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668章 钟会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668章 钟会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1: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钟会字士季,颍川郡长社县(今河南高官葛市)人。

钟会是魏晋时期文学家、玄学家、书法家,三国时期魏国将领,曾与邓艾一起率军伐灭蜀国,官至司徒,因谋反被杀。

钟会是太傅钟繇幼子,因学识广博而闻名。

正始年间,钟会出任秘书郎,升任尚书侍郎、中书侍郎。

高贵乡公曹髦继承帝位,钟会获封关内侯。

司马师掌权,钟会随从参与平定毌丘俭叛乱;

“司马昭掌权,钟会升任黄门侍郎,晋爵东武亭侯,随从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成为司马昭心腹。”

“不久钟会升任司隶校尉,曾谋画诛杀嵇康等人。”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钟会升任镇西将军,假节,统率关中军队。”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决定兴兵伐蜀,派邓艾、诸葛绪各自领兵三万人牵制蜀将姜维,钟会则率领十余万主力军队南侵入蜀。”

“钟会率领大军进入汉中,蜀将姜维与张翼、廖化等合兵固守剑阁,以抵御钟会。”

“两军相持之际,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姜维等人率部向钟会投降。同年十二月,朝廷下诏擢升钟会为司徒,晋爵县侯。”

“钟会与卫瓘诬告邓艾谋反,邓艾被收监;次年正月,钟会率军进入成都;”

“钟会在姜维的鼓动下占据成都,意图谋反,因事情败露,导致将士哗变,钟会与姜维等人死于乱兵,终年四十岁。”

“钟会著有《道论》《老子注》等,今均已散佚,诗体赋作有《菊花赋》,明人辑有《钟司徒集》,时人对钟会的才略多有夸赞,如蒋济、司马师称赞钟会是王佐之才;”

“钟会撰写了三卷本《易无互体》一书,在理论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魏帝曹髦评价钟会谋略过人、克敌制胜;姜维称他算无遗策,安邦平乱。”

“但司马昭的妻子王元姬、西晋大臣荀勖认为钟会见利忘义,本性复杂,不得不防备。”

“近代学者吕思勉认为,钟会最终反叛,是因为他忠于曹魏。”

“钟会出身颍川郡世族钟氏,父亲钟繇官至曹魏太傅。”

“钟会是钟繇的小儿子,他刚五岁时,钟繇带着他去拜见中护军蒋济,蒋济见到钟会后,对他甚为器重。”

“成年后,钟会多才而善艺,因学识广博而被人所知。”

“正始年间,钟会被朝廷征召为秘书郎,累迁尚书侍郎、中书侍郎。”

“嘉平六年(公元254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黜少帝曹芳,拥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钟会获封关内侯。”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毌丘俭和文钦在淮南起兵谋反。”

“大将军司马师亲自率军东征平叛;钟会随军,负责处理机要文书;”

“卫将军司马昭领兵作为大军的后援。叛乱平定后,司马师回军途中在许昌突然去世,司马昭接替他统领六军,钟会帮他出谋划策。”

“魏帝曹髦发布诏书给尚书傅嘏,表示东南的叛乱刚刚平定,命卫将军司马昭屯兵许昌,拱卫京城,让傅嘏率领各路军队返回洛阳。”

“钟会与傅嘏密谋,由傅嘏上奏天子,表示其擅自做主与卫将军司马昭一起返回京城。”

“大军抵达洛阳南郊的雒水南岸扎营,魏帝曹髦只得任命司马昭为大将军,辅佐朝政。”

“钟会谋划有功,被司马昭提拔为黄门侍郎,晋爵东武亭侯,封邑三百户。”

“甘露二年(公元257年),朝廷征召驻守寿春(今安徽淮南寿县)的大将军诸葛诞入朝担任司空。”

李白:当时钟会在家为母亲服丧,他推测诸葛诞必定不从,于是驰马报告司马昭。

司马昭认为事情已经施行,不便更改。诸葛诞接到诏命后,果然反叛。

同年六月,司马昭亲率大军讨伐诸葛诞,钟会随军跟从。

吴国大将全琮率儿子全怿等人领兵来援救诸葛诞。全琮的孙子全辉、全仪留在吴国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因和家里人争吵,两兄弟率领私兵数十家渡江投降司马昭。

钟会向司马昭献计,秘密替全辉、全仪写一封信,派遣他们的亲信混入寿春城中,将信送给全怿等人,

假意声称吴国朝廷对全怿等人没能救出诸葛诞很不满,准备将参战将领的家属全部处死。

全怿等人信以为真,非常害怕,于是带领下属开城投降。

次年二月,魏军攻破寿春,诸葛诞兵败被杀,钟会出谋最多,因此更加得到司马昭的看重,时人更是将他比作张良。

大军班师回朝,钟会被提拔为太仆,坚决辞让;朝廷又将他晋爵为陈侯,钟会也一再辞让。

不久,钟会升任司隶校尉,参与官员的考核任用,决定他们的官职爵位的任用与剥夺。

钟会听说嵇康有名声,于是前往拜访,嵇康对他无礼,钟会因此怀恨。

钟会又向司马昭进谗言,声称嵇康曾打算协助毌丘俭谋反,且言行放浪,伤风败俗;司马昭于是诛杀嵇康等人。

蜀将姜维屡次袭扰魏国西部边境,司马昭认为蜀国土地狭小,百姓疲惫,物力和人力都将要枯竭,打算大举出兵伐蜀。

朝臣反对,只有钟会认为蜀国可以攻取,于是预先与司马昭共同研究地形,分析局势。

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冬天,朝廷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假节,统率关中各路军队。

司马昭命令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等地建造战船,又命令唐咨建造航海用的大船,对外宣称打算伐吴,使得蜀国放松戒备。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二月,朝廷下诏举兵伐蜀,派遣征西将军邓艾与雍州刺史诸葛绪各自率领三万人兵分两路,

邓艾向甘松、沓中(今甘肃舟曲县西北)等地进军以牵制姜维的军队主力,诸葛绪向武街、桥头等地进军以截断姜维的退路。

钟会则统率十万主力军队,分别从斜谷、骆谷进军汉中。

同年八月,大军从洛阳出发,钟会先派牙门将许仪在前方修路,自己率大军在后跟进,大军过桥时桥板断裂,马蹄陷了下去,钟会立即将许仪斩首。

许仪是许褚的儿子,许褚曾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钟会也不加原谅。各路军队听到消息,无不震恐。

蜀国听说魏军到来,命令各个防守营垒的军队不得出战,全部退到汉城、乐城固守。

魏兴郡太守刘钦从子午谷进兵,各路军队齐头并进,穿过秦岭进入汉中。

蜀国监军王含扼守乐城,护军蒋斌扼守汉城,各领兵五千。

钟会派护军荀恺率兵一万围攻汉城,前将军李辅率兵一万去围攻乐城;

“自己则率领大军向前推进,抵达阳安口,钟会还派人去祭扫诸葛亮的坟墓。”

“钟会派护军胡烈等人作为前锋,攻破关城,获得粮草辎重无数。”

“姜维率军从沓中撤退,抵达阴平,集合士卒打算前赶往关城扼守;”

“姜维还未到达,就听说关城失守,于是退守白水,与蜀将张翼、廖化等人会合后固守剑阁,以抵御钟会。”

“钟会进兵剑阁,又发布文告《移蜀将吏士民檄》,公开劝说蜀国将士、官吏及百姓投降。”

“同年十月,邓艾率军追赶姜维抵达阴平,挑选精锐士兵,打算从阴平小路绕过剑阁,抵达绵竹,直奔成都。”

“邓艾与诸葛绪共同行军,诸葛绪认为自己本来受命拦截姜维,向西进军并非朝廷的诏命,于是与邓艾分离转而进军白水,与钟会的军队汇合。”

“钟会派遣将军田章等人率军从剑阁的西面直奔江油(今四川平武县南坝镇),先后攻破蜀国的三支伏兵。”

“邓艾率部偷渡阴平,这时也抵达江油,邓艾命令田章充当前锋,长驱直入。”

“钟会与诸葛绪的军队抵达剑阁,钟会打算独揽军权,于是秘密向朝廷报告,诬陷诸葛绪畏缩不前,朝廷下令将诸葛绪用囚车押运回京城。”

“大军全都归属钟会统领,钟会下令进攻剑阁,没能攻克,只得撤退;蜀军凭借险要地形继续坚守。”

“这时邓艾的军队已经抵达绵竹关(今四川绵竹以东黄许镇),遭到蜀将诸葛瞻率军阻击,两军大战,邓艾斩杀诸葛瞻。”

“姜维等人听说诸葛瞻战败,只得放弃剑阁,向东转移到巴西郡。”

“钟会趁机指挥大军南下,抵达涪城(今四川绵阳市东);同时派遣胡烈、田续、庞会等将领追击姜维。”

“邓艾兵临成都,刘禅率领群臣投降,又派遣使者命令姜维等人向钟会投降。”

“姜维率军撤退到广汉郡郪县,才命令手下将士放下武器,投降钟会。”

“钟会接受姜维投降后,上奏朝廷报告伐蜀的经过和作战情况;”

“同时又下令将士,禁止抢掠;在接受蜀国官员投降时,钟会虚心劝导,与姜维的关系日渐亲近。”

“同年十二月,朝廷下诏嘉奖钟会平定蜀国,钟会升任司徒,晋封县侯,增加封邑一万户;”

“他的两个儿子也被封为为亭侯,封邑各一千户。”

“钟会暗中怀有反叛的野心;当时邓艾在成都以皇帝的名义擅自封赏蜀国君臣,钟会于是秘密告发邓艾有造反迹象。”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正月,朝廷下诏用囚车将邓艾押回京城。”

“司马昭担心邓艾不从,又下令钟会进兵成都。钟会派遣卫瓘先行前往成都,收监邓艾;”

“卫瓘达到成都后,先拿出诏书安定邓艾统率的将士;然后率兵直入邓艾的住处,将邓艾父子逮捕囚禁。”

“钟会畏惧的人只有邓艾;邓艾被捕后,钟会独自率领大军,威震蜀地。”

苏轼:钟会自以为功名盖世,不愿屈居人下,加上猛将精兵都控制在他手里,于是密谋反叛。

钟会打算派遣姜维等人带领投降的蜀**队从斜谷进入关中,自己则统率大军跟随在后;

抵达长安后,再命令骑兵走陆路,步兵走水路顺着渭水东下进入黄河,估计五天就可以抵达孟津,与骑兵会师洛阳,一举夺取天下。

恰在此时,钟会收到司马昭的书信,司马昭在信中表示邓艾可能不服从命令,朝廷已经派遣中护军贾充统率步骑一万人进入斜谷,屯兵乐城,他自己则亲自率十万大军驻扎长安。

钟会看完信后大吃一惊,对亲信将领表示,逮捕邓艾自己完全可以独自办到,如今司马昭率领大军前来,必定是察觉到了异样;

为今之计应当迅速行动,大事成功则可以夺取天下;大事不成就退回蜀中坚守,像刘备那样割据一方。

景元五年(公元264年)正月十五日,钟会率领大军抵达成都。

次日,钟会召请所有护军、郡太守、牙门将、骑督以上的将士和官员,以及蜀国投降的官员,在蜀国的朝堂上为刚死的郭太后发丧;

并假传皇太后遗诏,表示太后遗命自己起兵废黜司马昭,并将诏书传阅众人,逼迫他们签署姓名同意起兵;

同时又书写告示和任命书,委派亲信率领各路军队。

钟会请来的官员都被软禁在益州各个官方办事机构的房间里,城门和皇宫门全部关闭,派兵严加看守。

钟会随从的武官丘建本来是将军胡烈的下属,钟会对其很是信任。

丘建可怜胡烈独自被囚,说服钟会让他同意派一名亲兵为胡烈送取饮食,其他的牙门将也各自配备一名亲兵。

胡烈编造了一则谣言,告诉亲兵并让他转达给自己在外面的儿子,声称自己从丘建那里得知,钟会已经挖好了大坑,准备将所有北方的士兵棒杀并埋进大坑中。

其他牙门将的亲兵也传说此事,一夜之间全军都知道了这件事。

有人建议钟会将软禁中的将士和官员全部杀死,钟会犹豫不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