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706章 顾雍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706章 顾雍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顾雍字元叹,吴郡吴县人,是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政治家。

他年少时受到蔡邕的教导,擅长琴艺和书法。顾雍的才华和专注使他备受蔡邕赞赏,并赠予他一个名字。

顾雍曾担任多个县长职位,包括合肥、娄、曲阿和上虞。他在这些地方都有出色的治绩。

后来,他进入孙权的幕府,担任左司马,并逐渐晋升为大理、奉常,最终成为尚书令和阳遂乡侯。

公元221年,孙权称吴王,顾雍继续担任大理、奉常和尚书令。顾雍的家人直到后来才得知他的封号,感到非常惊讶。

黄武四年(225年),他改任太常,并在同年晋升为丞相和醴陵侯。顾雍在相位上任职了19年,多次提出匡弼辅正之言。

赤乌六年(243年),顾雍去世,享年76岁。孙权亲自前往吊唁,并追赠他谥号“肃”。《唐会要》将顾雍等八人评为“魏晋八君子”。

顾雍出身吴郡吴县,他的曾祖父顾奉是东汉颍川郡太守。顾雍幼时拜名士蔡邕为师,学习弹琴和书法。

他才思敏捷,心静专一,艺业日进,深受蔡邕喜爱。蔡邕赠之以名。故顾雍与老师蔡邕同名。

又因受到老师称赞,故取字元叹。后被州郡表荐,弱冠时就出任合肥县长,相继担任娄、曲阿、上虞的县长,所在之处都有治绩。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被朝廷授为讨虏将军,领会稽郡太守。孙权受命后,并未到郡就职,

而是以顾雍为会稽郡丞,代理太守之职,顾雍讨除寇贼,使得郡界宁静,官吏百姓归服。数年后,进入孙权幕府担任左司马。

黄武元年(221年),孙权为吴王,顾雍任大理、奉常,又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顾雍受封之后,家人根本不知道,直到后来听说才大吃一惊。

黄武四年(225年),顾雍在吴县迎接其母至武昌。抵达武昌后,孙权亲自祝贺,在庭上拜其母,公卿大臣都参加宴会,后太子孙登又前来庆祝。

顾雍不饮酒,沉默寡言,举动得当。孙权曾经感叹:“顾君不说话,只要说了言必有中。”在众臣饮宴欢乐之际,大家都惟恐自己酒后失态被顾雍看见,所以不敢尽情。

孙权也说:“顾公在坐上,让我们无法开心。”他让人敬畏到如此。同年,改任太常,进封醴陵侯,不久代孙邵为丞相、平尚书事。

顾雍为相后,他仿效汉初的治国方法,选择文臣武将时必选称职的,从不以个人爱好去选择。

而一旦派任后,他便会全心全意地委托他们。他常常访问民间,收集建议,秘密上疏孙权。

如果被采纳,就推功于孙权;如果不被采纳,就一直不说。孙权因此很看重他。

然而他在朝廷上有所陈述与建议,言辞表情虽然恭顺,但所坚持的原则正直不屈。

孙权曾咨询朝政得失,辅吴将军张昭趁时将自己收集到的意见陈述出来,颇以为法令太严,刑罚过重,应该有所减损。

孙权听了不作声。他回头问顾雍:“您认为怎样?”顾雍回答说:“臣听到的,就是张昭所说的。”于是孙权才讨论讼狱减轻刑罚。

当时驻守前线的各位将领纷纷献上讨敌之策,孙权为此询问顾雍,顾雍回答:臣认为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功名,因此不应该听从。

孙权对顾雍很尊敬,也很信任,每有难题时便会派中书郎前往请教他。每当顾雍赞成孙权的意见时,顾雍就会请孙权的秘书吃饭,把问题研究个透彻,

然后再送秘书离开;如顾雍不赞成孙权的意见的话,那么他就不会请客了,也不多说话,这样孙权就会知道自己的观点有待改进。

因此,孙权派秘书请教顾雍后便不是问秘书:“顾公怎么说?”而是问:“你吃饭了没有?”

孙权晚年宠信酷吏吕壹、秦博,任命他们为中书,主管审核各官府及州郡上报的文书。

吕壹等因此逐渐作威作福,于是开始建置机构卖酒、关隘征税牟取暴利,检举他人罪过,细微的小事也上报朝廷,

再加重案情进行诬陷,毁谤大臣,排斥陷害无辜之人,顾雍等人都曾受到他们的举报告发,并因此遭到谴责。

后来吕壹邪恶罪行暴露,收押在廷尉府中。顾雍前往审理此案,吕壹以囚犯身份见顾雍,顾雍和颜悦色,问他诉讼言辞。

临走时,又对吕壹说:“你心里还有什么想说的吗?”吕壹只是叩头无话可说。当时尚书郎怀叙当面斥骂羞辱吕壹,顾雍批评他说:“官府有明确的法令,何必如此呢?”

顾雍教子有方。有次孙权出嫁一个侄女,嫁给顾氏的外甥,婚宴请了顾雍父子及孙子顾谭。

当时君臣们非常欢洽,顾谭多喝而醉,醉而起舞不已,无法制止,顾雍内怒,只得留待明日。

第二日召谭当面严责,道:“君王以忍辱负重为德,臣下以恭敬谨慎为节。当年萧何、吴汉都立有大功,但萧何每次见到高帝时都如同不会说话一样;吴汉侍奉光武皇帝(刘秀),也一向谨慎勤劳。

你有什么汗马功劳可言吗?只不过是依靠了我们顾氏门第的资格而受宠用罢了,因何舞得如此得意忘形?

虽说是出于酒后,其实还是恃恩忘敬、谦虚不足,看来败毁吾家族的人必是你了。说毕,转身向壁而卧,不再理谭,顾谭悔立一旁,足足达一个时辰(两小时),才被祖父遣走。

在顾雍病势稍轻的时候,孙权令太医赵泉诊断,又拜顾雍的小儿子顾济为骑都尉。顾雍听说后,悲伤的说:

“赵泉善别死生,我一定起不来了,所以陛下想要我活着见到顾济拜官啊!”

赤乌六年(243年)十一月,顾雍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孙权身着孝服前往祭吊,赐谥号“肃”。

由顾济袭爵,顾济无后,所以在他去世后,国嗣断绝。

永安元年(258年),吴景帝孙休下诏,以顾裕嗣爵醴陵侯。

作为盘踞江东吴郡的地头蛇世家之一,吴郡顾氏是孙权极力拉拢的对象,顾雍作为家族的佼佼者,不置可否被委以重任。

从孙权继承其父兄的基业到称帝建国,顾雍见证了江东的崛起,并始终是东吴群臣之首,被孙权亲近信任。

不仅是东吴任职最长的丞相,也是三国任职最久的丞相,顾雍如何以密重治国?

顾雍胸中有济世之才,还是个话少实干的政治家,东吴能够得到大力的发展离不开他的治理。

黄武四年(225),顾雍成为东吴第二位丞相,而对孙权来说却是痛并快乐着的。

顾雍沉默寡言,举止端庄,就连孙权在他的面前都不敢摆架子,群臣皆善饮酒,唯独不敢在顾雍出现的宴会中酩酊大醉,

生怕自己酒后失态被顾雍看见而遭到斥责,就连孙权也因为喝酒不敢尽兴而感叹说:“顾公在坐,使人不乐”。

寡言慎动的顾雍得罪了不少人,也使得他日后含冤入狱,但不可否认的是,为相十八载,顾雍对东吴的作用堪比西汉的萧何。

顾雍老成持重,没有因为家族是吴郡大姓而欺上瞒下,而是选贤举能,对文臣武将进行适合的委派。

早年就下过基层的顾雍深知地方民意的重要性,他常常微服私访,并秘密上书建议孙权,若是孙权接受了这些建议,则推功于孙权;

如果孙权没有采纳,顾雍也就引而不发,待到合适的时机再谏言。这样一心为国为君的臣子,如何让孙权不喜欢呢?

不过能令孙权敬畏的人,顾雍可以不在言语上忤逆孙权,但他会用行动来捍卫原则。孙权会将自己的意见通过中书郎向顾雍表达,

顾雍赞同的,会将中书郎留下了一起吃饭,在查缺补漏后再向孙权汇报;顾雍不赞同的,中书郎就享受不到丞相家的饭菜,于是孙权问中书郎最多的问题就是他是否吃饭。

“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由此可见,孙权对顾雍的器重之盛,能和周瑜不相上下。

顾雍最让人称道的便是他“密重”的品质了,师从名士蔡邕的他“专一清静,敏而易教”,学到了老师的一身本领,蔡邕贵异之,赠之以名,又因为蔡邕常常赞叹顾雍的才能,故取字元叹。

孙权子承父业,被朝廷授为讨虏将军,领会稽郡太守时,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他果断任命顾雍为他代行太守之职,换来的是整个郡的安定。

同时,顾雍不慕名利,封侯拜相也不为所动,西楚霸王项羽曾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但顾雍在孙权为吴王后封阳遂乡侯,他的家人都不知道,“顾雍领封侯之日,而家人不知,故前代称其贤也”。

同样,顾雍的公正无私也是出了名的。顾雍之孙顾谭有才学,“不脩意气,或以此望之”,孙权常常因为顾谭的才能对他极为厚待,多次给予赏赐和特别召见。

然而顾雍比顾谭清醒多了,在一次宴会上,自以为朝中新贵而自得的顾谭喝得大醉,起舞不已。

盛怒之下,顾雍在孙子第二天酒醒后痛骂他一顿说:“恃恩忘敬,谦虚不足。损吾家者必尔也”,让顾谭罚站了两个小时才准他离开。

正是祖父这番惩戒让顾谭幡然醒悟,也激励着他日后哪怕受到小人诋毁而被流放依然能够坚守原则。

顾雍虽然没有因为涉足太子孙和鲁王孙霸的二宫之争,也比他的后继者们任职的时间更长,但不代表他有着绝对安全的政治环境,

哪怕为孙权坐镇中央,在早年得到孙权的信任器重,顾雍还是失手于酷吏吕壹。跟随孙权数十年,

顾雍应该是东吴群臣中最了解孙权的了,也知道自己该做个什么样的臣子,才能在残酷的政治倾轧中活下来。

孙策死后,孙权根基未稳,凭借周瑜、张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最终奠定东吴基业。

然而比起手握军权的周瑜和刚强犯上的张昭,顾雍以一个顺从者的身份侍立孙权左右,他不说没有把握的话,

也不会用言语顶撞自己的主公,更不会自持家族的势大来以下犯上,就算孙权想对他动手都找不到机会。

孙权不好在明面上动手,不代表他的“特务头子”吕壹不使坏,“造作榷酤障管之利,举罪纠奸,纤介必闻,重以深案丑诬,毁短大臣,排陷无辜”。

顾雍很不幸成为被吕壹扳倒的最大的官员,但直到吕壹伏诛,顾雍都没有大碍,甚至还给了吕壹最后的体面,维护了孙权作为君主的颜面。

然而殊荣不断的顾雍也没几年活头了,经过太医赵泉诊断,孙权深知顾雍时日无多,于是拜顾雍的小儿子顾济为骑都尉,

在顾雍病逝后,孙权更是着孝服前往祭吊,这是东吴后来几个丞相都没有的殊荣。

孙权没有信任的人,簇拥他的是兄长的旧部,名义上掌控的地方有着根深蒂固的世家豪强,就连自己的亲戚都和曹操暗中来往。

孙权一开始选择顾雍,是他需要为江东世家立一个表率,当他能真正掌握这块地方后,这个代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顾雍何等聪明,作为吴郡顾氏的代表人物,在孙权手下混迹数十年的察言观色,让他面对孙权时既能恭顺有加,又坚守原则;

虽为世家豪强,却事事以主君为核心;心思缜密而老成持重,这些最终让顾雍成为东吴在位时间最长也是结局最好丞相。

顾雍此人宽广博大的胸襟气度、谨言慎行的严谨作风、为国为民的人生追求、不慕浮名的高深境界、出类拔萃的人生智慧,非常值得世人学习。

顾雍一生如此幸运,凭借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才华,也不是家门出身,而是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就是为人低调点,没毛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