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 第100章 三表法

我的姑母是马皇后 第100章 三表法

作者:见月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过是个臭和尚,你非跑这一趟做什么,于情于理都该他来拜访你才对。”

前往佛寺的山路上,朱樉再一次吐槽道。

马钰笑道:“我来可不是为了道衍,席真人乃得道高人又是前辈,我不能不来。”

朱樉撇撇嘴,也不再说什么。

和马钰接触久了,他也懂得了基本的尊老爱幼道理。

对席应珍这样的道教真人,他还不至于口出狂言。

一旁的朱标内心却叹息了一声,一切真的都变了。

换成以前,马钰肯定会先进宫与自家父母沟通。

见宋濂、刘伯温等人,都是如此。

但这次见道衍,他压根就没提进宫的事儿。

这其中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明白。

以前他在意朱元璋的态度,做事情会考虑皇家的利益。

现在,他放下了所有的顾虑,单纯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回想今天出门时候,父亲布满阴霾的脸色,朱标有的只是无奈。

只希望表弟的想法不要太过激进,否则会很麻烦啊。

就在他胡思乱想间,马车来到了那处寺庙。

锦衣卫审核过身份之后,才放他们入内。

朱标在前面引路,朱樉推着轮椅,三人一路来到大雄宝殿。

在这里见到了席应珍和道衍师徒。

他们这次算是突然袭击,道衍师徒事先并不知道。

所以当他们突然见到三个少年进来,非常的诧异。

席应珍还用探询的目光看了一眼自家弟子:

你不是说绑我们的是皇帝吗?这是咋回事儿?

道衍也很疑惑,啥情况?

难道是我猜错了?绑我们的不是皇帝?否则皇帝派这三个少年过来做什么?

心里这样想着,行动却一点都没怠慢,起身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不知三位公子是?”

事实上,马钰三人也在观察大殿布置。

佛寺、道教斋醮依仗、孔子雕像……朱元璋可真会玩啊。

听到道衍的询问,朱标收回发散思维,微微笑道:

“奉家父之命,前来拜会二位高人。”

家父?莫非他是皇子?

席应珍、道衍都向他看来,这气度,还真有几分符合。

但另外两位是谁?怎么还有个坐轮椅的?

朱标也没有介绍自己的身份,而是朝马钰使了个眼色,该你上了。

马钰干咳一声,接话道:“在下马钰,见过两位大师。”

“说起来,两位会有这番遭遇,皆因在下之故,今日特来赔罪。”

道衍本来想还礼的,听到后半句,脑海里陡然想到了朱元璋的那几句话。

【难怪他如此推崇于你。】

朱元璋嘴里的那个【他】,显然是导致他们被绑的罪魁祸首。

当时他以为那个【他】,会是十几年前某个有一面之缘的人。

可眼前这个少年,最多也就是十四五岁。

十几年前最多也就是襁褓里的婴孩,明显与猜测不相符。

莫非是他长辈见过我?

因为想的太过入神,以至于忘了回应马钰的话。

一旁的席应珍很自然的说道:“无量天尊,道法自然,缘起则生。”

“我等能在此相聚,恰是缘份使然。”

马钰笑道:“席真人所言甚是,一切皆因缘而起。”

“既然有缘,那我也不拐弯抹角了。”

“请二位来的,正是当今大明天子。”

“这位是当今太子,这位是二皇子。”

即便早有猜测,此番得到证实,依然让席应珍师徒心中一突。

然后连忙向朱标和朱樉行礼。

朱标礼貌的还礼,朱樉则只是随便拱了拱手就算是还礼了。

接着朱标介绍了马钰的身份,并表示:

“邀请二位大师乃表弟之意,具体情况就让他与你们说吧。”

师徒俩终于搞明白了大致情况,没想到一切竟真的是因他而起。

可他又是怎么知道我们的?找我们来又是为了何事?

马钰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心理活动,但也能猜到一些。

所以他也没有再东拉西扯,而是直接进入主题: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不知两位对此言有何感想?”

师徒俩面面相觑,都没有开口。

我们最擅长的就是《易经》,你说我们如何看这句话?

但现在儒家独大,他们一个道士一个和尚,可不敢随便抨击这句话。

马钰看出了他们的顾虑,倒也没有为难,而是接着说道:

“恐怕孔子复生,看到这句话也会羞愧难当的吧。”

师徒俩依然没有说话,搞不懂马钰的目的,自然不愿意轻易开口。

马钰也没有墨迹,顺着这句话聊起了儒家宗教化。

并推演了宗教化之后的儒家,会给华夏文明带来多大的灾难。

师徒俩有多震惊,可想而知。

儒家宗教化,这……太不可思议了。

姑且不论这个推断正确与否……关键,他是怎么敢往这方面推演的?

道衍一直认为,自己够离经叛道的了。

可是在这个少年面前,他觉得自己简直就是循规蹈矩的好学生。

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疑问。

你和我们俩说这个有什么用?

难不成还想让我们站出来和儒家打擂台?

我们师徒俩确实自诩学富五车,可在佛道两教那就是小卡拉米。

这事儿你们应该去找龙虎山、全真教、少林寺这些大宗啊。

马钰没有理会他们的想法,接着又往下讲了儒生针对算学的事情。

“经过查证,确实有一批人在破坏大明财税……”

“有理由怀疑,这一切都是儒家夺权的举动。”

席应珍、道衍师徒俩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本以为,就是学术思想上的事情,没想到竟然还牵扯到权力斗争。

关键是……

道衍忍不住问道:“陛下就信了?”

这种漏洞百出的推演,但凡有点见识的,都不会相信。

皇帝竟然也能信?

马钰笑道:“如果陛下不信,也就没有今日我们的见面了。”

一旁的朱标也微微颔首,表示马钰说的对。

这一下,两师徒不信都不行了。

席应珍小声道:“宁可信其有啊。”

道衍心头一震,顿时想通了一切。

对于皇帝来说,不论是不是真的,有这个苗头都不行啊。

关键是,儒家的屁股确实不干净,被人抓住了把柄。

而且还是先进行的推演,然后被一步步证实。

换成谁,恐怕都会产生怀疑。

这就是究极阳谋。

道衍看向面前这个始终挂着微笑的少年,神色里充满了惊异和……敬佩。

小小年纪,他是怎么懂这么多的?

但……真的太厉害了。

这就是贫僧梦中的自己啊。

“阿弥陀佛,马公子见识不凡贫僧佩服,但不知此事与公子找贫僧师徒有何关系?”

听到这句话,马钰心中暗道:

直接就将自己和此事联系在一起发问,可见道衍和尚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啊。

“陛下觉得现在的儒家太极端,想要对其进行分化改造。”

“但此事需要真正的大学问家主持方可,于是我就向陛下推荐了两位大师。”

师徒俩再次面面相觑。

分裂改造儒家?这少年好大的口气啊。

关键是,你找一个道士一个和尚,来分裂改造儒家,是怎么想的?

找错人了吧?

沉默良久,席应珍忽然开口道:“老道老了,实在有心无力。”

“不过我这徒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马公子不妨与他聊上一聊。”

说完就闭目不言。

马钰心中暗赞,老真人心里通透啊。

知道这次真正邀请的是道衍,他只是被顺带绑过来的。

所以找了个大家面子上都好看的借口,让自己置身事外。

至于道衍……

他很心动,无比的心动。

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辅佐明君,做出一番大事业。

现在马钰的邀请,对他来说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而且分裂改造儒家思想,比他想象的事业还要宏伟,怎么可能会不心动。

但他也有疑虑……

“阿弥陀佛阿,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年发展,已经非常完善。”

“理学和心学的出现,更是将其推上了新的高度。”

“和这两门学问争锋,贫僧虽自诩学问深厚,却也不敢有此等狂妄之想。”

“恐要让马公子失望了。”

马钰笑道:“这一点大师不用担心,大致的方向我已经有了。”

“只是我学识有限,没有办法将方向变成具体的学问。”

“所以就需要一位学贯三教的大家,以自己深厚的功底,根据我的方向,创造一个严谨的框架出来。”

“只要框架能成,再有朝廷的支持,与理学心学争锋并不难。”

“甚至几十年后,彻底压过两家也不是不可能。”

闻言,席应珍也忍不住睁开眼睛,重新打量起马钰。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出口竟然如此狂妄。

如果不是朱标就在旁边坐着,如果不是方才儒家宗教化的推演。

他肯定会将马钰当成疯子赶出去。

不过现在,他更多的是好奇。

这马钰到底有何依仗,竟然说要压过心学理学?

道衍也有同样的疑惑,事情到了这会儿,他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直言道:

“不知可否见告,您所言的方向为何?”

“非是贫僧不信马公子之言,而是事关重大,不得不慎重。”

马钰笑道:“自然可以,此事还需大师相助,岂有隐瞒的道理。”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佛教乃外来之学,在传入华夏后很快就压倒了本土学问。”

“从两晋南北朝开始,一直到隋唐,佛教始终占据主动地位,直到宋朝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大师可知是为何?”

道衍再次震惊,本不想参与此事的席应珍,也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没想到马钰竟然从这里作为切入点,这是要从根本上剖析各家之学啊。

同时,心里也充满了好奇,他会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答案。

“贫僧不知,还请公子赐教。”

坐了太久有些不舒服,马钰就双手撑着轮椅扶手,想要站起来。

朱樉连忙起身扶了他一把,直到他站稳,才重新坐好。

看到这一幕,席应珍和道衍顿时就知道,这位马公子在皇家的地位不一般啊。

对他接下来要说的话,也更加好奇。

马钰微微踱着步,说道:“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基于对现实礼法制度的总结而形成的。”

“说的简单点,先有的礼法制度,才有的诸子百家。”

“所以它们具备三大特点:其一世俗化,其二缺少宏大目标,其三逻辑不够严谨。”

接着他又解释了什么叫世俗化,什么叫宏大目标,什么叫逻辑。

席应珍和道衍都是大学问家,自然一听就懂。

同时也开始回想自己看过的儒道典籍,发现还真是如此。

马钰等他们理解了之后,才接着说道:

“这种特点,以道家和儒家最为明显。”

因为两家出现的最早,且不论老子还是孔子都是士,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

他们传授学问的时候,是以老师的心态来做的。

说的简单点,我说什么就是什么。

如果你非要问原因,那就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如果你还不愿意听,那你就可以走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去论证自己的思想,更不会在意逻辑性。

“到了后面的墨家,这种情况就有了改善。”

“墨家诞生的晚,要和别的学说争抢学生和话语权。”

“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强化自己的逻辑。”

“只有更加严谨的逻辑,才能说服他人。”

“所以,墨家也成为了诸子百家里,唯一去论证自己思想的学派。”

“他们还开创性的提出了三表法。”

三表法就是本、源、用。

简单来说,本就是前提,源就是我们要说的东西,用就是如何使用这个东西。

打个比方,在同一平面上,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

本就是‘同一平面’,源就是‘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用就是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墨家用三表法来论证自己的思想,对当时的其他学派形成了降维打击。

“所以,虽然墨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影响力却非常大。”

“以至于当时的人都认为,世之显学,非儒即墨。”

众人皆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墨家强盛的原因吗。

尤其是对三表法,大家都充满了好奇,回头一定要好好研究。

马钰停顿了一会儿,给众人反应时间,然后才说道:

“名家能言善辩,也比较讲究逻辑思维,然而他们却走了歪路。”

“他们善辩,不是用来阐述真理的,而是用来诡辩的。”

“白马非马听起来很玄乎,但说破天也改变不了白马是马这个事实。”

“公孙龙可以用白马非马忽悠几个看门的士兵,然对治国却毫无用处。”

“他用诡辩将子思辩驳的不能发一言。”

“然而孔穿只用了几句话,就终结了他的政治生涯,也将名家彻底葬送。”

朱标忍不住问道:“孔穿说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