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一百四十九章 镇抚十一条(三更)

安南没有谁站出来挽大厦于将倾,只有一批又一批的官员,明里暗里的,归顺大明。

傅友德看不起这些没骨气的官员,蓝玉恨不得将这些人砍了计到军功里,沐英却很坦然。

安南这块地离开中国几百年了,即便是打了下来,大明官员进来了,短时间内也不容易实现高效治理。

原因很简单,这里不是山东、北平,不是四川、云南,安南的百姓没有臣服中国的习惯,他们有一定的独立王国意识,也有一定的拥护安南王朝存在的惯性。

大明打下云南,接手云南,可以沿袭接替其他行省的经验,但大明打下安南,接手安南,老一套的经验不管用了,这就需要一个交接、过渡流程。

只有这样,大明官员才可以更好摸清楚安南这块地的特殊民情,继而针对性施策,以赢得人心。

短时间来看,安南本地的官员,大明不得不用,有这些人主动投靠,明军不仅需要欢迎,还需要表现得很大度,最好是委以重用,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官员归附,瓦解安南官僚体系,并搭建起一套适合此地的大明官僚体系。

只是傅友德并不擅长与这些人打交道,就在愁闷时,费震、林唐臣到了。

傅友德看着意气风发的费震,呵呵笑道:“费布政使不在广西待着,在安南未定时跑来,该不会是领了什么旨意吧?”

费震爽朗地笑过,给众人行礼后,言道:“日前收到陛下旨意,领了交趾左布政使一职,这位林唐臣,是交趾右布政使。当然,交趾之地尚未全境收回,这旨意不方便大肆宣扬,诸位知道便可。”

沐英直摇头:“陛下倒是一环接一环,布置精妙。你这个时候来,确实好过三月来。”

费震心情舒畅,满面春风:“是啊,收复一地,治理一地,也好少点是非,争取早点安民于田。这交趾水稻可是一年三熟,是个极好的粮仓之地。你也知道,云南、湖广、贵州、广西,甚至是广东等地,皆是山多田少。”

“若遇天灾,难免减产绝少。可若是有了交趾作为南端粮仓,反哺诸行省,则可以纾困百姓,也可供养南洋水师。我此番来,已有些迫不及待。对了,镇国公在何处?”

林唐臣眼神变得明亮了下。

傅友德看向沐英,沐英招呼着费震坐下,然后道:“镇国公此时应该驻扎在了海阳,等我们进军升龙城时,想来会见到。既然你来了,那多邦城内的俘虏,便交给你处置?”

费震欣然点头:“这些俘虏可是宝贝……”

半个时辰后,当费震走入俘虏营地时,忍不住破口大骂:“这仗怎么打的,一个个残废给我干嘛,还不如将他们砍了算军功!”

自己要的可是劳动力,是能干活的主,结果呢,残废了那么多,要么是断胳膊断腿的,还有断手指、没眼睛的,这些人放回去也只能浪费粮食,成为人口负担啊……

费震很是郁闷,可又没胆量将这些俘虏全都弄死,只好安排林唐臣召集归顺官员,威严地说:“本官不管你们之前是什么身份,什么官职,也不管你们之前善是恶,现如今,你们是大明的官员,当洗心革面,效力于大明朝廷。”

“若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呵,便以叛出朝廷之罪,将你等诛灭!现在,本官来宣布镇抚百姓十条。”

“第一,废除安南一切苛政苛税,自今年起,两年之内不征税赋,以求休养生息,复苏民力。”

“第二,凡不臣服大明的官宦、权贵、地主、大户土地,一律登记造册,充为朝廷所有,日后由官府发配田地。诸位莫要想着钻空子,借战乱胁迫权贵、地主等,大明会设信访司,允许任何人说话鸣冤。”

“第三,凡俘虏认可大明身份者,战争结束之后,身有残疾者释放,归还自由身,四肢健全者,按籍贯发回,但需为朝廷服三年徭役,当然,徭役给钱粮,不会让他们破家。”

“第四,在恢复地方稳定的同时,配合外宣学院之人,给百姓说清楚陈朝罪责,讲明白同根同源,遍插大明旗,力推人心一统。”

“第五,解放所有驱口,将一应家奴释放为民……”

阮章、韩清、裴雀等人听着费震的话,纷纷点头赞同。

从这番施策来看,大明打算彻底摧毁安南的根基,将人心引向大明。

裴雀认为,安南百姓虽然习惯生活在了陈朝之下,有自己的皇帝,可真正决定百姓人心的,是政策,是能不能维护、体现百姓的利益,有没有将百姓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费震,不,大明不虐民,不害民,甚至给民自由,释放奴隶,给民田地,这些举措足够赢得人心。

人心在,社稷稳。

若是这些当真实现,那苦难与苛政的安南,将不会被人怀念。

韩清在听过费震的镇抚百姓十条之后,言道:“费布政使,这十条——条条切中要点,可收民心,稳地方。只是,战争如狂涛巨浪,即便是战争结束,也难免有暗流涌动。”

“百姓民心虽在,可若是有心怀不轨,对朝廷不满,别有野心之人蛊惑百姓,也必然会造成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跟随,乱了地方。故此,下官请求,当设关津,并半年准一次路引,固民以地,不外流窜……”

费震深深看了看韩清,思忖了下,言道:“那就改为镇抚十一条,用你之言,暂时施行至年底,民归籍贯之地,非必要不准外窜,但有需要,说明事理,给路引,路引次数,每六个月内准一次,允许酌情破例。”

林唐臣笑了,这些归顺的官员可不简单,里面也是有人才的。

他们背叛了安南,同样渴望在大明崭露头角。

二月四日,傅友德在处理好多邦城事宜之后,领兵十万,从西面、北面两个方向逼近升龙城,驻扎于海阳的水师也移至升龙城以东,至此,升龙城三面合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