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 第三百八十一章 扫尽宗门阴霾气,今朝云海功成时!

一月后,紫霄山。

自玉京天宫季秋露面,一波三折,到了而今,已是风波渐停。

只不过.

那一天后,留下的余波,却是未曾尽消。

本是张守一回归宗门,与沈浮屠清算一场八百年前的旧事,可叫谁都未曾料到,发展到了最后,竟有初代祖师归来重掌紫霄印,还有那更加不可思议的巨头骤然降临。

一时间,连敖景这尊元神的风头,都被稍稍遮掩了下去。

紫霄原本的一十二位法相真君,在这月余时间里,心中确实百转千回,久久难以平静。

其中,又以赵还真心思最重。

那一日玉京天宫,到了后半段,他俨然就是一局外人,默默的关注着场中变化,随时准备出手。

作为身怀道体,有着‘紫薇斗数’加身,可逢凶避吉,观测运数手段的强横真君。

赵还真当时并未心生悸动,觉察到死兆将临,所以哪怕局面一波三折,再是剑拔弩张。

他的一颗磐石道心到了最后,也依旧是稳固如初,颇为平静。

只不过.

随着他看到那昔时名为‘岳无双’的祖师面容时。

赵还真却总是觉得,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袭上心头。

直到,他与张守一旧友重逢,无意间闲聊,曾听其口中讲述如今的祖师‘岳无双’,还有一个其他的名字,叫做季秋时。

他本来心中那股子模糊的熟悉感,才算终于彻底清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将那前后脉络,瞬息理清理顺。

很久很久之前,久到尚未踏入仙路时。

在紫霄道域外的十万大山,赵还真就结识过一位英年早逝的道友。

那人本是天生佛子,后来因事还俗。

之后的名姓.

便叫做——

季秋。

得知到了这则消息。

赵还真愣住了。

其后,在与重归邵阳,执掌一峰的张守一对坐论道时,久久难以回神。

这一日,天宫议事。

玄霄真君召集诸位真君,商议宗门之事,其中,尤以祖师之事为重中之重。

“如今祖师重新归来,月余之前,便在偌大玉京天宫,见识到了一场大戏,虽在闭关之前,只是略略提及了几句,并没有多讲什么.”

“可诸位道友。”

“即使修行重要,若能直指元神,便自此山高海阔,长生无忧,但也不能一直将目光放在天上,而不去看看自家之事了。”

坐于蒲团,环抱着拂尘的玄霄真君,语重心长。

他的目光扫视了一圈沉默不语的诸多真君,话语里带着敲打之意。

而其中透露而出的意思,自是不言而喻。

罗浮真君沈奕,离水真君曲悠,自玉京天宫之事落幕,便向祖师叩首认罪,即使无人责罚,但也毫无推诿,直接接下了教子无方,差点致使宗门阋墙的罪责。

随后自请外派,卸下了罗浮峰与离水峰的首座之位,以紫霄行走之名,监察道域,传扬圣地之威,这一去除非宗门有危,不然没个百年甚至数百年,恐怕是不会回来了。

外界灵气稀薄,资源供给等等不比宗门,而奇闻轶事里记载的泼天机缘,又哪里是说觅就能觅得的。

所以真要说修行环境,自然还是这紫霄玉京天,为上乘中的上乘,一般情况,是没有堂堂首座真君,愿意去做这监察行走之职的。

而二人之所以这般。

其实说到底,就是因心中愧疚悲戚之心交杂,若继续打坐修行,恐也难有进境,一个不好,甚至有走火入魔,危及道途之难,这绝非是说说而已。

在这种状态下,出宗云游,监察圣地统辖的诸宗旁门,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所以祖师默认,他们也就听之任之了。

而随着这两位真君的离去,以及祖师重归,借宗门经阁与资源闭关后。

有些曾经默许的规则与事情,就不能再和以往一样了。

昔年,李含舟祖师尚在,对于三十三峰各脉传承,还有师徒与同脉嫡传的教授理念,并没有过多管束。

因为诸位真君都与其同辈,称上一声祖师,只是因元神身份,还有当年名列掌教之职,所带去的敬意而已。

要说畏惧,李含舟平素温和,使人如沐春风,颇有大派掌教之风,哪怕成就元神,诸多真君也未必会对此畏惧多少。

这些规矩都是自他们当年奋斗时便定下了,所以并没有人感到有所不妥。

只不过.

随着沈浮屠之事被揭开,再加上祖师闭关前明里暗里表露出来的意思,他们也都明白晓得。

这是对于紫霄当下的现状,有所不满了。

如今李含舟祖师生死不知,月余前那神秘人的一番话,叫诸多真君心有顾忌,而玄霄真君与张道罡加起来,其实也无法做到真正镇压乾坤。

能够算得上是真正主心骨的,也唯只有如今的季秋一人。

所以,这才有了今日的天宫议事。

其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稍稍改一改制度。

“各家各脉各扫门前雪,看来是不行了。”

“即使为了尊敬当年的同门道友,并未取缔三十三重峰传承,这天宫蒲团,也是一直留着,就是为了不叫当年同气连枝之貌不复存在,但是”

“百千年下来,随着敝帚自珍之象愈发严重,有着真君坐镇的一脉传承越发昌隆。”

“而反之,比如张守一道友曾经的邵阳峰,不说愈发衰弱,又无明师教诲之状,只言道峰底蕴耗尽后,诸多弟子,竟只能靠着宗门真传派发的供奉,来维持日常修行所需,实在太过贫寒,不应为圣地之貌才是。”

“再反观诸多主峰,虽修行的都是一样的法,但修行资源,明师真言,捷径妙语,无一不比上述要强,试问诸峰,长此以往下去,那些个没落的传承道脉,哪里能诞生出真正的天骄英才?”

“上下之差,委实有些太大了点。”

“以前本君就有心提过,只是诸位都是同道,一并含糊其辞,上行下效,本君也没法请示李含舟祖师。”

“可眼下”

“有祖师出面。”

“你们自个儿来讲,该怎么办?”

“罗浮与离水二位道友在去之后,已将后事全权委托于我,此刻本君的意见,就是二位道友对于罗浮峰与离水峰的意见。”

“就是诸位的意思,本君还尚且不知。”

“于是,故有此问。”

他的话语落下,诸多真君面面相觑。

而随之。

一道厚重之音,打破沉寂的氛围,却是古岳真君接下话头,当下重重开口:

“半月之前,我岳家一脉的嫡系子弟,还有一峰所收的真传,一应用度与资源都已被本君重新划分,唯性情坚韧者与精彩绝艳者,才能得到本君的大力栽培,不再分血脉亲疏。”

“本君这一生,最看重一个传承相连,但.”

“若岳祖师开了尊口,哪怕是叫本君自断道途,我也不会有分毫犹豫。”

“眼下祖师既有所提及,道此事能与宗门有益。”

“那么,即使是叫我将那些怀有灵根的后辈,都尽皆逐出山门,本君眼皮都不会眨一下,又岂只是这点?”

“掌教只管立规,本君不会再多说一句。”

如山岳般的身躯挺直,这位真君的话语沉重果决。

他这一生修行,因早年干系,与同门之间的情谊较为单薄,所以看重亲情与后辈,古岳峰的真传与嫡系之间,难免厚此薄彼,也算秉承宗族嫡传观念的真君里,比较坚定的一员。

哪怕是李含舟开口,恐怕他都不会更改自己的理念。

可.

要说那人是季秋。

古岳真君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只要那位为他开道的祖师说话。

哪怕他此刻亲自出手,将道途截断,他都不会有分毫后悔!

一时间,诸真君频频侧目,有些吃惊。

往日里,古岳峰长久下来,就差沦为岳家一脉的传承了,大家看在你面子上,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没多讲些什么。

却不想,今日竟一反常态。

不得不说,祖师威望还是高啊!

而不仅是古岳真君,只要是曾经见过季秋真容的存在,对于玄霄真君所言,尽都是无一异议。

有些事情,其实就是这样,看似困难,但只要有一个能够力压乾坤,叫所有人都心悦诚服的领袖在。

那么人心齐,便都不是问题。

“如此最好,但还不够。”

“有些东西,是需要长久维系维持,才会有效的,希望诸君看在祖师的面子上,不要叫本君难做。”

“毕竟有些事情,既然应下,就不能再继续朝令夕改了。”

“另外,本君于主峰紫霄立了一处‘衍法堂’,现诸位既如此配合,那就请每峰遣出几位丹境真人,担任常任讲师,以各脉擅长之术,教授教授门中求法无门的弟子与真传罢。”

“真传资源,一应用度,按照本君事前想法,就且从诸位真君曾经揽下的一部分资源里抽出些许,一视同仁,分予门下弟子,算作基础的福利。”

“若不这样,可能有些峰里的孩子们,又得不停斩妖除魔,去与外界坊市来往,挣些辛苦资源了。”

“这虽不是坏事,但太过频繁,对于自身修行,总归不是好事。”

“最开始,大致就是这些。”

“还有就是,本君,道罡真君,张守一道友,赵还真道友,曾私下里商议,若有空闲,便以自身直指法相的正宗之学,每逢几年,便轮回一次,为弟子门徒讲道一场。”

“既说开了,那不妨就这般定下,每三年轮换一次,以真君讲道,点化真传,便权当作是为门下弟子谋福祉了。”

“如何?”

有先前那一茬子,再加上季秋之名,几乎没人会对此拒绝。

所以,自这一场云淡风轻,堪称波澜无惊的议事作罢。

偌大紫霄山,无论哪一方的弟子亦或者真传,都惊奇的发现。

宗门

好像有些变了。

最直观的体现,便是以往的供奉在原有的基础上,竟提升了一倍,而且还能有几次听法学道的资格,甚至每隔数年,还会有真君讲道!

这在以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资源太过集中,有时候是好事,但有时候必定是坏事。

比如眼下。

背景与跟脚,一旦胜过天资与心性,长此以往,对于一处传承而言,必将走向腐朽。

不过紫霄立派才不过千余载时间,在圣地之中都属年轻,所以,于季秋的有意点拨下,它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调转方向。

眼下,已是开始走向了正轨。

只不过.

如今天地动荡,宗内既定,可外部.

却未必能安稳。

而此刻,季秋借紫霄道印之能,坐关于三十三重峰上,位于紫霄大阵核心处,甚至比之玉京天宫,都要更高。

此地乃是玉京天灵脉灵气最为浓郁之地,为李含舟施展搬山倒海之术移来,普天之下,都难觅几处,平素里为李含舟修行之所,眼下季秋借来修行一阵。

云海茫茫间,一抹紫意浮现,百里尽是道缘。

道人吞吐云雾,手中动作不停,衍化万法,大袖飘飘,仿若谪仙。

若是有紫霄一脉的高人定睛,定会大吃一惊。

因为在季秋手里娴熟无比的术法

尽都是紫霄一脉的根本之道!

可祖师…才不过回来多久?

【紫霄封魔剑典,为正宗之术,由道罡真君所创,共分六层,一经施展,可摧山断岳,剑斩万物,磨灭神魂。】

【当前:炉火纯青】

【周天九曜神光,为正宗之术,由玄霄真君所创,拂尘一扫,可化阴阳神光,神秘莫测,共分三法,‘阴’灭神魂,‘阳’诛肉身,阴阳糅杂,而为大成可曰‘道’,施展而出,消融一切,颇为恐怖!】

【当前:炉火纯青】

【罗浮炼形图,离水叠山气】

紫霄一脉,连同李祖师留下的三道拳、剑、经外,共有七大神通。

在季秋阅览经阁,追本溯源后,以元神眼界为跟脚,在月余之后,终于尽数参悟透彻,堪称炉火纯青!

并且

在得到了这些本自紫霄经中演变的神通后。

结合自身所修,融会贯通之下,一门糅杂剑、印、掌等诸多神通之术的本我斗法总纲,便从季秋手中,诞生而出!

【紫霄道典(正宗)推演成功!】

模拟器的提示,叫季秋面色如常。

须知道,他曾经登临绝巅,也曾俯瞰一界。

糅杂自身所学,望尽前尘,化为一门道典,实是寻常之事。

此道典内,有太平六术的起源超凡,也有神霄之雷,紫霄之剑,同时又融合了一脉相承的紫霄七道,借着模拟之术,在月余时间演变千百回,才终成这一门道典总纲。

虽说尚称不上圣法,更不及大弥罗拳,还有那至今追溯许久,仍旧未曾悟出的天意剑要来的玄奥。

可,却是眼下最适合季秋的路了。

“足够了。”

调息作罢,季秋一声轻语。

同时,澎湃如同江海般的法相伟力,从身上溢出。

李含舟离去一甲子,这玉京天核心阵中,汇聚压缩了整整一甲子的精粹灵气,堪称灵脉本源。

真要算起来,比之任何法相宝丹,四阶灵药,都要恐怖的多!

按道理讲,没人能在短时间内,直接吸收吞噬如此庞大的灵脉本源。

可.

对于季秋而言。

这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馈赠!

于是闭关月余,待到走出,他不禁融**成,同时修为亦是更进一步,在短短时间内,便重回了法相中期!

虽然距离元神,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

但有着天赋‘元神道种’在,只要精气神圆满,修为到了后期,季秋一步迈出,便能登天!

至于眼下,就算不成元神,但以他的实力,元神之下的存在来了,亦不过随手打杀而已。

元神之下。

我当无敌。

绝非只是虚言!

只不过,此时的季秋,却是并未有多喜悦。

在一切事毕之际,将那枚紫霄道印取出,季秋的眉头慢慢皱起:

“轮回道种.”

古神通之言,并非空穴来风。

季秋作为祭炼紫霄道印最开始的主人,他能够感受得到,李含舟的那抹祭炼神魂,大为不对劲。

正常的元神,神魂早已蜕变,哪怕只是一丝,都应如烈火一般灼热,叫人如观大日。

可此时李含舟留于道印之中的神魂.

却是若有若无,竟好似风中残烛,随时都将熄灭。

“到底是谁,在算计本座的弟子?”

握紧道印,感受着其中若有若无的气机牵连,季秋眸光闪烁。

看来。

是得想法子,亦或者拜托敖景,联络一下.

大燕神朝了。

而此刻,紫霄道域外。

有一道摇摇欲坠,浑身是血的身影,手中紧紧握着残破的镜片,借助着其中的宝光遮掩隐匿,终于历尽艰辛,从本以为不会遭遇的重重追杀中尽数避开。

随后,到了紫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