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112章 无题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112章 无题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赐婚?

马皇后很是惊讶:“你不是说等两年吗?怎么改变主意了?”

朱元璋叹道:“再不想办法缓和关系,怕是你和孩子们都不认咱了。”

“你就哄我吧。”马皇后明知他说的是鬼话,可心里还是很高兴。

随即关切的道:“王保保那边怎么办?”

朱元璋就将马钰和朱樉的分析,以及离间计说了一遍:

“咱仔细想了想,确实如马钰所言,王保保现在就是丧家之犬。”

“已经不值得咱花那么多心思去拉拢了,就让樉儿去试一下他的离间计吧。”

马皇后并不看好此策:“虽然王保保割据一方,然当此亡国之际,他们应该不会这么愚蠢内斗吧?”

朱元璋嗤笑道:“越是亡国之际内斗就越是频繁,当年元朝若是能上下齐心,也就不会有今日之大明了。”

“况且,你不要忘了至正二十五年发生的事情。”

至正帝刚登基的时候,也曾励精图治,想要有一番作为。

然而元朝已经病入膏肓,他所有的变革全部失败,直到独眼石人问世。

他一看自己那么努力,天下还是烂的不成样子,就彻底摆烂整日沉迷于酒色。

他的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就想篡权夺位,自己当皇帝。

于是父子开始了内斗。

地方军阀孛罗帖木儿支持至正帝,带兵入京清君侧。

爱猷识理答腊的势力被清除,他只身逃出京城。

搞笑的事情来了,孛罗帖木儿进京后软禁至正帝,并将奇皇后掳走长达半年。

这半年都发生了啥,大家可以尽情脑补。

非但如此,孛罗帖木儿还将奇皇后的女儿也收入后宫……

再说爱猷识理答腊,他逃出京城之后,获得了王保保的支持。

王保保为啥支持一个太子呢?

原因很简单,王保保的舅父兼义父察罕帖木儿与孛罗帖木儿是仇敌。

察罕帖木儿对元廷忠心耿耿,但当时的元朝已经容不下一个忠臣。

孛罗帖木儿等人不停的诬陷他,还带兵抢他的地盘。

双方可以说是有大仇的。

察罕帖木儿死后,王保保继承父亲的基业,对孛罗帖木儿等人有多痛恨可想而知。

现在孛罗帖木儿支持至正帝,那么王保保就支持爱猷识理答腊。

至正二十五年,王保保消灭孛罗帖木儿,带着爱猷识理答腊重回大都。

爱猷识理答腊以为自己的时代来了,就要求王保保废掉他爹至正帝,自己当皇帝。

王保保也看出了这位太子不是什么好鸟,果断拒绝。

所以两人也反目成仇。

可以说,王保保和至正帝父子俩都有大仇。

一个军阀与皇帝太子都有仇,确实有了施展离间计的空间。

“咱已经传令给天德、思本他们,暂缓对北元尤其是王保保的进攻,以配合樉儿的离间计。”

“再配合赐婚的消息,咱觉得并非没有成功的可能。”

马皇后点点头,说道:“如此说来,确实有几分可能。”

朱元璋又说道:“再说就算不成也没关系,对我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

马皇后点点头,终于了解了朱元璋的计划。

赐婚算是一石二鸟。

缓和与马钰的关系是其一,离间王保保君臣关系也是其一。

对此她也没说什么,不管怎么说,他有这个心就不错了。

“只是钰儿的身体,恐怕不适合成婚吧。”

朱元璋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说道:

“先赐婚将婚事定下,成婚的事情过两年也行。”

其实他也不希望马钰过早与观音奴成婚。

枕头风的威力他是很清楚的,万一马钰透露了什么机密出去,让王保保起死回生了呢。

所以先订婚,等将王保保的势力彻底消灭,再让两人成婚是最好的。

马皇后并不知道他的想法,但对于他先订婚的建议,还是很赞同的。

马钰年龄本就不大,再加上绝食后遗症,确实不适合成婚。

起码也要等到病情稳住之后再说。

于是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赐婚当然没有那么简单,至少得让家长见一下才行。

于是马皇后就下令召观音奴入宫。

阿鲁温和观音奴都很诧异,莫名其妙为啥要召她入宫?

阿鲁温毕竟见多识广,也懂皇室的一些操作,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缘由。

皇后毫无缘由的召一个适婚女子入宫,很大可能是赐婚。

也就是说,有人看上观音奴了。

或者皇家想通过赐婚,来拉拢她哥哥王保保。

但不管是哪种原因,他作为一个降臣也都没办法阻止,只是叮嘱道:

“皇后是个宽厚之人,你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快去吧。”

观音奴也同样知道由不得自己,只能跟随内侍一起来到皇宫。

然后她就发现,马皇后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对,似乎是在考察自己一般。

包括未来的太子妃和燕王妃,也是用审视的目光看自己。

等到皇后出声,夸她是个好姑娘的时候,大家对她的态度就更和善了。

一点架子都没有。

这让她非常疑惑,但又不敢问,只能藏在心里。

马皇后对这个侄媳妇总体也算满意。

模样端正,知书达礼,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胖了。

不过胖了好,有力气好生养。

这样想着,她就随便找了个由头,准备将此事定下来:

“你多大了?”

观音奴低声回道:“回娘娘,十四了。”

马皇后笑道:“好好好,年龄刚刚好。”

常妃也笑着附和道:“嗯,与表弟年龄一般大,且郎才女貌,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观音奴就算再傻也听出是咋回事儿了。

这是要赐婚啊。

当即就强笑道:“娘娘,民女薄柳之姿,恐无法侍奉徐国公,还请娘娘收回成命。”

马皇后丝毫不意外她的反应,笑道:

“自古以来婚姻大事就讲究门当户对,你家世不凡,我那侄子也不是普通人。”

“至于感情,都是处出来的,我那侄子你接触一下肯定会喜欢上的。”

观音奴说道:“婚姻大事讲究父母之命,我父母虽已不在,但还有兄长。”

“此事还需经过他的同意方可。”

马皇后含笑道:“哦,那就给你哥写信说一下此事吧。”

“如果能将他邀到应天来参加婚礼,那就更好了。”

观音奴脸色一变,这话听起来没毛病,实则夹枪带棒。

给王保保写信谈论婚事,一旦消息泄露,他哥肯定会被怀疑。

至于什么邀请他来应天,这不就是劝降吗。

但这次是她首先提起的王保保,现在拒绝写信,恐怕马皇后会很生气。

毕竟才十四岁,面对这种大事,一时间也是心慌意乱没了主意。

常妃看出了她的窘迫,出声打圆场道:

“河南侯是你的外祖父,也是你家辈分最长者,由他出面更加合适。”

“想必他会同意这桩婚事的。”

河南侯就是阿鲁温投降后,大明这边册封的爵位。

观音奴连忙顺坡下驴道:“常姑娘所言甚是,此事我回去与那嘎其哦伯各商议之后再回复娘娘。”

马皇后以不容反驳的语气说道:

“赐婚之事陛下已经同意,不日就会有旨意下达,回去让河南侯好好准备一下接旨吧。”

观音奴大惊,她还以为这是在征求她的意见,没想到只是通知。

关键,竟然是皇帝亲自下旨赐婚,这事儿基本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对此她自然是不甘心,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反对。

马皇后知道她一时间无法接受,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赏赐了大批珠宝玉器和名贵绸缎,就命内侍将她送出宫。

常妃亲自出门送她,路上劝道:

“其实你心里也清楚,你已经没有可能回到草原了。”

“大明就是你最终的归宿。”

“况且你自幼在汉地长大,真的愿意去草原过游牧生活吗?你能受得了这个苦吗?”

观音奴默然不语,这一切她都懂,但不甘心。

常妃继续说道:“表弟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过,嫁给他也不算辱没了你。”

“说句你不喜欢听的,这桩婚事其实大家都不同意的。”

“以他的才能,将来必然要出将入相。”

“大家怎么会同意他娶一个对大明心怀不满的女人。”

“正常来说,你应该嫁给一个身份尊贵,但能力平庸的权贵子弟。”

“然后就这样无声无息的过完一生。”

观音奴不禁打了个寒颤,她知道对方说的是对的。

自己的身份太敏感,不太可能嫁给重要人物。

一想到自己要被强迫嫁给一个平庸之人,她就更加无法忍受。

自幼就见过太多英雄豪杰,她又怎么甘心嫁给一个碌碌无为之人。

这个真相,对她来说确实非常的伤自尊,然而这就是现实。

换成以前她早就爆发了,但自从被俘成了阶下囚,她就学会了放低姿态思考。

和最坏的情况比起来,嫁给马钰或许并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选择。

马钰的事情她可听过太多了,也知道对方的才华。

这样的人,更应该娶公主或者与权贵女联姻,不可能娶王保保的妹妹。

但知道归知道,能不能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她语气生硬的道:

“既如此,陛下和娘娘又为何要赐婚呢?”

常妃笑道:“没办法,他对你是一见钟情。”

“陛下和娘娘拗不过他,才有了这次的赐婚。”

一见钟情?我?

观音奴不敢置信的道:“我与他并未有过接触,何来此言?”

常妃说道:“缘份二字就是这般奇妙,有时候在人群中看上一眼,就能让人肝肠寸断。”

说着她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浮出幸福的笑容。

观音奴完全无法理解,就看了一眼就一见钟情了?

这太儿戏了。

常妃也没有再劝她,只是说道:“回去好好想想我的话吧。”

“表弟真的是个很好的人,希望你们能有个好的结局。”

对于这种善意的劝告,尽管观音奴心中很不屑,但还是表示了感谢。

之后就头也不回的出宫了。

常妃自然能看出她的心思,不禁摇头。

这姑娘还是年轻啊,认不清现实,嫁给表弟是她最好的出路。

但愿她能早日明白自己的处境。

——

阿鲁温正在家中饮酒,见到观音奴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不过还是问道:“皇后叫你进宫都说了些什么?”

观音奴尽管有些害羞,还是将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问道:

“那嘎其哦伯各,我们该怎么办?”

阿鲁温惊讶的道:“你确定她们让你嫁的是徐国公马钰?”

观音奴点点头,说道:“就是他,您有什么办法可以回绝此事吗?”

阿鲁温沉默片刻,才意味不明的问道:

“你真的不想嫁给他?”

观音奴肯定的道:“不想,如果嫁了人,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去找哥哥他们了。”

阿鲁温叹道:“你以为你还有离开的机会吗?”

观音奴说道:“等哥哥打赢明朝的北伐大军,重新站稳脚跟,肯定会想办法救我回去的。”

阿鲁温苦笑道:“傻孩子,你哥的权势越大,大明就越重视你,你也就越难以离开。”

“而且根据最新消息,就在不久前你哥攻打兰州不克,被徐达用计击败损失惨重。”

观音奴大惊:“啊?哥哥他没事吧?”

阿鲁温叹了口气,道:“他见机的早,在亲卫保护下逃回了和林。”

“现在大元的军队已经全部被驱赶到了草原上。”

“燕云十六州也被大明攻占,你哥他们想再打回来……难啊。”

观音奴松了口气,然后说道:

“只要哥哥还在就有机会,我相信他。”

阿鲁温无奈的摇摇头,说道:“大明不会给你这个机会的。”

“赐婚的事情,我们只能接受,无法反对啊。”

观音奴不说话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圣旨一下,可由不得她。

但她并不是认命的性子,过了一会说道:

“我去找马钰,将事情与他说清楚。”

阿鲁温喊住她,说道:“你以为没有马钰,你就不用嫁人了吗?”

“大明在这个时候给你赐婚,十有**是为了离间你哥哥和大元朝廷的关系。”

“就算没有马钰,也会有朱钰、徐钰的。”

观音奴这才反应过来,脸色大变:

“那怎么办?”

阿鲁温劝道:“接受吧,至少马钰这个人还不错,比随便嫁个人强。”

观音奴不敢置信的道:“那嘎其哦伯各,您……您在说什么?”

阿鲁温加重语气说道:“你平日里那么聪明,怎么这会犯傻了?”

“我们有拒绝的能力吗?”

“他们肯找你商量,也不过是看在马钰喜欢你的份上。”

“如果不是他的面子,根本就不会有今日的召见,直接就是一道圣旨过来了。”

见唯一的依靠都如此劝自己,观音奴泫然欲泣。

也不再说什么,低头跑回了自己的闺房。

阿鲁温心中烦闷,拿起酒坛就是一通猛灌。

——

马钰反倒是最后一个知道此事的。

当他得知朱元璋要赐婚的消息,也是非常惊讶。

不是说好的过几年吗?怎么突然就赐婚了?

从朱樉那里得知事情缘由,他不禁笑了。

朱元璋还真是不放过任何机会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次绝食还真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马皇后、朱标对自己的态度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说的直白点就是,他们终于进入了‘亲戚’这个角色。

现在就连朱元璋的疑心病都被治好了,要试着缓和双方关系。

难怪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至于要不要同意此事,那还用考虑吗,肯定娶啊。

自上次见面后,他就让朱樉全方位的了解了她的情况。

在生活习惯方面,妥妥的就是一个河南人。

而且自幼饱读诗书,弓马娴熟。

用朱樉的话来说:“将来你们两口子打架,你是挨打的那个。”

马钰最关心的还是性情问题。

整体来说还算不错,并没有视人命如草芥之类的坏毛病。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骄纵。

不过这也正常,作为王保保的亲妹妹,要是没点大小姐脾气反而不正常。

只要本性不坏,这点小毛病是可以纠正的。

啥?你说他自作多情,不顾对方的想法?

别闹了,也不看看是什么时代。

不娶她,才是真的将她往火坑里推。

她但凡有点良心,还得谢谢我呢,马钰心中这般想道。

——

对于这桩婚事,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面进行了阻拦。

那就是新任礼部尚书陶凯。

赐婚这事儿肯定要经过礼部的,在马皇后见过侄媳妇之后,朱元璋就找到陶凯让他拟定圣旨。

陶凯大为不解,不是要用她拉拢王保保的吗?

让她嫁给亲王才是最合适的啊,怎么突然赐婚给马钰了?

此时两人还处在蜜月期,朱元璋难得的多解释了几句:

“王保保不过丧家之犬尔,不值得咱花费心思拉拢。”

“况且这是皇后亲自指定之事,咱也不好驳了她的面子。”

然后又简单提了一下离间之事。

陶凯依然觉得,就此放弃拉拢王保保实在可惜。

但听到马皇后亲自出面,就知道此事已成定局,也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然后就和朱元璋商量了一下离间计。

最后决定,不光要将赐婚的事情传播出去,还要给王保保写信报喜。

突出一个杀人诛心。

很快赐婚旨意下达,阿鲁温出面接旨。

观音奴即便心有不甘,也只得无奈的接受。

唯一让她高兴的是,圣旨上说等她及笄了再成婚。

也就是两年后。

她现在无比期盼,这两年内大哥能打个大胜仗,然后想办法将自己救走。

事实上,皇帝突然的赐婚,最震惊的还是大明群臣。

大家怎么都想不通,这毫无征兆的,为何突然就赐婚了?

有一说一,大家一开始还以为马钰会娶个公主啥的。

怎么就把王保保的妹妹嫁给他了?

但不论大家反应如何,旨意都已经下来了,事情已经成为定局。

接下来就是送礼了。

在赐婚旨意下达的第二天,河南侯府门外就排满了送礼的队伍。

就连李善长、常遇春、汤和等顶级权贵,都派人过来送了一份贺礼。

尽管早就知道马钰圣眷正隆,在大明地位很高,可这一幕还是让阿鲁温和观音奴感到震惊。

至于马钰家就更别提了,送礼的人更多。

阿鲁温那边多是管家送礼,马钰家来的多是家主本人。

家主不在家的,就是最重要的人物过来。

即便马钰在‘生病’,这种事情也不得不亲自出面接待。

好在大家都知道他身体欠佳,坐一坐就离开了,没有多呆。

有人欢喜有人愁。

王保保此时就非常愤怒。

他打兰州久攻不克,然后被徐达以疲敌之计击败,一战损失了八万余人。

失去了黄河以南所有的土地,也意味着彻底失去了在中原的根基。

不过还好,当初他从中原退走的时候,掳走了大批百姓。

回到和林后,就将所有青壮去全部征召参军。

算上之前剩余的一万多主力,重新组建了一支七万人的军队。

然后加紧训练,准备着下一次与明军的对决。

不过他也知道,凭借自己这点人,是打不过明军的。

于是就给驻扎在应昌的至正帝送信,邀请他来和林,大家合兵一处共抗明军。

然而就在这时,谣言四起。

王保保的根基在河南山西一带,现在手中力量折损六成有余,却无法得到补充。

一旦手中军队被打光,他在大元朝廷将无立足之地。

所以他想保存实力。

邀请至正帝过去,只是为了找个替他挡箭的。

甚至还有传言,他欲借着手里最后一点力量,与明朝和谈。

非但如此,至正帝那边也有风声传出。

因为至正二十五年的事情,王保保同时得罪了皇帝和太子,两人想要夺了他的兵权报仇。

听到这些谣言,王保保当即就断定:

“是大明的离间计,我们决不能上当。”

他不光是如此安抚部下的,还写信告诉至正帝父子,自己绝无二心。

至正帝也很快给他回信,表面上夸他忠诚,却绝口不提去和林的事情,反而邀请他带兵去应昌。

王保保自然不愿意去,不是他不想和至正帝合兵一处,而是他知道应昌守不住。

只有和林,远离中原又被蒙古经营数百年,是最合适用来当做决战之地的。

明军打这里属于劳师远征。

他们就算正面打不赢明军,拖也能将明军的后勤拖垮。

他再次写信劝说至正帝。

然而越是如此,至正帝和大臣就越是怀疑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去。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皇帝给观音奴赐婚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而且赐婚对象还是皇后的侄子马钰。

马钰的名声早就已经传到了元朝君臣耳朵里,也都知道他地位特殊。

这摆明了就是拉拢啊。

关键是,朱元璋写给王保保的亲笔信,也‘意外’被至正帝的人给截获。

这下他们想不怀疑都不行了。

至正帝更不敢去和林了。

王保保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可谓是又惊又怒又担心。

然而却没有丝毫的办法。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就在这个时候,至正帝突然驾崩了。

太子爱猷识理答腊在群臣的拥护下,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

然而,还不等他高兴,就收到军报。

李文忠率领大军打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