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16章 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一锅粥

军心受挫。

但依旧不影响破六韩拔陵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怀朔,为了再次防止先锋军被击破的事情发生。

破六韩拔陵索性就不再派先锋军。

除此之外。

他还唤来自己的绝对心腹,带着有数百人之众,下达命令。

“去西边,去找高车人,去陇西,将消息扩散出去。”

破六韩拔陵确实是有能力。

他目前并不知道东边三镇其实已经造反了,消息还没传过来。

他不知道。

离六镇更远的地方自然也不可能知道。

就像皇帝在皇宫里表达的意思臣子们清楚,但出了皇宫和洛阳,皇帝是什么意思那就得是大臣们说了算。

信息的传递,只会随着传递次数的增加,传的越来越离谱,即便是网络通讯发达的现代社会,同样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情况,更何况是古代呢?

他让心腹传递六镇皆反,到了大魏的西北、西边就会传成整个北境已经彻底乱了起来。

真相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其他地方也乱起来,让其他地方同样有不满,有野心的人也揭竿而起。

让整个西北都乱成一锅粥。

分散朝廷的注意力,让朝廷在得知消息后,不至于只抓着沃野的方向打。

毕竟,大魏的统治版图在上任宣武帝元恪的手中得到进一步拓展,西陲边境被纳入版图不久,前后二十年不到,不像中原地区统治许久十分稳定,这种刚纳入版图的区域,民心不稳,很容易就会跟着一起造反。

宣武帝确实为大魏开疆拓土,但也留下胡太后这样的祸国妖孽,当然……他最大的问题还是与南梁的一场钟离之战将大魏的核心军事力量中军给彻底干崩了,导致大魏战力最强的中军后继无人,衰败不堪。

破六韩拔陵不单单是让人去散播谣言。

还要让心腹去说服西部的高车人,破六韩拔陵与其现任酋帅乜列河有点交情,若是能说动其跟着一起造反,亦是一大助力。

交代完一切后。

他当即下令,全军加速出击,势必要将怀朔率先拿下!

仅仅两日的时间,沃野镇叛军便来到怀朔城外,但杨钧早已下令将怀朔城外方圆五十里的百姓一律带进城内,城外村落的房屋烧毁,粮食、牲畜一律带走,坚壁清野,不给破六韩拔陵留下任何可用之物。

大军到来后。

破六韩拔陵令大军将怀朔包围,同时各个营地之间遣大量游骑兵来回巡逻,防止城中有人突围出去搬救兵。

安置妥当后。

他便遣人去城门下喊话,说要跟杨钧谈一谈。

杨钧根本不想跟他谈,压根就不讲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反而是站在城墙上,老当益壮的亲自拿过身旁亲卫的步弓,拉弓射箭将其射死,表明要坚守到底的决心。

破六韩拔陵远远瞧见,气的不断怒骂。

“这该死的老匹夫,城破之日,我必杀你!”

卫可孤在其身侧,泼上一盆冷水,“怀朔军镇城池坚固,我军缺乏攻城器械,怕是不好攻啊。”

破六韩拔陵又何尝不知?

不然他干嘛非要去劝降,不就是因为六镇大军野战能力彪悍,人人皆是可以骑射的骁勇,但攻城对他们而言却极为困难。

不仅如此,军中甚至连善于制造攻城器械的工匠都没几个,还需要现行招募。

“先将其围困,打造器械,挖掘地道。”

破六韩拔陵也只能拉开阵势,准备攻城。

不过……

他同样再次遣心腹带人继续向东,他就不信,六镇的每个镇将都像杨钧一样会死守,当然……传过去的消息自然得是怀朔城已被攻破。

不消数日‘真王’便会带领大军杀过去。

安置妥当后。

破六韩拔陵这才准备去娄家坞堡找高羽。

高羽同样也选择固守,城外叛军人数太多而且人人皆是骑兵,贸然带兵杀出去,很容易被缠住,到时候能不能回坞堡内可就不是自己说了算。

没办法。

高羽手底下拢共就800人不到,高欢手下1000人,段家部曲和娄家部曲加起来倒是有几千。

可这些豪族部曲又不是职业士兵,战斗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守御尚可,外出野战却会成为隐患。

固守才是最能保存实力的方式。

如今娄家坞堡内,一切都是以高欢为主,得知叛军来了后,高欢便下令宰杀牛羊,拿出珍藏的美酒,犒赏士卒,极大的提振士气。

高羽和高欢很快便得到亲卫传来的消息,说是自称破六韩拔陵使者的人在外面求见。

高欢略作思索后,点点头,“将他带进来。”

娄昭不由一愣,“姊夫,这样不会引起镇将猜疑吗?”

高羽却摇摇头解释,“镇将孤身前来拜访,我等都不曾将其扣押,怎会被这浅显的离间之计所骗。”

不一会。

破六韩拔陵的使者便被带了过来。

“见过高军主,高将军。”

显然破六韩拔陵在派遣使者之前还做了不少功课,知道虽然高羽个人勇武非凡,且名气更大,但高欢才是这群人真正为首的那个。

“有话便说吧。”

“我家大王派我前来,想要邀请两位图谋天下,共成大事!”

眼见俩人没搭茬,这人便接着说道。

“两位皆是当世豪杰,整个六镇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朝廷却不知人善用,似二位郎君这般英杰,却得不到重用。”

“我六镇军民世代为大魏戍守边疆,亦是劳苦功高,可朝廷是如何苛待我等?”

“我来时,大王便交代我说。”

“他与高将军曾经有些许嫌隙,但那已经过去,不若一笑泯恩仇。”

高羽眉头一挑,似笑非笑的反问。

“我前几日可是刚刚斩杀大王的从弟。”

“大王早就言明,战死沙场是其宿命,初次掌军便遇到勇武非凡的高将军,亦是他的命,若高将军有顾虑,我家大王亦可对天起誓!”

别管这些话是不是出自真心。

但破六韩拔陵倒也有些气量,起码没有被私仇蒙蔽双眼,而是想着尽自己所能的拉拢高羽等人。

难怪能收服和掌控整个沃野叛军。

高羽却摇头笑道,“替我谢过你家大王的好意,但我祖上乃是渤海高氏,岂能自降身份,落草为寇?请回吧。”

高欢也开口,“请回吧,我等决意死守,绝不归降!”

这亲卫倒是识趣,一拱手转身就走,他可不想把小命丢在这里。

“这破六韩拔陵倒是有些本事,怕是朝廷也难以轻易对付,不过其想要破城,怕是也难如登天。”

高欢只是看向南方,那是洛阳所在的方位。

“朝廷应该已经得到消息了吧?不知朝廷会如何应对?”

另外一边。

亲卫将消息传回后,这个结果早就被破六韩拔陵所预料到,他也不气恼,转而下令道,“去!去怀朔城外叫喊,就说高家兄弟已经归降于我,城中率先开门投降者,赏千金,封王!”

“喏!”

其麾下将领当即便带着近万人去怀朔城外叫喊。

怀朔和娄家坞堡之间已经被叛军隔绝,消息是真是假无法辨别真伪。

确实引起了城中百姓恐慌。

杨钧当即下令加大巡逻,又处死几名欲要作乱者,这才压了下去!

“难道……高家兄弟真的反了?若是如此的话……”

“绝无可能。”

杨钧当即打断葛荣的话,回过头冷冷的看着他,“葛副将,慎言,若再敢说出动摇军心之言,军法无情!”

葛荣惶恐,连忙解释,“我只是……”

“高家兄弟不可能投降,前几日才刚刚将破六韩孔雀斩杀,即便破六韩拔陵真有这等气量,高家兄弟这等谨慎之人,也绝不会以身犯险。”

“口口声声说高家兄弟已经归降,怎么不让他兄弟二人亲自来城下喊话?”

“想来是那破六韩拔陵的小把戏,想要乱我军心罢了。”

杨钧说的斩钉截铁,态度不容置疑。

实际上也是装出来的。

消息传递被隔绝的情况下,他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但这个时候他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能坚持到底,要是连他都相信的话,城中军心、民心必乱,还谈什么坚守?

当然……

他更加倾向于高家兄弟没造反,就跟他说的一样。

何必那么费劲?

高家兄弟亲自前来,便能胜过千言万语!

安置好一切后,杨钧也看着南边。

算算时日,消息肯定已经传到洛阳,援军何时才能到来?

…………………

九月中。

朝廷开始接到一连串从北边传来的消息。

先是柔玄镇军民袭杀镇将于景的消息传来,没等朝议呢。

紧接着便是抚冥、怀荒的镇民也跟着一同造反了,这份消息是武川传来的,好消息是武川未反,固守待援。

结果……

没开心多久。

杨钧遣人千里加急送来的前线军情同样也被送到了朝堂上。

沃野镇上下皆反,兵锋指向怀朔,不过依旧有好消息,怀朔也会坚守。

六镇中有四镇反叛,两镇坚守。

太极殿内。

胡太后虽然已经被放了出来,但宣光政变后,她对朝堂的掌控以及手中的权力早已大不如前。

虽然也会来太极殿内听政,但充其量是个吉祥物。

高阳王元雍站了出来,言辞犀利。

“陛下!这两年,年年遭灾,今年非但蠕蠕南下劫掠,六镇中四镇造乱,此乃上天为我等降下的警示,是想要提醒陛下,朝中有妖孽作乱!”

元乂怒而起身,呵斥道,“高阳王此言何意?”

元雍只是冷笑,“大魏此前一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近两年却遭遇此天灾**,若不是朝中有妖孽,又岂会如此?我又没明言是何人,江阳王何必这般激动?”

元乂极为恼怒,却无法反驳。

偏偏时间点还真就对上了。

他发动宣光政变夺权之后,天灾连连,今年又遭**。

怎么他掌权之前,大环境那么好,他一掌权,大环境就立马急转直下?

总不能说是大环境针对他吧?

又或者说他才是影响大环境的那个人?

元诩见状,连忙开口,“今日朝会,是为了商议解决之法。”

“陈留公多次北上,熟知六镇事宜,不知可有退敌良策?”

李崇叹了口气,若是早听他的给足赈济粮米,改镇为州,何至于此?

但他自然不可能对着小皇帝说这样的话。

而是开口道。

“此事需慎重,当遣心腹大臣带军北上镇压叛军,六镇之民非中原之民,六镇之民人人皆兵,朝廷需以雷霆之势将其叛乱镇压,不能让其成气候,不然……祸患无穷。”

元乂却将其打断。

“陈留公怕是过虑了,哪有这般严重?”

元诩连忙追问。

“江阳王可有计策?”

元乂躬身行礼道,“眼下已是九月,再有一月,塞北便会下起大雪,如今集结大军北上,到六镇最早也是冬月,岂有冒着风雪动兵的道理?”

“六镇缺粮,难以为继,叛军纵使能熬过寒冬,只怕也是元气大伤!”

“朝廷只需一道旨意,令肆州,恒州刺史把守要冲,使叛军无法南下劫掠。”

“待到来年开春,冰雪消融,朝廷再派大军北上,届时,六镇叛军士气低迷,饥寒交迫,如何能战?大军平定叛乱便易如反掌!”

元诩点点头,深以为然。

李崇眼中忧虑加深,忍不住叹气。

这些人没去过塞北,太过于小瞧六镇能够造成的破坏力。

他提出计策,皇帝不采纳,他也没有任何办法。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这大魏朝堂之上,放眼望去尽皆妖孽。

掌权的权臣只会为了争权夺利而争吵,小皇帝为了亲政夺权也是如此。

难道?

大魏真的要亡了吗?

就在大魏朝堂上依旧在争吵不休的时候。

十月。

六镇造反的消息传到了陇西地区。

莫折念生与其弟莫折天生二人,招揽部众,同样举兵造反!

凉州。

幢帅玉菩提等人,聚众扣押凉州刺史,同样举起反旗,跟着一同造反!

整个大魏的西北,叛乱四起,真正的乱成了一锅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