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 润人没好下场

远处,骑兵押着一队队俘虏,扬着的马刀反射着初阳的光,马鞭子不断抽动。

俘虏的队伍有些长。

更远处,则有一支骑兵背看城关,面朝草原,谨慎地护卫着,一旦有元军突袭而来,那这支骑兵将奋不顾身地迎上前,挡住他们,为大军进入城关争取时间。

牙旗被西风吹打得咧咧作响,已看不清徐字。

汤鼎裹着衣裳:“看这架势,魏国公大捷啊。”

顾正臣含笑点了点头,眯着眼看到徐达的牙旗,突然想起什么,侧身对徐允恭、汤鼎问道:“咱们在探索澳洲之后,不是给朝廷上过书,提议打造一面大明旗,这么久过去了,怎么没了动静?”

原本笑着的徐允恭、汤鼎顿时愣住了。

是啊,大明旗这事,怎么就石沉大海了,大航海之前还有一些动静,皇帝安排礼部设计了。

大航海时千头万绪的工作都核对了,旗帜的事自然也提过,只因为礼部没拿出合适的图纸,几次都被皇帝给驳了回去修改,一来二去,大航海时也没赶上大明旗。

可现在大航海结束都快一年了,怎么还没大明旗的消息?

这就不是拖沓了,没这样拖的……

显然,这事被搁置,没人提,无人问津了。

顾正臣见白羊口的将官来请,也没多说什么,便带徐允恭等人走出了城关,站在山道之间,迎接凯旋的徐达。

徐达下马,魏平、赵涉谷等人也跟着下马。

顾正臣领人上前,抱着拳爽朗地喊道:“魏国公大捷,可喜可贺!此战之后,大同将士们,总能安心过个年了吧?”

徐达将马鞭丢给一旁的护卫,满面红光:“这次战斗之顺利,超出预期,以极小代价,获大量战马、俘虏!此战之后,我估量着,明年夏日之前,元廷是不会派大军来大同了。”

顾正臣看着得胜而归的将士,打心里高兴。

战争打的就是有生力量,今年吃掉元军六七千人,明年吃他四五千人,在大决战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少了许多有生力量,优势的太平会朝着明军倾斜。

何况,这不只是有生力量的事,战马数量决定着大明能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元廷。

战马不够,就无法实现大迂回,大包抄,长追击,弥补了这个短板之后,才好谋划远征草原,彻底消灭元廷!

此消彼长之下,命运也将注定。

六七千军队没了,如同在元廷身上削掉一块肉,足够他们疼一阵子了,再派大军来大同找徐达要体面,结果很可能是被徐达体面,最后风光一场,兴许还会送他们一场唢呐表演。

徐达拍了拍手,然后对顾正臣道:“顺带,我还带来了你的熟人。”

魏平从一匹马上将王舟给提了下来,如同抓一只死狗般,直接丢到了顾正臣面前,王舟本来身上就有好几道伤,这样一摔,腿上、后背的伤口都裂开了。

王舟惨叫两声。

徐达冷漠地看着王舟:“你不是百姓吗?那,他,镇国公,管的就是百姓。”

王舟艰难地抬起头,看到了顾正臣那张冷峻中略带杀气的脸,顿时慌乱起来:“镇,镇国公,我,我是被冤枉的。”

顾正臣一双眼死死盯着王舟,一字一句地说:“你想背叛大明逃到元廷去,你以为,背叛大明朝廷、百姓,你就能活得滋润了?我告诉你,历来润人没好下场!叛徒,必然会被清算!”

“马三宝,将此人给我带走!”

马三宝领命,抓走了王舟。

顾正臣看向徐达:“如此一来,倒也算是了去一桩事,布政使司那里也能松口气了。”

徐达颔首:“入城吧。”

顾正臣微微点头,看向吴鲲、陆北冥:“留在这里,看清楚从这里经过的人,回头我要问话。”

吴鲲、陆北冥领命,站在道路一旁。

徐达与顾正臣并肩而行:“你对他们倒是用心。”

顾正臣叹了口气:“边镇打仗可不像是水师远航,水师出去一趟,折损的人,许多连个灰都没带回来。让他们见识下伤亡,知道下战场的残酷,总归是好事。”

徐达面无表情,走入城门,在城门洞里听着风,轻声道:“说起来,这次虽然很是顺利,也没有太过激烈的战斗,可还是死了三十二人,伤了五百余人。可你在九州太宰府杀了那么多人,只有负伤的,不见折损一个军士。”

“镇国公啊,说起来我徐达在伤亡上,做不到你那一步啊,你可以创造零损伤的战绩,而我,做不到,有什么法子吗?一个个都是爹生娘养的,折一个,都心疼,何况下个月便是腊月了……”

顾正臣摇了摇头:“大不同,倭人没有远程弓,也没有大规模的骑兵,而我手中,不是远程弓就是远程火器,可以在彻底毁灭对方主力之后再一点点清缴。可元军是骑兵为主,弓的射程又远,突击能力太强,战力也不容小觑。”

“即便是我,除非是有海量的火器作为后盾,否则,我做不到魏国公这种地步。折损三十余人确实令人心酸,可这就是战场,他们自己也一定做好了这个准备,他们的儿子,也一定准备好了,接替死去的父亲,继续为国效力!”

徐达没有再说什么,直至进入公署之内卸甲后,才对顾正臣道:“朝廷下发给大同新式火器,城防神机炮十门,虎蹲炮八十门,火药弹四千枚,其中有四百枚空石弹作为训练弹。”

“火铳也没吝啬,给了八千把。甚至是手榴弹也送来了三百箱。说实话,朝廷如此大气,如此推广火器换装,我倒有些不太习惯。若是我记得不错的话,这在几年前,陛下绝不可能让这些火器进入边镇。”

顾正臣端起茶碗,顾不上喝,捧在手中暖着手:“魏国公,朝廷不给你们换装新式火器,你们馋得慌,时不时就有人上书,希望尽早装配新式火器,以巩固边防。现在给了你们新式火器,怎么还多了许多疑问?”

徐达呵呵一笑,也没顾及其他人:“强干弱枝啊,历来如此,边镇终究是枝干,陛下这样做,是不是意味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