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之掌家弃妇 >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传召

重生之掌家弃妇 第二百六十四章 传召

作者:燕小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7:00: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上京人口密集自不用说,以一河横分东西城,东城又更靠皇城,基本都是权贵官绅人家居住,高门大宅,鳞次节比,而西城,大都是商贾平民百姓而已,当真是一个是天一个是地,贫富悬殊。

但西城再贫,比起昌平来,总还是繁荣许多的,到底是在天子脚下,这一溜开的铺子,竟是数不胜数,当然,西城不便宜,东城那是更贵了。

进了城,秦如薇也不敢大刺刺的撩了车帘子往外看,也就透过一丝帘缝看外头的热闹罢了。

“郡主也不急这一时,待得安顿下来,您便是天天出门逛也是使得。”宫嬷嬷见她满脸的好奇,不由笑道。

秦如薇笑了笑,道:“天天逛那得多累,也就图一时新鲜罢了。”

杨柳在一边正襟危坐,不敢插言,虽然心中早已有数,但从宫嬷嬷口中听得郡主一词,仍是忍不住心惊肉跳,看秦如薇的目光也是跟明珠一般亮。

此时,马车停了下来,宫嬷嬷笑道:“该是到了。”

说话间,果然有人走到车前禀道:“少夫人,东宫已是到了。”

杨柳得了宫嬷嬷首肯,掀开帘子,率先下了马车,又放下脚踏,小心地扶着宫嬷嬷和秦如薇下了车。

入目,是朱红色的高门,两尊威严的石麒麟守在门前两边镇宅,两排管家下人规规矩矩排了两行等着见礼。

东宫本设在皇城之内,只因前朝赢太子之乱,后来就将东宫设在皇城之外,但也极为靠近皇宫,坐马车至皇宫的朱华门,也就一刻钟的功夫罢了。

按理说,仁王已自请废黜,理应搬出东宫。只是他被封仁王时,当时也没合适的宅子作仁王府,而且,他几乎是举家搬到贺州休养,故而皇帝也一直没赐下宅子作王府,仁王一家也就继续住在东宫。

当然,仁王并非是太子却住在东宫也是于礼不合,也并不是没有御史弹劾,礼部的上奏折,只是皇帝以一句国库空虚不疑大肆铺张,又没有合适宅子为由驳回,这也让许多人在暗自思量,即便仁王自请废黜,也依旧是皇帝心中得意的儿子,也让更多的世家官员在观望,以免过早站队给站错了。

秦如薇随着仁王妃一道进京,自也不会住在客栈里,也就一道跟着来到东宫作客,暂住在此了。

仁王妃已是由丫鬟们扶着下了马车,众人齐声跪下行礼请安,仁王妃便也叫了起。

因着跟去封地上的人有不少,所以留下守宅子的下人也不算很多,仁王妃向扬了扬手,秦如薇才走到她身边。

“这是庄少夫人,近日会暂桩上。”仁王妃将秦如薇介绍一二,又对她道:“这一路回来又是车又是船的,我们这两天且先歇息一二,等喘过气了,再带你看看这上京的风光。”

秦如薇自是没有不应的理,再者,她也真的累惨了。

一行人进了东宫安置不提,而仁王妃归来这一幕,自也落下不少耳目中,当下又报了自家主子,各有心思。

一连两天,秦如薇都待在东宫里,要么就是闲着无事游玩东宫,要么就是和仁王妃说笑,狠狠的歇足了两天,才真正的回了精气神来。

东宫虽比不得贺州的行宫别院那么大和华丽,但也极尽奢华,尤其那一方八里莲花池更是清幽。如今已是二月,上京虽还寒冷着,可到底雪已融,池中的莲荷也生出叶子来,浮在水面上,散着淡淡的幽香,想来到了六月夏荷开时,这又是一美丽的景色。

“想当年,长公主殿下最喜欢这一方荷花池,到了热夏,总要和驸马到此地作画赏花。”宫嬷嬷看着那漂浮在水面上的荷叶,满面怀念的道:“郡主是不知,您父亲虽是武将,却是画得一手好丹青,当年便为长公主画了不少画像,我还记得,有一幅便是在这荷池画得,您母亲手持荷花,坐于凉亭,眺目远方。”

秦如薇看向宫嬷嬷指向的位置,那凉亭,早已修葺过无数次,可她却仿佛看见一丽人端坐其中,笑容明艳而满足。

“母亲的画像,我却是极少看到,倒是从仁王哥哥那边看了一幅,也是如今我手上的那幅。”秦如薇道。

宫嬷嬷的神情一恸,眼圈泛红,声音哽咽道:“我也是没有,许是当年那一仇,已将所有都烧尽了。”

秦如薇心中一恸,似安慰自己又似安慰她道:“母亲总是活在嬷嬷和我心中的。”

宫嬷嬷擦了一把眼角,笑道:“瞧我这是作甚,郡主此番回来,很快就能到公主和驸马跟前拜祭了,也让公主看看您,已是长大嫁人了,公主和驸马都该瞑目了。”

秦如薇嗯了一声,想了想又道:“嬷嬷,如今我身份未明,您还是称我为秀吧,免得让人听了生了事端。”

宫嬷嬷怔了一瞬后点点头,道:“也不知皇上什么时候才会召见您了!”

秦如薇默然,看向远方,那一池的莲叶被风吹得微动。

想来她一进京,皇上就已经收到了消息了罢,至于为什么未见,要么就是在观望,要么就是在等贵妃娘娘笀辰的时候了。

她也没料错,顺景帝确实早已接到她已进京的消息。

此时,皇宫内廷,养生殿。

顺景帝站在案桌后,专注地在桌上的宣纸上书写,看也不看跪在地上的灰衣人,问:“如何?”

“禀皇上,确如长公主有七八分的相似,而且,当年长公主身边伺候的嬷嬷亦在她身边伺候。”灰衣人恭敬地回道。

“哦?”顺景帝手中的狼毫毛笔一顿,看过去:“果真?”

“奴才不敢欺瞒皇上。”灰衣人头低得低低的。

“嗯,你去吧。”顺景帝淡淡地说了一声。

灰衣人应了一声,身形一闪就下去了。

偌大的养生殿静悄悄的,顺景帝手中未停,贴身大太监安总管静静地在一边站着伺候,竟是针落地都能听闻。

顺景帝终是搁了手中毛笔,接过安公公递过来的帕子擦着手,一边道:“安公公,你说长公主,怨不怨朕?”

安公公心头一跳,道:“皇上贵为一国之尊,又是真龙天子,一心为国为民,长公主殿下亦是知事懂理,又怎会怨怪皇上?”

“是啊,这个皇妹,最是知事懂礼,又聪慧机敏,可就是因此,朕却致使她红颜薄命,骨肉分离。”顺景帝叹了一声道:“安公公可还记得,朕七岁那年?”

安公公自小就跟在顺景帝身边伺候,自然是知道他的一切的,当下想了想,小心地道:“皇上可是说被恭王冤枉的那一年?”

顺景帝点了点头,道:“朕出身不高,生母软弱,母族更是指望不少,头上已有三个皇兄,农户人家都有话说,为儿要么为大子,要么为幺儿,中间的最是不得宠,朕便是如此。”

他头上有几个皇兄,母族也不显,他出生又怎会让先皇有多欢喜,所以,他这排行第四的皇子,真真是最不受宠的一个。

安公公默然,想起过去的往事自是心有戚戚焉。

“那年,大皇兄冤枉我打碎了父皇赏他的镇纸,朕的母亲,半点都帮不上朕,只能逼着朕去向大皇兄请罪道歉。她明明知道,那镇纸,是皇兄自己打碎的,只怕父皇问罪,才冤在我身上。”顺景帝回忆道:“朕不甘,就因为皇兄母族显赫,就该拿我顶罪,朕自然是怨是不甘的。”

“想来也可笑,朕贵为皇子,却不如一个公主得宠,长公主是父皇的第一个公主,不过小朕三个月,父皇对她的宠,远远超过我们几个皇子,也是,儿子都几个了,第一个公主,又如何不宠?安公公你还记得吧,那边朕被怨后躲在梅园的假山后哭,长公主说的是什么?”

安公公讶然,他略显得有些老迈的眼睛眯了起来,依稀想起那个清丽的小人儿气势凌人的一番话。

“哭有什么用,要想不被冤枉,要让所有人都不敢冤枉你,那就要争气,要有出息,要像父皇一样。”顺景帝喃喃地道:“只有坐上了那个宝座,谁都只能仰你鼻息。”

可不是么,那同样只是七岁的小人,竟是有如此胸怀,也才从那时起,他心中才有了野心,才忍了下来,忍而不发,一击即中,问鼎龙座,从此,谁也不敢冤枉他,不敢看轻他,他一声令下,就是人头落地,伏尸千里。

他有今天,也有长公主的功劳,她确实聪慧,也足以机敏,在背地里,不少为他在父皇跟前圆话,可偏偏,也是因为他,她落得那样的下场。

“朕终究是对不住她的。”想起长公主临死前的那一幕,顺景帝长叹一声,又看了一眼供桌上的宣纸上的字,道:“朕也有些日子未见过瑞儿那丫头,传旨意下去,让仁王妃带那丫头来给朕请安吧。也带上那丫头,朕要看看,她是不是真有乃母之风。”顺景帝说完,转身回了后殿。

安公公忙的跟上去,临走前,扫了案桌上一眼,上面龙凤色舞的两个写着两个大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