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世家五百年 > 第141章 苍天为证,臣言无虚

大明世家五百年 第141章 苍天为证,臣言无虚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伴随着汉王的厉声喝斥,紧接着一道惊雷在殿外炸响,好似就炸在殿门外一般,暴雨随着雷声倾泻而下。

朱棣负着手静静听着自己的儿子和外甥在争吵,嘴角竟浮现出一丝笑意,他隔着那道大门微微敞开的缝隙,望向了满是阴云的天际。

汉王依旧不曾停下,“李显穆你在这里说这些狂放之言,苍天亦不能过耳,有天雷落下,李显穆你当真变无所畏惧吗?在这明堂之上,在圣上之前,在诸多大臣之前而敢说出方才那等对宗王不尊之言!”

“臣只知敬天法祖而诚君,圣上便是天,臣在暴雨之下、暴雷之下、狂风之下,亦敢说方才之语,若有一言为虚,便教天雷将正当刻齑灭。”

说来也怪,李显穆说出这番话后,那响彻的炸雷竟突然消失了,雨声却愈发的激狂起来。

“李显穆你不要再在这里胡搅蛮缠,孤说的乃是太子之事,与你又有何干?”

汉王依旧恶狠狠的,可他的言语却显出了让步,这是明显感觉到了不利,想要避战。

朱棣略有些失望的掉头回来,正要开口,却听到李显穆哂笑道:“汉王殿下所言可真没道理,于私,您和太子殿下皆是臣的表兄。

兄弟和睦,臣不希望您背上攻讦兄长的恶名,这是弟弟所应该做的,您不必感谢。

于公,太子殿下身负社稷,乃是陛下亲自定下的储君,是为重于泰山天下!

天下之重一石,陛下独占八斗,储君一斗,其余万民一斗,太子虽于陛下相比微不足道,可也不是我等所能相提并论。

任由其深陷于污泥之中而不为,若太子不安,朝野必将动荡,臣身为国家大臣,自有职责在身,维护储君非是维护其人也,而是维护社稷之位!

若今日殿下乃是储君,有人诬蔑殿下,臣亦为殿下所言,殿下即便不是储君,身为国家亲王,若有人构陷大王,臣亦为之辩之,恰如当年先父为湘献王在建庶人之前,争锋相言,此乃臣为臣之道,乃臣为人之道,殿下莫要误会!”

汉王还要说话,却被朱棣制止,“你一个打打杀杀的莽汉,岂能是朕所钦点状元的对手,数遍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能在言辞上胜过你这表弟的也没有几人,你且退下吧。”

汉王心中存着一口郁郁之气,可又知道皇帝所说实在是有道理,只能憋着气,退到一侧只冷冷望着李显穆。

朱棣依旧负手,他向着殿门外走去,而后在门口的太监未曾反应过来时,重重地推开了武英殿的大门。

先是一阵狂风卷进,将朱棣身上的大袍吹得烈烈作响,袖筒甚至直接卷了起来,鬓发飞扬,殿中众臣一见,着急忙慌的从后连忙跑过来。

“陛下小心着风雨,莫要着凉。”

“陛下殿外阴寒,还请快快回到殿中。”

身边伺候朱棣的两个大太监,更是着急忙慌的上前就要为朱棣挡风,却被朱棣轻轻推开,朗声笑道:“不过是些许风雨罢了,又算得了什么?朕从尸山血海中走过,也不曾皱过一下眉头,还能让这风雨掀翻了不成!”

皇帝的话中有话,听的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感受着殿外呼近的狂风,吹在脸上传来辣辣的疼痛感,而后是风卷着雨,终究还是有几滴落在了众人的脸上。

“听听这殿外的风声、雨声、雷声、电声,在今日突然掀下了这瓢泼大雨,在这紫禁城中雷声不断,这是老天爷在对咱们说话呀,这是老天爷在对咱们进行一些警示呀,他知道朕的大明之中发生了一些父子失和之事。

甚至要累及天下万方。

其过在谁?其错在谁?其罪又在谁呢?

李显穆!

无论你有何私情,无论你有何公心,无论是为太子,还是为朕,亦或为大明的江山,大明的宗庙,朕知道你想为太子说话。

朕给你这个机会,就在这雷雨之下,就在这电闪雷鸣之中,就在这苍天所目视的武英殿中,朕给你为太子辩驳的机会!

苍天在看着你,你要说些实话,你要说些你心里的话。”

“臣对陛下绝无一句假话,若有,便让天雷将臣打为齑粉,永世不得超生!”

李祺在九天之上望着这一幕,嘴角含笑,莫说这世上没有什么有意志的苍天神灵,就算有,那也该站在我李氏一方,被打成齑粉的还不知道是谁!

他手中的幻神香愈发飘渺,潜移默化的在微小处改变着一些东西。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微小的优势并不足以改变什么,可对于李显穆而言,这已然是最大的助力。

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支点,它便能撬动整个大势的翻转!

这是殿门前的两个太监,已然将挡雨的纱幔拉好,而后招呼着另外一边的两个太监连滚带爬的离开了殿中。

又是一道连续划破天际,恍如裂开天恒的闪电,将整个紫禁城竟划出了七八息的光亮,殿中众人的面目亦照得一清二楚。

皇帝的脸上说不出有什么神情是漠然、是期待,还是愤然,他好似庙中的神佛塑像,面无表情,却隐含着血火的慈悲。

他背对着众人,众人自然便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有何想法,只觉得他挺立的脊梁,犹如长枪出鞘,带着凛然的气息,让众人心中亦忍不住生出振作。

汉王已然有如丧考妣之相,他万万没想到,今日对太子之问罪竟会落到如今局面之中。

今日本该不是如此,皇帝本该对太子大声呵斥,继而废除其储君之位,作为嫡次子,他本该登临储位,可现在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虽然皇帝依旧对太子抱有深深的怀疑,可现在这种怀疑已然有了推翻的迹象。

如果……

汉王忍不住望向了李显穆,其人之善辩,其人之善言,他已然领教数次,如果李显穆真的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将对太子所有的指控都推翻了,如果他真的能够说服皇帝呢?

汉王根本不敢想象那副场面,他筹谋了数年,才终于得到了这个几乎天时地利人和的机会,下一次还会有这样的妖术之事吗?

下一次还会有这样,在短时间内轰动整个大明的政治事件吗?

夺嫡的机会稍纵即逝,可现在他做不了什么,皇帝已然决定要给李显穆一个辩言的机会,他难道能否决皇帝的建议吗?

他是想要夺嫡,可也不能让皇帝就这样明显的察觉出他的**裸的心思,丝毫不顾及兄弟情谊的心思。

他即使再愚蠢他也明白,这也是皇帝所深深忌惮的,此番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猜疑,才有了今日的结局,可若让皇帝将怀疑的目光落到他的身上,甚至怀疑是他所设计了这一切,那一切的愤怒和后果都将倾泻到他的身上。

那时完蛋的就不是太子,而是他汉王,他只能盯着李显穆,看能否从中找到破绽,他只能寄希望于李显穆的失误以及无能!

汉王脸上的苍白,除了背对着众人的皇帝之外,其余众臣皆瞧得一清二楚,这等形势他们一言不发,只是微微垂着头,无人知道这些人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尤其是一群勋贵。

他们本该是支持汉王的不二之选,可此时竟然诡异地噤声了,仿佛今日殿中不曾出现他们的身影一样。

尤其是列在众人之首的英国公张辅,他才是真正的一副神像,面无表情,眼中灰暗,让人根本琢磨不透他在想什么,只有偶尔望向李显穆时,才会出现一丝波动,透露出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他不一定是支持太子的,但他与汉王也从来都不亲近,他是相当有政治智慧的,能看得出李祺和李显穆父子,在太子身上究竟压下了多少重注,于是他也不由自主地偏向了太子。

以他在大明中的分量,以他在勋贵中的威望,他不为汉王发声,就已然是汉王莫大的损失了!

皇帝似乎终于对这风雨欣赏的腻了。

他回了身。

于是殿中又是一变。

面无表情如神像的英国公张辅面上浮现了恭敬之意。

苍白之脸的汉王面上浮现出了红润。

伏在地上的太子朱高炽依旧伏在地上,只是身形更加匍匐。

其余诸臣皆深深垂下头。

这便是天子之威,当他不望着众生时,众生皆有其道,当他望向众生时,众生便要俯首帖耳。

任你太子诸王,任你功侯贵戚,和那天下芸芸众生、万万草民亦无什么不同!

无非是穿着绫罗绸缎,无非是品着美酒佳肴,无非是有佳人在侧,可生死、尊严、荣辱皆操之于手。

皇帝往着殿中而去,身后亦有狂风掀起他的下摆。

众人皆跟在皇帝的身后,往先前的位置而站、而立、而坐。

朱棣大喇喇的坐回皇位上,而后抬眼望向李显穆道:“你现在可以为太子之事而出言了。”

朱棣的目光扫下,扫过所有人。

几乎每一个人都寒毛直竖,什么叫伴君如伴虎,此时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如今的朱棣比方才李显穆刚刚入殿时还要可怕!

这是太子之位能否保证的关键时刻!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

李显穆只觉浑身的血液都在倒流,纷纷往脑海中而去。

在这一刻,他的意识竟前所未有的空灵,他听着呼啸在耳边的风声,听着落在心头的雨声,听着偶尔划破夜空中雷声,他竟然在思考!

这就是我李显穆一生中的高光吗?

这就是我李显穆这一生将要名留青史,为世人所敬仰的人生时刻吗?

三番两次,入殿以来,步步杀机,与皇帝辩,与汉王辩,终究是得到了这个机会。

我必胜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