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底层的人,渴望向上爬

许多百姓冤情,事实上并不复杂,甚至证据不缺少一个,但凡有点判断力的人看一眼,都知道真相如何。

可偏偏这事就拖了下来,有些还错判了。

说到底,还是县衙不作为,收了好处,站在了公道与百姓的对立面。

县丞王舟收了钱,可未必能左右结果!

只要知县还在,县丞不会主持审案,也没有权力结案,他只是个佐官,不是主官。

所以,知县肖九成今日来这里坐着,不是闲得无聊,而是想在这里看着点,给来告状的人一点暗示与威慑,至于有没有提前通气,让这些人全都推给王县丞,那就需要看看后续的情况了。

事判了,就这样结案。

秦国人口很少,朱樉也不可能将散落的全部土著都拉去秦国,送点囚犯过去当劳力干活总还是可以的,毕竟这张管体格强壮,都能打人了,挖点矿的力气肯定也不小。

算算时间,前往澳洲找金矿的第一批人,这会应该抵达旧港了吧,兴许已经从旧港出发了。只是这些人到底要花多久找到金矿,那还需要看他们的本事与运气……

毕竟那张舆图上的一个点,在现实中可就是方圆数十里,一个圈就是方圆几百里,不过金矿就在那里,辛苦点找总能找到。

顾正臣心思有些飘忽了,直至徐允恭提醒这才回过神,继续审案,一连决断八案,随着第九个人进来,事情有些不对味了,来人是个中年人,跪在地上就冲着顾正臣看。

顾正臣直皱眉:“姓名,冤情。”

中年人倒是爽快,直言道:“镇国公,我是洪洞城外槐北的富户黄马,今日来这里不是来告冤的。”

“没有蒙冤,你来这里作甚?”

顾正臣问道。

黄马从袖子里拿出了一叠又一叠崭新的宝钞,摆在身前,咧嘴道:“只要镇国公点个头,我今日便将闺女送到府上来,这些都是嫁妆,我家闺女年方二八,知书达理,容貌一绝,琴棋书画——”

“哎,我还没说完,别拉我,镇国公,纳妾纳色,我家女儿色是一等一的,只要能进入镇国公府,我家良田五百亩……”

徐允恭憋着笑,脸有些红。

顾正臣一拍桌子,看向徐允恭:“怎么,你想纳妾了?”

徐允恭浑身一哆嗦,直摇头:“先生,我就算了吧,人家看上的是镇国公的荣耀,弟子可不是国公,成全不了他们。”

顾正臣哼了声:“你现在不是国公,等你爹百年之后你也是个国公,要不我让人将那黄马喊回来?”

徐允恭当即拒绝。

女人,有一个传宗接代就够了,何必那么多,还容易聒噪……

肖九成、胡西楼等人吃惊地看向徐允恭,听顾正臣这话,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很不一般啊。

肖九成拱手问:“这位少爷是?”

徐允恭抬手:“先生的弟子,排行老三,实在不值一提。”

肖九成、胡西楼等人心头颤动。

他娘的,能接任国公的,那必然是国公家的嫡长子,还不值一提,只排在第三?这镇国公到底怎么混出来的,国公与国公强强联手,皇帝怎么安心睡觉的……

“下一个!”

“下一个!”

从早到晚,除了中午休息了半个时辰外,顾正臣一直在处理案件。

只不过没什么大案,不是被大户打了,就是被大户占了宅子或田,甚至还有人不怀好意,就是想送闺女的,最不要脸的是,还有将闺女带出来的……

说起来,洪洞并没什么大的冤案,出人命的案子也有,不过调来卷宗之后,发现这家伙摆明了就是想要浑水摸鱼,装可怜,明明就是他家的罪,还想借自己的手脱罪。

现在好了,原本判杖刑,现在他运气不错,不用挨打了,直接徒刑三年,送去山西哪个煤矿里挖煤接受劳动改造。

一连三天,都没什么大案,顾正臣索性也不办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完全不需要自己出手,撤了伸冤的牌子,挂出了军伍的牌子。

想要进入卫所当兵的前来报名,而排在最前面的,便是王老汉的孙子王黍,这还是偷偷跑出来的。

想要进入军伍的并不在少数,尤其负责招募的人是顾正臣,更让不少人看到了机会,水师远航的细节很多人确实不知道,可大家知道,因为一次远航,朝廷多了一公四侯二十六伯,更有不少将校升了官。

而这就刺激了不少百姓,以前觉得卫所军士没前途,认为一旦入了军籍子孙后代就吃苦了,可一公四侯二十六伯在那摆着,耀眼至极,谁不想抓住下一个机会,成功爬上去?

读书不成,那就换入伍这条路,只要有一条路爬上去,那家族的命运不就改变了?

底层的人,渴望向上爬。

所以,来的人不少。

顾家祖宅容纳不了这么多人,造册之后,直接拉到了城外,点数之后,有三百二十七人,后续两日,又有三百余人报名,直至到了六百八十二人才结束。

顾正臣当着所有报名军伍之人的面,言道:“你们想要加入军伍,想要杀敌报国,觅个封侯!但你们必须认识到,在你们的前方,可能会被送去地方戍守训练,也可能会送至边镇戍边,当然,也可能会被选拔进入水师,成为水师的一员。”

“无论哪一种,朝廷安排了,你们就必须拖家带口前往。若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就退出。还有——尚未成婚者,不允许在列,家中独子,不允许在列,父母年过七十者,不允许在列……”

“只要你们符合要求,下定了决心,做好了准备,那就好好地陪着你们的家人过了洪武十六年的除夕,明年开春,你们将会离开这里,踏上不确定的未来!至于是荣华富贵,还是平庸一生,看你们的本事!”

为百姓伸冤,造册军伍,并整顿洪洞社学、县学,利用大户捐出的银钱,大兴教育。顾正臣在洪洞干得如火如荼……

三日后,一位御史到了山西都指挥使司,通报消息后都司如临大敌,当即下令诸将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