇宫里头宫女众多,从上了年纪的女官、嬷嬷到年轻貌美的宫女,圣上会从我们府里挑人使唤?”

紫鹃听罢,有些后悔早透露出来,刚才皇帝去潇湘馆时,曾说要留晴雯和香菱,她才如此猜测。

眼下看来,圣上或许还未定下主意,她妄加揣测是要被治罪的——这是她从宫女听到的规矩,轻易不能揣摩圣意。

因笑道:“我也说不准,许是还未定下。”

晴雯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咬着牙骂道:“也不知哪个烂了舌的丫头乱传这些话,趁早把话说开倒还好,若是传到外面,那些嚼蛆的小丫头和婆子们听到,岂不要笑我见了皇帝就想攀高枝?”

说着,翻了个白眼,心气高傲的说:“我可不愿被人背地里这样子骂!”

她不愿被人说见了皇帝就想攀高枝,倒不是不愿伏侍皇帝,只是她如此说,也显得她太傲气了些,连对皇帝都不想攀高枝,而她只是个丫头。

紫鹃忙说:“是谁传的也不知道,事关皇上,还是别说了。”

麝月笑道:“你也太小心了,再说攀高枝又怎么呢?我们怡红院里就有人攀高枝去了。”

晴雯笑起来,指了下不远处:“那不是?”

正是指小红,王熙凤把她也带来赴宴了,跟几个有头有脸的女官坐一块。

紫鹃不掺和她们怡红院的事,便住了嘴,远远看向自家姑娘,见她正跟宝钗和迎春在说笑。

紫鹃略看了两眼宴席各桌,除开没见到妙玉外,其余人都来了。

妙玉不沾荤腥,酒宴也不该叫她来。

这时,紫鹃听到铜锣声响起,转头看向戏台,见府里那十二个小戏子中,正旦芳官上去唱。

她边吃酒菜边听一会,听出些什么,忙拉着袭人的手笑问:“你听听,这不是上回大小姐省亲时所唱的第一出戏,叫《豪宴》的!”

袭人听了一会,才摇头笑道:“我听不出,对这些戏文没有留心。”

坐旁边桌的香菱笑道:“是那一出,我记得里边的诗文,叫‘塞上胡笳夜夜吹,帐前卒伍夜深归’,写得极好。”

“你会作诗?”晴雯奇怪的问。

和她坐一起的莺儿笑回:“香菱跟我们可不一样,打小就认字,也会写诗作词,三姑娘都夸她有才情,做姨娘委屈了她。”

香菱正要说话,却听姑娘桌那边传来太监声音,转头看去,见那太监笑着跟姑娘们传谕:“陛下叫姑娘们按前回贵妃省亲时诗题,再做一篇诗词交上去,夺魁者可点戏,再行赏赐。戏单就不传给姑娘们了,先传给府里太太奶奶们。”

“上回诗题?”迎春一时有些紧张,“我忘了写的什么…这可怎么办好?”

她上次只是胡乱做了一首诗,过后就羞于想起来,更忘了写的什么题目。

探春笑道:“二姐姐不必惊慌,我还记得,便是我记不得了,这儿也有两位诗才女在。”

宝钗也笑道:“正是呢,有颦丫头和会作诗的外国美人在,魁首必是二人其一。”

黛玉收起刚才惊讶心思,忙转头去看:“外国美人在哪?”

宝琴笑着用粉拳打她,嗔道:“偏林姐姐也来拿我顽笑,才刚还问我是不是这出豪宴,现在又和姐姐一起笑话我。”

刚才皇帝点第一出戏《豪宴》时,林姐姐吃惊的看了过去,再问她上回的事,宝琴便猜测是作陪的元春说出来。

黛玉却不以为然。

《豪宴》这出戏,身为贵妃的贾元春未必记得。

能记得的,反而是那很会拉人进梦里,又从冷子兴之口知道许多事情的某位贼王……

因而,黛玉心中怀疑,几次望向月台,去看与湘云说笑、与元春神态亲昵的皇帝脸上,试着从他神情看出些什么。

可惜的是,点戏的时候她没有留心。

又细细想前几次他那些话语,梦中与他相见,他又知道玉钏是太太屋里的丫鬟等事情,黛玉心中越加生疑,再远远看了两眼他,便拿起纸笔,在两张纸上各写一首诗。

过了一会,夏守忠来收诗词,连李纨作的诗也收起来,一并呈送到皇帝桌前。

黛玉一双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他,远远的瞧着,却见他并未马上看诗,低头吃了湘云送到他唇边的酒,惹得云丫头娇嗔不止,与他在月台上笑闹。

皇帝如此,底下人又岂会规矩?

不一会就有丫鬟走动敬酒,袭人也端了酒来敬她们,鸳鸯也来了。

黛玉草草喝了几杯,眼神一直留心那边,终于见到皇帝拿起诗文,云丫头贴在他身上与他一块看,喝得有几分醉了。

“果然昏君,当着云丫头祖母和婶子的面也这样。”

黛玉心里暗道,忽而听到湘云笑起来,转头又看去,见她拿着纸不知在说什么。

半晌,黛玉终于见到皇帝猛地转头,与她遥遥对了一下眼神。

两人仿佛心有灵犀,各自明白了对方心意,就像那一次做梦后楚延来到她屋里,她知道皇帝来做什么,两人也彼此知道对方做梦,只是未曾说出口。

这次也一样。

黛玉确认了这皇帝能掐会算,虽没有亲眼见到元妃省亲,却比她们知道得还清楚!

而皇帝,也知道她在试探他,故而看过来时,朝她笑了一下。

皇帝并不在乎她知道!因为他是皇帝,知道他会妖法又如何?

黛玉又拿他无可奈何。

……

月台上。

“唉呀?”湘云拿起楚延面前的诗词,奇怪问道:“这是谁做的?怎不署名。”

她看上面的诗,写得倒是不差,其中后两句“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正是颂圣诗句。

楚延看到就知道是谁的诗词,于是远远看向黛玉,与她对了个眼神,又朝她一笑。

把元春拉来,“你也来瞧瞧,这诗词可好?”

湘云不知道,或者说不记得她林姐姐写的这首诗了,楚延想看看元春记得不,她肯定是看过的。

元春看罢,赞许道:“写得倒是极好,不知是谁所作,竟忘了署名,原本能点为魁首,这下又说不准了。”

湘云忙翻看其他诗词,本以为能找出缺的那人,谁知竟找不到,因而诧异说:“这是多出来的一张诗词!”

楚延笑道:“她倒是细心,拿纸笔来。”

宫女端来笔墨,楚延提笔在她诗词后再写上一行诗:“省亲珠玉尚萦梁,再试文心竟遁藏。若道颦卿才已尽,朕赊星斗续潇湘。”

“哈,原来是林姐姐在捣鬼!”

史湘云见此诗便知道是什么缘故,又笑道:“宝姐姐说的真对了,她就是个淘气的,竟拿上回做的诗来敷衍,皇帝哥哥,你命我为赏罚大使,我亲自去罚她,看她羞不羞!”

一番话尽显小女儿娇憨媚态。

楚延一笑,将纸交给她:“去罢,云钦差。”

湘云得了令,精神抖擞的跑下月台,来到她林姐姐面前“宣读旨意”!

一众姑娘都笑着看向她,知道了林妹妹拿上回诗作搪塞皇帝的事,说幸亏皇帝没有恼,命云儿来罚她。

“好妹妹,原是我错了,替我跟皇帝赔罪。”

黛玉忙求饶,又朝月台上的楚延施礼,湘云这才笑着说饶了她。

姑娘们笑逐颜开,哪里像在皇帝宴席上,比家宴还热闹几分,叫她们的长辈见了,又惊又惧,见皇帝没生气才放心下来,转为喜悦。

王熙凤笑道:“皇上宠着姑娘们,老太太就别担心了,你瞧云丫头,跑上又跑下,皇上都不恼她。”

贾母点头笑道:“她是会逗人开心的,怪道皇上要她陪,我也喜云儿爱玩爱笑。”

史湘云祖母刚想说话,就见贾家的儿媳,名叫李纨的站起身。

“老太太,太太,还有亲家的各位太太奶奶。”

李纨欠身行礼道:“我失陪了,回去还要沐浴更衣。”

湘云二婶奇怪问她:“宴席还没完,你怎好回去?”

李纨脸上一红,王夫人冷淡道:“她今晚要去服侍,眼下回去沐浴更衣,才赶得及给圣上侍寝。”

史家、王家的几位太太奶奶都吃惊,湘云二婶忙起身相送,笑道:“原来是这样,我送一送你罢。”

其余人也都起身送一送她。

王夫人见此,就跟吃了瘪一样难受,她这儿媳还未封妃,就在众人跟前像宫里的娘娘一样尊贵!

众人都起身了,连老太太也不例外,她岂能坐着?

身为婆婆,却要起身送儿媳……怎叫她不憋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