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那耻辱,不忍细说

一两银一个青壮,这价钱有些高,所以沐春打算将价定在三百文一个青壮,只要能从山里拉出来一个青壮土司,就兑三百文钱。

当然,这个青壮也可以前面带路,军士可以将他的家人带出山,一家人去种地。

至于没钱的问题,沐春想好了,将先生给的宝石、珍珠、玉石、珊瑚都卖了去,卖个一万两总还是没问题,一万两的话,足够换来三万多青壮了,那背后就等同于三万多户百姓,同时减少了三万多户潜在的敌人。

当然,有些臣服朝廷土司的百姓不能动,但其他不臣服朝廷,又不在云南三司范围之内的,那就可以大力支持了,比如车里、麓川等地,包括这附近的一些不老实的土司。

辨识身份上虽然有些麻烦,但无妨,让军士出手就是了,军士集体出动,指哪打哪,也免得百姓参与其中出了乱象反而不好收拾。

这就等同于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用钱来激励军士掠夺叛民。

虽说这法子成本高了点,但从长远来看还是划算的,毕竟朝廷直接控制的百姓多了,田地数量也会增多,相应的税赋也就水涨船高,日后征徭役干活,也不需要去湖广、江西等地摇人了……

不急,毕竟东西还没换成钱。

倒是这土豆是吃掉还是种植,这事需要认真讨论,这是眼前要紧的事……

夏蝉鸣。

车队缓缓而行。

就一条路,沿着涡水走就行,连路都不用问,蒙城、亳州、鹿邑、太康都在这条河边,自太康过河向北就是通许、陈留,

到了陈留,那就到了开封门外了,五十多里的路,实在不算远。

这一次,顾正臣不打算让家眷进开封府了,而是让马三宝、周宗等人带着车队进入祥符,然后前往荥泽等待,自己则驱马带二王、徐允恭、萧成等人前往开封城。

就因为这个缘故,祖母还一脸不高兴,说还想着去大相国寺烧烧香……

想想宋代时期的大相国寺,金碧辉煌,云霞夫容,千乘万骑,流水如龙,构此大壮,宜扬颂声……

但这些在大明是不存在的,说到底还是人口跟不上,在去年山西移民两万户之前,整个开封府只有一万六千户,人口十万出头。

这说的不是开封城,而是整个开封府四州三十个县的总人口。

这样若是平均一下,会发现一些县可怜的只是几百户,看似不可能,但这是铁打的事实。

战争死了那么多人,不是那么容易恢复过来的,十几年的时间,就是一户造四个娃,那点人口基数,也造不出来多少人,而这就更证明了移民的迫切……

前些年朱元璋来过开封,想要选择开封作为大明国都,不得不放弃的一个现实性因素,那就是这地打烂了,人口跟不上了。

虽然有些县依旧凋敝不堪,人口稀少,但开封作为大城,还是汇聚了一些人气,当然,这里的人气很大一部分是商人支撑起来的。

作为河南省治之地,开封府治之地,又是前宋都城,开封依旧有着不小的吸引力,最主要的是,河南有不少军士,军士与军士家眷那也是有消费能力的,商人往来贩卖货物,还是过得去。

单论百姓的话,这个时候的开封并不多,当然,北平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一旦进入河南,想看到人流如织的场景,很难,更不要说神马大相国寺了,人气有,但不多。

徐允恭看着远不如金陵的开封城,对顾正臣道:“先生,我看史书,说汴梁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就是那《清明上河图》,形形色色的人物摩肩接踵,挤挤挨挨,热闹无比。”

“可今日到此,发现这里竟然——远远称不上繁华,让弟子一度怀疑,宋时这里当真有如此多的人口吗?”

顾正臣看向路边的铺子,不少伙计无精打采,面对路人经过也没半点神情变化,连个笑脸都没给,这不是没礼貌,也不是不懂得招待,恐怕是因为被冷落太久了,热情不起来了。

生意淡,进门就是客,不进门的,拉也不买东西,招徕客人,这一招对这里拮据的百姓、军户而言没什么用。

顾正臣观察着这座城的行人,普遍低沉,不见喜色,轻声道:“宋时这里确实人口众多,百万应该不是虚言。只是啊——空有人口、财力,没有强盛的军力,那也只能落得一个靖康耻!你知道靖康耻,是何等地耻辱吧?”

徐允恭低头。

自然是知道的,那个耻辱,汉人王朝前所未有,不说皇帝被俘,给钱给东西,就是女人标价卖,被人当羊一样玩弄……

那耻辱,不忍细说。

那过去,不忍细想。

顾正臣心头也有些悲伤,后世人不少来开封旅游的,都是朝着什么清明上河园、开封府、龙亭、铁塔、大宋御河等游玩的,去大相国寺上香的。

只是有几个人想过,这里发生过的靖康耻!

还有那些背诵《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人,教导这诗词的老师,可曾细看过靖康耻?

岳飞为何喊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话,这是何等的仇恨,何等的愤怒,才能喊出来吃了他们的话?

历史在这里,一直都在。

只是有人忘记了耻辱,只看到了清明上河图。

顾正臣面色变得阴沉起来,如同融入了这座城的压抑之中:“军队就如同国家的脊梁,若是军队不强,那这国家就必须佝偻着,甚至是跪着。唯有军队强盛,方可挺起胸膛,顶天立地!”

“徐允恭,你一定要记住这番话,无论日后文武如何争斗,无论你身在哪个位置,只要有人敢主张弱军,那你就应该站出来,将他作为大明的敌人——弹劾他,甚至是——杀了他!”

朱梓、朱檀心头一颤,吃惊地看向顾正臣。

顾正臣几乎从来不会喊打喊杀,可今日,他竟说出这番话来。

徐允恭认真地拱手:“弟子谨记于心!”

朱梓、朱檀见顾正臣看过来,也赶忙回道:“弟子谨记于心。”

顾正臣并不在意朱梓、朱檀的话,毕竟这两个家伙长大了之后在不在大明很难说,即便是在大明,这藩王也不好参政议政啊……

不远,就是都指挥使司了,廖永忠、耿炳文在这里,都指挥使徐司马也在这里。

顾正臣想起什么,看向朱梓、朱檀,问道:“这些年徐司马去过皇宫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