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大唐剑尊 > 第一卷 俗世江湖 第九十三章 坎离前期

李清闭上双眼,专心运转功法,心中想道:“若非经过金丹灵液改善体质,必然难以支撑下来,就算此时,也有些勉强了。只是不用煞气把这蛊虫镇住,凭借先天元气,根本奈何不了这个家伙。”

“如果任由它在丹田翻滚,我几乎无法调动真气,筑基凝煞立时中断,而丹田底部的煞气就会立即涣散,渗入血肉骨骼,经络内脏当中,当场生机绝灭。如若能够修成剑丸,大约能够借助剑丸威能,把这蛊虫斩杀在体内。”

李清加快凝煞速度之后,凝过灵煞的真气重新回到丹田,直接压在了蛊虫之上,把它压入丹田下方。相较于温和的先天元气,煞气显然更为凶厉,只这么一镇,就让它安静许多。

李清松了口气,总算放缓了呼吸吐纳的速度,渐渐恢复到之前那般规律。随着真气不断凝煞,被压在下方的蛊虫也渐渐没了声息,仿佛已经被煞气侵蚀而亡。

“没有这般简单,列仙飞升图里的那位前辈说过,也许要修成龙虎交汇,才能把它压服。”李清想道:“若是煞气侵蚀就能让它这般死绝,那位老道士便不必讲到龙虎境界了。”

至于师父他,也断然无法想象,这只原本在真气外放境界就可排出体外的蛊虫,经过先天元气之后,超出了预想;几乎连超越真气外放的修为都无法对付得了,只有修成龙虎才成。也许,当李清修成道剑,也是另外的方法。

李清静下心来,不急不缓的筑基凝煞,他只是徐徐吐纳,终于把体内真气都染过了灵煞。但因为蛊虫搅乱,产生变故,李清为了避免有些未曾凝过灵煞的真气也被混杂其中,还是以谨慎为上,把许多凝煞过的真气也重新凝煞一遍。

只是这样一来,体内经脉损伤又重了一些,胸膛肚腹之内,都泛起十分冰寒的感觉,几乎感受不到体内温度热气。“接下来,是要用这些凝过灵煞的真气去冲开病灶窍穴,待得冲破了一个病灶窍穴,就算筑基培药功成,成就坎离之境。”

李清想起那老道士的书中记载。因这三百六十五个窍穴,对应着天上星辰,隐约有内中小天地与外界大天地的区别,故而认为,窍穴有星辰之力,可以把灵煞真气稳定在内。

但是那老道士见过他师父的笔记之后,对于许多事情都有推测,比如对于窍穴的认知,便不再认为是星辰之力,而只是因为窍穴有收束真气的特性,所以能够把染过灵煞的真气收束进去,变得极为稳定。

“窍穴本就是穴道,当真气入内,混杂在真气中的灵煞,就会被窍穴收束起来,变得稳定,不再有危害自身的特性。”所谓筑基培药、气冲病灶,是指蕴含灵煞的真气冲开病灶穴窍,把体内的病灶全部疏通。气冲病灶受到强烈的阻滞时,气机的运行便会自动改变运行路线,真气继续冲开其他的病灶。

如果另一病灶仍是无法冲开时,便会再次改变路

线,如此不断循环,一方面将体内足以冲开的小病灶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大病灶一个个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培药冲窍的过程。

病灶和真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随着修道者不断练功,体内的真气不断得到补充,逐渐转化为液态之状,大病灶在真气的不断冲击下,逐渐化解、缩小乃至完全消失,这时修道者的体内已经全面彻底的修复,才能真正算得上“脱胎换骨”,筑基培药才算是功成。

李清引导着体内真气,渐渐朝着一处窍穴(病灶)引去。窍穴之中,似乎有些无形的阻隔。他知道这是窍穴未开的缘故,因此没有停顿,引导着真气,狠狠撞击上去。以书中所记,一般修道人都能将窍穴打开,借窍穴收束真气与灵煞,凝练合一。

不过若是自身真气逊色,灵煞不够纯净,便难以撞开窍穴,甚至会把窍穴整个冲毁,从而筑基培药失败。不过李清的先天元气不必多说,品质乃天地间所有真气最高的一类,而这里的煞气,更是灵脉源头所出,无比纯净。

嘭!李清只是撞了一次,就把其余修道人应该撞击数十上百次才能打通的窍穴打开。真气涌入其中,原本和真气纠缠在一起的煞气,在经过窍穴之后,不断收束,压制,渐渐凝炼,不分彼此在这一刻,真气便彻底融入了煞气,不可分割,有了煞气的特性。

这种跟煞气相融,已经不分彼此的真气,已经能够施展仙法神通,引动天地间游离的诸般气息,因此又被称作是:法力。李清并不急切,他引导着真气,条理有序地经过窍穴,受窍穴凝炼。

在书中不乏记载,某些筑基功成的人物,禁不住喜悦,加大真气流转,一股脑冲进了窍穴,直接把窍穴冲毁,而剩余的真气未经过收束,开始与煞气分离开来,溢散全身,当场身死。

这是那老道士册子中的一个事例,也被称作是最愚蠢的死法。“我冲开了一个窍穴,借此把真气和煞气收束相融,原本已经足够,但那书里曾记载,某些真气较强的人物,能够在初成筑基之时,冲开好几个窍穴,最高的则能有十二个。”

“我应当是不止于此的。”李清借助这个窍穴,凝炼了许多真气出来,默默引导着这一些凝煞成功的真气,去撞击另外的窍穴。嘭地一声,窍穴立时打开。

常人撞击窍穴,都要经过数十上百次才能打开,甚至打不开窍穴,还会把整个窍穴都毁去。但李清一次撞击,便能打开窍穴,这便是十二寸真气的底蕴,以及那灵煞纯净的好处。

“十二寸真气,比常人高出三寸,让我筑基培药的次数不知添多了几百次,甚是危险。而这里的灵煞也极为纯净,让人愈发感到冰寒,筑基凝煞更显危险。”李清暗暗想道:“真气浑厚及灵煞纯净,这两点,都让我比大多数修道人来得更加危险。当筑基凝煞有成,总算见到了收获。”

最为雄厚的真气修为,最为纯净的灵脉煞气,筑基凝煞时自是更为危险,但李清凭借上品的筑基凝煞法门以及自身体质不凡,成功筑基培药,此时,便让真气雄厚及灵煞纯净的好处显现了出来。他引导真气去撞击窍穴,几乎每一个都能撞开。

直到第十六个开启之后,才停歇下来。“筑基初成的人物,最多撞开十二个窍穴,而我撞开了十六个。”李清想道:“看来这个也与真气高低有关,当然,跟真气的品次,以及灵煞纯净也少不了关系。”

“倘若我真气品质较为寻常,而灵煞也是较为浅薄混杂的一类,纵有十二寸真气,想必也难以冲开多少个窍穴。”先天元气品质极高,自然便有一些较为寻常的真气,这也是功法品次高低不同的缘故。

此外,灵煞也是个原因,只因灵煞越是纯净,筑基凝煞时便越发损伤经脉,越容易影响脏腑血肉。有些修道人害怕自身承受不住,便只在外围凝煞,甚至只是借助稀薄的煞雾来凝煞。

如此筑基凝煞,或许有成,但即便筑基凝煞有成,可开启窍穴时,就极为费力,甚至因为煞雾太过稀薄,真气太过逊色的缘故,还有一些修道人无法冲开窍穴,导致最后真气与煞气分离,落得个凝煞失败,就此身亡的下场。

坎离境界,分为筑基培药,坎离交汇两个小境界。如今李清已开出十六个窍穴,在筑基境界当中,便算是超出了初成筑基的水准。他深吸口气,自语道:“筑基功成。”

朦胧雨雾已然散尽,天地间一片清明,草木翠绿,空气清新。雨后的清晨,满是青翠葱绿。青草绿叶上的露珠,更显清灵而干净。李清看着满山青翠之色,喃喃自语道: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右丞的这首诗,虽写的是初冬,却符合现在的意境!

不知不觉,已在山中渡过数月,经过了秋末,渡过了冬季,到了初春时节,万物更新。“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李清感慨不已,他每日修行,只觉时日过得极快,这一出来,却已到了早春时节。大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味道。

他遥望天边,望向东南方向,仿佛一眼望见了姑苏城,他轻轻叹道:“师父,我已修得坎离境,超出真气外放。”随后,就听他咬着牙低语道:“你老人家的蛊虫,可当真是害苦了我。”松树上,松针抖落许多露珠,晶莹剔透。

初春时分,已是新年伊始,新的日子。李清站在云雾山之上,满身云雾萦绕,仿佛人间仙境。心中已然知晓,当修成筑基之后,凝过灵煞的真气亦有法力之称,已有施展道法神通的资格,从这一刻起,不复凡俗。

修成坎离境之后,已算是踏入了另外一番天地。今为新春,亦是新的开始。他一步迈出,仿佛迈入了全新的境地。云雾山自鬼王逃窜之后,少了阴森鬼气,加上李清把灵脉源头煞气用以凝煞培药,使得云雾山再无新的煞气产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