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位面小蝴蝶 > 第五十四章 和平崛起的一年

位面小蝴蝶 第五十四章 和平崛起的一年

作者:核动力战列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1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五十四章 和平崛起的一年

转眼之间又是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程攀与元朝之间的相安无事继续着。1345年的夏天黄河继续暴乱了一次,元朝的宰相脱脱被烦的焦头烂额,看着财政一天天的萎缩,元朝的当家的非常郁闷,一般解决这种困境是开源节流,开源是不可能,汉人已经被开发到了极致,再开源,就要出钱镇压了此法得不偿失。节流元朝上层的利益集团不可能对降福利的领导有善意的,员工福利只能涨不能跌。放在这里也可以实用。当然还有中办法就是抢肥羊。这只肥羊就是程攀。程攀现在在小小的黄州领地四周聚集着一百二十万人,工业农业两个支柱产业相互互补,容纳了众多人口,这些人口都在劳动,只要劳动就会创造价值。由于工业的发展,四周来此贸易的人十分多,优质钢铁器具,布匹,以及镜子肥皂火柴等轻工业产品,早就了领地中的繁荣。尽管这些产品远高于他们的生产成本,但是总比农业社会生产的产品价格要高,比如说钢铁器具,由于转炉的投产,钢铁的生产成本只有铁匠敲打的十分之一,但是程攀没有卖出十分之一的价。货仅此一家,领地的黑心价已经是这个时代最便宜的了,这就是垄断。作为垄断的收益集团程攀觉得没啥不好的,这个价就是程攀自己订的,工业发展要第一桶金,不赚白不赚。至于这么高的价影响竞争,导致技术无法进步,这种情况十年内不会出现,工业化生产首先就是产量,在产量提上去后在利用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市场中竞争。程攀刚摆脱作坊生产的窘境,程攀的工业体系现在还是吃肉长身体的阶段,还不是参与市场搏杀优胜劣汰的阶段。在比这个时代的市场价低一筹的价格下,程攀的钢铁器具不愁销路。钢铁在这个时代是管制物品,这是一种比盐和粮食看的更死的一种商品,一般只要比较大的势力需要大量采购盐和粮食还是有门路的只要撒钱一切好说,但是钢铁不是田里种出来的,或者是海水煮出来的,这个时代只有官方才有资格大规模炼铁,民间出现大的炼铁作坊绝对是想造反。而且打铁的动静非常大,想要私下里搞出钢铁只能偷偷摸摸的敲。想要搞出产量。元朝的大兵就上门了。

在这个时代各种势力只会发愁没有搞铁的门路,在市场上铁器一直是缺货的。但是程攀的势力崛起后,打破了这种局面,在程攀的市场上一排各式各样的农具排成一排,这些农具皆是钢铁制造,而这个时代大多数农具都是生铁铸造,用的时候都怕磕着石头。这让缺铁的势力感到震惊,开始大量采购。但是市场上的钢铁农具似乎永远不会减少似得,被采购走一批接着又放一批。外贸组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只卖九点五折的金属农具头,那些铁锹铁铲的那根木杆就被剩下来了。这些钢铁农具只要稍稍加工就是一柄好武器。

于是周围小到地方大族采购一些农具方便以后和别的村抢水源抢地界斗殴,大到元朝的军事采购官为了贪贪钱直接从程攀这买,刚开始只是买农具,自己回去改,后来发现程攀领地中枪头买的更便宜,直接从黄州领地这定制。至于原本附近元朝官方炼铁厂,在这帮蛀虫的努力下,工匠遣散的遣散,高炉熄火的熄火。元朝在江南的军工业完全被程攀这只不受控制的势力给掌控。

钢铁和军工业是绝对不能市场化的产业,但是元朝对自己的行政人员控制能力太低,加上没有防备。在官员的贪婪下,被动的参与了市场竞争,而且在竞争中还没有得到国家的扶持,反而遭到主管官员的拆台,大量的钢铁技工被卖给了程攀。

脱脱自然不知道这一码事,他正被程攀领地中的富庶所吸引,真正考虑要不要去打劫一番,来弥补自己的财政漏洞。但是又害怕程攀暴力起来会给江南带来巨大的破坏。想想这些年来共合军的战绩,最终还是放弃了。而且脱脱得到了共合军在马鞍山两岸已经如皋县修建城堡的消息后知道程攀这个问题还是等年景好的时候解决,现在这个多事之秋内无法快速的铲平共合军的势力,只会让当下的情况变得更糟。而如今程攀的堡垒已经起来。就不是凭借几个万户所能剿灭的问题了。

程攀这只老虎远比脱脱想象中的强大。先不说领地中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五万吨每年。单单是预备役建设就够元军吃一壶,程攀现在在黄州领地进行极限动员,可以拉出一一只15万人的纯火器军团。每个月十来艘满载硝土矿大船给予了程攀暴兵的底气。这些民兵每年一百发的实弹训练以及严格的队列训练让他们可以在一个月内迅速开赴战场。而元朝的火器军队发展的很不好,因为元朝的硝石储存十分不足,损耗太严重,程攀在这几年季度性的光顾元朝各大城市的仓库,只要有大炮的城市,仓库里的硝石都被被程攀定时取走。管理仓库的人不明所里,只好报了一个因为天热硝石被蒸散的原因。而这个原因也普片被元朝的官员所接收,因为发生的不是一起。作为消耗硝石的大户,火器军自然也就组建不出来,元军的远程打击力量还是以弓箭为主。原本想组建火器军的河南高官也就打消了这个心思连到程攀这购买火器的动作也都停了下来。

而拥有如此力量的程攀也不是没有缺点。现在开始向工业区发展的黄州一号主基地的财富生产总量开始达到了三个领地之冠。大量的人口以及实体产业聚集在此处,一点战略纵深都没有。尤其是黄州两岸的重工业区,此地是程攀治下的精华地带集中着此时领地中百分之三十的重工业产能。但是此地离南京是在是太近,只有几十里路一江之隔。要不是长江是天险已经被程攀的水上力量掌控,程攀连睡觉都睡不安。江北领地有长江阻挡,但是马鞍山矿区在江南,就没有任何保护了,程攀的军队还是护村队的时期,程攀的火器军团和民兵队伍和当涂县的地主讨伐军打了一仗后确定了马鞍山山寨在本地的立足。对于地主来说,这些山贼不出山劫道,只是开山取矿,牲畜无害。此时程攀在此地没有其他敌人。但是随着程攀的势力壮大,元朝上下对程攀开始防范,被长江所隔离的孤地马鞍山就成了程攀的阿喀琉斯之踵。为了确保领地中的这片大铁矿不得有失。程攀决定建造防御工事。

当然要造就要造最好的大名鼎鼎的棱堡成为程攀的首选。不停折叠的的城墙没有火力死角,在突棱和凹棱处城墙的厚度要大大的增强,而在其他地方由于是斜面巨石和炮弹都会碰到斜面而被卸开力道。

实际上程攀花费巨大建造棱堡是一种浪费,在这个时代元朝连炮都是滑膛炮,别说打穿棱堡,就是轰开和州的外砖内土的城墙都难

而元军攻城时用投石机也就是回回炮比较多,至于火炮攻城那是杀伤城墙上的人的,不是和龟壳城墙叫板的。在以后的战事中领地中的火炮射程一直压制住对手,能打到棱堡上的远程重型武器奇少。而在程攀统一全国后,此时建造的这批棱堡仅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

现在在程攀的一声令下大量的红砖以及水泥被运送到几个工地上,在黄州领地的东边几个棱堡阻挡住南京对领地的一马平川,而在如皋县基地两座棱堡也开始守护着沿海基地。在1345年下半年领地的防守压力大减,在这一年共合军难得的没有任何战事。程攀在度过了开局的困难时期后开始走向韬光养晦和平崛起的道路。

而此时台湾领地上开始焕发出强大的生产动力,从基隆煤矿投产后大量的煤炭开始供应黄州领地和本地的三号钢铁厂,与此同时原始的化工产业开始在台湾上兴起。三酸两碱的产量越来越大。1345年十月份的时候台湾领地上已经移民了六十万人。绝大多数数都是农民。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在优质的铁质农具和畜力和蒸汽动力的帮助下,台湾的粮食产量已经可以自给自足。在程攀的规划中在合成氨工业出现以前,台湾是需要容纳300万人口的土地,至于现在远远不够完全开发台湾领地的农业资源,当然程攀的意思不是台湾只能养300万人,而是只有三百万人才不至于让台湾上的肥沃土地荒芜。至于当台湾人口超过300万人时,那就是开始抢南洋各岛的田地的时候了,在这一百年中人口是远远不够圈地的。某一地的人口太多,有没有工业区,全靠第三产业养活多余人口,纯属对人力资源的浪费。中国封建社会就是这样,底层的农业人口养活这庞大的文官管理阶层,以及服饰他们的第三产业人群,在中国古代一个达官贵人被一大群人前呼后拥的前进,这些围着显贵的仆人就是第三产业的人群,相对现代的第三产业向大众服务,这些人只向贵族阶层服务。所以程攀对原时空的一些人说的每次改朝换代把中国人杀一轮,空余出土地解决矛盾的说法持相反看法,不是每次改朝换代杀一遍农民,而是把盘踞在高层的贵族食利阶级清理一遍,给广大农民的枷锁松一下。给农民造成灾难的就是那些不事生产舞文弄墨的文字游戏高手。掌握舆论的是他们,剥削大众的也是他们。中国的土地上是可以容纳2亿人口的。但是往往到达一亿人就到了极限。一切都是那些脱离实际的文人管理者的错。

程攀不会建立一个王朝,然后布种留下一脉皇族,然后几百年后被推翻。程攀决定实行一种超时代的制度,虽然对于这个时代太先进,但是程攀还是决定克服一切困难走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