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693章 孙权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693章 孙权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汉灵帝熹平十一年(公元182年),孙权出生于吴郡富春县。

其父孙坚战死后,兄长孙策在朱治等人的扶持下,依附袁术,继续统领孙坚生前的将士。

孙权则跟随兄长和母亲吴夫人一起迁居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投靠舅父吴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

因孙策四处转战,孙权随母亲一起先从曲阿迁至历阳(今安徽和县),后迁往阜陵(今安徽全椒县陈浅乡百子村)居住。

次年,孙策起兵渡过长江击破刘繇(yóu),孙权及家人又被接回曲阿。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十五岁的孙权跟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诸郡,被任命为阳羡县(今江苏省宜兴市)县令,

吴郡太守朱治察举[c]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察举他为茂才[e],后来又代理奉义校尉[f]一职。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权跟随兄长孙策征讨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败逃后,孙权又进军沙羡县(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讨伐黄祖[g],收得了庐江、豫章二郡。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对垒相持,孙策准备暗中进攻许昌县(今河南省许昌市),

迎取汉献帝,便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但进攻还未开始,孙策就在单独外出时,遇到了曾经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

并被门客刺伤,且伤势甚重。于是,孙策请来长史张昭等人,表示现在中原正在大乱之中,

只要凭借吴、越的士兵和民众,以及三江的险固,便足以观其虎斗成败,并请求张昭等人日后要尽心辅佐孙权。

然后,孙策又将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叫到面前,将会稽太守、讨逆将军、吴侯印绶交与孙权。到夜间,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孙策去世后,孙权痛哭不已。在张昭的劝说下,孙权即刻换下丧服,骑马外出巡察军营。

此时孙权只占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而且这五郡的边远险要之地尚未完全归从。

张昭、周瑜等人认识到可与孙权一起成就一番大业,故此甘心服事于他。孙权以太师太傅之礼对待张昭,

以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军统领兵卒。此外,他还广招贤能,礼聘名士,鲁肃、诸葛瑾等人便做了他的幕僚。

他分遣部署诸将,镇压抚恤山越族,讨伐那些不服从者。曹操上表奏请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守吴郡。

因孙权的父亲孙坚、姑父徐琨两人均是在攻打黄祖时战死,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决定率军往西讨伐黄祖,

随后击败黄祖的水军,只有城池尚未攻克,而此时山越族又开始叛乱。孙权撤军路过豫章,

派吕范平定鄱阳,程普讨伐乐安,太史慈统领海昏,韩当、周泰、吕蒙等都被任命为那些难以治理的各县县令或县长。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孙权再次西征黄祖,掳掠他的百姓而返。次年,孙权继续征伐黄祖。

黄祖命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抗击,都尉吕蒙打败黄祖的先锋部队,亲手斩下陈就的头。凌统、

董袭等以全部精兵乘胜进击攻城。黄祖听说陈就被杀,弃城逃走,骑士冯则追击砍下了他的头,俘虏黄祖的部属男女数万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孙权征讨江夏。同年九月,曹操攻入荆州,刘琮率众投降,

于是曹操收编了刘琮的水军,一时间水、步两军发展到几十万人之多。孙权的谋士们听说这一消息后,

都感到不安和担忧,便有不少人劝孙权迎降曹操。这时,只有周瑜、鲁肃坚持抗击曹操的主张,

周瑜为了劝说孙权,把曹操说成汉朝的反贼,孙权有大才,又有父兄留下来的江东几千里地,

加上手中兵士精壮、粮草充足,正是应该为汉朝铲除奸邪祸患的时候。孙权听完周瑜一席话之后,

十分赞同迎敌的想法,于是派遣周瑜率领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与程普等人与刘备军合力迎击曹操,两军相战于赤壁。

这时曹操军队的士卒不少人染有疾病,刚一交战,曹军即败,退兵驻扎长江北岸乌林地区,

而周瑜等人则驻军长江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提出,如今敌众我寡的形势,难以与曹军进行持久战,

但曹军战船全都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将其烧毁打败。于是周瑜调拨几十艘大船战舰,船内装满柴草,

在柴草上浇满油膏,外面罩上帷幕,上面插上牙旗,先让黄盖写信给曹操,欺骗说要前来投降;

又预备一些轻便快捷的小船,分别系在大船的尾后,于是船队依次向前驶去。

曹操军中官兵都认为是黄盖来投降了,随后黄盖下令解开小船,将大船同时点火。当时风势威猛,

大火蔓延江北烧到岸上的曹军营寨。片刻之间,烟火冲天,曹军人马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于是曹军全军败退,返还保守南郡。刘备与周瑜等又继续率军合力追击,曹操留下曹仁领军驻守江陵城,

自己径自退还北方。周瑜与程普又领军挺进南郡,隔着大江与曹仁对垒,最后曹仁只好撤军。

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和曹仁相互对垒相持一年多,杀死的兵卒很多,最后曹仁弃城逃走。

孙权以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上表奏封孙权代理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刘备兼任荆州牧,驻守公安。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分析豫章郡另置鄱阳郡,分析长沙郡另置汉昌郡,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

驻守陆口。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孙权将治所迁至秣陵。次年,修筑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东吴听说曹操将南下侵犯,于是又修筑了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率军攻打濡须坞,同时又担心长江北岸各郡县被孙权占夺,

便下令将百姓向内地迁移。百姓得知后自相惊扰,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一带,总共十多万户的百姓全部东渡长江,

投靠了孙权,合肥以南只有皖城城内还有人。孙权率军迎敌,与曹操军相持了一个多月,

曹操望着孙权军队军容严整,自觉进攻无望,于是率军撤退了。次年五月,孙权征讨皖城,

攻破皖城后俘获庐江太守朱光、参军董和,以及城内男女百姓数万人。

同年,刘备平定了蜀地,孙权便派诸葛瑾前往向刘备讨还荆州各郡。刘备不仅不归还,部下关羽还将东吴人全部撵走。

孙权知道后大怒,于是派遣吕蒙指挥鲜于丹、徐忠、孙规等领兵二万,攻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派鲁肃领一万人马驻守巴丘,用以防御关羽。孙权住在陆口,为各路军队的指挥、调度。

吕蒙军队一到,长沙、桂阳二郡全部归服,只有零陵太守郝普不愿归降。正好刘备来到公安,

派关羽领兵三万挺进益阳,孙权于是召回吕蒙等人回援鲁肃。吕蒙派人诱降郝普,郝普投降东吴,

吕蒙得到三郡的将领、太守后,领兵东还,与孙皎、潘璋归并鲁肃军队共同前进,在益阳抗击关羽。

双方还未交战,恰逢曹操进军汉中,刘备害怕丢失益州,便派使向孙权求和。

孙权派诸葛瑾回访,两国重新结好为盟,于是平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地区归属孙权,

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地区归属刘备。刘备返回益州时曹操已经退兵。孙权从陆口返还后便征讨合肥,

但未能攻下合肥,便撤军东归。兵士全部上路后,孙权与凌统、甘宁等在逍遥津以北被魏国大将张辽所袭击,

凌统等拼死保护住孙权,孙权骑着骏马冲过津桥才逃脱而去。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冬,曹操进驻居巢,于是又前来攻打濡须坞。次年春,

孙权命都尉徐详拜访曹操请求归降,曹操派使者回复孙权同意修好,立誓重新结为姻亲。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在襄阳围攻曹操部将曹仁,曹操派遣左将军于禁前往救援,

正好碰上汉江洪水暴涨,关羽用水军将于禁率领的三万多步骑兵全部捕获,并押送至江陵,

只剩下襄阳城未攻下。孙权心内畏惧关羽,对外又想讨伐关羽向曹操表功,于是写信给曹操,

请求讨伐关羽来效力。曹操正想让关羽与孙权互相争斗,就叫驿站传送孙权的书信给曹仁,

让曹仁用箭将信射出城给关羽。关羽看信后犹豫不决,但未撤围。同年闰十月,孙权征讨关羽,

先是派吕蒙领军袭击公安,俘虏公安守将士仁。吕蒙率军至南郡,南郡太宁糜芳献城投降。

吕蒙占据江陵,抚恤那里的老弱兵民,释放被囚禁的于禁。孙权命陆逊另率军攻取宜都郡,

得到秭归、枝江、夷道后退军驻守夷陵,固守峡口,以防御蜀军的进攻。

关羽还军当阳,向西退保麦城。孙权派人前往诱降,关羽假装投降,在城楼上树起旗帜,

摆置草人迷惑孙权,自己乘机逃走,兵士们都散离,只有十几名骑兵跟随他。孙权先派朱然、

潘璋在关羽的必经之路截击。十二月,潘璋的司马马忠在章乡抓获到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是孙权平定荆州。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尊号魏文帝,改年号为黄初。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

刘备于益州称帝,年号为章武。同年秋七月,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

孙权派遣使者致信请和,刘备盛怒拒不答允。孙权命令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率朱然、

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所部五万人马抵御刘备,同时派遣都尉赵咨出使魏国。

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驻军在巫县、秭归一带,被蜀将吴班、冯习等人在巫县击败。蜀军进军秭[zǐ]归,

并派遣使者诱降武陵的少数民族部落,授给他们印信,答应封赏他们。于是各县及五溪一带的夷民皆叛吴降蜀。

黄武元年(公元222年)春正月,刘备率军返回秭归,将军吴班、陈式率领水军驻扎夷陵,

沿长江东西两岸安营扎寨。陆逊帐下将军宋谦等攻打蜀军的五个兵营,成功攻破后并杀了蜀军守将。

二月,刘备自秭归率领众将进军五溪,镇北将军黄权督率江北各军,在夷陵道与吴军交战。

蜀军分头占据险要地方,前后连设五十多个兵营,陆逊根据各营轻重派出相应兵将抵抗。

夏六月,秭归十余里外出现黄气,有几十丈宽。此时,吴将陆逊令全军将士每人拿着一把茅柴,

用火攻的办法攻破蜀军的营寨。顷刻间形成熊熊大火,陆逊便率领各军同时进攻,斩杀了蜀将张南、

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人,攻破蜀军四十多处营寨。刘备的将领杜路、刘宁等走投无路而被迫请降,

而刘备也只得从猇[xiāo]亭退回秭归,由陆路撤回鱼复县,并改鱼复县为永安县。孙权派遣将军李异、

刘阿等人继续追剿蜀军,蜀军土崩瓦解,死者数以万计。刘备乘黑夜逃走,只有驿站里的人自动挑担兵卒扔下的铠甲、铙钹

在隘口烧化以阻断追兵的道路,刘备才得以逃入白帝城。蜀军船只军器、水军步兵的物资,

一下子全都丢失殆尽,兵卒尸体随水飘流,拥塞江面而下。孙权听说刘备驻屯在白帝城后,

徐盛、潘璋、宋谦等争相上奏请求再出兵进击,擒获刘备,孙权与陆逊、朱然等人商议后决定将兵撤还,

派遣使者求和。刘备答应求和,并派太中大夫宗玮前去议和,夷陵之战就此结束。

黄武二年(公元223年)至黄武七年(公元228年)间,孙权致力于排除外患、安定内部。

因戏口守将晋宗杀死将军王直后率领部下逃奔投降了魏国,继而魏国任命晋宗为蕲春太守,

屡次侵犯吴国边境,于是孙权命令将军贺齐率领糜芳、刘邵等袭击蕲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