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 第1115章被瓜分的河北,管仲行均田令

有关改革一事,去岁之际,王羽便已经几加督促管仲了。

然一年时间下来,管仲虽然颁布了不少切实有行的规划,但是,对于一些核心问题,并总是多有回避,倾向于温水煮青蛙的方式。

管仲的意见,如今,局势未稳,不适合大刀阔斧地动手,恐生内乱,哪怕时间用的久一些。

但是,也要力保走的稳一些。

军改一事,已经得罪了不少利益阶层,背后引起了诸多动势,王当之遇刺一事,不过其一。利益阶层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什么都可以做的出来。

不过,具体的进度还是要了解的。

故而,王羽安排好了烛龙的事情之后,亲自找了一个时间,由管仲来做具体的进度汇报,并且,同一时间,由罗网来审查管仲所汇报的情况的真伪。

管仲汇报上来的情况,让王羽恼怒异常的同时,却又心惊不已。

以往,一些情况虽然有有所察觉,一来,那个时候的他常年征战,有些问题只能够暂且放下。

二来,毕竟那个时候虽然察觉到了这些问题,但还没有让人切切实实的进行统计,这个数据没有直接的摆到他面前,就没有那么触目惊心。

三来……

河北这边的情况,实则一个词便可以概括:瓜分殆尽。

无论是当朝新贵,还是前朝旧臣,抑或是外镇大吏,再加上本地大大小小的世家豪族,基本都在河北置有产业。

尤其是乱世到来,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这也就给了这些圈地的人更加的便利性!

乱世之中,一年圈的地,这个数量比起太平年代十年圈的地还要多。而且,这个成本也要更低。

以韩信为例,在河北为将这些年里,他便派了一批家仆部曲,在问圈地占房。近一载的时间下来,邺城之内,有韩宅五处,邺城周边有庄园十余处,分别控制着属于韩信的几十余顷土地.

这还只是韩信一家,河北文武,多多少少都有学之,连一向以清廉著称的于谦,在河东道内,亦有两栋宅邸,河北道内的土地同样有他一份,只不过只有几顷而已。据说,是于谦的几个兄弟派人所置。

这种事情,王羽倒也理解。

历朝历代,哪个朝代的官员不是大量“购置”土地?在封建时代的小农经济之下,土地就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硬通货。

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仗,跟着你一起建功立业,大多数人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吗?

跟着你一起出生入死的,如果你仍然让人家过那种苦哈哈的日子,谁还愿意为你卖命?

而像于谦这一类清廉的朝臣,或许他自己是清廉的,但是,却不代表他的亲人不会借着他的身份做事。甚至,很多时候,于谦他们本身都不知道。

于谦的兄弟,要是想要让底下的官员行些方便的话,如果不是一些触犯性原则的事情,难道那些底下的官员还要因此而知会于谦一声吗?

这还是这几年跟着王羽新起来的官员,像那些前朝旧臣,在王羽到来之前,他们在那个时候圈的土地也不少。

更加不要说河北道本地的那些世家了,他们手底下所拥有的土地才是占大头的。

河北道作为四河之地之一,世家力量雄厚,各地官员也乐意向这里伸手,这里的情况绝对是要比其他各道的情况严重一些的。

不过,由小见大,管中窥豹,其他各地的情况就算是要好上一些,那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至少,就燕北道的情况,王羽了解到,但凡那些在燕北道有些资历的老臣,家里面有个几十顷地,那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具各方面的消息,大概做个估计,不算当初诸葛亮建立的那一块屯田地之外,邺城周遭的土地,有约八成都为大小官员或周边世家所占。

哎……

说起来,不管是在哪个朝代,哪个阶段,甚至是哪个世界,都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循环罢了,发展到后面,其实都是3%的人口,但却占有社会90%以上的财富。

历朝历代,不管是蓝星,又或者是异世天启,面对土地兼并的问题,都是令统治者们颇为头疼的一个问题。

由此牵扯出的另一个问题,便是隐户的问题,光有地可不行,他们得找人耕种,于是大量的无主农民,成为了他们的庄客佃农,并且很可能是“被自愿”的。

毕竟朝廷的政策在,只要登记籍簿,便可得到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是,政策也是要人施行的,而施行的人,基本上都是这些占田的官僚阶级以及世家阶级。

似乎,是个恶性循环。

各地流民,本该属于朝廷所令,分配土地的自耕农,为朝廷缴税纳粮的!封建时代,自耕农才是朝廷财税的来源的主力军。

也怪不得,没有千年的皇朝,每一个皇朝发展到最后,就算是帝王不昏庸,可是,像这样的社会矛盾也会不断的累积,直到爆发起来,以一种无法压抑的态势爆发出来。

仅仅只是邺城周边的情况,王羽仿佛看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的景象。

这样的情况,如不压制,一旦扩散开来,国家必然不稳。想得远一些,只要天下恢复宁定,人口进入暴增阶段,用不了几十年,估计整个国家又要迅速地陷入土地矛盾那个怪圈中去。

心中有那么一股冲动,下诏将邺城及至河北道这些魑魅魍魉、牛鬼蛇神都给处理了,但也仅冲动了那么一下。

恼怒归恼怒,但于王羽而言,还不至于被恼怒冲昏了头脑。

毕竟,他手底下的大部分得力干将,也是这其中的一员。

再则,以当今天下的局势,要说这些官员们真犯了多大的过错,那倒也不至于。

在天下大乱,连年打仗,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之下,官员们“身体力行”,积极招抚丁口,开垦务农,恢复生产,为国家创造税收,这应当是值得“鼓励”的。

只不过,有些人是正常的进行购买,而有些人则是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强占。

只是,这种圈地问题的不断累积,带来的不仅是土地矛盾,而且,还包括在这背后的赋税问题。

按照旧制,这些官员所占土地,除根据职官等级得以免税的一部分额定田亩之外,余者都应照常按制进行夏,秋两税进行缴纳。

但是,这其中的操作空间可就太大了,让官僚自己给自己的土地为国家收税,可想而知这其中会发生些什么。

并且,这些占地官僚中,不乏似韩信这样位高权重的人物。

“我大汉文武,多有在河北道置宅占地者,夷吾,你们家呢?”看着在下面一点一点陈述情况的管仲,王羽突然好奇问道。

“臣共有庄园三处,田亩十顷,雇农约以百户。”管仲很是坦然的回答道。

这都是他合理买卖过来的,都是正规所得,谁都说不出什么来,他自然能够回答的很是坦然。

毕竟,总不能在你手下做事,连基本的买卖都不允许了吧?

事实上,他作为六部高官之一,就这么点田地,完全是很良心了。相比其他人,他这点连人家的零头都比不上。

不少官位不知道比他低多少的官员,家里面拥有的田地,说不定都比他多的多。

“夷吾,土地兼并一事,绝不可放任姑息!”

“还是要想个办法缓解才是!”

王羽在心中默默的算了一下,其实土地兼并的大头,大多数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是河北道大大小小的世家,以及前朝的那些遗留,占据了其中的大头。

毕竟,他手底下的那些文武,除了本身如张选这一类在河北道家大业大的之外,其他的也才来了几年,又能够圈多少地?

不过,这些暂且不谈,现在问题摆在王羽面前,应该怎么处置?

下诏夺其夺其田宅,这是最简单粗暴,也是最容易引起变乱的做法。且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况且,这些人的土地,倒也不是全是非法侵占。像是韩信这一类,都是真金实银买回来的。

或者是一些名誉比较好的世家,也基本都是以购买为主。顶多,就是在价格上压了压。

其中,类似于北冥世家这种不缺钱的主,根本就没必要因为这样的事情而影响了他们自己的声誉,他们想要宅子或者是土地,直接金钱开路就是。

恶意圈地,吃相极其难看的人虽然也有,而且还不少,可是,毕竟不能够代表全部。

一刀切的做法,恐失人心。

加其税,手段稍微温和一些,但是,最后的结果,恐怕也不会尽如人意。

更有可能的,还是这些“富产者”将压力转嫁到为他们耕种的佃户身上。

纵使此刻,他下一道诏,严禁天下官员以及大小世家私自圈地占民。但是,动了阶级利益,必然引得群情反抗。

君与臣之间,其实也存在一定的斗争的。毕竟,在很多时候,君的利益和臣的利益也并不是一致的。皇权和相权之间的斗争,就是君臣斗争的一个体现。

“以臣之所见,可杀鸡儆猴,于再颁均田令,且废除人头税,行田税与田役之策!其后,可加收土地购置税!”

有关的解决方案,管仲早就已经谋划已久了,甚至,还曾经与几个朝中大臣私底下商议过,故而,心中已经有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只不过,需要他一点点的去实施罢了。

刚好今天王羽问到了情况,管仲索性将他之前所准备的那些都一起陈述了出来。

无疑,管仲的意思,这是要找出几个酷吏了,让他们代替王羽进行杀鸡儆猴。

圈地的官员和世家之中,有通过正常的交易手段获得的,自然也同样有吃相难看,强买强卖,甚至是以不当手段强占的。

后面的那些人,完全可以挑出一部分典型,充当那个杀鸡儆猴的鸡。

反正,那些人,如果想要抓他们把柄的话,当然是有办法抓出来的。

“均田令,即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农民向朝廷交纳租税,并承担相应的徭役和兵役。”管仲开始解释他所谓的均田令。

均田令的内容非常繁复,对于田地的分类也繁复无比,至于均田过程之中各种规定更加是复杂无比。

“如今这天下,倒也确实会出现不少无主之地!”王羽点了点头道。

如今正是乱世,每天都有人死,这些人死了,他们的田地也就自然成了无主之地了。

尤其是在对外的战争过程之中,这其中的残酷性,如苏定方曾经在大盛和大澜之间的大肆杀戮,在中间过程最终产生的无主荒地,自然可以为均田制提供基础。

而且,乱世之中,有人会发展为新的世家,也有旧的世家会走向衰落,甚至是灭亡,这些旧的世家的灭亡,同样会空出大量的无主之地。

“往昔,税赋以每户人丁数为基,废除人头税,行田税与田役之策,即以田地数量收税,而非是人丁数量,一应徭役、兵役,也以田地数量为准,而非是人丁数量!”管仲讲到这里的时候,多少是有些犹豫的。

均田令,在他的设想之中,是第一步。

等到这一步落实的差不多的时候,那个时候,整个大苍也基本落入到如今大汉的手中了,接下来再按部就班的进行这第二步。

均田令,分的土地也是无主之地,他甚至还保护了土地私有制,保护了世家阶层和官僚阶级现有的土地合理性。可以说,这倒真是,对于如今的世家阶层和官僚阶层,是有利有弊的。

故而,推行起来,阻力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但之后的第二步,如果要推行起来的话,这个阻力就会飙升了!

以田地的数量交税,而非是人丁的数量,这也就代表着,圈地越多,所需要交的税就越多。而且,在管仲的设想之中,这个税还是阶梯制的。手中的土地越多,每亩地需要交的税就越多。

而且,就连徭役和兵役也是由手中的土地的数量来决定的。不管是那些官员或者是那些世家,他们自己家里面哪能拿出这么多人来服役。就算是能拿出来,他们乐意自己去吗?

故而,最后拿出来的,自然也就是他们手底下的那些佃民了。

这些人他们既然都拿出来了,自然就没有再回去的道理。

故而,那些隐藏的人口,也就会一步步的解放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