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元辅 > 第013章 异动(十八)陛见

大明元辅 第013章 异动(十八)陛见

作者:云无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24: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雪后的紫禁城银装素裹,宫墙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锦衣卫大都督王之桢身着一袭大红行蟒袍,腰佩象征锦衣卫特殊身份的乌木鎏金绣春刀,神色凝重地站在宫门外,手中紧握着一份陈文。这份陈文详述着郢王暴毙一案的调查进展,是他此番入宫的“名正言顺”的理由。

宫门前的守卫依旧如往常一般,身姿挺拔,目光警惕,然而王之桢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往日里,宫卫看似整肃,其实大多只是做个样子,互相之间偶尔会有低声交谈,在无上官在场时,三三两两吹牛打屁也是常态。

而今日不同,他们个个双唇紧闭,眼神中似乎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紧张,仿佛都被人严加警告过一般,不敢出丝毫差错。负责查验身份的太监,在查验王之桢腰牌时也格外仔细,拿着腰牌反复核对,还多次悄悄打量王之桢的面庞,仿佛在寻找着什么蛛丝马迹。

怎么着,大明朝还有人敢冒充我这锦衣卫大都督?王之桢面色沉静,心中却是十分不快,但他也仅仅只是不快,因为个中缘由他不说洞若观火,至少也是心知肚明。

“缇帅恕罪,这几日宫里贵人们要求得紧,咱们这些下人也是没法子……请稍候。”查验完毕的太监微微欠身,语气却不似往日那般恭敬随意,“您老有所不知,宫中近日加强了防卫,一切都得按规矩来。”说罢,便匆匆向宫门内走去,想必是去通报。

王之桢微微颔首,心中暗自思忖:看来元辅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这宫里的气氛的确不对,只是不知是哪一方在加强防卫……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条陈,等待着入宫的许可。寒风呼啸着吹过,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刚刚病体初愈的王之桢却似浑然不觉,满心都在思索着待会儿见到皇上该如何禀报、如何措辞。

不多时,那太监匆匆返回,尖着嗓子喊道:“皇爷口谕,宣锦衣卫大都督王之桢觐见。”王之桢闻听此言,下意识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踏入宫门。

沿着宫道前行,他发现沿途的巡逻侍卫明显增多,岗哨之间间隔更小,眼神中透着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每隔一段路,就有两队侍卫交叉巡逻,配合默契,步伐整齐划一,那沉重的脚步声仿佛敲在王之桢的心上。

路过御花园时,往日里偶尔能见到的宫女太监们,此刻也寥寥无几。偶尔出现的几个,也是脚步匆匆,神色紧张,手中紧握着物件,不敢有丝毫停留。就连花园中的景致,在这一片肃杀的气氛下,也显得格外清冷。原本娇艳的花卉被白雪覆盖,只剩下干枯的枝丫,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在为这紧张的局势而感到恐惧。

终于,王之桢来到了皇帝所在的翊坤宫。宫外,又有一队侍卫整齐地站立着,盔甲在雪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表情严肃,眼神坚定,紧紧盯着前方,仿佛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殿内,暖炉烧得正旺,却驱散不了那股压抑的气息。

朱翊钧坐在正殿主座之上,面色比前几日更显蜡黄,脸颊微微凹陷,眼神却依旧锐利。看到王之桢进来,他不等王之桢行礼便微微抬手示意:“不必多礼,王爱卿。郢王之事,调查得如何了?”皇帝的声音显然有些沙哑,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之桢却没管“不必多礼”的“口谕”,依然老老实实跪地行礼,之后才缓缓起身,清了清嗓子道:“陛下,郢王薨逝一案,臣等已初步查明。郢王平日耽于逸乐,身体本就虚弱,薨前服用了大量虎狼药,最终导致乐极生悲。只是……”

王之桢微微顿了顿,用余光观察着皇帝的脸色。只见皇帝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悲伤,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以一种极其冷漠的声音道:“继续说。”

“此案疑点重重,郢王的药源自王府内部,是在王府之中自制而成,其各类药材之来源则是从京师数个药铺分别采买,看不出有何异常,只能推断为担心被外界知晓用途,是以故意分散采买。

不过,这背后是否有人指使,厂督与微臣俱不敢轻易断定。臣……臣不敢欺瞒陛下,私以为郢王薨逝或许与近期朝中局势有关。自元辅染疾后,京师内外暗流汹涌,诸多势力似乎都在蠢蠢欲动。”王之桢一边说着,一边偷偷观察皇帝的表情。

朱翊钧对这番说法恍如未闻,只是轻飘飘瞥了他一眼,冷冷地道:“缇帅有话但说无妨。”

王之桢只觉背脊一凉,不敢怠慢,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道:“近日,御马监掌印李文进频繁与外臣接触,行为颇为可疑。据我卫番子查报,他曾深夜前往沈大学士府,密谈许久。因那夜大雪纷飞,李护军乘坐的马车在街道上留下深深的车辙雪印,他在沈府停留了约一个时辰,将近四更天才匆匆离去。

而且,据沈府附近另外一批眼线所言,李护军进入沈府时行色匆匆,出来时虽面色平静,但步伐轻快,神色中透着一丝得意。”王之桢虽然说得十分小心,却详细地描述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朱翊钧的脸色终于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又似乎是某种心痛,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王之桢等了一会儿,见皇帝只是静静地听着,却始终没有说话,只能毛起胆子继续说下去。

“另外,李护军还以皇上口谕为由,从王恭厂调走了大量火药,说是运往腾骧四卫。”王之桢继续说道,“王恭厂厂监王尧起初还心存疑虑,毕竟按规矩,火药调配需经兵部武库司。但李护军坚称那是皇上口谕,态度强硬,王尧不敢违抗。最终那些火药被分装在十余辆马车中,趁着雪后清晨行人稀少,避开靖国公府所在的昭回靖恭坊,绕道运往了腾骧四卫。”

这一次,朱翊钧的脸色终于变得难看起来,两颊微微抽搐,似乎在用力咬紧牙关,双手则不自觉地握紧了座椅的扶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可即便如此,皇帝依旧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愤怒之后的冷厉。

“还有,宁前兵备道钱梦皋,其身为沈阁老的心腹门生,在护送龙江第二军回京途中,行为也多有异常。他本应按例将自己所带兵丁留在蓟镇,却不知为何执意带到了通州,距京师不过四十里。

而且,在通州时,他与蓟镇总兵张万邦发生了争执。张总戎认为钱梦皋此举不合惯例,外兵屯驻通州恐生事端,钱梦皋却不以为然,态度傲慢,以述职回任时更加顺路为由拒绝了张总戎的劝告。”王之桢详细地讲述着事情的经过。

此时,朱翊钧的脸色已经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看似冷漠的双眼中燃起怒火,但他依旧强忍着没有发作,只是用沁寒彻骨地声音问道:“王爱卿,依你之见,眼下该如何处置?”

王之桢连忙跪倒在地,付首道:“陛下圣明,臣不敢妄言。只是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还望陛下早做决断,以防不测。臣窃以为,不止钱梦皋,连李如樟等人似乎也有着不可告人的计划。龙江第二军如今暂驻京北大营,他们与禁卫军个别将领之间,似乎也有着某种不寻常之往来,陛下不可不察。”王之桢补充道,额头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

朱翊钧沉默片刻,忽然瞥了他一眼,打量片刻,缓缓问道:“还有其他异动么?”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竟让王之桢顷刻间冷汗浸湿了后背。锦衣卫大都督不敢迟疑,马上道:“还有一件事,元辅之庶弟高务正日前被派出城外,去到见心斋。据我卫眼线侦知,他抵达见心斋之后便将三千家丁集中起来,配发了除甲胄、旗帜之外的各类武备,令其分守见心斋各处要害……”

“只是分守要害么?”王之桢还没说完,朱翊钧忽然插话问道。

“据今日一早的消息,确实只是分守要害,不过……”王之桢又悄悄观察了一下皇帝脸色,才继续道:“门头沟煤矿那边又于昨日调来了五百人的护矿队,也加入到见心斋守备家丁之中了。”

朱翊钧沉默良久,又问:“城内有何动静?”

王之桢心中一紧,快速组织了一下语言,禀告道:“五城兵马司奉元辅之命,对西什库等各处仓储要地加强了防卫。”[注:西什库即“西十库”,我忘了前面写的时候有没有解释过,这里提一嘴。]

朱翊钧皱了皱眉,问道:“日新不是病得不能视事么,怎的五城兵马司会是奉他之命加强西什库守卫?”

王之桢也一脸疑惑,回答道:“微臣得知消息时也颇为诧异,但后来想想,所谓元辅不能视事,或许只是因为突然染疾,体虚之下不良于行,倒也未必是不能闻声,不可作语。”

这个解释看来朱翊钧能够接受,但显然皇帝并不那么容易忽悠,他很快发觉其中的问题,眯起眼睛,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是说给王之桢听:“日新还有精力调动五城兵马司守卫西什库,却没有精力关注腾骧四卫获得火药,以及通州突然多了几千兵马?”

王之桢只觉得背后冷汗涔涔,却不敢妄言半句,只能道:“或许元辅因为毕竟病中,精力还是有限……”

朱翊钧轻笑一声,淡淡问道:“那他对李如松进驻山海关可有做出应对啊?”

这句话宛如晴天霹雳,把王之桢震得差点跪不稳,战战兢兢道:“臣,微臣……不知。”

朱翊钧忽然放缓语气,甚至仿佛带了点安慰一般,朝吓得半死的王之桢道:“王爱卿,你且继续暗中监视各方动静,不可打草惊蛇。有任何情况,随时向朕禀报。密切留意李文进、沈一贯等人的一举一动,若发现他们……”

朱翊钧说到此处忽然一顿,闭上眼睛想了想,终于轻轻摇了摇头,睁眼微微一叹,道:“总之,有事立刻禀报。”说话间,又从腰间解下一块玉佩,伸手递出,道:“此朕佩玉,你且拿着,可以不经查验随时面圣。”

王之桢领命:“臣遵旨。”他赶紧爬上前去,跪着用双手接过玉佩,小心翼翼放入怀中。然后犹豫了一下,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将话咽了回去。

“朕乏了,退下吧。”朱翊钧挥了挥手,眼神有些疲惫。

王之桢再次行礼,缓缓退出宫殿。见到天光的一瞬,王之桢才赫然发现,自己内衣已经完全被冷汗浸湿,穿在身上冷飕飕的,极不舒服。但他此刻哪里顾得上这些,匆匆忙忙逃也似的走了。

待他的身影消失在殿外,朱翊钧才长叹一声,无力地靠在座椅上,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他望着宫殿的顶部,喃喃自语道:“日新啊日新,你这一病,倒引出了这许多魑魅魍魉……朕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皇帝深吸一口气,又喃喃道:“你也不安生,放着这许多火头却不肯早些浇灭,想做什么呢?是想让朕先看看他们的表演,你再来个临危护驾,还是……你也不肯再脏了自己的手,这次非要逼朕亲自来做这恶人了?”

好半晌的沉默之后,朱翊钧终于坐回了正常的姿态,双目茫然望向殿外的雪景,语气极为萧索:“为何不能再等等呢,这场佳话难道不能好好唱完?”

忽然,他剧烈的咳嗽起来,一时间急促而痛苦,吓得外面的小太监们不得不违背他接见王之桢前的口谕,纷纷奔向殿门,跪下问安道:“皇爷,皇爷龙体要紧啊!”

宫殿内,鎏金蟠龙暖炉中的炭火依旧噼里啪啦地响着,却无法驱散朱翊钧心中的寒意。他猛然挥了挥手,强行吞咽了一口本该喷出的腥热液体,嘶吼一般地道:“来作甚,要抗旨么!”

小宦官们惊骇之下不知当进还是当退,正两股战战,忽听得郑贵妃的声音由远及近:“皇上怎的与这些奴婢怄气,忒不值当了。臣妾恰恰熬好了汤药,皇上快趁热喝了,才好快些安康呢。”

说到此处,虽已三十余许的年纪,但身姿依旧曼妙的郑贵妃便端着一碗汤药出现在了殿门处。她也不问安,就那般笑吟吟地,步摇轻晃,婀娜出尘地走了进来。

——

拜年呐!祝各位读者朋友新春快乐,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事业顺遂,万事胜意!

PS:感谢书友“梵泽”的19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高有才”的17张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得意洋洋”、“在下楠哥”的月票支持,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