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 第1564章 威压当世,万邦拜服。

一众文臣武将,纷纷顿住脚步,目瞪口呆地盯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宏伟宫殿,心中的震撼溢于言表。

他们不由自主地放缓了步伐,唯恐惊扰了这如梦似幻的景象。

而站在队伍末尾的番邦使臣们更是瞠目结舌,他们中许多人来自西域诸国或草原部落,虽久闻大唐富庶强盛,却从未料到竟有如此奢华精致的建筑。

一时间,阵阵惊呼声从百官之中传出。

一名官员咽了咽口水,语气艰涩道:

“我们该不会是来错地方了吧?这...莫非是...”

宫中内侍见此场景,连忙出言呵斥。

“肃静!不得喧哗!”

然而,内侍的声音未落,人群末尾便传来几声闷响,竟是几名番邦使臣因震惊过度而双腿发软,直接跪倒在地。

他们瞪大双眼,满脸不可思议地仰望着那座琉璃辉映的太极殿,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

“天神在上....这真的是凡人能建造出的宫殿吗?”

“听闻大唐以琉璃为瓦、黄金作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般威仪,难怪连突厥铁骑都败于其下。”

这时几名鸿胪寺官员,听到这些议论声,眉头微蹙,正欲呵斥,却被长孙无忌抬手制止。

长孙无忌前些天已经从自家夫人那里得知,秦家已经掌握了炼制琉璃的秘法,并且还专门打造了两栋琉璃阁楼。

故而,如今见到太极殿今日这副光景,并未表露出太多的惊讶。

长孙无忌瞥了一眼队伍末尾丑态尽出的番邦使臣,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低声道:

“让这些蛮夷看看我大唐之鼎盛,也好叫他们明白,何谓真正的天朝上国。”

几名官员闻言,偷瞄了一眼宫中内侍,见他们对番邦使臣的跪拜之举视而不见,一下子反应过来,连忙躬身应是。

然而,对于这些叩拜的番邦使臣而言,换装了琉璃门窗的太极殿,只是开胃小菜。

因为还不等他们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时,宫墙外突然响起阵阵高呼:

“天佑吾皇,四海承平——”

紧接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突然从身后传来,打破了殿前广场的静谧。

殿前广场上的一众朝臣,心中一惊,纷纷回头望去。

却见鸿翎急使策马疾驰而来,右手的朱翎铜符在朝阳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双手高举一封金漆战报,声音洪亮如钟:

“启禀圣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李靖将军露布飞奏——吐谷浑王城伏俟城已破,擒获酋豪二百余口,缴获牛羊数十万,斩首二十万级,余众皆降!”

这一声犹如平地惊雷,在殿前广场炸开。

文武百官顿时哗然,随即爆发出震天响的欢呼声。

有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人忍不住交头接耳,更有人直接振臂高呼:

“圣人英明!大唐威武!”

整个场面热烈而庄重,仿佛连空气都被点燃了。

然而,与百官的兴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番邦使臣。

他们原本就因琉璃辉映的太极殿震撼不已,此刻听到如此捷报,更是面如土色,双腿发软者比比皆是。

有几人甚至忘记了礼数,直接瘫坐在地上,目光呆滞地看着那封金漆战报,仿佛看到了自己国家未来的命运。

此时,御阶之上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伴随着内侍尖细的嗓音再次响起:

“圣人驾到——”

随着这一声悠长而庄重的宣唱,整个殿前广场瞬间肃静下来。

文武百官齐刷刷地俯身叩拜,番邦使臣们也慌忙地挣扎着起身,手足无措地模仿大唐礼仪,却因惊恐未定显得狼狈不堪。

紫金冠冕映日生辉,明黄龙袍随风轻扬。

李世民缓步而出,每一步都似带着千钧之力,却又从容不迫。

他目光如炬,先扫视了一圈跪伏在地的群臣,又落在那些面色惨白、汗流浃背的番邦使臣身上,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呈上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般回荡在每个人的耳畔。

鸿翎急使双手将金漆战报高举过头,小心翼翼地趋步上前,将战报递交给内侍总管无舌。

无舌躬身接过,再转呈至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并未伸手去接,而是略作停顿,环顾四周,用一种低沉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说道:

“诸卿平身。”

待众人缓缓起身。

殿前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仿佛被压制到了极致。

所有人低眉敛目,不敢瞻仰御阶之上的那位雄才伟略的帝王。

片刻之后,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旋即瞥了无舌一眼,神色平静,透着一股威严,淡淡道:

“念...”

无舌躬身应喏,双手展开金漆战报,声音清朗而铿锵,逐字逐句宣读李靖将军的露布飞奏。

“臣陇右道行军大总管李靖,顿首百拜,谨奉捷表以闻陛下:”

“伏以天威遐震,王师西指。”

“今五月初九,臣率虎贲十万,越祁连之险,破吐谷浑于伏俟城下。虏酋伏允弃其巢穴,夜遁大碛,余众溃散,都城已克。”

“是役也,赖陛下神武天授,庙算无遗。我军衔枚疾趋,乘月晦袭其南门,火矢裂穹,云梯竞举。”

“丑虏婴城而守,然士无斗志,及晓,城堞皆赤。擒酋豪二百余口,获牛羊驼马三十万,珍宝、金罽、瑟瑟充溢府库。”

“更有伏允牙帐狼头纛、青海龙文弓,皆已封存,候旨进献。”

“臣观吐谷浑自恃险远,屡悖天常。今其宗庙为墟,贵胄系颈,实乃陛下德绥八荒,义通百蛮之效。”

“祁连积雪,犹带汉家旗色;青海波涛,尽洗胡尘腥膻。”

“唯余孽伏允窜身流沙,臣已遣轻骑分道追索,必使魑魅无所遁形。河西陇右,自此永绝豺狼之患。”

“将士雨淋日炙,皆愿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臣不揣愚陋,谨遣鸿翎急使驰奏阙下,伏乞陛下昭告太庙,慰列祖之灵;犒赏三军,励忠勇之气。”

“敢冒天威,无任战栗屏营之至。谨奉捷表以闻。”

“贞观六年五月初九日,臣李靖诚惶诚恐顿首。”

无舌的声音在殿前广场上空回荡,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敲击在众人心头。

李世民则双手负于身后,目光深邃地注视着远方,仿佛穿透了巍峨宫阙,看到了那片被大唐铁骑征服的土地。

他微微颔首,嘴角浮现一抹淡然笑意,却未发一言。

待无舌念毕,整个广场陷入短暂的寂静。

随着战报的宣读,文武百官的神情愈发激动,而番邦使臣们的脸色则愈加苍白。

少顷,群臣跪拜,高呼:

“圣人英明,臣为圣人贺,为大唐贺。”

番邦使臣们,五体投地,颤颤巍巍地喊道:

“天朝威德,四海归服!外臣叩贺大唐圣主陛下,万国仰瞻之天可汗,万世永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