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71章 都是太子的人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71章 都是太子的人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马钰刚给朱樉他们上完课,朱标就来了。

本来是想直接出发去茶点铺子的,不过朱标却将他喊到一边,询问了儒生不通实务的问题。

马钰立即就猜到,这肯定是朱元璋不服气自己昨天的话,故意来考验自己。

关于此事他自然也是知道的,他还知道因为儒生不通实务的问题,前世朱元璋还曾在洪武三年废除科举。

直到胡惟庸案爆发之后,才重新恢复。

至于应对此事的办法,原本历史上朱元璋就已经很妥善的解决了,直接照搬就可以了。

所以面对朱标的询问,他只说了六个字:

“先观政,后擢任。”

见朱标有些茫然,他又解释道:

“新科进士不直接授官,先让他们去各衙门学习半年三个月,然后再分配到基层学习一两年。”

“说白了就是培养他们如何做官。”

“两年观政期满,再重新对他们进行一次考核,根据情况授予官职。”

朱标恍然大悟,击掌而叹道:“表弟果然聪明,什么问题到你手里,都迎刃而解。”

马钰想了想,决定多说两句:“是不是有人提议,让儒生在读书期间去衙门当刀笔吏,以积累经验?”

朱标颔首道:“嗯,宋先生也是如此提议的,只是儒生们似乎不太愿意接受。”

马钰讥讽道:“呵……宋先生确实是君子,但他有时候也幼稚的可怕。”

朱标苦笑道:“表弟,口下留情。”

天地君亲师,朱标对这个老师还是很尊重的。

当然,宋濂的人品也确实值得他尊重。

马钰也知道,当面指责别人老师,是很不尊重人的行为。

所以也就没有再说什么,转而道: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朱标倒也没有隐瞒,颔首道:

“此法应该具有可行性,就算不当刀笔吏,去衙门历练一番,总是比关起门读书要强上一些的。”

不只是他这么认为,朱元璋和马皇后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马钰反问道:“那你可曾想过,什么人才有能力去衙门历练?普通人有能力去吗?”

朱标想了想,摇头道:“很难,家族拥有关系的,才有机会去历练。”

马钰说道:“现在的普通读书人,想去衙门历练都很难。”

“一旦此事被纳入出仕的流程,必然会被豪族垄断,普通读书人连门都进不去。”

“到时候,两晋南北朝的世族政治就会重现了。”

“还记得我说过,大明将会面对士绅宗族势力的干扰吗?”

“去衙门历练的门路,必然会被他们把控。”

“未来朝廷选拔上来的官吏,大部分都会是他们的子弟。”

“就算是现在,你也可以派人去查一查。”

“这一次你爹没有录用儒生,东南士绅宗族是什么态度。”

“看看他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我可以大胆断言,他们嘴上和儒生一起反对,私底下敲锣打鼓的庆祝。”

朱标表情凝重,心里则是后怕不已。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之前他们只是没有往这方面去考虑罢了。

此时经马钰这么一点拨,他就什么都懂了。

还好没有这么搞,差点就给他们创造做大的机会了。

马钰语重心长的道:“记住,培养官吏的工作,必须也只能抓在朝廷手里,绝不容许任何人插手。”

朱标重重点头道:“我知道了,回去就将此事告诉我爹。”

想起前世朱元璋罢科举的举动,马钰又问道:

“科举你爹有什么打算?”

朱标表情有些不自然:“本来说的明年举办科举。”

“这不是要打压儒家吗,加之儒生多不通俗务,我爹就决定暂时不开科取仕了。”

马钰叹了口气,说道:“东南士绅宗族若是知道了,肯定会乐疯的。”

“还有开国勋贵们,他们或许不会明着说什么,但暗地里肯定也会非常开心的。”

朱标羞愧的道:“回去我就将此事告诉我爹,定然不能让那些人得逞。”

马钰再次长叹口气,心累啊。

你说这天下怎么就落在一个臭要饭的手里了。

朱标更加羞愧,又有些感动,说道:

“多亏了表弟,要不然我们还不知道要犯多少错误。”

马钰摇摇头,说道:“谁让我是你表弟呢……”

说话间,忽然外面传来嘈杂之声。

正好两人的谈话也结束了,于是就一起来到院子里查看情况。

然后就发现院子里多了一辆破旧的手推车,上面堆满了各种杂物。

手推车的旁边,还有两男两女和三名孩童。

他们头发凌乱,衣服破旧打满了补丁,比乞丐也强不到哪去。

马八爷又哭又笑,挨个抱了抱三名孩童,亲切的不得了。

还有很多仆人围在一边,嘴里不停的恭喜八爷一家团聚。

马钰登时就明白,马八爷的家人过来了。

和朱标说了一下情况,就主动上前打招呼,朱标也跟了上来。

“八爷,这就是三叔和五叔吧?”

听到声音,尤其是发现朱标也跟了过来,仆从们连忙行礼:

“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

马八爷的两个儿子和儿媳更加的惶恐,下意识就跪了下来。

朱标上前一步,和颜悦色的让他们免礼。

哪知四人浑身哆嗦,根本就不敢抬头,更不敢起身。

这时马八爷也反应过来,连忙行礼:

“打扰到殿下和大郎了,我这就带他们下去。”

朱标也看出他们惧怕自己,就不再说什么。

马钰作为一家之主,却不能不表示一下:

“老袁,从账上支十贯钱两匹布给八爷。”

然后又对马八爷说道:“八爷,等会儿我有事要出去一趟。”

“你先将三叔五叔他们安置好,再置办一身行头,等下午我回来再为他们接风。”

马八爷连忙道谢。

之后马钰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和朱标、朱樉他们一起去了茶点铺子。

路上,朱标有点沉默。

马钰不禁好奇的问道:“怎么心事重重的样子?在想什么呢?”

朱标说道:“我娘给马家赏赐了许多财物,再加上我娘的关系,地方官吏对他们也会照顾一些。”

“本以为他们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今日见到八爷的家人,才知道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连马家都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生活只怕会更加凄惨。”

马钰叹道:“乱世人不如太平犬啊。”

常升插话道:“我也没出过应天城呢,听我爹说外面百姓很惨的。“

朱标摇摇头说道:“至正二十四年我爹收复濠州,至今已经过去四年。”

“我本以为四年的治理,那里应该恢复一些生机了。”

“今日才知道,自己太想当然了。”

马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说实话他对基层的了解,甚至不如朱标多。

这时他才陡然发现一个问题,自己太过于关注思想政策层面的变动,而忽略了民间啊。

自己确实经常在应天城转悠,美其名曰了解民生。

可这里是应天,朱元璋的大本营,相对来说已经十几年没有遭遇过大的战乱了。

这里根本就没有参考价值。

就和前世跑到京都和魔都做了一番调研,然后声称自己了解全国情况了,有什么区别?

看来还是得去真正的民间走一走,才能了解这个时代真实的面貌啊。

想到这里,他就对朱标说道:

“你提醒了我,在应天太久,我已经下意识的忘记民间的真实情况了。”

“看来以后得找机会,多去民间走一走。”

朱樉撇了撇嘴道:“你想出应天,做梦呢。”

马钰顿时说不出话来,以他现在的情况,朱元璋要是能让他离开应天城才见鬼了。

朱标连忙安抚道:“别听他瞎说……正好我也想出去看看,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朱樉再次吐槽道:“想多了,你出应天难度比老马还大。”

朱标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自家二弟,你小子欠揍了是吧。

朱樉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嘟囔了一句:

“凶什么凶,我说的都是实话。”

马钰摇摇头,苦笑道:“老二说的是实话,咱俩想出应天,难啊。”

朱标叹了口气,随即又说道:

“不过在应天周边转转还是可以的,找几个机会咱们出去一趟。”

“听说城外有很多难民,咱们正好也去那边看看。”

马钰点点头,说道:“顺便把勋贵子弟们也一起带上,给他们来个忆苦思甜。”

朱标眼睛一亮,道:“忆苦思甜?这个提议好,到时候把他们一起叫上。”

朱樉一副兴趣缺缺的模样,常升倒是跃跃欲试,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

说话间,四人就来到茶点铺子。

照例从侧门进入,高山鸣正带着人准备出去,看到他们大吃一惊:

“参见太……”

马钰连忙干咳一声打断道:“大公子。”

高山鸣连忙改口:“参见大公子。”

其他人也连忙收起吊儿郎当的样子,恭敬的跟着行礼。

朱标笑道:“你们这是要出去扶危救困了?”

高山鸣等人都都有些不好意思,平时大家私下干也就罢了。

被太子当众说,总有一种被人说不务正业的感觉。

但朱标接下来的话,却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干的不错,咱们的父祖辈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现在咱们的日子好过了,但也不能忘本,多去帮帮穷人是应该的。”

“用孟子的话说,这叫达者兼济天下,是符合先贤之道的。”

众人都忍不住高兴起来,原来我们做的事情,这么伟大吗?

其实朱标之前也夸过他们,但那会儿他只是随口说了几句,远没有现在这么正式。

更何况,还将他们的行为,和孟子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意义就更不一样了。

马钰适时说道:“不要忘记受过的苦难,更不要忘记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朱标笑道:“说的好啊,咱们就是要记住来时的路,不能让百姓戳我们脊梁骨。”

太子到来的消息,眨眼就传了出去。

正在楼上歇息的小组织成员,纷纷下来行礼。

一时间‘大公子’的称呼回荡在铺子里,大厅里的大部分顾客一副见惯不怪的样子。

经常来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帮子勋贵子弟的生意,就连二皇子都参与了进来。

一开始大家还有些顾虑,怕惹上麻烦。

很快就发现,这里还真的是童叟无欺。

关键是,小组织的侠名也传了出去,很多人甚至就是奔着他们的名声来的。

说不定就结识哪位勋贵子弟,好处可就大了去了。

这会儿这么多人热情的喊大公子,估计又是哪个大人物家的子弟过来了。

他们倒没有往朱标身上联想,主要是皇太子距离他们太远了。

另一边,朱标刚才对他们的评价,也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非常兴奋。

这就相当于是有了官方认可。

以后再有人说他们瞎胡闹,他们就能反驳了。

等大家来到三楼大堂各自坐下,马钰朝吴高耳语了几句。

吴高连忙去办公室,拿来笔墨纸砚。

在众人的疑惑中,马钰笑道:“大公子难得来一趟,不留下墨宝怎么能行呢。”

众人也都连忙起哄,要朱标留字。

这本来就是事先商量好的流程,朱标谦虚几句,就提笔写下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

并语重心长的道:“咱们都是穷人出身,以前打拼就是为了活命。”

“现在一统天下在即,咱们不但活了下来,还成了以前羡慕的勋贵。”

“咱们的目标就得改一改了,不能再和以前那般只是为了活命享受。”

“咱们应该树立更高的目标。”

“吃喝享乐这就太低级了,也对不起咱们的身份啊。”

“咱们要流芳百世,要让后人读史书的时候,都对我们竖起大拇指。”

这话要是对老油条说,大家肯定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但对这群半大的少年来说,效果可就太好了。

一个个都和打了鸡血一样,纷纷表示一定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

朱标很满意这个效果。

不过他也知道,光靠这样的大话套话是没用的,转眼就会被忘记。

之后要时不时的过来提醒一声,然后再告诉大家具体应该怎么做,这样才会有效果。

关于这一点,他和马钰也已经有了思路。

不过事先准备还没有做好着急不来,现在先和大家混熟再说。

这时马钰再次出声道:“大公子,再写一副不忘初心吧。”

朱标这次没有再谦虚,提笔一气呵成,写下此四字。

马钰小心的将纸举起,朝众人展示了一番,然后说道:

“我会命人将这四个字制作成腰牌,凡是咱们的兄弟一人一块。”

本来还不甚在意的众人,眼光顿时就炽热起来。

这就相当于是正式组建团队了,而且是标标准准的太子党。

马钰话锋一转,严厉的道:“但是我希望你们记住大公子今天的教诲。”

“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念想要作恶,就看看这上面的四个字。”

“如果谁玷污了这块牌子,玷污了大公子的声誉,别怪我不讲兄弟情义。”

朱樉也站出来,说道:“不想加入的,就不要领这块牌子,免得将来不好收场。”

这话非但没有让众人退却,反而一个个都拍胸保证,绝不给大公子丢脸。

马钰心道,这就是年轻人啊,太好哄了。

但也正是‘好哄’的年轻人,凭着满腔热血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接下来自己要做的事情,也同样要靠他们来实现啊。

朱标在这里呆了半个多时辰,期间和每一个人都进行了交谈。

让一众少年们激动不已。

之后他就回到宫中,将今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元璋。

重点讲了马钰关于培养官吏的意见。

当听到观政期这个建议的时候,他脸色憋的有点难看。

让自己束手无策的问题,竟然就这么轻易的被解决了。

这岂不是更加证明了,自己目光短浅吗。

他脑海里已经脑补出,马钰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该是何等的得意。

你小子得瑟什么,你懂再多不也是你家长辈教的吗。

咱俩换换身份,咱比你学的好多了。

哼。

但越往后听他脸色就越凝重,也同样感到后怕。

如果真的按照自己心中所想不开科举,将培养官吏的事情下放给民间。

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