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 第1088章 牛马国公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1088章 牛马国公

作者:手抽的鸡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30: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部堂,下官有几事不明。”

杨士奇匆匆翻着自己的笔迹:“咱们蒙学建设的资本尚且不够,为何还要给倭国人建免费学堂,还允许他们参加科举?”

听到这话,郑赐也是不明,带着疑惑看向苏谨。

然而苏谨却只是笑笑:“我来问你,治理倭国首重什么?”

杨士奇想了想:“彼人贪婪嗜杀,慕大唐文化而仅得皮毛,实与莽夫野人无异。”

“你这话说对了一半。”

苏谨也不笑了,认真的看着杨士奇:“倭人守小利而忘大义,慕强者而欺善民,所以要治他们,需从根入手。”

杨士奇疑惑:“何谓治根?”

“言、行,说简单一点,就是同一个价值观。”

杨士奇没在苏谨的书院待过,对于有些词听不大明白。

苏谨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话解释:“我要在倭国建书院,就是要他们的底层百姓,接受咱们的汉文化,用儒家之道一点一点祛除他们的愚昧,认同咱们老祖宗的文化。”

“可是,他们能接受吗?”

“如果是几百年后,也许很难。”

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小鬼子,真正开民智的时候,大致是在明治维新以后。

在此之前,还是幕府和天皇共治,愚民遍地走的时候。

在军国主义没有崛起之前,他必须想办法把这条根给他们断了。

这也是苏谨给他们留下的,最后一条自新的路。

如果还不行,其劣根真的无法去除,那就等自己的后世儿孙,直接给他沉了吧。

或者,由他亲自动手。

上辈子看过了太多的纪念馆,这辈子他不想再看。

宁愿背一世之骂名,让世人骂他苏谨是屠夫,也不愿看着那些冰冷的数字,默默流泪。

摇摇头,驱除心中的杂念,苏谨继续笑着解释:“派去倭国的‘实习官’,务必记住几点。”

杨士奇匆匆翻开笔记本:“部堂您说,我都记下来。”

就连身后的郑赐,都忍不住扯来一张纸,拿起笔瞪着渴望知识的,一闪一闪的小眼睛,在期待着什么。

“首先,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广教育,在不触犯这个底线的前提下,不要干涉当地自治,

只要幕府不影响咱们的计划,就让他们随便玩。”

“嗯,我记下了,还有呢?”

“想办法融入当地环境,渗透到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一些本地的学者、大儒,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帮咱们推行儒家文化,建立文化圈。”

郑赐忽然举手:“那他们要是老顽固,不乐意呢?”

“嘿”,苏谨乐了:“马岛的矿区不是还没废吗?正好缺几个挖煤的,别说你们当了这么久的官,不会安插罪名,屈打成招。”

郑赐倒吸一口凉气:“部堂你好坏啊,不过我喜欢。”

“你快闭嘴吧”,杨士奇嫌弃的瞪他一眼:“部堂,还有呢?”

“先把这件事做好再说吧”,苏谨懒洋洋的伸个懒腰:

“对了,倭岛的歌舞伎町虽好,但让那帮小子都给我注意点,谁敢染了花柳回来,老子亲手阉了他。”

“是”,杨士奇暗下决心,为了保证派去的官员不会变成太监回来,还是多带几个郎中去吧...

见天色已晚,苏谨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明明无官一身轻了,为啥比当官的时候还累?

自己不就是个小县令嘛,凭啥还要操部堂的心?真是闲得蛋疼!

但抱怨归抱怨,他也清楚不把这些事安顿好,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就白费了。

安顿不下去,自己也别想安安心心的去漳州找媳妇。

“琴心,我饿了!”

“饭菜马上就得。”

没过多久,琴心端着亲手做的小菜和酒款款而来,薄薄的轻衫下,露出迷人的身姿。

苏谨看的心痒痒的,但还是忍住内心的冲动,

他不是啥正人君子,也从内心接纳了琴心的心意,但未见萱儿之前,却始终恪守底线。

萱儿生二姑娘的时候,自己没有陪在身边,如何能安心去纵享丝滑?

不急,不急。

“啊~~呜!”

虽然没有突破最后一步,但俩人相比处之时,和老夫老妻也没啥区别。

苏谨懒洋洋的躺在摇椅上,琴心一边给他捶着身子,一边投喂。

酒足饭饱,苏谨忽然拉住琴心的手:“吃也吃饱了,爷想听个曲。”

琴心羞红着脸:“不知老爷想听什么乐器,妾身这就去准备。”

“嗯,和前晚一样,吹个箫吧。”

琴心的脸歘的一下就红透了,翻了一个嗔怪的白眼,默默被苏谨牵着手回房。

看着那娇羞的脸蛋,苏谨嘿嘿乐了几声,一脸的淫荡:“不含而立的年纪就是好啊...”

【以下属于付费情节,链接没有、二维码没有,只有白日梦枕头一个,敬请享用】

翌日日上三竿,苏谨伸了一个无比夸张的懒腰,将有些异味的亵裤丢在一边,挂着空档出了屋子。

可刚到院里,就看到杨士奇和郑赐早已恭候在那,顿时傻了眼:“我说你俩有完没完了?就不能让老子休息一天?”

杨士奇嘿嘿一笑:“部堂,关于李朝的安排,下官还有诸事不明,只能厚颜登门请教。”

郑赐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笑道:“部堂,您昨天说的发电厂的事,我也不大明白,只好一早登门拜访,望您勿怪。”

看着俩人,苏谨只能命马三打开书房门,无语嘀咕着抱怨:“老子这国公怎么当的跟牛马一样?这咋还找到996的感觉了?”

就在苏谨给俩人上课的时候,朝堂之内的云波诡谲依旧在上演着。

朱棣的屠刀终于伸到了吏部。

一日之内,吏部文选司、验封司、稽勋司、清吏司,各部郎中、大多落马。

尤其是清吏司,十三司郎中及其辖下员外郎、主事,多被牵连。

朱棣本不想牵扯这么多人,但看着这些人员名单,足见江南势力对官场的渗透和把控,到了多么令人发指的地步。

“纪纲,还不够,吏部查了,户部呢?兵部呢?刑部呢?

你不要有顾虑,要一查到底,不留隐患,明白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