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90章 伊卡洛斯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90章 伊卡洛斯

作者:七年之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奥尔加对这种事情早就见怪不怪了,毕竟弗兰茨经常会用一些离经叛道的人。

至于那种想入非非的小姑娘就更无所谓了,对于绝大多数贵族来说门当户对远比喜不喜欢要重要得多。

而对于真正的顶级贵族来说爱情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他们不需要爱情,因为他们并不缺少爱情,绝大多数的联姻都是利益交换。

拥有一个,甚至数个公开情人的事情在王室之间并不罕见。有些丈夫甚至会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前途鼓励自己的妻子去做上司的情人。

当然也有人借用情人关系为自己构建权力同盟,比如著名的梅特涅亲王就利用他的情人在全欧洲的上流社会中构建了一张巨大的情报网,甚至有人称正是梅特涅和他情人的丈夫们共同构建了梅特涅体系。

所以并没有什么人对弗兰茨的所作所为产生过任何怀疑,一是下半身堡的家传,二是梅特涅这位老师。

有以上两点,弗兰茨就算做得再过火别人也能理解。要骂也是骂梅特涅,甚至还要对弗兰茨说一句陛下亲自上阵操劳真是辛苦了。

再说一下此时女性的地位,哪怕是宣布《人权宣言》的法国,《拿破仑法典》也规定妻子是丈夫的财产。

在十九世纪的很多时候占有他人妻子=社会地位的证明,有一句谚语这样说道“看他的情妇,便知其权势。”

此时的贵族女性被教导要“无知”,这在当时可是实打实的“美德”。

奥尔加的母亲便是“无知”的典型,她甚至还主动为尼古拉一世寻找情人。

奥尔加也明白这便是所谓的宫廷智慧,像叶卡捷琳娜大帝那样的女人毕竟不多。

更何况弗兰茨就好像有魔力般总是能发掘出各种各样的人才,这无疑是对国家和家族有利的,她也就听之任之了。

实际上奥尔加也尝试过从政,只不过她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只能被一群顾问牵着鼻子走,甚至打着她的旗号招摇撞骗。

如果不是弗兰茨及时发现,奥尔加恐怕会被那些伪学者,真小人骗一辈子。

不过这只是奥尔加自己的看法,实际上那些人确实是真正的专家,只不过是发现了更容易赚钱、更容易往上爬的道路从而变得利欲熏心而已。

毕竟以慈善和道德之名敛财可太容易了,甚至这样做还能让他们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没有负担地去指责他人。

本来这些顶级天才精心编制的骗局最起码也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被人发觉,到时候即便皇室发现他们也早已不在人世,而且那些被骗的人还会颜面而掩盖事实和真相。

然而很可惜此时天才们耗尽心血精心编制的骗局在后世早就遭到了解构,哪怕弗兰茨依然说不清其中原理,但他可以轻松发现这些骗局。

如果弗兰茨是个普通人,即便发现也毫无意义,毕竟解构骗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理论基础,还需要公众和当权者的理解和配合。

但此时弗兰茨并不需要那么麻烦,把这些小天才交给秘密警察就能让事实明白得七七八八,再让英雄去查英雄,好汉去查好汉,事情很快就会真相大白。

在那之后奥尔加便不再奢望从政,对弗兰茨更是只剩下敬佩和仰望。

“为那架飞机取个名字吧。”

奥尔加说道。

“就叫伊卡洛斯吧。”

虽说这个名字带点悲剧色彩,但航空事业注定要与风险和死亡相伴,弗兰茨觉得十分应景。

总体来说这一次的试飞远远超过了弗兰茨的预期,最初他觉得十四架原型机,只要有一架能试飞成功,那他这么多年就没白忙活。

结果不但有四架成功起飞,其中有两架已经达到了飞行者二号的水平,还有一架甚至超过了飞行者三号的纪录。

但能有这样的成绩却并非偶然,莱特兄弟作为个人业余研究者,他们的力量十分有限,仅以资金投入为例。

飞行者二号和飞行者三号的研发投入都不超过一千美元,而且其中大量工作都是由两人自学完成,两人的制作水平能不能达到行业标准都是个疑问。

相比之下奥地利帝国的研究者们有国家预算兜底,同时可以动用国家资源包括:奥地利帝国顶级科学家的建议和顶级工匠的支持。

仅仅是随便一架原型机的投入就可能是莱特兄弟投入的十数倍,这还是在有国家支持的情况下。

如果是个人研究者想要凑齐这些条件,恐怕费用还要提高数倍,想要让他们通力合作更是难上加难。

但奥地利帝国以国家名义却能轻易实现这一切,换句话说国家力量远大于个人,能有此成果完全是在情理之中。

更何况弗兰茨这位穿越者还提供了最关键的框架,让所有的研究团队都少走了数十年的弯路。

在后世人眼中此时奥地利帝国的飞机一定十分奇怪,参与试飞的几乎都是双翼机,这完全不符合后世人的常识。

毕竟在后世单翼机对双翼机的优势可以说是碾压式的,包括但不限于:更轻的重量,更小的空气阻力,更低的成本,更广阔的视野。

放在此时双翼机巨大的升力却是压倒一切的优势,飞不起来一切理论优势都是扯淡。

而且此时发动机的功率太低,外加材料强度不够,即便是能让单翼机起飞也发挥不出应有的优势。

实际上在低速环境下,双翼机就是更有优势。飞机发动机的功率超过1000马力时,飞行速度超过350公里/小时单翼机才能明显优于双翼机。

而此时奥地利帝国的柴油发动机还处于早期阶段,装在飞机上的小型发动机通常只有十几马力,重量在50-100公斤不等,即便是特制的也不会超过三十马力。

(莱特兄弟首次使用的发动机重量为72公斤,12马力。)

如果发动机太重,飞机根本飞不起来。

同理虽然此时蒸汽机的动力更足,但是其夸张的重量根本不可能按在木制飞机上,如果体型太小则会导致动力不足,所以直到柴油机出现,飞机工艺才实现突破。

在降落方面只能说还需更多的尝试来积累经验,加装了发动机等仪器的飞机要比之前的滑翔机重几倍势能更大,所以之前的经验无法直接套用。

不过随着材料的升级和经验的积累,这些问题并不难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