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699章 张昭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699章 张昭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为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重臣。

年少好学,博览群书。成年后曾被举荐为孝廉,但是推辞未就。后刺史陶谦举荐他为茂才,

但是他不应召,陶谦认为张昭轻视自己就将他抓起来,最后张昭在好友赵昱的帮助下才被解救出来。

在孙策正在创建东吴基业的时候,对张昭极为重用,任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后孙策临死之际留下遗言嘱托张昭拥立并辅佐弟弟孙权。

于是在孙策死后张昭就率领百官拥立孙权并辅佐他。张昭也受到孙权的敬重,成为孙权的长史。

但是此后孙权多次听不进去张昭的劝戒,君臣之间逐渐产生了隔阂。此后张昭以生病为由不朝见孙权,

孙权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张昭居家无事,于是就著述了《春秋左氏传解》和《论语注》,

但最后又迫不得已又入朝觐见孙权。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终年八十一岁。张昭留下遗嘱,

要求薄葬。孙权亲自素服吊唁,并追谥张昭为“文侯”。后张昭长子张承被封侯,故由小儿子张休继承爵位。

张昭为东吴政权打下了重要基础,他辅佐孙策创建东吴基业,在孙策死后又辅佐孙策弟弟孙权巩固政权。

晋朝陈寿在其著作《三国志中》说到:张昭受孙策遗命辅佐孙权,功勋克举,他忠謇

动不为己却以严被孙权忌惮,以地位高被孙权见外,既不处宰相之位,又不登师保之职,

从容闾巷,仅养老而已,以此来说明孙权比不上孙策。

张昭出生于徐州彭城,即今江苏徐州。年少好学,擅长隶书,跟白侯子安学习《左氏春秋》,

博览群书,与琅琊[yá]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一道出名互为友好。成年后被举荐为孝廉,但是他推辞未就任。

曾与王朗一起讨论以往君王避讳之事,州里的才士对他都颇为赞赏。当时的刺史陶谦举荐张昭为茂才,

但是他不应召,陶谦就认为是张昭轻视自己,于是将张昭抓起来。赵昱后面想办法才将张昭解救出来

汉末天下大乱,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出征徐州,徐州一带士民大多避难到扬州地区,张昭也南渡长江至江东地区的扬州,

孙策立马拜会张昭,待以厚礼。孙策在创建东吴的霸业时,任命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

而且后面孙策还待张昭就像知心朋友一样,带着张昭去拜见自己的母亲。张昭经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

信里面都在称赞他平定治理江东的功劳,并且还认为张昭的功劳最大,张昭很是难办,但是孙策听到这种情况后便以当年管仲和齐桓公来比喻张昭和自己,

对张昭没有责怪,更加欣赏张昭。当时荆州的刘表曾自己写信,想要把这封信寄给江东的孙策,

刘表先让当时的名士祢衡过目信的内容,祢衡看后嗤之以鼻,嘲笑说刘表写的信不足以让孙策身边的重臣张昭过目。

建安五年(200年),广陵郡太守陈登把郡府设在射阳,孙策向西攻击黄祖,陈登引诱严白虎的余党,

准备在孙策后方起事。孙策率军回击陈登,先驻在丹徒,等待运输粮草。当初,孙策曾杀死吴郡太守许贡,

许贡的家奴和门客藏在民间,打算为许贡报仇。孙策性喜打猎,后孙策乘马驱驰时,突然遇到许贡的三个门客,

他们用箭射中孙策面颊,后面的卫士骑马随即将门客全部刺杀。孙策受伤很重,召唤张昭等人,

在他临终前,就把自己的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希望张昭辅佐他。在张昭刚辅佐孙权的时候,

孙权还小,孙权的母亲吴夫人担心孙权年少不能处理好事情,就引见张昭及大将董袭等人,

询间江东能否保得住,董袭表示江东的地势险阻是外敌不易入侵的,并且江东地区有清正廉洁的长官,

深得民心,正是天时地利人和。江东地区是可以保住的。建安七年(202年)或建安十二年(207年),

吴太后去世,她担心江东的局势,于是就召来张昭等人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辅佐孙权巩固统治。

孙策死后,孙权即位,孙权任命张昭为军师将军。张昭与孙劭[shào]、滕耽等人就仿照周朝和汉朝,

一起制定国家的仪礼等大事。当时孙权因为悲伤没有过问政事,

于是张昭就告诫孙权不要因为放纵个人感情而忘却自己作为国家继承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这才使得众人心里感到有所归靠。当时孙权刚接管江东的时候,天下四分五裂,到处都有造反的人。

张昭为孙权书案例继位,第一件事就是陪同孙权骑马出巡诸军,向孙氏宗亲、各士人、武将等表示对孙权的支持,

让江东将士明确政权归属。其二,张昭辅政的时候,就安抚百姓,讨伐谋逆之人。他上表中央宣告孙氏的政治态度是尊奉汉室,

确立孙氏集团的合法性,下书明确宣告孙权继任,令诸将与官吏各司其职。之后每当有邻国的使者来吴国时,孙权都让张昭去接待。

孙权每次出征之时,张昭都会留守后方镇守。此后黄巾军起义,张昭又率领军队镇压。等到孙权讨伐合肥的时候,

就命令张昭去征讨匡绮。又率军在南城攻破了反叛军周凤等人。张昭又成为孙权的长史,与从前接受同样的职务。

后来刘备上表任命孙权兼为车骑将军,张昭为军师。孙权有围猎的癖好,当时他在狩猎的时候是有危险的行为,

张昭认为这对于君主来说是一件极为不恰当的事情,对其多次进行劝诫,但是孙权听不进去。

魏黄初二年(221),魏国派遣使者邢贞任命孙权为吴王。邢贞进宫门后不下车。张昭对邢贞说道东吴是可以对不恭敬的人进行执法的,

于是邢贞就赶紧下车。张昭此后又被任命为绥远将军,封爵位为由拳侯。孙权到武昌时,登临钓台,饮酒大醉。

他就让人用酒泼洒大臣们。张昭当时神情严肃一言不发,起身走到外面的车中坐着,

孙权派人喊他进去张昭拒绝并以商纣王做例子劝诫孙权,孙权于是就沉默无言面露愧色,停止宴饮。

当时,孙权决定设置丞相,大家都认为张昭合适,但是孙权并没有让张昭做丞相。后来前丞相孙邵去世,

百官又推举张昭,但是孙权还是没有起用张昭而是起用了顾雍。同时,张昭与孙权之间就有战略分歧和政治立场冲突。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后,就寄信给孙权让其送质子于曹操那里。孙权召集群人商议此事,

张昭、秦松等人犹豫不能决定,孙权心中已定,他不愿遣送质子。在西征江夏郡黄祖之事上,

鲁肃不仅拟定了西征江夏,进而征服荆州刘表的计划,更明确提出要“鼎足”江东割据一方,

正中孙权下怀,但是张昭针对鲁肃的计划,对其进行了抨击。不久,恰逢黄祖健将甘宁来投奔孙权,

并就西征之事向孙权献策,孙权对甘宁的建议十分赞同。当时张昭为此诘难甘宁,以吴国自身危急,

如果军队真的西征,必然导致吴国国内大乱这一后果来阻止甘宁的计划。但是甘宁劝张昭不要太过于担心出乱子,

要追慕古人。孙权更加支持甘宁的计划,让甘宁不要太在意张昭的话。后来孙权西征,果然擒获黄祖,

并俘虏了黄祖的全部军队。自此,张昭与孙权以及江东的几位主要将领的政治理念越来越相抵触。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明确表示希望孙权归附北方,而且当时江东大部分士人都有“投降”之意,

张昭也考虑到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轻易抗拒他。而且当时曹操已经取得了荆州,

吴国对抗曹操的军事优势——长江也便失去了,同时曹操一方的军事实力是吴国不可比拟的,

所以张昭综合考虑下来就是吴国也应该归附曹操,但是孙权和周瑜等主战派不想轻易屈服于曹操。

孙权即皇帝位后,大赦天下,改年号为黄龙。文武百官都来朝会,吴王把功劳归于周瑜。

绥远将军张昭,举起板想要歌黛颂德,没等开口说话,吴王就对张昭说:“如果当初听了张公的计议,

现在已经要饭了。”张昭极为羞愧,伏在地上直流汗。在孙权称帝过后,张昭年老多病了就想归乡,

于是孙权就改任他为辅吴将军,改封为娄侯,后张昭在家著述了《春秋左氏传解》《论语注》和《论语注》。

张昭在对孙权劝谏时都是忠謇直言,丝毫不顾及孙权作为帝王的面子,后来孙权让他停止一段时间上朝进言。

之后蜀国的使者来到东吴,在与蜀国使者谈话的过程中竟无一人能与蜀国使者辩论,于是孙权才派遣使臣召回张昭,

后张昭说之前太后、桓王将孙权托付给他,所以张昭想尽臣子的节操,来报答这般厚恩,

使自己在死之后,有可为人称道之处。但是张昭多次违逆孙权的意旨,认为这一次过后自己再无机会报效国家,

不料现在又得以报效陛下于朝廷。但是张昭认为服事国家,志在忠贞不移,是不能改变思想以求得世间的尊荣和皇帝的欢心,过后孙权向张昭深表歉意。

嘉禾元年(232年),孙权因为公孙渊派人前来称藩,就派张弥、许晏前往辽东任命公孙渊为燕王。

张昭劝谏孙权说到公孙渊是因为害怕被征讨才前来求援,到时候公孙渊改变意图向魏国称臣,

张弥和许晏回不来的话东吴是要被天下耻笑的。但是孙权听不进去,张昭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孙权当时就准备用刀来威胁张昭,张昭对孙权的这一行为感到很是失望。后孙权向张昭道歉,

但是孙权还是没有采纳张昭的建议,仍然让使者前往辽东,后张昭知道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

孙权就让人用土堵住张昭家的门,张昭又在里面用土把门封死以此来表明自己不上朝的坚决态度。

直到后面果真如张昭料想的那样,两位使者真的被公孙渊所杀,孙权感到很愧疚,就多次派人慰问张昭,

向他道歉,但是张昭始终不上朝。后孙权有次出宫去看张昭,但是张昭仍借口病重不愿见孙权,

于是孙权让人火烧张昭家门,想要恐吓张昭,张昭更是不出来。孙权便让人把火灭掉,后张昭在几个儿子搀扶下才起床,

并且孙权用自己的车把张昭拉回宫,张昭不得已才参加朝会。

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终年八十一岁。张昭留下遗嘱,要求对他用素布束发,用不上漆色的棺材,

以平常的穿着装殓。孙权亲自素服吊唁,并追谥张昭为“文侯”。后张昭长子张承被封侯,故由小儿子张休继承爵位。

孙策初创霸业时,张昭等人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张昭、张纮、秦松、陈端等都为东吴做出了巨大贡献“孙策此前一直为袁术效力,

在当时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接着,孙策于两年后也以袁术部下的身份,攻占了江东六郡。

张昭少年时即因博学而出名,州里才士陈琳等都称赞他,,孙策称张昭为“贤者”,张昭出仕孙策,有助于改善和扭转孙氏政权的负面形象。

张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和声望,全面地稳定了江东的秩序,为孙权顺利继位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一件事就是与孙权一同出巡诸军,让各方都知晓当时孙权的领导地位,让江东将士明确了政权归属。

第二件事就是出面安抚民众与士人,表示孙氏的政治态度是尊奉汉室,确立了孙氏政权的合法性,

又明确宣告是孙权继任合法人,使得孙权的统治领导地位更加明确,还令诸将与官吏各司其职,

发挥了很好的政治保障作用。此外,张昭和周瑜一起吸纳各地士人,完善孙氏的政权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