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凌说的信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 凌说的信

作者:寒梅惊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2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凌言看了看顾正臣的脸色,没多迟疑,赶忙说道:“只不过,洪武九年秋时大娘已经故去。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才惊觉,这些信都是堂兄多年之前的布置,他已走多年……”

顾正臣盯着凌言的神情,分析着真伪。

这些话至少证明了廖永忠所言非虚,凌说料定自己难逃一死,便写了大量的书信,托付给某个人或某些人,让其在适当的时候将信送到山东凌言手中。

从最后一封信的内容来看,这一切都是凌说的布置,没太多的阴谋,只是为了宽慰老母亲。

顾正臣沉思良久,问道:“你记性不差的话,就从洪武三年的第一封信开始讲起吧。”

凌言吃惊地看着顾正臣。

这谁能记那么清楚,洪武三年距离现在过去了十三年之久,十三年前的小事,你记得吗?

“镇国公,我做不到啊……”

凌言一张脸皱巴起来。

顾正臣目光变得冰冷起来:“做不到可不行,我要知道每一封信的内容,甚至是每一个字,你烧了信,那就想办法将信的内容全部说清楚!”

凌言有些慌乱。

娘的,刚还说不会加害自己,可现在看,分明是骗人的把戏啊。这眼神,这语气,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善罢甘休的……

凌言低着头,挣扎了下,问:“镇国公,我堂兄已经走了十多年了,他这一脉也没了亲人在世,为何突然之间又要调查起他来?”

顾正臣走至凌言身前,沉声道:“说起来,我并不是在调查你堂哥凌说,而是在调查一起案件。你不用担心这件事会牵连到你身上,你还没有卷入这起案件的资格。”

凌言郁闷地看着顾正臣,这话听着并不令人感觉到高兴……

不过事倒是听明白了,这与自己无关,只与凌说有关。

凌言叹了口气,再次确定:“当真不会牵连到我?”

顾正臣呵呵一笑:“若是牵连到你,找你的人应该是锦衣卫,而不是我。放心吧,我只想知道信的所有内容,看看里面有没有一些线索,仅此而已。了解清楚之后,你离开,没任何人会阻拦你,更不会伤害你。”

凌言注视着顾正臣,咬牙道:“十年前,我相信你,领了功劳,当了几年典史。这一次,我依旧相信你。只是,我方才欺骗了你,信我并没有烧,而是带来了。”

顾正臣心头一喜,手腕微动,紧握着一枚铜钱:“你有顾虑,我能理解。”

凌言抬手解开上衣。

孙十八跨步护在顾正臣身前,看着行为不雅的凌言,心说这个家伙该不是有什么毛病吧,竟然想猥亵镇国公。

顾正臣侧头看了一眼,推开孙十八。

凌言将腰间缠的布解开一头,递给了孙十八,孙十八明白过来,拉住布头,随着凌言在后退中转动,缠在腰间的布条展开,一封封信跌落而下,直至布条完全展开,最后一封信也跌落了下来。

孙十八将地上的信全部收集起来,拍了拍,看了一眼凌言,这才将信交给顾正臣。

顾正臣接过信,看着凌言:“凌说当真吩咐你将信烧掉?”

凌言点了下头:“确实如此。”

顾正臣看向手中的信问道:“那你为何没烧?”

凌言叹了口气:“怎么说这些信也是他留在人间唯一的物证,若是都烧了,我怕会遗忘了自己还有一个堂哥。另外,过去了那么多年,他这一脉也没了人,我想朝廷也不会追查什么了,所以便留了下来。”

顾正臣看着一封封信的信封,转身道:“你在这里安心歇着。”

进入书房。

萧成将信检查过后交还给顾正臣:“这纸张确实有些年岁了,只不过我没见过凌说的字,不敢判断这是不是凌说亲笔所写。”

顾正臣坐了下来:“你是想说,凌说虽然死了,但暗中可能有一个凌说的影子活着,这些书信是那影子写的,递送至山东的吧?”

萧成将茶杯茶壶端走:“若是凌说一手布置了七八年的信,那此人的心思是不是也太过可怕了?”

顾正臣看了一眼萧成:“你以为他为何死?”

高建贤,夏煜、杨宪与凌说,哪一个是简单之辈?虽说这些人都死了,可在当时,谁敢低估这些人的本事?

就以杨宪来论,这可是被拎出来对抗李善长的人物,虽说结局有点惨,但能被选出来,就已经说明其能力不凡了。凌说是个检校,还是个御史,这种人少不了眼尖嘴快,心思缜密。

选出一个影子做事,在顾正臣看来没这个必要,可能性也都大。

正主都被咔嚓了,影子哪还敢鬼混,一旦暴露,那必然也被杀,谁会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替一个死人办事?

至于送信,那就没多大危险了,即便是被查出来,抓到了,也只是顺带送个信的事,谈不上犯法。另外,送信的人,知道收件人是凌言,未必知道寄件人是死去的凌说。

当然,凌说当御史,必然也写过不少弹劾奏折,至于这奏折是不是烧了,那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看过凌说弹劾奏折的人不在少数,活着的不少,若是验查信件真伪的话,去找人对笔迹也足够了。

打开信件,按照信件中的年月排序之后,顾正臣拿起了第一封信件,这不是洪武三年的信,而是洪武元年的信,又不少意气风发,春风得意,只不过字里行间也透着一些担忧,甚至还提到了来俊臣、周兴。

这对没太多文化的人来说,不觉得怎么样,可但凡知道来俊臣、周兴下场的人,就清楚凌说在担心自身安危。

接下来的几封信,都是一些保平安、询问家人的小事。

直至翻看到洪武三年二月的信时,也就是凌说临死之前的最后一封信时,一句话引起了顾正臣的注意:“我在江浦遇到了一位故友,见他垂钓于江水,欣慰不已,心有触动。若有朝一日,闲云野鹤,采菊南山,未尝不是一件美事,总好过枯草横生,一家化骨,不见坟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