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二百二十九章 钢化玻璃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二百二十九章 钢化玻璃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2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就是做好事沉默的坏处。

顾正臣很理解,就像是后世天灾时,有些人捐款大鸣大放,各方渠道宣传,有些人默默捐款,一声不吭。

结果呢?

一群不明真相的人蜂拥而上,攻击谩骂,直至人家捐款的事暴出来,这些谩骂才悄然消失,连个道歉与悔意都没有。

这就是人性中存在的一些劣根,他是坏人,你也可能不干净,他是好人,你也应该是个好人。

淳朴的善良有,拙劣的恶毒也有。

嘴巴哆啵两下,轻轻松松,就能让人承压,若是不能自证清白,说不得会被压垮。

顾正臣不需要自证,一身铁骨铮铮,几句流言还压不垮,只是问道:“国子监撤去之后,可有风波?”

沈勉目视前方:“自然是有些风波的,不少监生反对,可随着格物学院的宣传,宋讷的配合,格物学院总算平稳地接下了国子监。只是有些监生过于偏执于儒学,可能未来并不好通过结业考试,兴许会有些乱子。”

顾正臣并不介意:“偏执于儒学,说好听点是专于圣人学问,说难听点,是不知变通,缺乏学习能力。这种人跟不上大明的未来,淘汰了便淘汰了,没什么大不了。”

儒学未来的方向,只能是儒师,儒师是当教授,当助教,当教喻的,不是当堂官、掌印官的。

格物学院的院规就是一根标尺,立在那里,达到了高度,朝廷自有用人的地方,达不到高度,要么继续进修,在规定年限内达标,要么自寻出路。

想要让格物学院因为弱者改变院规,不可能。

“我们要去什么地方?”

伊丽莎白看到有军士巡逻,道路之上还有木架子阻拦。

黄时雪言道:“格物学院,大明最高的学府之地,这里有大明最厉害的学问,令你震惊的蒸汽机,就诞生在此处。你能不能见到蒸汽机,摸到蒸汽机,就要看你日后的表现了。”

伊丽莎白有些紧张,也有些激动,更有几分疑惑:“既是学院,为何会有军士看守?”

黄时雪反问:“你认为蒸汽机这种技术,要不要保密?还有大航海的海图,先进的天文、医术、锻造技术,哪个不需要保密?这些东西若是不经许可便流入海外,那格物学院为了研究而投入的大量钱财,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伊丽莎白想了想,貌似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英格兰有了蒸汽机船,绝不会告诉法兰西,也不可能让其他国家知道,这事关海上的战力,事关国运。

原以为学院是一处并不算大的院子,有那么百余人,可让梅里、伊丽莎白等人震惊的是,这座学院范围之大,几乎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尤其是听说眼前的学院里面竟有三四千弟子时,更是惊得目瞪口呆。

杨永安带了两个教授,迎接顾正臣,言道:“陛下与唐总院等人都在机械工程学院,今日进行第一次陆上全程三里试车,目前蒸汽机车已在预热,就等镇国公了。”

顾正臣笑道:“终于要开始了吗?”

杨永安重重点头:“是啊,等这一天好久了!”

仔细算下来,从大远航结束之后,陆地上的蒸汽机车计划便提上日程,一晃两年多,终于解决了诸多问题,进入到了测试阶段。

蒸汽机对格物学院来说已经相当完善,大尺寸的制造、飞轮、传动等,这些其实都解决了,真正的困难是速度控制、转向、爬下坡、轨道等。

可就是这些困难,硬生生卡了格物学院两年多!

想想也是,科技的积累往往都是很慢的,只有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才可能迎来科技爆发,而格物学院才多少年,蒸汽机再完善,相应的科技人才还是不够,工业基础也极是薄弱。

在这种情况下,两年时间将蒸汽机搬到陆地上,已经不容易了,这还是诸多人才不断付出的结果。

顾正臣侧身看向黄时雪等人。

黄时雪赶忙说:“我也想去见识见识。”

伊丽莎白急切地点头:“让我们去看看吧。”

顾正臣想了下,点头道:“那就跟着一起去吧,若是陛下不准,你们便留在外面。”

三里试车,这是准备开跑了,跑动中的蒸汽机车,没什么不能观察,并不涉及内部结构。

机械工程学院内,人头攒动。

宁国给朱元璋介绍着眼前轨道之上准备就绪的蒸汽机机车,蒸汽机的车头后面牵引着两个车厢,每个车厢之下,都有四对车轮,车厢与车厢之间由一种特殊的铁钩连接。

车厢的门关闭着,车窗使用的是通明玻璃。

朱元璋指着玻璃问:“这能安全吗?”

宁国介绍道:“父皇,这种玻璃并不容易破碎,学院将其称之为钢化玻璃,食堂顶部的那些玻璃,用的也是这样的材料,人站在上面也不会破裂开来。”

朱元璋笑道:“格物学院奏报过钢化玻璃的事,还让北平的琉璃厂协助,怎么,金陵造不出来?”

宁国看向梅殷,梅殷上前解释:“父皇,钢化玻璃的制造,与淬火差不多。只不过兵器淬火需要将烧红的铁放到冷水之中,但钢化玻璃需要从高温快速冷却,金陵这里不方便打造冰窖,也无法依托冰窖来制造冷风机。”

朱元璋不太了解这些,但听明白了,这东西管用,不容易坏。

唐大帆回头看了一眼,见顾正臣等人来了,便低声道:“陛下,镇国公来了。”

朱元璋回头看去。

顾正臣、沐春、徐允恭等人上前行礼。

朱棡、朱橚看着归来的顾正臣,眼眶有些热,低着嗓音喊了声:“先生。”

朱元璋打量了下顾正臣,又看了看沐晟、李景隆等人,颔首道:“免礼。顾正臣,你来得正是时候,有你在这里坐镇,今日的三里试车想来也会更为顺利。”

顾正臣对朱棡等人颔首,目光投向蒸汽机车,车头前端是尖的,显然已经考虑到了空气阻力,上面还插着一面红旗,车厢刷的是大红色,如同一团烈火。

机车的连接铁钩虽然不是后世的那一种握手铁钩,但铸造得相当厚实,显然考虑到了拉与对撞问题。

不急,有些问题慢慢优化就是。

顾正臣看了一番,言道:“陛下,机械工程院的努力必然是认真且负责的,既然满足了试车条件,想来是有把握。在这之前,有些事臣需要奏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