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水师第六、七、八分营

朝廷封了一公四侯二十六伯,顺带赐下了府宅,毕竟以前当将官的宅子不符合侯爵、伯爵的住宅规制。

赵海楼、黄元寿、梅鸿、于四野等人封爵之后,家中热闹了几日便闭门谢客,安安静静地等待朝廷召唤与安排,没事就窝在家里调教下孩子,有事出门也不张扬,更不会前呼后拥。

水师的人都清楚功劳来之不易,这是舍命换来的,是为子孙立下的根基,可不敢贪图享受丢了。

朱元璋一直盯着金陵的动静,对于这些人的表现很是满意。

虽说有些官员上书,担忧这四侯二十六伯全都是顾正臣的人,很可能会形成一股势力,继而强君胁众,操控朝堂,可朱元璋却只是将文书丢到了垃圾里面。

顾正臣要有野心的话,他完全可以在澳洲、美洲占据一片领地,成为唯一的主宰。

那里的土著,不是他的对手,只能成为他的仆人。

可他没有,甚至连一点心思都没有。

担心水师诸将与顾正臣结为一党,同气连枝,出现浙东、淮西之后的第三个党派——水师党?

呵,可笑啊。

朱元璋都不用让锦衣卫去调查也知道背后是谁在运作。

但是,赵海楼、王良、段施敏这些人确实不宜一直留在金陵啊,这倒不是担心这些人与顾正臣关系紧密,而是因为四分营水师需要真正的干练人才,需要一批厉害的人坐镇。

山东水师现在是安南侯俞通源,淮安水师是永平侯谢成,东南水师则是靖海侯吴祯与雄武侯周武,南洋水师是航海侯张赫。

山东水师需要连同辽东,这事只让俞通源来办有些难,他也不是一个经常出海的人,淮安水师太过羸弱,战斗力跟不上,训练都不用心,必须安排人顶上去。

东南水师有张赫在,总不会有多少问题,可张赫这身体时好时不好,年纪大了,总容易出问题,安排一些青壮过去也好办事。

最难的还是南洋水师,张赫一个人要管理的区域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要封锁安南沿海,这又分散了不少水师兵力与人手,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人过去。

朱元璋站在舆图面前,思索着接下来的布局,对走过来的朱标道:“待顾正臣去山西之后,朕打算将水师将官分散至水师总部与四分营,让他们打造一批干练的水师,你意下如何?”

朱标看了看舆图,言道:“父皇,水师已是相当强大,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北方卫所与长城一线——”

朱元璋打断了朱标的话:“水师强大,呵呵,就不需要更强了吗?朕还打算设置水师第六、七、八分营,没可用的人,如何能放心啊。”

朱标看到了朱元璋那双睿智且深沉的目光。

增设水师分营?

父皇这是想要,再推海外封国!

毕竟第五分营在澳洲秦国,那第六、七、八水师分营又会部署在何处?

朱标沉思了下,回道:“欲强水师,这些侯爵、伯爵当重用。”

朱元璋抬手指了指舆图南洋方向:“你应该知道了吧,李存远、黄时雪带人离开了金陵,顾正臣选择这个女人去闯一闯西方,你怎么看?”

朱标自然知道顾正臣对西洋的安排,认真地说:“儿臣以为,顾先生所选之人,应是最合适之人。虽说黄时雪是位女子,可她毕竟跟着黄元寿蛰伏南洋多年,为朝廷取下南洋立过大功,就连安南之事,也有她的功劳。”

朱元璋背过双手,目光盯着舆图:“那就让她去闯闯吧。顾正臣说过,美洲大陆还没有可以充当大明对手的王国,但西方可能有。他既然说出这番话,那朝廷就不能不重视。”

以往,朱元璋不需要关心大海,也不需要关心远方,只需要盯着北方边镇基本上就够了,只要元廷老实了,那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可现在,这水师大航海,澳洲、美洲大陆的相继出现,加上偏殿里还有一张世界舆图,还有一个最新的地球仪,这目光只盯着元廷就显得狭隘了。

不过,看南洋、西洋也好,澳洲、美洲也罢,朱元璋始终都有一条标准:

去那里,能不能给大明带来利益。

南洋如此,澳洲如此,美洲如此,现在西洋——同样如此!

一切都来自利益,大明朝廷的利益!

黄时雪只不过是个探路石,丢出去就丢出去了,损失了也没关系,大不了再选人西行,大明不差这么点时间。

朱标将手中的奏折递给朱元璋,言道:“父皇,工部收到一些文书之后,希望可以暂停蒸汽机船制造事宜。”

“为何?”

朱元璋侧身,声音冷了几分:“蒸汽机船制造不能停,大明海岸如此之长,才一百余艘蒸汽机船如何够用?”

朱标解释道:“这倒不是工部的问题,而是远航水师的大船匠戚楷、苏源,与班正庄可均、狄正心等人,拿出了一份全新的宝船、大福船设计图纸,希望可以改进船体布局,以更好适应远航。”

“新的设计图纸?”

朱元璋接过奏折看过,微微点头:“看来大航海的经验总结该生出成果了,大福船、宝船还有诸多操控不便,他们想要改进,那就改进吧。命令工部,让龙江船厂的匠人悉数配合,试制新式大福船、大宝船。”

远航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克服了,才能为后续的远航提供更好保障。

朱元璋也不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儿子出海,连大陆的影子都没看到便陨于大海。

船是远航人的命,该改进的就改进,这事不能马虎。

朱元璋走回桌案后坐了下来,挪动了下椅子:“明日让顾正臣上朝,山西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另外,这次前往山西,让顾正臣带上朱梓、朱檀,随行教导。”

朱梓性情胆怯,却又心思活泛,总想胡来。

朱檀更是不堪,听人言不辨是非好歹,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这要是身边有几个歹心之人,让他杀百姓为乐,他可能真敢啊。

自己没空管束,既然顾正臣教育有方,那就接着教。

朕就不信了,江山老子都改了,还改不了这两个家伙的本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