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一品女官升职记 > 第五十三章 中秋宴(一)(二合一)

日光明灭,灰白色的云时不时被风推着遮住日头。

梧桐树的叶子簌簌作响,时不时落下几片。

阿雪坐在厨房的杌子上,拿着一把蒲扇轻轻扇着药炉下面的火。

炉子里咕嘟咕嘟冒着泡,苦涩的药味儿慢慢腾上来,充满整间厨房。

前几日,玉才人出了银子,让人将穗红葬了。

屋子里空空荡荡。阿雪每次推开门,再也见不到同乡的那个簪着两朵火红的绒花、拉着自己的胳膊、叽叽喳喳的小姑娘了。

阿雪拿着帕子,揭开药盖子,加了些水。

她记得自己最后一次见到穗红,是在吃晚饭的时候。

“穗红,你喝这么多红豆汤,晚上还要不要睡觉了?”

阿雪留意到她咕嘟咕嘟一连喝了三碗。

“好喝嘛,”穗红揉揉肚子,不好意思笑道,“今天白天一天没喝水,都渴死我了。”

穗红又盛了一碗:“再说,这碗这么小,汤又煮的又甜又香,我忍不住嘛。”

蒲扇轻轻扇着,药炉下面,火光明明灭灭。

再见到穗红的时候,她的身体已经变得冰凉、僵硬,脸上还留着被碎石划破带出来的血痕。

一双明亮的眸子紧紧闭着,再也不会睁开,不会像两点纯粹又轻盈的萤火,擦去一小块儿夜色的漆黑,又涂上带着笑意的、淡淡的薄荷绿。

“明雪,”春兰的声音忽从外面传了过来,打断了她的回忆,春兰跨过门槛,笑道,“才人的药好了吗?”

阿雪起身,又掀开药盖子。

棕褐色的液体又咕嘟嘟嘟冒起一串水泡。

“好了。”

阿雪把药盛到碗里。

春兰把火熄了,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前些日子秋猎的事,才人竟莫名其妙病了,连太医都找不出病因,只开了这些安神的药,让才人放宽心思。”

玉才人是在昨日病倒的。

当时她正拿着绣绷,要绣几条帕子托人带出去,和几样自己新得的簪子、步摇一道,送给妹妹当生辰礼物。

可绣着绣着,整个人就栽了下去,还险些被桌上的剪子戳到眼睛。

之后就怎么也叫不醒了。

阿雪把药放到托盘上:“我听说这位太医是新来的,也可能从前没碰到过才人这种病,没经验,姐姐还是改日再寻个资历老一些的太医过来瞧瞧比较稳妥。”

春兰跟在阿雪后面出了门,一面走一面道:“谁说不是呢,只是从前给才人瞧病的李太医不知为何忽然辞了官,回乡养老去了。旁的太医那日又恰巧给其他娘娘们请走了,只余他一人在那儿守着。”

两人进了屋,绕过屏风。

玉才人躺在床上,面色苍白,额头上时不时渗出几滴虚汗。

“药先放着,一会儿我来伺候才人喝吧。”春兰道。

阿雪闻言把托盘放在床边的小几上,问:“才人还要参加晚上的中秋宴吗?若是如此,我一会儿早些煎药。”

春兰点点头,压低声音道:“谁叫今年的赏菊宴和中秋宴恰好在同一天呢,实在是不巧的很。才人推了白日的赏菊宴,总不能再推掉晚上的中秋宴。”

她掏出帕子,擦了擦玉才人额头上的虚汗,又道:“你去把晚上才人要用的东西、穿的衣裳什么的再检查下,我怕那些小丫头们毛手毛脚,出了纰漏。还有中午的饭也热一热,丹琴她们几个去内侍监领东西了。”

阿雪应下,退了出去。

出去的时候,隐约听见玉才人梦中说了些含混不清的呓语。

大抵还是些藏在记忆里的往事。

玉才人总爱一遍又一遍回味自己从前没进宫时候的日子,和那一盏又一盏甘草茶一样,似乎永远也不会厌倦。

日头渐渐移到天空正中。

微暖的光洒下来,在灰白色的云的衬托下似乎带着些冷意,又像是晶亮的初冬的泉水,缓缓倾泻而下。

阿雪把东西都检查了一遍,并没有什么纰漏。

只是,离开屋子的时候,忽然留意到架子上的一盒小小的胭脂。

“才人素来不爱用胭脂,便都赏给你们了,”那日从内侍监领了东西回来,春兰就把胭脂分给她们,“你们挑一盒喜欢的吧。”

穗红摆摆手:“多谢姐姐好意,只是我对这个过敏,用不了,不如把我的那份给明雪?”

“我平日也不怎么用。”

春兰笑道:“看来这新到的胭脂倒成了没人要的东西了,”春兰等她们挑完,把东西放进库房的架子上,“那你们用完了就过来拿。”

精致的胭脂盒子上落了层薄薄的灰。

阿雪把胭脂从架子上拿下来。

牙白的盒面上绘着几朵开得正艳的杜鹃。

打开盒子,淡雅的香气从盒子里逸出来,化作灰扑扑的空气里的一粒尘埃,落在地上,死去。

阿雪想不通,为何穗红好端端地会坠崖身亡?

她又为何要去悬崖边?

日光落在盒子里的胭脂上,朱红的精致的胭脂似乎变成一匣子鲜血。

不过一两月的时日,玉才人身边的人已经去了两个。

窗外的风呼啸着,带着些许哨声。

地上的灰尘扬起,枯黄的梧桐叶也被风卷着,高高飞上了灰白的天。

朱红的宫墙耸立着,像一只高高伸着的巨大的手,捉住那片碰到它皮肤的叶子,一把拽了下来。

日光静静落下,照在灰白的地面上,不知为何竟似乎有些刺眼。

“明雪姐姐,”苏才人院子里的金霞跑过来,笑道,“姐姐放在厨房里头的蒸盘可否借我使使?只两刻钟便好。”

阿雪点点头:“那你先用吧,”又问,“你们的蒸盘呢?”

“昨日新来的小丫头蒸完东西,不知道把蒸盘丢哪里去了,”金霞抱怨,“真是粗心大意,这种烧饭的家伙也乱丢。也不知道她丢到哪里去了,就算找回来了我也不敢再用了。还得去内侍监领新的,麻烦死了。”

“这是为何?”

“谁知道有没有沾上什么脏东西?万一沾了东西,给蒸盘底下的热水腾上来的热气一熏,那热菜也好,蒸东西也好,做出来的东西是吃还是不吃?”金霞摇头叹气,“下次再不让她碰厨房的东西了,这么毛手毛脚,掖庭局里的姑姑还放她出来,到底是怎么想的……”

阿雪忽然想到,那日赵姑姑被关进掖庭局里之后,厨房里就换了块儿蒸盘。

联想到当日的种种情形,阿雪不由得背脊发凉。

勉强定定心神,朝金霞笑道:“你既然要蒸东西,就快些去吧,过一会儿我还要用呢。”

金霞这才止住话头,忙笑道:“多谢姐姐,那我先去了。”

纤弱瘦小的身影提着裙子跑开,化作一个小小的黑点,消失在阿雪眼帘之中。

阿雪收回目光,凝视着手里的胭脂盒子。

胭脂的香味静静飘散在风里。

不过是被固定在这盒子上的一样

赵姑姑的事绝不是那么简单。

那穗红之死……

明明午时的日光很是温暖,阿雪却觉得如坠冰窟。

日升月落,时辰一晃便到了晚上。

皓月当空,明月千里,一大片一大片的灯火将夜色染成了一片橙灰色。

悠扬的丝竹声从元熹殿内飘出来,在晚风里轻轻一荡,又不知散去了何方。

元熹殿内。

“才人,您还撑得住吗?”春兰担忧,压低声音道,“要是撑不住,跟贤妃娘娘说一声,先回去也成。”

玉才人却摇摇头:“中秋宴总是团团圆圆的才好,先回去总会叫皇上扫兴。秋猎之后,我父亲和妹妹的仇虽然报了,皇上却也冷落了我,今日再叫皇上扫兴,实在不妥。”

春兰也只得点头,离椅子更近些:“您要是困了,就靠着我睡一会儿吧,若是有事我再唤您就是了。”

阿雪收回目光,留心着殿内的动向。

伶人手指翻飞,不断地拨动琵琶的琴弦,铮铮的乐声飘散开,落在地上,被舞姬踩着,踢着,跳着,忽而又被她们的素手拾起,拽着翩翩旋转起来。

一张熟悉的脸忽然映入阿雪的眼帘,雪肤红唇,剑眉星目。

一双黑琉璃似的眼眸半垂着,凝视着手边小巧的酒杯,眼眸里似乎含着许多惆怅。

他坐在元嘉帝下手边、安王身侧的位置。

原来那日遇到的那几位富家公子,竟是安王的儿子。

她记得,这一位当初被他几个哥哥唤作“四弟”,大约就是已故安王妃的儿子了。

“皇上,”安王喝了几杯酒,忽起身,“臣弟的四子月涟年纪也差不多了,皇上不如为他指个婚?万一拖成玉川郡王妃的侄子那样,想来臣弟的妻子在九泉之下也会忧心。”

殿上的舞娘们退到一边,乐声渐弱,但伶人仍时不时奏出几个音,维持着宫宴欢快祥和的氛围。

元嘉帝笑问:“那皇弟有什么中意的人选吗?”

“皇兄您觉得大公主殿下如何?刚好先皇后是臣的妻子的远方表妹,月涟也与大公主同岁,两人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了。”

话音一落,殿内一片寂静。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除此之外,谁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只有几个大胆的、不知情的睁着好奇的眼睛,要从别人身上找出些蛛丝马迹,一窥当年之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元嘉帝捏着酒杯,小巧玲珑的银酒杯几乎要被他捏的变了形。

他面上仍勉强笑道:“皇弟你怕不是黄汤灌多了,胡言乱语吧?”

安王笑道:“回皇兄的话,臣弟是认真的。”

殿上众人默契地放轻了呼吸。

伶人则各自抱着乐器悄悄退到一边。

元嘉帝深深吸了口气,笑道:“月涟是个聪明孩子,他的婚事朕自有安排。至于朕的女儿流云,朕私心想多留她几年。”

一般人听到这话,大抵就顺着台阶下了。

安王却被几杯酒壮了胆,此刻偏要逆势而为:“皇兄,臣弟说句不中听的,若与单鹿国之战失利,大公主免不了要去和亲。与其如此,不如早早把公主许了人来得好。”

“皇兄瞧不上月涟,想必是月涟有什么令皇兄不满的地方,臣弟也不为他辩解,”安王笑道,“不过臣弟劝皇兄还是早作打算的为好。”

“大公主如此聪慧,若是落到单鹿国那边,可就不太妙了。”

砰咚一声,银酒杯在地上滚了几圈,杯子里的酒水洒了一地。

元嘉帝沉了脸色:“六弟,你今日过于放肆了!”

安王的侧妃拉了拉他的衣袖。

安王睨了她一眼,扯回自己的袖子,仍道:“皇兄,忠言逆耳,臣弟这可是肺腑之言呐。您不会因为臣弟说了几句不中听的,就责怪臣弟吧?”

元嘉帝的胸脯起起伏伏,攥紧拳头,勉强平静下来:“自然不会,只是,六弟你喝醉了,”说着,一挥手,“来人,扶安王殿下去偏殿休息,再给他端碗醒酒汤送过去。”

安王退下,伶人们仔细观察着元嘉帝的脸色,见他似乎并未动怒,又回到原处,弹琴奏乐,歌舞依旧。

阿雪的视线落在安王的四儿子沈月涟身上。

他仍然端端正正坐着,似乎半点不在意方才发生的事情。

他的几位庶兄也都摇摇头,依旧喝着酒看着热闹。

只是,他们中间少了一人,便是那日摔下山崖的二公子。

空椅子似乎在提醒着旁人自己主人悲惨的命运,但众人的心思大多落在殿内的轻歌曼舞上,椅子的提醒大抵落了空。

那日他刚被他们欺负完,二公子,也就是拿了匕首要去扎瞎他的眼睛的那个,便坠了崖。

这是否太过巧合了些?

阿雪心中暗自摇头,自己当日也委实是太冲动了,恐怕若是自己不救他,他也有办法脱身。

伶人的曲子越奏越疾,殿上的舞姬也越转越快,朱红的裙摆像是盛开的杜鹃,如水似的乐声和烛光飘散在夜晚微凉的风里

忽有一宫女着急忙慌跑进来,还没说话,就一下子跪在地上:“皇上,大事不好了!”

丝竹歌舞被打断。

伶人停了各自的动作,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元嘉帝挥挥手,他们便都退下了。

“到底是什么事?”

“回皇上的话,钱宝林方才路过露华宫的时候,抬轿子的内侍崴了脚,宝林她直接从轿子里摔了下来,见了红,”小宫女急道,“太医说,宝林的孩子怕是保不住了……”

“什么?!”淑妃一惊,“怎会如此?”

小宫女不住摇头:“奴婢也不知道,只是路上像是给人涂了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