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40章 渔夫、愚夫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40章 渔夫、愚夫

作者:七年之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愿意及时悬崖勒马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贪官污吏还是选择了一条路走到黑,甚至还有人想要反戈一击。

当然这一切早在弗兰茨的预料之内,所以奥地利帝国监察委员会的执行部队一直以来配备的都是军用武器。

哪怕是再强的雇佣兵也没法在奥地利帝国监察委员会执行部队的手里抢人,而且圣诞节期间真正的平民大多会留在家里或者在酒馆中过节。

在大街上乱晃的人不多,所以找出这些人并不困难。

然而这次清查也出现了一些弗兰茨始料未及的情况,此时全欧洲最大的联合力量百货公司上个星期在维也纳居然出现了亏损。

弗兰茨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里面有大问题,这可不是薄利多销的时代,此时联合力量百货公司的商品毛利率动辄超过100%。

如果这都能赔钱,那弗兰茨还是去种地吧。

调查的结果有些出人意料,几个高层居然真是毫不知情,财务、会计也没有做手脚。

几个高层都是庸人,财务、会计也都是贵族出身,他们对于此时的收入非常满意,同时出于对弗兰茨的恐惧也不敢做什么手脚。

供货方也是弗兰茨的人,同样没查出问题。

不过通过比对很快就找出了真正的罪魁祸首,几个仓库管理员和几个售货员,他们的手法也很简单就是在进出的货物后面加一个零或者减一个零。

然后便堂而皇之地将那些货物送到他们指定的地方,为了掩人耳目这些人编造了一些假名字比如摩摩尔公爵、萨利卡夫人之类的尊号。

过去他们的家也许配不上这些尊号,但现在却刚好相反。即便是公爵的府邸也未必有他们的宅邸奢华。

毕竟这些人可是侵吞了此时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的90%利润,他们不富就没天理了。

然而这些人却大多没有逃走,而是打算再赚几个月.

只有一个人逃去了威尼斯准备前往美国,不过由于有离境税存在,这位带着一整箱黄金的普通人毫无意外地被拦了下来。

被拦下的他想要补交离境税,但很快海关的官员就发现以这位仓库管理员的年薪,即便他再工作五百年也赚不出那么多黄金。

于是乎暂扣变成了刑拘

威尼斯和维也纳之间早在1846年就通了电报,双方一交流立刻就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猜得七七八八了。

不过为了复原整件事情的原貌,威尼斯的海关联合当地的警察、宪兵队共同施展了大记忆恢复术。

在连续72小时高强度的治疗之下,这位仓库管理员交代了一切。

这位主管名叫克劳迪奥·赖利,维也纳本地人,在内战结束之后通过面试加入了联合力量百货公司,并通过贿赂很快升为了仓库管理员。

在任初期克劳迪奥·赖利一直兢兢业业生怕出了什么纰漏而丢了工作,不过有一天夜查时他发现35号货柜应有13箱又6瓶白司令葡萄酒,但他找来找去只发现13箱,并没有发现本应多出来的六瓶。

于是乎克劳迪奥·赖利便将此事上报,结果仓库主管居然因为怕麻烦和销售方面的主管一勾兑直接将其变成了损失。

不过此时克劳迪奥·赖利还没胆子像主管一样做,毕竟主管是贵族出身,而他只是一介平民。百货公司给的薪资待遇也已经很高了,他不想冒这个险。

然而克劳迪奥·赖利很快就发现真正的偷酒贼,是两名装卸工人,这一次他们不但偷走了昂贵的酒水,甚至还拿走了三米上等的东方丝绸。

克劳迪奥·赖利壮着胆子拿起防暴棍颤颤巍巍地说道。

“你们不许走!把东西放下!”

两名装卸工人丝毫不以为意,只是拎着酒瓶向他走了过来。

此时克劳迪奥·赖利已经吓傻了,他想要大叫出声却发现喉咙好似堵住了一般根本发不出声音。

然而两名装卸工人并没有对克劳迪奥·赖利做什么,只是随手将喝完的酒瓶丢进次品箱中。

高壮的装卸工摸着克劳迪奥·赖利的头说道。

“新来的吧?”

克劳迪奥·赖利下意识地回答。

“是。”

“东西是皇帝的,命是你自己的。记着点。”

高壮的装卸工又拍了拍克劳迪奥·赖利的脸颊便转身离开,一旁的另一名装卸工则是将一瓶打开的酒塞进克劳迪奥·赖利怀里。

“兄弟,别苦了自己。皇帝有的是钱,我们不过是替他消费一下。”

过了好久克劳迪奥·赖利才猛地惊醒过来,他此时浑身已经被冷汗浸透。

“还好是个梦。”

克劳迪奥·赖利自言自语地说道,可当他低头看到自己手中的酒瓶时突然吓了一跳。

那瓶白葡萄酒应声落地,一时间酒香四溢。

这一瓶白葡萄酒可是克劳迪奥·赖利几个月的薪水,他看着地上的酒水愣愣出神。忽然克劳迪奥·赖利猛地俯下身开始像动物一样舔舐起来,良久他站起身将那酒瓶的残渣踏个粉碎,然后又一股脑儿地丢进次品箱中。

克劳迪奥·赖利在离开仓库之前又拿了一瓶藏在自己的怀中,回到家里他便喝得酩酊大醉。

第二天克劳迪奥·赖利想起了之前晚上的事情,他此时又后悔又恐惧,更恨那些偷东西的贼。

突然敲响的房门把克劳迪奥·赖利吓得缩进了被子中,他祈求上帝给自己一次机会,以后自己一定做个好人,再也不偷盗了。

“赖利先生,您要迟到了。这是您的早餐,放在门口了。”

然而外面声音响起,原来是房东太太来送早餐了,而并非是奥地利帝国的秘密警察。

克劳迪奥·赖利松了一口气,他在吃过早餐之后便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百货公司的仓库。

克劳迪奥·赖利以为一定会有人追查此事,但出乎意料的是所有人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根本没人在乎次品箱中的空酒瓶和玻璃渣。

之后克劳迪奥·赖利便开始了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些大人物才吃的起,用的起的东西,他随便挥霍。

每天吃的是红酒、曼加利察猪(绵羊猪),抽的是正宗的古巴雪茄,穿的是东方产的丝绸,甚至还在自己家中置办了一架三角钢琴。

虽说克劳迪奥·赖利不懂音乐,但这并不妨碍他开始享受自己的生活,人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

很快克劳迪奥·赖利就发现还有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大家都是这样的肆无忌惮,他甚至开始感谢起那两名装卸工帮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过克劳迪奥·赖利也从别人口中得知过去几任百货公司的经理都非常厉害,尤其是曾经的阿佳妮夫人,只是随便一扫就知道谁做了什么。

手段更是极其狠辣,轻则让人倾家荡产,逐出维也纳,重则流放非洲,甚至人间蒸发。

然而此时这几位高管都是官员、贵族出身,这些人不懂也懒得管,所以才给了他们这些底层人机会。

总而言之克劳迪奥·赖利就是赶上了好时候儿

克劳迪奥·赖利心想这好日子早晚有一天会结束,万一新来的经理倒查仓库中的货物,那自己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克劳迪奥·赖利此时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他现在的人脉很广,毕竟那些大人物也要和他做生意。

克劳迪奥·赖利觉得逃到美国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当时美国一直在宣传的美国梦就是:

“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

克劳迪奥·赖利为美国梦所深深感染,他恨透了这个靠血统、出身决定一切的国家。

当然克劳迪奥·赖利心中真正向往的是那个用钱就可以得到一切的国家,所以去美国之前他必须搞到足够的钱。

像现在这样偷东西来卖实在太慢了,而且他也找不到那么多买家。

想要开拓新客户却怕遇到刚正不阿的人,之前就有一个不开眼的家伙找上财政大臣的外甥结果不光丢了工作,还被送去矿山苦役三十年。

克劳迪奥·赖利可是个聪明人,他很快想到了办法,那就是直接联系供货商。

供货商先提供一批货物清单,克劳迪奥·赖利将之以半价卖给供货商,然后再提交一份进货货单。

这样一来克劳迪奥·赖利和供货商就不需要将货物搬进搬出,直接卡BUG就可以一直赚钱。

当然为了顺利完成这个BUG,克劳迪奥·赖利还需要一些人的帮助,这些人自然也可以从这场薛定谔的交易中分到红利。

只可惜克劳迪奥·赖利的见识还是太浅,而且他低估了人性的恶。那些人争相效仿克劳迪奥·赖利的做法,最终导致了联合力量百货公司出现了亏损。

随着这条线的浮出瞬间推翻了之前的论断,多名供货方的高管落网,很快一批负责调查的秘密警察和官员也被牵涉其中。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涉案人数就从243人猛增到3755人,弗兰茨敢肯定继续查下去还能查出来一大批人。

不过弗兰茨不准备再扩大打击范围,只查到中间人为止,那些通过中间人购买商品的人的责任就不准备追究了,因为连日来的抓捕活动已经搞得维也纳人心惶惶。

当然对内还是要一查到底,除了百货公司本身,那些供货商,尤其是皇室旗下的供货商一定要严查到底。

除此之外就是那些政府和秘密警察中的保护伞,如果不把这些人解决,那么这种事情还会发生。

联合力量百货公司无能的领导班子自然要全部撤职,不过弗兰茨不打算追责过深,毕竟把他们送上高位和他自己也脱不开关系。

看来专业的事情,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去做。新经理的人选弗兰茨不准备从政府和皇宫中挑选,他直接面向全欧洲公开招聘。

其他犯案人员视情节轻重依照法律进行判决,不过一些涉密的秘密警察成员没有经过审判便被秘密处决了。

最终177人被判处死刑,3152人被判处流放非洲。

不过追回的款项和罚没的金额加在一起依然无法填补弗兰茨的损失,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又为殖民地提供了三千多移民。

对于整个事件最惊讶的不是弗兰茨,而是奥地利帝国的各个监察机构,他们一直在盯着那些大人物和所谓的叛乱分子,从来没有想象过一群小人物能闹出这么大的案子。

弗莱格洛娃此时终于对弗兰茨那句贪腐无处不在有了切身的感受。

之后奥地利帝国的监察力量明显加强了向底层的倾斜,帝国工厂和公司中的浪费明显大幅下降。

这对于奥地利帝国来说自然是好事,减少浪费等于是降低了成本,更低的成本方便获取更大的市场,赚取更多利润。

不过对于英法来说可就难受了,因为他们的市场会进一步被奥地利帝国挤占,甚至随着贸易的不断扩张就连本土市场都受到了威胁。

实际上此时奥地利帝国联合力量百货公司的凡尔赛店就是整个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纳税最多的企业。

拿破仑三世对此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它纳税一直很积极,并且真的交了很多钱。恨的是它并不是法国本土的公司,因为奥地利帝国的关系他更动不了它。

不过大多数法国人却并没有这种感觉,毕竟凡尔赛这个名字真的很法国。再加上开在巴黎,很多法国人认为这就是法国人自己的百货公司。

法国的报纸也不太敢炮轰这家公司,毕竟他们的声音没有弗兰茨的大,而且这家百货公司在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奥法友谊的见证。

拿破仑三世政府在没有足够实力和奥地利帝国叫板之前,还是要细心呵护这段友谊,毕竟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几乎已经不复存在,而奥尔良家族、波旁家族从未放弃过对法国的宣称。

路易·拿破仑一点也不喜欢这种仰人鼻息的感觉,但很不幸此时他的没有实力改变这一切。

这个圣诞节对于拿破仑三世来说也不是没有好消息,那就是连接英国多佛尔与法国加莱的电报电缆终于接通了。

这样一来法国和英国的关系就更近了,但拿破仑三世并没有开心几天。

一周之后一艘法国渔船将海底电缆当成了样貌奇特的海藻,六名渔夫用斧子和锯条成功将其斩断,并用渔船拖拽了十六公里长的电缆到市场上贩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