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92章 朱棣:为李祺加恩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92章 朱棣:为李祺加恩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宫大内,李祺在这里有一把专属的椅子,让他不必在殿中时时站着。

他的身体也不允许他时时站着了。

上一次昏迷,他整整一天半没有醒来,身体的每况愈下已然快要瞒不住了。

“明年便是朕继位以来的首次抡才大典,必须要选用最具有才能的人,朕欲用解缙为会试主考官,同时担任下个月的应天府乡试主考官,景和你以为如何?”

解缙之才是毋庸置疑的,现在又担任史书的总裁官,声望也足够,在李祺不能担任主考官的情况下,的确是不二人选。

李祺想了想后却说道:“解缙不能一人担任主考官,黄淮有不逊色于诸士的才能,是足以作为宰辅的,而且是浙东人,也让他来做主考官,想必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让解缙去浙江担任主考官,让黄淮主持应天府乡试,臣以为这样更合适。”

朱棣陷入了沉思,他明白李祺的意思。

浙东在前不久刚刚经历了那一场险些遍及所有士子的大祸,如今在朝野中正是惴惴不安之时,若是能在这个时候施恩,堪称雪中送炭,简直能够不费吹灰之力的收进浙东人心,以后不敢说如何,但至少在永乐朝会绝对支持皇帝。

无论是将来迁都,还是朱棣一直想要北征,若是能够争取到浙东出身的官员的支持,那朝野的压力都会小很多。

“景和真是有大才,朕一日不能缺少你啊。”

“陛下谬赞了,世有伯乐而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臣在建文朝时,亦有如今之能,可却只能枯守府中做一个富贵闲人罢了,若非陛下信重,又如何有筹谋大明国策之日呢?”

依旧是经典的李祺之语,每一个皇帝都会在他这一套哄人话术下,生出无穷的自信,继而更加的信任他,说话又好听,又能做事的臣子,又有哪个皇帝不喜欢呢?

对于李祺而言,怼建文不是因为真的愤怒,只是要激怒建文帝跑路罢了,称赞朱棣也不是朱棣真的就圣明无过,而只是刷朱棣的好感而已。

范仲淹曾经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李祺反其道而行之,一言让人喜、一言让人怒,喜怒都在他手中、嘴中操持,而国家大事就在这一言一语之中做成了。

这便是举重若轻、举轻若重的境界。

朱棣被哄得很是高兴,“近日显穆在国子监中声名大噪,一众大才子都甘拜下风,甚至都传到朕的耳朵里了。

他是要参加今年的应天府乡试和明年会试对吧,朕继位以来的点出的第一个状元,不会是显穆吧?”

朱棣本来只是开玩笑,可越想越觉得有可能。

最近国子监那边的声音很大,毕竟李显穆入学以来,无论是哪一科的考试,都卓然于众人之上,是那种又快又好,把一众士子吊起来打。

第一次还有人不服气,然后连续几次之后,再也没人闲的没事干去挑战李显穆了。

现在的国子监还不是王朝中后期那个花钱就能上,而且充斥着权贵子弟的镀金之地。

现在的国子监是真的汇聚了全天下的才子,在这里的举人都是佼佼者,很多都是各地州府第一等的人才,才能够进入国子监。

李显穆在这里为魁首,那后面会试、殿试面对同一批人,不也是吊起来打?

明年李显穆才十二岁吧?

十二岁的状元?

李祺轻声道:“臣对臣子的才学很有信心,他比臣的天赋更高,臣悟道的时候太短,寿命又更短,他明年才十二岁,若是能在永乐朝出一位十二岁的状元,也算是文华彰显的盛事了。”

朱棣眼中一亮,的确如此,十二岁的状元是注定要被记录在历史上的,这等神童降世于永乐朝,岂不正说明他这个皇帝所统治的时代文华昌盛嘛。

“若显穆当真中了十二岁的状元,朕这个当舅舅的,都不知道该给他安排什么官职了。”

“陛下倒是不必对此事发愁。”

李祺笑道。

朱棣疑惑的望向李祺,不懂他这话是什么意思,状元按照惯例至少要赐翰林院修撰的,李祺指了指自己,“臣这身体能撑到明年殿试已然是天幸了,他即便是能侥幸中了状元,怕是先要守三年孝,等授官的时候,已经十五六岁了,倒也不离奇了。

臣最怕的是接下来的这个冬天,若是死在那时,那可就耽误穆儿了。”

历史上的李祺就死在了永乐元年的冬天,这一世朱棣提前一年打进了应天,所以永乐二年的乡试,其实在历史上是建文四年八月、亦是洪武三十五年八月。

按照历史上来看,李祺是很难活过这个冬天的,他只能尽量让自己多活一段时间,尽量熬过这个冬天。

朱棣闻言却有些笑不出来了,满脸复杂的望着李祺,这种在生死之间豁达的态度让人说不出话来。

但他心里有些难受,从建文三年二人相见以来,其实满打满算相遇不过一年,可朱棣却觉得自己和李祺一见如故,他以来是不曾想过自己会对一个大臣这么信任的。

可李祺用所作所为、所行所言让他知道这世上真有这样的赤诚君子,他亲眼看到一位圣人就这样诞生,就像是古代典籍中所描写的一样,有时候真的觉得很魔幻。

他站起来在殿中踱了几步,而后对身边的洪保吩咐道:“去将文渊阁诸阁臣学士叫到这里来,然后把礼部尚书召进宫来,朕有大事要宣布。”

李祺有些好奇朱棣这是要做什么。

文渊阁本就在宫中,这些阁臣过来的速度都很快,因为皇帝叫的急,所以众人面上都带着浓浓的好奇,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进了殿中后,解缙等人见到李祺在这里,便眼神示意,李祺回了一个他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眼色。

这下众阁臣皆有些惴惴了,李祺就在这里竟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

礼部尚书匆匆进宫后,便见到殿中站了一群人,顿时有些慌,连忙上前给皇帝行礼,而后悄悄观察着殿中的氛围,有些紧张,但并不是凝滞,他稍微松了一点心。

朱棣见到众人都来了,便开口道:“方才朕和李景和商议下个月的乡试以及明年的春闱。

解缙,朕准备让你去浙江担任主考官。”

解缙顿时一愣,他本来以为自己会是应天府主考官的,按照惯例应天府主考官会是会试的主考官。

难道陛下要让李祺担任主考官吗?

虽然愣了一下,但他还是立刻领了命。

“除了浙江省的主考官外,明年的会试主考官,朕亦准备以你担任。”

解缙这下不光是欣喜,还有浓浓的疑惑,欣喜主考官还是落到了自己身上,修史、担任主考官后,他的名望将会大大增加,但为何自己不是应天府的主考官呢?

“黄淮,你来担任应天府主考官,明年和解缙一起担任会试主考官。”

因为元史之事,在内阁众人中一向低调的黄淮直接愣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会试主考官之事怎么会落在自己身上呢?

皇帝这句话让众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何解缙会去浙江担任主考官了,江南有三省,解缙是江西人,那他自然不能去江西,那就只剩下直隶和浙江。

黄淮是浙江人,那就只能让解缙去浙江,黄淮去应天府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黄淮去江西,自然是因为解缙即便是不担任应天府主考官,他的威望依旧足够会试主考官。

可黄淮需要应天府乡试主考官的身份来刷资历。

黄淮从短暂的愣神中回过神来,而后直接出列行了三叩九拜大礼,几乎瞬间便泪流满面,哽咽道:“陛下大恩,臣没齿难忘,浙东千万学子,皆生生世世颂陛下大恩大德是也!”

朱棣沉声威严道:“浙江亦是朕的疆土,尔等皆是朕之臣民,朕自然一视同仁,当日景和所说之言,尔等记在心中,务必要忠于大明,往日一切,朕便既往不咎了。”

黄淮又是哐哐磕了几个头,任谁都能听从有多真,“臣定将陛下之恩德广播浙东,使浙东之人,知陛下之仁。”

殿中一众臣子,包括被抢了应天府主考官位置的解缙,皆不由为皇帝这一手而感到惊叹,这么轻松的就获取了浙东民心。

解缙却望向了李祺,他总觉得这个手段很是眼熟,李祺经常用这种办法,李祺微微摇头,解缙便收回了视线。

心中则在感叹,“景和真是圣人的作派,虽说现在浙东表面上归附了,可谁知心中所想呢?

为了国家安定,竟这样举荐了浙东学派,让他们彻底从先前的漩涡中脱身,还不居功。”

朱棣挥挥手让黄淮起来,而后才对众人沉声说道:“朕今日将你们召来,不是为了这件事。”

众人当然知道,区区任命两个主考官的事,不值得这么大的阵仗,众人静静站着聆听皇帝圣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