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轮回模拟:我能逆天改命 > 第九十七章 我太平道门下,可谓人才济济!

范阳县中。

此时相较于一年多前,街道上多出了不少头戴黄巾的平民百姓。

他们都是自发信奉太平道的信众,被张巨鹿加以约束,倡导仁德践行太平教义,倒是颇有一番声势。

至于官方,只要这些底下的平民百姓不去冲击政权,或是动摇官吏管理统治, 那么他们就不会去管。

在这门阀管控一方的大世之下,你跟一郡官吏说一些底下的泥腿子,有造反为祸的风险,那几乎与笑话无异。

就算是,也不过只是场闹剧而已,谁又会去管呢。

再加上这太平道短短时间内, 就已经在这幽州一地聚拢起了偌大声势,其门下的道人游历四方, 以符箓之道去疾治病, 也算是帮了他们不少的忙。

因此在刺史及部分郡守的默许下,也没人对此有所异议。

这其中的关节,哪怕行错一步,都将不会造成眼下的局面。

索性,季秋无论是哪一步都未走错,这才将太平道的根基,给彻底稳固了下来。

季秋此时,仍然居于那范阳县的院落之间。

眼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太平道弟子遍布幽州,已是收了一百多名有炼气之资的弟子门人。

其中诸如苏仪这些最早跟随于季秋的弟子,有佼佼者凭渡世太平经的独到之处,甚至将道行修到了炼气中期的地步,足以独当一面, 颇为不凡。

这一日,季秋再次将诸多门人聚集起来。

他看着眼前众多周身灵气凝实,已经可以施展术法借以御敌的弟子,暗自点头。

不谈炼气初期。

太平道目前达到了炼气中期的门人,共有六名,其中以苏仪修行最为高深,其他五人紧随其后,以季秋的眼光来看,都有道基之才。

再加上那百余名头戴黄巾,入了炼气大门的太平修士,以及一批批由关长生亲自操练的武道门徒,想来已是可以进展到下一步,传道天下了。

“诸位,我张巨鹿于幽州立下门庭,收拢各位为我门下弟子,教授于你们太平教义,传给了你们炼气之法,用以救济世人。”

“经过了近两载春秋的努力,我等在这幽州之地,所拯救的百姓与平民不计其数,大大传扬了我太平道的名号。”

“但,这还不够!”

季秋环视一周,看着一个个垂手倾听的弟子,继而声音微提,扬声又道:

“如今幽州瘟疫横行的状况虽有减轻,但放眼天下,其他州郡之地,情况却更甚矣!”

“因此,我欲遣诸位去往他州,宣扬我太平道之教义,广收弟子门徒,以此兼济天下,让这一十三州的生民,都少受上些许灾祸。”

“诸位,可有愿往的?”

话音刚落,那处在季秋下首左侧,面色坚毅的年轻人当即慨然回应:

“先生,弟子愿往!”

声音一出,季秋瞅其一眼,正是跟随于他许久,得了自己三分真传的苏仪。

此子修行到了今日,不仅有了凝气的道行,同时于炼气六法、以及自己传授的雷法上,都有了颇深的造诣。

像是以撒豆成兵之术召出护法力士,或是以呼风唤雨之能显化神异,他都能做到,而且还不只是初窥门径,而是已经入了小成之境。

派遣他去往一州主张宣扬太平道之事,季秋自然极为放心。

见此,季秋微微点头,正要开口时,又是有几道声音紧随苏仪之后,接连响起。

“大贤良师,弟子也愿前往他州之地,宣扬我教之道!”

“我太平道义济世救人,乃是行善之举,若是先生有所指示,弟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此身法术皆为先生所授,先生但有驱使,弟子定会前往,绝不推诿!”

一瞬间,随着苏仪率先起头后,就好像是火药桶被点着一般,在场的太平门人们,主动请缨之声不绝于耳。

季秋轻轻颔首,对于此等氛围极为满意。

他抬手往下略微一压,示意动静暂且先停下。

随后,年轻的黄衣道人看着那紧随苏仪之后出声的几个弟子,缓声继续道:

“苏仪、白鹿、陈败、何昭、赵骑、徐曼!”

“你等六人,得我之法,修至如今无论品行亦或者修为,都足以独当一面。”

“因此,我欲叫汝等各领十名我太平炼气门人,去往南下各州传扬我太平教义,并布施于民,兼济各州,此行艰辛,汝等可愿?”

季秋目光在六名身披黄衣,或是青年或是中年的门人身上扫了一眼。

对此,以苏仪为首的六人没有一人犹豫,俱都上前一步,异口同声道:

“弟子愿去!”

凡是能被季秋授予渡世太平经的炼气门人,都是被他查阅过人生轨迹的。

若是有心怀鬼胎之辈,根本入不得他门,更莫说是传法了。

所以门下弟子是否忠诚,季秋根本不必担忧。

“川蜀、江南、淮扬一带,人口兴旺,正是宣扬我太平大道的好去处,但如何传播,却也是个难题。”

“今日我将此等重担交予你们,希望你们能有所建树,振兴我太平大道!”

“诸公今日同心戮力,希望他年之后能叫这片疆土,尽皆播撒我太平黄天之光辉!”

“如此,大世当兴矣!”

双臂张开,迎着下首弟子的应诺,季秋随即发号施令,遣四方门人入这六大弟子队伍之中。

看着那事前就有所准备,待到他吩咐完后,一个个神情肃穆,就欲向着自己部署之地起身而去的弟子门人。

季秋抬起头来,瞅着那正午高悬的煌煌烈日,似乎是看到了未来笼罩在太平道旗帜之下的伟岸黄天,不由颇为欣慰。

大事将起。

而星星之火,也终将在未来之后,成燎原之势!

就在季秋失神片刻时。

他落下的衣袖,却被人轻轻扯了扯。

感受到异动后,季秋偏头一看,却见得一身穿黄衣,面上略有些稚嫩的小少年,面上带着赌气的意思,正立身于他左侧边上,语气颇有些嘟囔道:

“先生,诸位师兄们欲去四方传扬我太平教义,弟子也想去。”

“我虽年幼,但得先生教授知识直至如今,自忖也不算弱于诸位师兄了,为何不叫我去?”

这孩子正是之前被季秋收入门下,有着近道之体的张太平。

小家伙被他灌输炼气与知识,到了今日已是和初见之时,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而且更加难得可贵的是,其炼气修行也与自己门下的那六大弟子一般,修行到了凝气之境,不可小觑。

可以见得,再过个三年五载,这孩子必将是太平道内仅次于他的中流砥柱,

看着眼前面上带着少许稚嫩,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正与自己赌气,季秋不由哈哈一笑,抬起手臂,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子,践行我太平道教义,有很多种方式。”

“而在这世间想要留下你的道理,最重要的不仅是要有人,同时还要有实力。”

“一尊道基真修,胜过千人炼气,你身怀近道之体,未来是有希望更进一步的。”

“你若能成道基,虽未曾传播四方教义,但对于我太平道而言,却是天大的幸事!”

“我这般说,你可懂么?”

季秋的叮嘱,落在张太平耳中。

这小少年听了之后,似懂非懂。

“先生的意思,是叫弟子好生修行,等到了道基之境,就能为诸位师兄和我太平道镇压底蕴了么?”

“可道基好难啊...”

想起自己不过刚迈入凝气之境,才学会施展术法,小太平聋拉着脑袋。

而他的举动,不由惹得季秋笑骂一声:

“你这小子,你可晓得你今日之道行,得是天资庸碌之辈耗费十年春秋,才能得以成就的?”

“道基或许很难,但在先生看来,却是难不倒你。”

“所以,快去好生修行吧。”

“你能有很多时间,但这天下或许...不会再给你留下多少时间了。”

季秋念及眼下大炎朝的动静,不由喃喃道。

此时北境动乱,天子征并幽二州兵马,合凉州之势,欲再起兵戈,杀入北羌。

紧接着到来的,便是赋税加重,偏又逢连年旱灾,百姓民不聊生。

世道,是越来越昏暗了。

所以自己的步伐,也须得加快才是。

给这小家伙打气过后,季秋松了口气,正准备出了院落散散心,却在那出门拐角处,又看到了道小小的身影。

瞅着那蹲在不远处正发着呆,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小姑娘,季秋缓步上前,俯下身子。

听到动静,小柳看到眼前突然出现一团阴影,转过头来,一眼就瞧见了俯身的季秋。

“先生!”

小柳匆忙站起身子,虽过了一年多,但在季秋面前,她的表情却依然显得有些局促。

许是因自己最狼狈的样子,却被最为敬仰的人看见了,才导致了之后每每见面,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那段往事吧。

此时小柳被季秋带回太平道后,经过一年多的休养又兼炼气修行,身子算是养了回来。

本来蜡黄的小脸渐渐有了红润的气象,将体内杂质排出收拾干净后,面容泛着白皙,再结合这十岁左右的年纪,就跟个小瓷娃娃一般。

当然,这并不是季秋对她多加关注的原因。

之所以对于这小姑娘另眼相看,其实是因她自身的天赋才情。

这孩子的炼气资质,算不上出类拔萃,估计也就是下品灵体之中的佼佼者,与张太平差之远矣。

但这孩子的悟性...却着实是季秋平生仅见。

世有生而知之者,可观诸法一遍,便能领会其中精要。

小柳的悟性资质,虽没有这般夸张,但其仅用了不过一年的时间,就将自己传下的炼气六法练入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这等造诣,说实话若不是季秋有着追本溯源法的加持,恐怕连这小姑娘的一半悟性都达不到。

无论是讲解术法,亦或者是传其文道知识,小柳都是一点就通。

而且更加难得可贵的是,这孩子的性子沉着稳重,颇有大家风范,假以时日,定能成大器!

所以还是要多加培养,这种资质与心性,只要其能成材,对于太平道而言,也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在想些什么事情?”

面对着小姑娘一如既往的局促,季秋并不在意,只是温和一笑,随即询问道。

小柳听着眼前少年道人的话语,声线如蚊蝇,低着头轻声回应:

“没...没什么。”

“我只是在想先生昨日教我的那门剑术细节。”

“就在先生开口之前,我已经想清楚该怎么施展了。”

说到这里,小姑娘眼眸微亮,似乎是说起了高兴的事情。

而季秋听后,不由有些愣神。

剑术?

林玉甫的问仙剑,一日就领悟了?

季秋张了张口,有些难以置信。

那剑法可是脱胎于武学,本身并非炼气的神通,能看懂就已经非常不凡,更别说能在一日之间领悟了。

姑娘,你是什么妖孽?

“你给先生示范一下,我来看看。”

退后两步,季秋眸中带着审视。

他好像,还是有些小看这小姑娘的才情了。

随着季秋的话语落下,小柳也没有迟疑,只是‘嗯嗯’一声后,下一秒便并指作剑,以气为引,眉眼间尽都是认真之色。

好不容易能被先生看重,她特别喜欢这种感觉。

所以,一定不能搞砸了。

小柳有些紧张,心中暗暗为着自己打气。

下一瞬,属于问仙剑最为精髓,融合林玉甫七十二式使破的剑招最后一剑,便在那指尖绽放光华!

嗖!

剑光出,带着点点星芒,划破空气,径直斩在了不远处的地面之上,轰出了一道窟窿来。

虽然这动静不算大,但季秋一眼就看出来了,那是因为这小姑娘并没有用出全力的原因。

小柳这一剑若是调动全身灵气,恐怕所造成的动静,就不只是这丁点大的波动了。

“很好!”

沉默片刻,少年道人抚掌赞叹一声:

“小家伙,你这一剑虽只是得其形而不具其神,但也算是初窥门径,入了此剑之门了。”

“一日之间,竟就能有如此感悟...”

“未来好生修行,足以为一脉开派祖师!”

季秋眸中带着不可抑制的惊讶,以及淡淡的笑意。

太平道的门人,自己教出来的门徒能越发昌隆,这对于季秋自身的心境与道来说,都是件足以高兴的事情。

若是自己不将这小姑娘救下,她又怎会能在今日,展露如此造诣?

这就证明了季秋一路所行,就是正确的!

听到眼前黄衣道人不加掩饰的赞赏,小柳眸子一亮,本来局促的表情渐渐褪去。

她抿了抿唇,郑重的点头道:

“谢谢先生,我会继续努力修行的。”

“未来,小柳一定会追随先生的脚步,成为和先生你一样的人!”

“不会叫您蒙羞的。”

说完,小姑娘眸中露出孺慕之情,敬仰的看着眼前的年轻道人。

在她的眼中,季秋普普通通的一句肯定,或许就是她修行至今,唯一的动力源泉。

她想要去为他的大业与宏愿做上一些事情。

所以,还需要变得更强!

就在小姑娘心中正暗自为自己加油打气时。

这庭院外,不远处有一策马意气的狐裘青年,瞬息间打马而至。

他看着立身于前的黄衣道人,当即跨马而下,隔着老远便大声开口,道:

“张兄弟,时值北羌动乱,公孙胜拜别卢师,正准备北上平羌,以保家卫国!”

“今日,特来向你告别!”

ps:今天头昏昏沉沉的,写到这个点也没写到七八千,把字都合了一下,发给大家看吧,也有四千多了,先睡觉了,晚安。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