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顾青天,欢迎归家

平阳府,临汾。

吴一川带着斗笠,与两个老汉站在路边寒暄,问问收成与生活,正聊得兴起,班头杨威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喊道:“府尊,急,急——”

“府尊,你是知府老爷?”

老汉听闻,赶忙要行礼。

吴一川拦住两个老人,目光严厉地看了一眼杨威:“何事?”

杨威弯着腰,双手按在膝盖上:“镇,镇国公来了!”

“谁?”

吴一川伸手拉过杨威。

杨威手指后方:“收到消息,镇国公携家眷认祖归宗,现已抵近临汾不到十里。”

吴一川愣住了:“你说的镇国公,是哪个镇国公?”

杨威傻眼。

咱们大明还有第二个镇国公不成?

吴一川脑子有些懵。

顾正臣认祖归宗?

身为前任的应天府同知,吴一川确实听说了老顾氏登门认亲,知道顾正臣的根在山西,可具体在山西哪个府哪个县,没人清楚,这事顾家也不会满世界显摆,到处去说。

认祖归宗这是迟早的事,可吴一川有些不明白,顾正臣这个时候应该待在金陵才是,毕竟番薯还没挖出来呢,再认祖归宗,那也得紧张番薯先,这可是荣耀,是镇国公这一脉累世荣耀的根啊。

舍了如此大的荣耀事跑山西来,在这个时候,不合适啊。不过,顾正臣这种人确实有许多时候并不按常理做事,他很可能还真跑出金陵了。

吴一川对两个老汉拱了拱手:“镇国公要来了,我需要去迎接下,改日再来问好,记住了,有委屈,有苦楚就去府衙!我吴一川当一天知府,就不会视百姓疾苦、冤情于无睹!”

“走!”

吴一川催促杨威。

府衙的官吏衙役等早已准备妥当,甚至还找来了不少耆老,随吴一川出了南城门,迎接镇国公。

这时候的镇国公车队不再沉寂低调,而是高调至极,前面有人举着肃静、回避的牌子,还有人鸣锣开道,后面跟着高头大马,八骑开道,后面是若干仆人打扮的人跟着,紧接着便是三顶轿子,八个人抬着行进。

六骑护卫左右,后面跟着多达三十六辆马车,连出去好远,整个队伍人数超过了三百。

这主要还是先期送出金陵的货物集聚到了襄陵,在车队抵达襄陵之后便加入了进来,出襄陵之后没多久,排场就开始亮了出来。

这个阵势,轰动了临汾,同时也开始轰动平阳府,乃至整个山西!

吴一川率官员、耆老亲迎。

队伍停了下来。

徐允恭站在轿子旁,言语了几句,便驱马上前,对吴一川抱了下拳:“吴知府,镇国公让你独自上前。”

吴一川不明所以,但还是领命跟着徐允恭至了马车旁。

帘子微微挑开。

朱梓看了看吴一川,差点被这张脸吓了一跳,缓住心神才开口:“先生先一步去了洪洞,我们只是路过临汾,不在此处停留,不必接应了。”

吴一川虽然不知道朱梓是哪个,可看清楚了红色圆领袍胸部与两肩的蟠龙。

这衣裳,整个天下能穿的,也就只有皇子了。

吴一川很是郁闷,顾正臣认祖归宗,又不是你老朱家认祖归宗,派皇子来干嘛,看样子,还来了两位,看这年纪,估计是潭王、鲁王吧……

“下官遵命。”

吴一川总不能拦着。

徐允恭见朱梓吩咐完,对吴一川道:“吴知府,先生前往洪洞之前留下过几句话,让我代为转达。”

吴一川肃然拱手:“还请徐少爷转知。”

徐允恭面色变得严肃起来,手中马鞭垂了下去:“先生说,平阳府乃是大府,能不能治理好平阳府,知府是关键。知府当强势有所作为,若地方知县不能做事,不敢做事,该上文书弹劾的弹劾,该奏知布政使司的奏上去。”

“总之,今年只办一件事,那就是整顿吏治,需要有一批敢办事,能扛得住压力,为大局不惧骂名的官员上来,让那些平庸的、无能的、做不成的官员,下去!”

吴一川心头一颤,知道顾正臣来到山西,这山西必少不了腥风血雨,凝重地点头应下,谢过徐允恭之后,吴一川走出队伍,对迎接的官员、耆老等人道:“镇国公乃是我平阳府洪洞人氏,这是平阳府人的荣耀!”

官员、耆老听闻,确实激动不已。

与镇国公出自一府,这说出去都有面子啊。

比如去外地,介绍自己出自平阳府时对方不知道,那就能拍着胸膛说:“知不知道镇国公,我与镇国公乃是同府之人……”

何况平阳府出了如此一个大人物,日后修府治,那也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还有啊,国公都是自家人了,那以后遇到点麻烦,遇到点事,他总应该照料照料吧……

吴一川抬手压住众人的议论声,喊道:“只不过镇国公离乡二十余年,急切回家,故此经临汾不停,大家让开道路,送镇国公府家眷及车队离开!”

众人虽有些不舍,都想看看镇国公,但知府发了话,加上大家谁不知道近乡情更怯?

道路让开。

车队缓缓而行。

在轿子经过时,一个耆老拄着拐杖喊道:“顾青天,欢迎归家!”

“欢迎顾青天归家。”

人声如雷。

朱梓听着这一声高过一声的呐喊,看向朱檀:“这就是先生在百姓中的人心,你说,有朝一日,会有百姓喊我们的名字吗?”

朱檀擦了擦鼻子:“还是不要了吧,百姓敢喊你我的名字,说明咱们的名声已经臭了。你认为那时候先生会不会打残咱们?”

朱梓哆嗦了下,点头道:“这倒也是。”

吴鲲、陆北冥很享受眼前的一幕,沿街的百姓都在那喊着顾青天,说明父亲追随的是个英雄,百姓认可的真英雄。

现在,我们也在他的身边做事,父亲一定会很欣慰。

车队离开临汾三里,后面还跟着恋恋不舍的百姓,甚至有些人追了十余里还没离开,也不知道是不是要送到洪洞去,要知道临汾到洪洞,也就那么三四十里路……

洪洞,县衙。

知县肖九成、县丞王舟、主簿胡西楼正在二堂议事,衙役走了进来,禀告道:“县尊,有人手持水师腰牌,要面见县尊。”

“水师的人?”

肖九成茫然不已。

山西没海,和水师不搭噶,怎么突然被水师的人找上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