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60章 意外的和平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60章 意外的和平

作者:七年之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8: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眼前这支自然不是希腊王国的军队,而是换了装的奥地利军。

其实在阿尔布雷希特最初的计划中,希腊王国的军队应该足够对付奥斯曼人,按照他的估计双方应该会在东色雷斯的土地上形成僵持局面,这正符合弗兰茨的要求。

然而阿尔布雷希特似乎高估了希腊人的水平,这些临时征募来的新兵无法完全掌握奥地利帝国的步枪。

这些步枪之所以被奥地利帝国淘汰就是因为它们从装弹到设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希腊王国购买的型号更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枪型。

希腊王国很穷,所谓的十万常备军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冥想训练,他们枪械的掌握水平非常低,再加上战场压力大,很多人连一枪都没开出来过。

其实奥地利军在三天前就赶到了战场,换装准备一天本该直接投入战场,但是这场战争中希腊军的指挥官偏偏十分倔强,要求阿尔布雷希特再给他两天时间。

这里是希腊人的主场,而且奥地利军也需要时间熟悉战场环境,阿尔布雷希特就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实际上这对奥地利一方属于一个好消息,毕竟不用拿奥地利自己的部队当炮灰试探敌方的火力。

两天下来,希腊军损失了超过一万名士兵,阿尔布雷希特也终于见识到了弗兰茨口中所谓蠢猪一般的将领。

他很难想象这样的蠢货也配指挥十万大军,这完全就是一场谋杀。

阿尔布雷希特强忍着毙了那个蠢货的冲动完成了战场的交接,之前的战斗中奥斯曼军队的火力,防御配置早就被奥地利一方看了个一清二楚。

再加上热气球的指引,刚一开战奥斯曼人的炮兵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在狂轰滥炸了两个小时之后,奥地利的步兵开始投入战场。

伊本·哈桑想要组织部队进行反击,然而他的部队往往刚刚冲出山谷就被敌方的火力压的抬不起头来。

少数从爆炸中幸存下来的奥斯曼士兵也很快被奥地利方派出的散兵点杀。

更可怕的是对方的神射手在瞄着伊本·哈桑本人射击,他的几个亲近下属就死在他的身边。伊本·哈桑甚至都不敢探头去观察战场,至此奥斯曼人失去了对战场的控制。

整场战斗就是一场全方位的碾压,奥地利的山地师率先控制了峡谷两侧,一场攻坚战就这样变成了一场歼灭战。

仅仅用了六个小时,奥斯曼军伤亡1.5万人被迫退出西色雷斯战场,在逃亡的路上这一数字扩大了到5万人,奥斯曼帝国的西色雷斯军团几乎全军覆没。

西色雷斯惨败的消息立刻传到伊斯坦布尔,谢夫凯芙扎太后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几乎要晕厥过去。

她六神无主地看向周围的奥斯曼帝国高层,没一个人敢和她对视都在低头不语。

不到十岁的穆拉德五世似乎并不清楚即将发生什么,又似乎已经知晓了一切。

年幼的苏丹眼神坚定地走到台上环视着奥斯曼帝国的肱骨、脊梁们说道。

“真正的苏丹是不会退缩的,这里是真主赐给奥斯曼的土地,如果死亡无法避免,我会战斗到最后一刻!”

说完穆拉德五世便转身离去,他的话让很多奥斯曼高官都十分汗颜,谢夫凯芙扎太后心中更是多了几分愧疚。

然而在短暂的愧疚之后,所有人都认真讨论起了迁都的细节,甚至有人怀疑穆拉德五世有精神疾病要换掉苏丹

其实此时有人比奥斯曼人还急,那就是英国人,后者已经拼了命地拆了东墙补西墙,但无奈奥斯曼帝国这间破房子四处漏风。

斯特拉特福子爵和乔治·维利尔斯无奈地相互对视,都期望能在对方身上看到希望,然而现实是他们都没有办法。

正如首相约翰·罗素最初的判断,打不过就是打不过,只能和谈。但问题是对方不想和谈又该怎么做,又能怎么做?

这并非自怨自艾,只是真的找不到破局之法而已。

保加利亚东北部,一场血战之后,俄军终于打开了前往多瑙河平原的通道。

然而对于这场胜利尼古拉一世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从开战到现在俄军已经至少损失了十五万人,其中三分之二死于这场恶战。

而且奥斯曼人只是暂时选择了撤退,他们并没有要放弃的意思。奥斯曼人的部队继续在后方修建胸墙,似乎是想要俄军战斗到底。

同时还有非常不好的消息传来,哨兵在奥斯曼阵地上发现了一抹红色,那是红杉军的标志,英国人的话显然不止是威胁。

此外俄国的黑海舰队想要尝试在夜间向多布罗加前线运送物资,然而遭到了拦截,两艘三级战列舰沉没,八艘运输船被俘。

这对于俄国海军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但更大的问题是补给。军需物资严重不足,伤兵根本得不到救治只能在痛苦中死去。

疟疾、伤寒等疾病开始在军中传播,俄军的高层甚至认为康斯坦察已经不再安全,强烈建议沙皇离开前线。

这让尼古拉一世感到了莫大的耻辱,但这一次可没人再敢任由沙皇胡来。如果尼古拉一世遭到了奥斯曼人或者英国人的斩首打击,那对于整个俄国的影响将是不可逆的。

除此之外,流行病这种东西可不管你是谁。是沙皇也好,是农奴也罢,能不能活下来很多时候都要看上帝的意思。

不过真正让尼古拉一世崩溃的是希腊人的军队已经攻占西色雷斯,正在向君士坦丁堡进发。

乔治·维利尔斯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康斯坦察,他希望沙皇能看在上帝的份上停止这场战争。

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沙皇居然同意了他的请求。双方和谈的地点将定在圣彼得堡,消息立刻经由英俄两国之手传遍整个欧洲。

参战各国将会暂停敌对行为,不过已经占领的土地并不会归还给奥斯曼帝国,至少现在不会。

奥拓一世非常郁闷,因为在一天之中,他就收到了两份严正警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