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60章 阿拉斯加总督

很显然亚历山大这次是戳到了尼古拉一世的肺管子,尼古拉一世这些年来废除波兰宪法、关闭华沙大学、禁止学校使用波兰语、取消贸易壁垒、打压天主教、强制征兵,为的就是彻底同化波兰人。

现在亚历山大所做的明显和尼古拉一世的政策背道而驰。尼古拉一世紧急将亚历山大召回了圣彼得堡想搞清楚自己的儿子究竟在想什么。

“父亲,伟大的尼古拉一世陛下。”

亚历山大用略带调侃的语气和尼古拉一世说道,后者当即开始寻找趁手的“兵器”准备给前者一点久违的父爱。

亚历山大连忙退后说道。

“父亲,你看到的不过是表象,我还有一个大计划!”

尼古拉一世听后情绪稍稍缓和了一些,他就觉得自己的儿子不该那么蠢。

“说说你的计划。我一定.”

“我要解放农奴!”

尼古拉一世的血压一下就上来了,他立刻抄起手边的烛台砸了过去。

“你现在就给我滚!有多远滚多远!”

不只是尼古拉一世和保守派无法接受亚历山大的做法,就连一些改革派也觉得亚历山大的做法过于极端。

波兰叛乱才刚刚过去不久,好不容易才把波兰的权力收回来,现在又要放回去,几乎没有人能接受这种做法,认为这无疑是在制造叛乱的温床。

在俄国,不管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首先最需要注意的都是沙皇的态度。

如果亚历山大不是俄国的皇储,那么他们都可以考虑是不是要向沙皇进谏镇压叛乱了。

不过俄国方面没想到的是,亚历山大的做法实际上分裂了波兰贵族和平民、农奴之间的关系。

这就不得不说说波兰的特色了,波兰贵族、地主恐惧平民和农奴,更甚于恐惧俄国。

至少在俄国施行灭绝政策之前,波兰的大多数贵族和地主是不愿意和“下等人”站在一起的。

此时与俄国的战争已经结束,波兰贵族相较于破坏所谓的统一战线,更害怕失去自己所剩无多的特权。

但亚历山大的做法也同时得罪了波兰的贵族和平民,平民没有获得足够的权力,而波兰贵族只是得到了理论上成为城市杜马的机会,却要接受所谓的解放农奴。

尼古拉一世将亚历山大调离波兰,在弗兰茨看来完全是在为亚历山大和波兰着想。

维也纳,美泉宫。

“然后你就被父亲发配到维也纳来了?你要做外交官吗?你会很喜欢这里的。”

奥尔加饶有兴致地问道,她觉得维也纳的花花世界很适合亚历山大。至少这两年奥尔加还没把维也纳逛完,而且这座城市还在不断扩大、变化.

“哼哼。哪有那么简单,你知道的,父亲说到做到。”

亚历山大有点自嘲,还有点骄傲地笑着说道。

“那是?西伯利亚?”

奥尔加已经脑补出亚历山大在一片冰天雪地中挖洞的样子,毕竟在冬宫的时候亚历山大就经常带着弟弟妹妹们这样做。

只是她又开始在心里埋怨起自己的父亲,怎么能把兄长送到那样的冰天雪地里,再怎么说亚历山大也是皇储啊。

不知道自己的小卡尔以后会不会和弗兰茨吵架,奥地利可有很多很可怕的地方,比如什么地狱之门、骷髅海岸、死亡沙漠、恶魔之喉、哭泣森林、食人山谷、德古拉古堡之类的.

“西伯利亚?你觉得我们的父亲有那么仁慈吗?臭老头子让我去做阿拉斯加总督奉命组建阿拉斯加第一军。”

亚历山大无奈地说道。

“阿拉斯加?”

奥尔加反应了好一会才想起阿拉斯加这块地方,并非是她缺乏常识,而是阿拉斯加这块土地就不在此时欧洲人的常识之中。

其实直到1846年全阿拉斯加的俄裔只有大约1200人,哪怕算上其他国家的人,在阿拉斯加的欧洲人总数也不超过一千。

(这是俄国人的数据,大概率有夸大成分。)

如果根据RAC的历史资料,1851年在阿拉斯加该公司正式登记的雇员只有793人。不过书中的历史线有所不同,法国人还开发了一段阿拉斯加。

路易·菲利普为此可是花费了超过一亿法郎,他们怎么可能不想办法捞回来。

根据俄法之间的条约:

“俄国将阿拉斯加地区抵押给法国获得两亿法郎贷款,法国先期支付一亿法郎,之后三年内付清剩余的一亿法郎,为期八年,年利率7%。

同时从第一批款项到位之后,法国即获得在阿拉斯加地区开发一切资源之权利。

在贷款到期之日,俄国需按造价赎买法兰西商人之一切建筑。”

根据条约,如果俄国赎不回阿拉斯加,法国必须考虑如何从这个冰坨子上回本。所以法国必须要深入内陆寻找资源,哪怕是把那几万原住民拉去当奴隶卖也在所不惜。

否则路易·菲利普就要成为赤子国王了,但他可没有太阳王的雄才伟略。基佐的情况也差不多,难得七月王朝的君臣能上下齐心。

如果能把阿拉斯加赎回来,那法国最好的赚钱途径就是搞建设、造房子,毕竟根据条约俄国人可是要买单的。

当然当时的法国可并不想让俄国赎回阿拉斯加,当年七月王朝还想在北美再造新法兰西。

想要让俄国人赎不回阿拉斯加最好的办法自然也是多造房子.

所以法国人在阿拉斯加的那几年可没少搞建设,光是港口就造了三个,更是声称在内陆开辟了十五处定居点。

这些所谓的定居点和俄国人自己宣称的二十九处传教站也差不多,一个传教站内俄裔不超过五个人,很多就是仅存在于地图上的摆设。

不过法国人也并非是白费力,他们找到了煤矿和铜矿。东西是好东西,但无奈周边没有需求,距离本土又太远,法国人只能将其卖到加利福尼亚。

说来可能有些离谱,法国人在阿拉斯加找到的最赚钱的生意居然是卖冰块,一举拉平了对加利福尼亚殖民地的贸易逆差,甚至还略有盈余。

其实奥地利帝国的制冷技术发展很快,但奥地利帝国的制冰成本依然远高于法国人的运输成本。

制冰机只有极少数大人物才有资格使用,普通人更是听都没听过这种机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