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98章 移动百货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98章 移动百货

作者:七年之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弗兰茨的意思就是降价扩大奥地利帝国国内的消费群体,不过为了出口利润考虑。奥地利帝国国民需从皇室公司,又或者教会手中凭奥地利帝国国民身份证件购买。

以鞋为例,奥地利帝国国民一年中可以有两次以半价购买鞋子的权利。当然鞋子的种类仅限于工鞋和代步鞋,特殊的高档鞋品和靴子不在此列。

其他诸如成衣、面包也可以以此类推,当然面包的周期并不会很长,而是会将那些临期面包留到夜间出售。

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避免影响到正常营业的面包店,同时也是为了减少别人钻空子的概率,毕竟正常的富人绝对不会和一群穷鬼排队抢临期食品。

其实只要不是真的很穷,不会有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抢限量的临期食品。

所以要想判断奥地利帝国国民的生活状态,只要看这些商品的销量便能知晓。如果哪一天打折的临期食品滞销,那就证明他们真的已经吃饱饭了。

不过负责销售这些特殊商品的人必须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又或者是后备官员,至少不能是些破落户。

弗兰茨准备将其和百货公司打包推广,毕竟奥地利帝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很多地区已经具备了建立百货公司的潜力。

只不过具体规模还要视城市规模和发展程度而定,不可能每座城市的百货公司都能达到维也纳、威尼斯、布拉格的程度。

在城镇推广百货公司没问题,但到了乡村就只能靠教堂了。当然弗兰茨还可以让那些正在乡村支教的后补官员代劳,在一些乡村的市集上开设半永久的店铺。

除此之外还有皇室和教会将联手推出移动百货,这些人模仿古代商队的形式专门去一些偏远地区进行贸易和传教活动以传达上帝的福音,以及皇帝的仁慈。

移动百货的雇员一经推出立刻就成为了吉普赛人第二向往的职业,他们的第一志愿是做导游,不过大多数吉普赛人都成为了城市中的临时工或者农民。

没错,在奥地利帝国吉普赛人的主要职业是农民,匈牙利叛乱平定之后出现了大片无主土地,弗兰茨索性直接把吉普赛人按在了地里。

虽然这一举措当时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毕竟历史上有很多国家都尝试过让罗姆人(吉普赛人)停止迁徙。

早在收复失地运动时期,西班牙人就曾试图让一批改信天主教的罗姆人定居,甚至还分给了他们土地。

结果有相当多的罗姆人选择继续流浪,甚至将土地卖给阿拉伯人导致阿拉贡王国损失惨重。

曾经特蕾莎女皇和约瑟夫二世也曾经尝试过开化罗姆人,他们对罗姆人进行了长期的教育,但随着约瑟夫二世人亡政息证明这些年罗姆人除了德语以外什么都没学会。

同时期的叶卡捷琳娜大帝也做过类似的尝试,不过尝试的方法很有俄国特色,那就是把罗姆人抓进农庄,然后烙上烙印充当农奴。

结果在拿破仑进攻俄国时这些罗姆人纷纷逃出农庄充当法军的向导.

奥地利帝国是极少数允许罗姆人参军的国家之一,这在过去只是寻常的抓壮丁手段而已。

所谓的允许参军,更像是一种说服自己的借口而已。不过对于大国来说这样的借口很有必要。

但对于罗姆人来说更大的不公他们都遭受过,仅仅是失去一个家族成员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奥地利帝国的军制在经过弗兰茨的改革之后有了很大变化,参军不只能拿到工资,如果阵亡还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抚恤金。

如果整天乱跑可领不到这些钱,人都是有损失厌恶的,所以那些吉普赛人不会轻易放弃这笔钱。

于是乎他们便只能选择定居,而定居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他们的生活更加安稳、富足,而且在吉普赛人的定居区附近多半也是外来民族,他们也就没那么自卑了。

没人真正喜欢颠沛流离的生活,罗姆人也不例外。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被集中安置的罗姆人在来的路上看到的是被战火肆虐的土地,以及无数简陋的坟墓。

不时还有神父来为偶然发现的尸体做最后的弥撒,看起来这似乎是个很有人情味的国家。

但仔细想想这一切又是谁造成的呢?他们种的是谁的土地?那些人又去哪里了呢?

只要不傻,他们都不会试图挑战这个国家的底线。

相比烦心的西部和工业产能问题,中东部情况要好得多。

随着战争结束,大量移民迁入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地区每年新增耕地都会突破800万亩。

按照这种速度计算,只要再过两年奥地利帝国就能摆脱对俄国低价粮食的依赖。不过即便按照这样的速度,奥地利帝国也需要十五年才能将本土的耕地开发完成。

不得不说匈牙利人实在是过于暴殄天物,这几百年里,他们只开发了匈牙利大平原上25%的土地。

如果说匈牙利大平原的土地贫瘠或者开发难度大也就算了,匈牙利坐拥着世界上肥力最高的黑土地,平均腐殖质含量是乌克兰和东大东北的2-4倍,同时水网发达,气候适宜,降水适中。

平整的土地,甚至只需要简单的清理就能直接耕作。

这对于生活在满是山地的奥地利人来说简直就是颠覆三观,在匈牙利农奴都看不上的烂地,放在奥地利那绝对是一等一的好田。

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土地要远逊于匈牙利地区,但是如果放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都是一流的宜耕土地,至少要比满是山地的奥地利要强得多。

归根结底就是匈牙利的高层不当人,他们宁肯土地荒废也不愿租给穷人。根据奥地利帝国的资料,几乎每个匈牙利大贵族的家里都有数万亩,甚至数十万亩的猎场。

仅埃尔特哈齐家族一家就拥有着超过一百万亩的庞大猎场,在其中饲养着各种野兽以供家族成员娱乐。

这些家伙就真只是一群只知享乐的蠢货吗?抛开事实不谈,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当然是蠢到不能再蠢的家伙。

其实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结构去看,会发现这些家伙非常精明。

他们明白维持自己权力的根本是什么。

是农奴制。

所以需要维持土地的稀缺性以加强对农奴的人身控制,只有农奴们不得不依赖领主们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时,匈牙利贵族的统治才能稳定。

毕竟如果人人有饭吃,人人有地种,人们对他们手中的权力也就没有那么敬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