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一百六十二章 我是不是个浑蛋

顾正臣看着制蓬峨的脑袋,目光中也不禁流露出几分惋惜,沉默良久,方说出一句话来:“李承义,我是不是一个浑蛋?没有道义,没有仁信,冷冰冰的只有阴谋诡计!”

赵海楼皱了下眉头,上前道:“镇国公这样做也是为了大明在南洋的利益,并非为个人私利,如何都不应说出这番话。”

徐允恭看着死不瞑目的制蓬峨,那双眼珠子似乎还带着愤恨,开口道:“先生,南洋对大明很重要,不控制南洋,就无以谈西洋。而要控制南洋,只控制安南是不够的。”

“唯有一路向南,打到占城最南端,让大明的卫所与旧港隔海相望,互为犄角,这样才能更好封锁海道,制控南洋。为了这个大局,占城不能不亡,制蓬峨不能不死。”

李景隆一点也不怕死人的脑袋,甚至还上前端详了下,侧身对顾正臣道:“先生讲过兵法,说足够的纵深便是战略,没有可观的纵深谈不上战略。虽说咱们这些年来在南洋控制了不少地方。”

“可仔细轮下来,南北港租赁占城的,说出去终归不是大明所有,石锦港虽然是满者伯夷割给大明的,但那只是极小的一片地盘。镇南府就是一座孤岛,旧港地理位置重要,可孤悬海外,也难后纵深。”

“如今大明将安南、占城一并南下,便打通了自广西、云南直通南洋的道路,便有了一条长达三千余里的南北纵深,且可以依靠两广、云南等地连通朝廷,未来利益极大,如何做都不为过。”

高令时看了一眼李景隆,这个家伙虽然年纪不大,可思想觉悟有些高,而且侃侃而谈起来,还能说到点子上。

顾正臣听着这些宽慰,并不觉舒缓一些。

在整个大明收复交趾的过程中,自己虽然没有出现在多邦、升龙城之外,没有参与大的战斗,甚至大部分时候都游离在战场之外,可整个战局的发展与走向,都与自己脱不了关系。

切断娇女隘退路,迫使安南军队南下撤退的是自己,利用制蓬峨消灭安南王室及其臣属的是自己,借助陈元耀之手杀死制蓬峨的还是自己。

通过虚假的情报传递,促使吴文昌出战,让邓容、陈肇基消耗占城军力量的是自己,通过李承义招抚降将,夺取清化城的还是自己。

现如今——

命令陈元耀南下夺取占城,给陈元耀大量火器的,依旧是自己。

似乎没有现身过,可每个人的命运,每个人的死亡背后,都与自己相关。

冰冷无情,如同落下一枚枚棋子,又拿走一枚枚棋子,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的情感、怜悯。

是因为站的位置高了,看不到死难的悲哀,还是因为经过的事多了,习惯了目的背后的不计较?

顾正臣抬起手,缓缓地将木匣的盖子合上,沉声道:“即便南洋之事传知天下,我背负骂名,那也无妨,背下便是!只是诸位——事情还没结束。李承义!”

“在!”

李承义神情肃然。

顾正臣拍了拍木匣,吩咐道:“以快马加鞭的方式,写一封文书递送占城王都,就说——陈元耀反叛,弑杀制蓬峨、罗皑,伙同安南清化军,一路南下,意图消灭占城国。”

李承义领命。

“赵海楼、高令时!”

“末将在!”

赵海楼、高令时抱拳。

顾正臣沉声道:“命令船队集结清化附近,并传令黄元寿等人,率水师至清化,随时准备南下。还有,通报航海侯张赫那里,静待时机,随机而动。”

赵海楼、高令时领命。

顾正臣指了指木匣:“让人将山谷里的物资全都运至清化,至于陈艺宗等人的脑袋,则与这木匣放在一起,我要带去升龙城。”

众人领命。

顾正臣思索了下,对李承义道:“清化城不少产业我已经卖给了商人,试试看,若是能找到产业主人,让他们出价售卖给大明,若是不愿售卖,则一律迁去他地,产业充公。”

“这样做虽然有些不地道,但没办法,商人迟早会来,朝廷答应他们的总需要给他们。这个关节上,这些人的出价不会太高,山谷里有不少安南逃亡时带走的金银,拿出一部分应该够用了。”

李承义欣然答应:“乱世之下,这些安南商人或百姓,想来不敢与我们讨价还价,当然,我们也不会太苛薄他们,会拿捏好分寸。”

顾正臣相信李承义的能力,让赵海楼等人留镇清化,自己则带了五百余人,乘船入海,并经红河口逆流而上。

严桑桑看着站在船舷边的顾正臣,走上前,拉起顾正臣的手,轻声道:“夫君自离开清化之后,就变得沉默寡言了许多。”

“有吗?”

顾正臣见严桑桑竟有些担忧地点了点头,笑了笑,说道:“没什么,只是多少有些良心不安,毕竟大明拿下安南,合情合理,可顺带拿下占城,朝堂里的那些文官不知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严桑桑捏了捏顾正臣的手,柔和地说:“开疆拓土,哪还有什么过错。夫君有心思担心这里,还不如想想格物学院的事。那赵瑁肆意胡为,将入学做成了买卖事,现如今格物学院的弟子恐怕良莠不齐,这样下去,迟早会折损格物学院的名声。”

顾正臣看向江水,目光微冷:“你能看得清,晋王、周王会看不清,太子与陛下会看不清?格物学院是一棵果树,现在果子累累,有人想要借此生财,借此成势,那就遂了他们的心意。”

严桑桑有些着急:“可这样一来,格物学院岂不是要遭一次劫难?”

顾正臣将目光看向碧空,徐徐说道:“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谁也不能保证前路一帆风顺。再说了,格物学院这棵树上的果子太多,迟早会有人眼馋,这个时候出点变故,好过十年、二十年后出变故。”

成长的过程总伴随非议、争论、挫折,甚至会被人抢夺辛辛苦苦的成果,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

成长了,便不会一次又一次吃同样的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