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格物学院,欣欣向荣

粮食就是底气,若是连这个底气都不足,那做什么都畏首畏尾。

现在,朱元璋不需要再畏怕什么,也不需要再去担心什么,只要等上几年,等到土豆、番薯由少变多,由金陵普天下!

那大明,将拥有远迈汉唐的根基!

朱元璋看着那些官员,他们在笑,只是有多少人是笑不由心,毕竟这几天他们可是一直弹劾顾正臣,现在看着顾正臣的功劳又添新证,该是个什么心思?

番薯亩产平均达到了二十九石,高产农作物的消息再一次轰动大江南北。

可这些消息在进入格物学院之后,便显得相当平静。

没办法,格物学院的学业太忙了,知道这回事就够了。

医学院、女医学院都进行了扩招,通过三轮考试,九次实操考核的,便会安排到京师大医院实习,随着进入京师大医院的人越来越多,设置分院也就提上日程。

赵臻、朱橚等人再三商议之后,决定在龙江驿附近建造京师大医院分院。

这个决定的考虑是龙江驿是进出金陵的要道,人来人往,船来船去,且距离凤仪门、钟阜门、金川门很近,讨生活的百姓很多,选择在这里,能够更好辐射金陵内外的百姓,吸引并接纳外地病患。

李子发坐镇航海学院,亲自上课,讲述着航海操舟的细节,并介绍航海要领,面对挤满课程的学子,李子发豪情满满,挥着手臂喊道:“大航海不会停止,而你们,便是未来的航海人!”

“世界很大,你们需要有走出去看看的决心与勇气,这些技术、要领,便决定了你们能走多远,能不能在走出去之后,顺利地回家,现在我来提问——”

“带领水师开启大远航,拿到土豆、番薯、玉米的水师主将是谁,具体的路线是什么,面对风暴,当如何判断风暴走向,如何脱离困境……”

唐大帆站在课堂之后,听了一会之后便笑着离开了。

现在的航海学院惹不起啊,弟子众多,明明只计划招生三百,可一下子涌入了六百,这还是格物学院控制的结果,否则能进来一千余人,甚至更多。

说句毫不夸张的话,整个格物学院,航海课业成了首选课业,而在这之前,他们还会犹豫权衡,是去兵学院,还是律令商学院,医学院或是机械工程院……

大航海的成功,极大激发了格物学院弟子的航海热情,许多人从畏惧大海,不屑大海,转变为渴望大海,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扬帆而去,看一看外面新奇的世界。

印加、玛雅的一些文明故事也在学院内流传开来,查斯基、卡帕、苏南等人已经可以相当流利地说大明话了,只要不给他们说太绕脑子,扯典故,搞隐喻,基本都能理解。

这些异域文明、风俗、人物,包括格物学院养的羊驼,都是吸引人的存在,也证明了域外文明的多彩,让许多人埋下了一颗航海的种子。

农学院袁生也在忙,番薯丰收了,并不意味着农学院就清闲了。

事实上,农学院承担的任务可不是简单地种庄稼,而是担负着农具革新、增产研究,什么样的农具可以更轻松,更快捷,如何增产庄稼,这些都需要农学院来负责。

按照顾正臣的要求,从翻土到脱粒,每个步骤,每个工具,每个操作,都必须重新设计,重新优化,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还必须深入到田间,去分析现用工具的不足……

农学院虽然忙,也辛苦,但真正陷入到困境的还是机械工程院,是新型蒸汽机的研制。

马直、宁国等人原以为船用蒸汽机成功了,进行陆上蒸汽机的研制会很容易,但现实并非如此,两者虽然在原理上没什么差别,但在实现上却不容易。

船用蒸汽机的方向控制,与蒸汽机并没什么关系,蒸汽机就是单纯提供动力的,船舵来实现方向控制,幅度大一点,小一点,茫茫大海之上无所谓,只要不是遇到极端情况,转向并不会带来灾难。

可陆上蒸汽机车不一样,这玩意需要沿着铁路跑,这方向不能随便乱动,又不能一直沿着笔直一条线跑,还面临着爬坡问题,下坡问题,道岔问题……

还有,船用蒸汽机通过螺旋桨拨动水流推动船只前进,只要转速够了,船就能跑,可陆上蒸汽机就需要带动轮子来前进,想要让轮子的转速达到螺旋桨的转速,可不那么容易,而且螺旋桨可以设置一个,但轮子可不是一对……

一个个问题横在面前,铁路计划举步维艰。

朱元璋收到宁国的诉苦信之后,大笔一挥,给机械工程院送去了五千两银,扩充人才,悬赏攻关,攻克一个难题,团队奖励五百两,做出卓越贡献的,奖励一百两……

那意思是,不管是砸钱还是砸人,这事必须给办成了。

唐大帆也清楚铁路计划的重要性,再次将格物学院的人才、资源、财力等朝铁路蒸汽机倾斜。

治水学院在黄河边勘验了一年多,最终具写了一封文书,内容总结下来就一条:

不治黄河,二十年之内必有大害,甚至会危及京杭大运河。

朱元璋看过之后,思索良久,下旨治水学院提出具体的治水方略,并研判需要的人力、财力与时间。

黄河久患,不治确实不行,京杭大运河还不能堵塞了,要不然北运粮食只能靠走海了,一旦海上风浪大,关键时候顶不上去,那事情就麻烦了。

只不过今年、明年两年,不太可能大修黄河,原因就一个字:

穷。

大封赏是钱。

大移民也是钱。

北方还在征调百姓、军士修筑城关、隘口,修缮与增建长城,那也是钱。

这也就是航海贸易与市舶司重税,这才给朝廷带来了不少财富,加上珊瑚买卖等,要不然朝廷今年就要靠借钱过日子了……

千头万绪的线,那也需要一根根地去办。

急不得。

朱元璋在几分悠闲中,看到了高星广自山西送来的急报,然后丢在了一旁,埋头处理其他文书,整个过程一点波动都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