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152章欲灭南宫,再启召唤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第1152章欲灭南宫,再启召唤

作者:九霄落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宫家!”

想到了这个家族,王羽心中的杀心越发浓烈。

平心而论,这个家族并没有招惹过他。

南宫七星和他虽然也有些恩怨,但那也不过只是各自为臣,各尽其责罢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的话,还不足以让王羽将他们放在心上,更加不至于引发王羽的杀机。

甚至,如果不是南宫家对东海、青北、青南、河阳四道经济动手,甚至将其他几家也拉了进来,如今的东苍,还有大炎可不会这么好对付。

从这方面讲,说不定王羽这边还得念他们一个人情。

然而,对于这个家族,王羽依旧默默的将他们划到了黑名单上。而且,是一个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黑名单。

从南宫家对东海、青北、青南、河阳四道经济动手那一刻起,这几个家族,恐怕不只是他大汉,大苍的每一方势力,只怕都会如哽在噎一样。

无他,这几个家族表现出他的威慑力,太过大了一些。大到了,同样的事情,在他们这几家,任何一家的身上来上一次,他们也同样承受不住。

南宫家已经彻底倒向了河南皇甫古渊这边,而在南征之战征讨中苍的过程之中,大汉也终于有充足的理由对南宫家动手,并且,其他那些世家也没有立场强行阻挠。

这次如果放过他们的话,下一次,可不见得能够再找到这么好的机会与理由了。

就如同在曾经的大苍时代,四个将军府联合起来之后,才能够对朝廷产生真正的威胁。如果是单一的将军府的话,面对朝廷,就没有足够的底气了。

四大皇商这里,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有他们四家联手,才能够对大苍的经济产生直接的动荡性的影响,可如果少上那么一两家的话,再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就要难上加难了。

故而,对于王羽来说,南宫家已有取死之道。

这一家,也必将成为大苍十四家顶级豪门之中最先灭亡的一家。

“系统,使用召唤点,进行两次特殊人才召唤,侧重商业属性。”

王羽既然一心都想要灭亡南宫家了,那么,有些事情也该提前准备了。

四大皇上的经济触角触及到了大苍的各个方方面面,这个家族一旦灭亡之后,整个大苍的经济都会空出一块巨大的蛋糕。

无疑,最有资格瓜分这个蛋糕的,也就大汉以为其他三大皇商了。

而大汉虽然多的是能征善战的猛将,计谋百出的谋士,以及千古绝代的政治家,可在商业这一块,确实是术业有专攻,在各方面的底蕴,没办法和传承了千年的皇商相比。

大苍十四个顶级豪门,大多数都是随从大苍立朝一起崛起的,就算是此前存在的,但也是从大苍立朝之后,才一步发展到如今这种程度。

也就只有四大皇商,在大苍没有成立之前,他们就已经鼎盛无比,甚至,在大苍建立的过程之中,发挥出了无法替代性的作用。

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一直紧盯着商业这一块领域钻研,非专业性的领域的人才,哪有这么容易碰瓷人家?

万三千都已经召唤出了这么长时间了,他所创立的羽隆商会,也是如今大苍有名的商会,仅在四大皇商之下,但是,却依旧远远撼动不了这四大皇商。

为此,万三千在不得已之下,在无法在大苍进一步打开局面的情况之下,直接将他的经济触角转移到了北面,发展起了对外贸易。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那一段时间,罗网借着万三千的商业对外扩张,在北狄之中可谓是生长迅速。

万三千虽然是首屈一指的大商人,但四大皇商那些人也不是白给的,四大皇商最主要的那几位当家的,在商业领域这一块,可是丝毫都不比万三千差。

而王羽这个时候召唤几个商业人才,当然不可能指望他们一出来就能够和那几大皇商掰手腕。

在接下来的这一次事件之中,发育了这么多年的万三千,在大汉的暗中支持之下,有这个能力,但是,刚召唤出来的这几个,绝对没这个条件。

准备召唤几个商业人才,最直接的目的,其实王羽准备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商业的政府部门,将这部分权力从六部制中划分出来,形成一个机构统一管理。

朝廷是要讲究法制的,就算是皇帝,也要讲究法制。皇帝手中确实有足够的权力,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如此一来,代表的就是朝廷规制的混乱,整个社会体系也会随之混乱起来。

想要将国家治理好,从上到下,那都要在既定的规矩之内办事,在游戏规则之内形事。作为权力的顶峰皇帝,率先打破了这个规则,下面的人迟早会有样学样。故而,也就产生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这种说法,虽然这种事情无法做到,但是,也代表的是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同样,既然要成立一个专门管理商业的朝政机构,自然也要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之内行事。而召唤出来的这几个,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熟悉商业规则,精通商业规则。

毕竟,如果不熟悉商业规则的话,就算是扔一个诸葛亮上去,他也不可能直接上手做好这件事情。

如果这一次可以成功的灭亡南宫家,大可以利用即将推出的这个机构,同时南宫家在大汉之内的那部分蛋糕,也利用这个机会,对于皇商的商业垄断,打开一个缺口。

至于南宫家在大汉之外的那部分蛋糕,那就只能看万三千的了。

而对于王羽来说,这蛋糕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最重要的,是打破大汉的商业垄断。

南宫家,注定也只是个开始。

“叮,第一次召唤开启中……”

“第一人,陶朱,商业100。”

第一个召唤候选人出现,王羽就有预感,这一切的召唤质量不会差了。

毕竟,特殊属性的满值只有100。换而言之,这一位明显在这一块已经走到顶了,完全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神级人才,而且是顶格的神级人才。

并且,这一位,明显不仅仅只是一个商业人才。

或者说,陶朱这个名字,虽然无比的响亮,但是,范蠡这个名字,绝对更加的响亮。

能够安在他身上的称号,可谓是数不胜数。

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又被后人称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经营之神、商家鼻祖、“商圣”,被中国民间恭奉为“文财神”。

范蠡最为人称道的成就便是辅佐越王勾践复国。在敌国的威胁下,他运筹帷幄,提出了一系列高超的战略,帮助越国走出了困境。

在吴国被打败后,范蠡选择隐退,开始了他的商界生涯。他的商业成就同样令人瞩目,成为后世传颂的传奇。

而范蠡的智力属性,之前可是出现过的,足足高达102点。这个水平,就算是放在所有的神级智力人才之中,都不算差了。

毕竟,在整个系统数据库之中,除去武力之外,就算是其他的各项加起来,能够超过这个数值的,都没有多少。

达到神级级别的,都已经是人才之中的决定人才了,每个时代也就那么几个,甚至有的时代都不一定有。更不要说,在神体之中都要往前面排的了。

102的智力属性,再加上满值的商业属性,这个综合质量,可没有多少人能够比得上。

“第二人,王亥,商业97。”

又是一个鼻祖级的人物!

陶朱公被后人尊称为商家鼻祖、“商圣”,而这一位,也同样被后人尊称为商业鼻祖。

只不过,这一辈的时间段,比起陶朱,那就还要早个上千年了。

王亥的时代,都可以追溯到夏朝了,子姓,王氏,名亥,夏代商国部落第七任国君,也就是说,他是后来商朝的祖先。

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促使农业迅速发展。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使商部落得以强大。

他开创了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成为了后来商业用词的来源。在后世,人们尊称王亥为“华商始祖”、“中斌财神”。

“第三人,王元宝,商业95。”

相比上面那两位,这一位,虽然差了很多。但是,在商业这块,依旧还是史书之中浓墨重彩的一位。

王元宝,可是一个真正的从底层白手起家的人物,从社会的最底层,一路打拼成了大唐的全国首富。

在唐代,琉璃可是名副其实的高科技稀缺产品。色彩华丽晶莹剔透的琉璃,是装饰皇家宫室及建筑的专用材料,尽显皇家奢华气派和雍容气度,皇宫外面只有少量的市场。

当时,琉璃产地少、产量低,价值几比黄金。而王元宝就是通过琉璃买卖开始起家,从淄州向都城长安贩卖琉璃。

在给皇家供应琉璃材料的同时,通过“使银子”,说服皇室同意民间也可以使用琉璃装饰屋子。得了朝廷的“尚方宝剑”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动员大官巨富使用琉璃装饰房屋,并为家庭提供一些琉璃摆件和家庭用品。

很快地,琉璃从禁宫大院走向民间,成为长安城里引领时尚潮流的风向标,深得高官贵族、富豪大贾们的喜爱,小到家具器物,大到建筑装潢,皆以能用上琉璃作为高贵的身份象征和审美的最高境界。

一度时期,王元宝这里成了大唐全国最大的琉璃专业批发经销市场,北至突厥,南到南诏,包括西域的一些国家,全都从王氏琉璃市场订货拉货。

特殊属性的召唤,只会出现三个召唤候选人,而且是直接进行召唤的。

而这三位,无论是最终召唤到哪一个,王羽这里都可以接受的。

如果是第一位的话,自然是综合能力最强。

剩下的两个,他们召唤出来的话,不出意外,大概率还是会被植入到皇室之内。

毕竟,王羽这边儿不管是召唤出来的,又或者是平衡出来的王姓人物,大多数都入了皇室,如王猛、王朴这种,并没有植入到皇室之内的,还算是少数了。

如果是皇室之内的话,他也可以直接将其委以重任。而不像其他人,还需要过度两年。

“叮,恭喜宿主获得王亥,统帅41,武力58,智力86,政治90,商业97。

植入身份:汉室宗亲。”

果然,不出王羽的所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已经说明了这一位被植入之后的身份。

“叮,第二次召唤开启中……”

“第一人,沈万三,商业99。”

“富甲一方,商海浮沉,沈万三之名,犹似浪花中最耀眼的珠贝”,沈万三,元末明初的商界巨擘,其财富之巨,至今仍为世人津津乐道。

据传,他拥有一只神秘的“聚宝盆”,能生金吐银,虽为传说,却足以想见沈氏财富之巨。

据《明史》记载,沈万三奖励他的私塾教师:“每文成,酬白金以镒计。”“白金”即白银,一“镒”二十两。

明代孔迩的《云焦馆纪谈》记载:“沈有田数十顷,凿渠引水以供酒需。”

明代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写道:朱元璋准备犒赏三军,沈万三说要代其出犒银。

朱元璋有意刁难:朕有军百万,汝能遍及之乎?沈万三称:愿每军犒金一两!

百万军队,每个人一两银子,那就是100万两。作为“江南首富”,沈万三的家底可见一斑。

而若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绝对是这其中的佼佼者。

不仅是和他打天下的那一帮老兄弟遭到了清算,在他发家过程之中,提供了大笔资金的沈万三,他的结局同样不太好。

沈万三被查抄家产,发配云南充军。传说抄家时,沈家各类资产折合足足白银二十亿两。或许这个数字有所夸张,但是,沈万三的敛财能力,也可见一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