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 > 第六十九章 红楼梦庄园

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 第六十九章 红楼梦庄园

作者:韩师师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7-08 16:00: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陈家之力的注入,林鹏巧妙地将曹员外捧为了此地话语权的掌控者。尽管曹家的势力根基深厚,且时有阻挠,但曹员外的个人威望却是无人能及,足以压过一切纷争。

而在陈家湾,陈茂才亦非等闲之辈。他深知那些大姓家族要带走自己女儿的真正用意,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捞取些许好处。

白公馆之侧,屹立着一座宏伟的酒庄,占地之广,近达十亩。这不仅仅是一个酒庄,更是一个藏酒之地,酒窖之深,酒香之浓,足以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此刻的陈家湾,因着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正悄然掀起一场风云变幻的较量。

林鹏娓娓道来,阐述的入木三分。优质的酒水,需在漫长的窖藏岁月里,酒液内的各类成分悄然发生着一系列深沉而复杂的化学反应,仿佛一场无声的交响乐。

正是这样的蜕变,使得酒体愈发淳厚丰满,味道和谐统一,每一口都流露出无比的柔滑与细腻。

而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让酒水本身臻于完美,更是为了其未来潜在的升值空间铺设基石。

正因如此,在窖藏酒水的事业上,林鹏凭借后世积累的深厚理论知识,巧妙地向一些精明的商人抛出橄榄枝,吸引他们前来投资融资。

毕竟,如此庞大的储备量,对于资金的占用也是相当惊人的。他凭借着智慧与眼光,将这看似沉重的负担,转化成了双方共赢的契机。

另一方面,曹家庄的新式四轮马车已然打造完成,自曹家庄出发,一路驶向随县,再直达那鹤鸣书院。

林鹏别出心裁,竟采用后世才有的公交之制,开设了班车运输,实在是新颖至极。

此举实则是为了便利那些远道而来的读书人或书院学子,使他们能够轻松前往那红楼梦庄园。

而新开的雪琴书苑更是别出心裁,实行会员制制,学子们回去时还能领取免费的交通券,真可谓一举两得。

此刻的曹雪芹,已在曹家庄投身于印刷产业之中。他除了出版那些引人入胜的话本,还精心印制了学子们必备的四书五经等书籍,真可谓功在千秋。

而据闻,他后续还将承接更多的印刷业务,为更多的学子提供学习的便利。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是一年岁末。随县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每一寸土地,寒冷刺骨。

尤其是这里,山峦起伏,树木却稀疏,使得那份寒意愈发显得逼人。官府对于砍伐树木的管理极为严格,严禁随意砍伐,用以烧火取暖,更是难上加难。

随县,这个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县城,能源匮乏,生活艰难。然而,大自然的恩赐并未完全遗忘这片土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尤其是铁矿,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只是,这些铁矿皆为官营,私人涉足其中,难如登天。

然而,命运似乎总在不经意间为林鹏留下一线生机。在距离随县二百里外的枣阳,竟有一个庞大的煤矿,如同黑夜中的明灯,为他的生活带来了一线希望。

林鹏站在寒风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无论如何,他都要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未来搏一搏。

“曹员外,随县煤场此刻的煤炭储量究竟几何?”林鹏向曹云鹏探询道。

曹云鹏微微一笑,从容答道:“煤炭的存量,足以支撑我们这几个村落的燃用,无需忧虑。”

他口中的“几个村落”,实际上涵盖了曹家庄、刘家坳以及陈家两个村落。至于那红楼梦庄园,煤炭的储备亦是绰绰有余,足以应对庄园内的日常所需。

然而,林鹏他们并未过分追求煤炭的囤积。原因在于,现今的百姓对煤炭的便捷性尚未有深刻的认识。他们仍习惯于传统的薪柴,对于煤炭的利用尚显生疏。

当然,有烟煤的利用仅限于村庄之内,而无烟煤的炼制才是林鹏他们真正的利润之源。他们深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的价值将会逐渐被百姓所认识,而他们也必将因此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在寒冬的脚步悄然逼近之际,刘家坳的大来与大根两位领头人,召集了村里的几位壮丁,他们齐心协力,共同为村子里的家家户户修建起能够燃烧煤炭的火灶。

这火灶之所以被称为火灶,而非人们常说的火炕,皆因中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火灶的设计巧妙,燃烧之时,烟道内有一个特殊的静压区,它如同一位静默的守护者,既能够巧妙地将烟雾分流,又能在其中滞留多余的热量,让温暖在屋内持久不散。

而这个静压区,其实便是火炕的雏形,与壁炉中那神秘莫测的空腔位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它就像是一个温暖的怀抱,守护着村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晚。

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这些御寒的物件,似乎连凛冽的寒风也变得柔和了几分。特别是自曹雪芹的《雪琴书苑》开张以来,那书苑内的温度恰到好处,让笔墨流淌间不再感到手指的僵冷。

学子们闻讯而来,络绎不绝,书苑内总是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或许是因为这份浓厚的读书氛围,鹤鸣书院的先生们也时常受到曹雪芹的邀请,前来《雪琴书苑》共赏佳作。

久而久之,民间竟流传起一个传说,称《雪琴书苑》乃是这世间的第二所书院,其文化底蕴与学术氛围,竟能与那历史悠久的鹤鸣书院相提并论。

随着冬去春来,大地逐渐苏醒,万物复苏。刘家坳裴家的土地上,那些曾经不适宜农耕的土壤,如今都被精心种上了葡萄藤。

连那原本荒芜的山坡,也披上了翠绿的新装。葡萄藤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曾经,裴家的土地因为土壤贫瘠而不适宜农耕,如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勤劳的裴家人,用智慧和汗水精心耕耘着每一寸土地。他们引进了优质的葡萄品种,将那些曾经荒芜的土地种上了葡萄藤。

这些葡萄藤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逐渐覆盖了整个裴家的土地。

在春风的吹拂下,葡萄藤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庆祝着春天的到来。

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葡萄藤上,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葡萄藤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