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一百七十一章 听几声春雷响

东宫洗马,最初是太子侍从官,太子太傅、少傅的属官,洗马,并非给马冲洗,洗通先,在马前驰驱之意,也就是前面带路的人,后来演变为掌东宫书籍的官员。

詹绂可以进入东宫充任洗马,除了爷爷詹同、父亲詹徽的影响外,更多的是凭本事,二十五六的年纪,不仅深谙经史子集,还自学过格物学院的学问。

可以说,前途远大,未来可期。

詹徽看着行礼的儿子相比去年更显从容,欣慰地说:“看来你在东宫的历练不错,成长了不少。”

詹绂眼眶湿润,轻声道:“倒是父亲,应该很是辛苦吧,这鬓角——都有些白了。听说移民安置的复查结束了,除少量县没有做到位,牵累了千余户百姓外,其他百姓都安顿好了。”

詹徽用手摸了摸鬓角,颇是豁达地说:“想来还是老了,不过无妨,还能为朝廷再效力几年。你在金陵,又在东宫,想来听闻了不少消息,为父问你,赵侍郎成了格物学院堂长的事,你总知道吧,殿下可说过什么?”

詹绂见说到朱标,整理了下衣襟,认真地回道:“赵侍郎接任堂长是去年腊月的事,只是这几个月以来,殿下对赵堂长的事置若罔闻,从未谈论起什么。当然,即便谈论过,也不是儿可以听到的。”

整理图书典籍,呈送相应文本,这些事都不需要与太子面对面办,两人交集事实上并不多,朱标见了什么人,谈论什么,詹绂也并不容易知道。

詹徽沉默,眉头之上显现出一道又一道的皱纹。

詹绂想起什么,上前将茶碗端给詹徽:“不过我知道,今日格物学院的总院唐大帆为太子授课。”

“唐大帆为太子授课?”

詹徽突然来了精神。

这可不是寻常事,唐大帆代表的是格物学院的开创一派,也是格物学院核心创始人员,朱标让他去东宫授课,这显然是意有所指。

等等——

让唐大帆去东宫,到底是太子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意思?

詹徽踱步,思索着自己面见朱元璋,说起赵瑁之事时朱元璋的反应,皇帝似乎并不想让自己说下去。还有,手握锦衣卫,他竟然不知道赵瑁频频召集商人的事,这怎么看都不正常。

朱元璋在想什么,他想干什么?

揣摩皇帝的心思,才能迎合皇帝,才能成为皇帝手下的重臣。

只是朱元璋的心思,不是那么好揣摩。

詹绂见詹徽来回走动,低声说道:“虽然在东宫里,儿并没有听闻太子对赵堂长有什么不满,可在坊间,不少人将赵堂长与镇国公相提并论,有人曾公然说镇国公当堂长时从不索要好处,而赵堂长却贪得无厌,索取无度。”

“有这等事?”

詹徽停下脚步,目光灼灼。

詹绂不置可否:“这只是坊间传闻,儿也没亲眼见过,若是父亲想探查,兴许可以从商人身上入手,毕竟赵堂长每个月都要集议商人,以至于不少商人不堪其扰,主动称病或离居他地。”

詹徽一掂手,肃然道:“春日里,怕是要听几声春雷响了。”

开府。

开氏正缝补着衣物,见烛火跳动得厉害,便拿起剪刀将烛芯剪断一截,对走进来的开济道:“今晚倒是早,还没到二更便来了。”

开济抓着胡须,一身轻松地说:“詹徽回京了。”

开氏打量了下开济:“他回京待如何,咱家与他家又没什么走动。”

开济将外衣脱下,挂到了屏风上:“你懂什么,这次詹徽是奉旨回京,按照最初的安排,移民安置的复查至少要持续到夏日,等移民百姓有了第一茬收成之后再回来。”

“不该回来的人回来了,就跟当初镇国公从山西潜回金陵差不多,总归是为了办成某些事。”

开氏咬断线,将针插到了簸箕里的衣物上,拿起缝补好的里衣:“对朝堂的事妾身不了解,也不想听,总归是你们男人的事。只是我听说,镇国公家的三少爷要开蒙了,咱家要不要送些礼过去?”

开济思索了下,言道:“这种晚辈之间的事,我不方便出面,你代我登门,送些文房四宝过去吧。镇国公的儿子,似乎都不简单,你应该听说了吧,顾治平去年腊月冬考,总分五百,他考了二百六十分。”

开氏笑道:“是啊,皇长孙也不过考了二百三十分,就这,就已经轰动学院了。若不是赵侍郎成了格物学院的堂长,连番动作惹人瞩目,这事估计能被金陵人拿出来议论好久。”

五百分考了二百多分,看似不咋滴,但他们参与的考试,是中等难度的试卷,相当于二年堂进入三年堂的考试,这场考试难度仅次于三年堂的冬1考、结业考。

要知道朱雄英年仅十二岁,顾治平也才十岁,他们既要打基础,还要进修一部分高等学业,能考到这个水平已经让许多人汗颜。

见开济沉默不说话,开氏问道:“怎么,妾身说错话了,还是说,不能说那赵侍郎的事?”

开济坐在床边,平静地说:“赵侍郎的事自然可以说,只是这个人与一些商人走得是越来越近了。去年时,他们弹劾镇国公,其中有一条便是镇国公与商人关系密切,挥手之间便可聚敛财富,手握财权。”

“现如今,他们弹劾过什么,转身就变成了什么。这等做派,迟早会出大问题,尤其是我总有一种感觉。”

开氏帮着开济脱下鞋子:“什么感觉?”

开济面色凝重:“感觉朝堂上出现了一股势力,隐隐约约,令人畏怕。”

开氏笑道:“中书丞相都没了好几年,朝堂之上最高也就是尚书,即便有人结党,谁又能服帖谁?让我说,夫君这是多虑了,陛下目光如炬,怎么可能容许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结党?”

开济躺了下来。

烛火熄灭,夜色进入帷帐。

开济睁着眼,在开氏睡着之后,轻声喃语了句:“是啊,陛下目光如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