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山里人家 > 第四十八章 吐谷浑的贺礼,科举之事

大魏的人脸色不好看,吐谷浑的人就高兴了。

元烈瞪了慕容凌一眼,眼珠子一转,立马换了一张脸,好整以暇地坐下说道:“不知吐谷浑给齐皇送了什么贺礼?本皇子想以吐谷浑的实力,怎么样也不会比我这凤栖琴差才是。”

元烈这话直接把慕容凌逼上了绝路,若是慕容凌拿不出比凤栖琴还要好的贺礼,只怕吐谷浑会颜面扫地。

慕容凌沉着脸,眼中闪着愠怒,边上的金和公主突然拽了他一下,朝他摇摇头,尔后用不高不低地声音说道:“大哥,你看人家拿大梁的东西送给齐皇,现在大梁成了大齐,说白了也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这很值得得意吗?”

元烈的神情一秒沉了下来,金和公主却不去看她,继续装着天真说道:“我们出来之前父王可是说了,这送礼要送到心坎里,或者急人所需,金和现在还不知道父王准备了什么贺礼呢!大哥不若先跟我说说……”

慕容凌已经在金和公主开口的时候已经不气了,余光看到被她气的不轻的元烈,更觉得通身舒畅,当即摸了摸金和公主的脑袋,起身优雅地朝董成虎作揖,朗声道:“齐皇,父王此次送给您的贺礼其实是一封洽谈书。

父王的意思是想要对大齐开放我国边界龙涸,希望齐皇可以对我国开放大齐边境蜀郡形成边塞贸易,互惠互利。”

“好一个互惠互利!”董成虎虎目如炬,激动地站了起来。吐谷浑此举无非就是想要跟大齐结盟,不管吐谷浑王打的是什么主意,他大齐都不惧,要是两国通了商,他们还能从吐谷浑要到质量上乘的战马,而吐谷浑应该需要大齐的粮食,对他们来说,还真是利大于弊。

“既然吐谷浑王这么有诚意,朕自然会好好考虑,大王子还请入座,此时等过后我们再议如何?”

慕容凌言笑晏晏地应下,心里肯定董成虎会答应,因而不急于一时。

相对于大魏送的礼物,吐谷浑这一手还真是震慑到了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大家都是玩政治的,自然更看重政治的东西,至于大魏送的凤栖琴,虽然很名贵,甚至独一无二,但对于他们来说却比不上这开通边境贸易之事。

文武百官当即举杯祝贺大齐,董成虎心情大好,竟然连饮了三杯才停下来。

顾水秀看他这样子就知道他有多激动,开放边境贸易会带来多大的好处顾水秀也明白,因此倒也不拘着董成虎。

元烈恨恨地看着慕容凌,心下又妒又气,当即起身道:“回齐皇,其实本皇子这次带柔公主一起前来大齐还有一事,我皇想与大齐联姻,结秦晋之好。”

此话一出,刚刚还热闹不已的大殿立马静了下来,一个个紧张地盯着上座的董成虎,想看看他怎么说,毕竟当初皇上登基的时候就表示不纳妃了,现在来了大魏这联姻之事,难不成是要柔公主进太子府?

上面的白桐羽已经紧张地握住了拳头,虽然董元旭已经事先跟她通过气,但她还是止不住的担心,就怕出现意外。

董成虎意味不明地看着元烈,好一会儿才幽幽问道:“不知道魏皇打算怎么个联姻法?”

元烈心下一喜,看了看董成虎边上冷漠的董沁妍,斟酌道:“若是能将柔公主嫁入大齐皇室,并娶到大齐公主,自然最好。”

其实魏皇并没有说要娶了大齐的公主,这句是元烈自己加上去的。

董成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淡淡地说道:“朕登基之时就宣告过天下,此生不再纳妃,只怕朕这后宫是供不起柔公主了,至于三皇子口中想娶的公主,除了朕的掌上明珠,你要是看上了哪位大臣家的小姐,朕倒不吝惜册封一位公主嫁到大魏。”

元烈脸色变了变,虽然早先就听说了关于齐皇的事情,但他根本就没放在心上,现在齐皇竟然当众说出这件事,可见是铁了心的不纳妃了,至于倾城公主,元烈是志在必得,即使明面上要不到,他也有别的法子可以弄到手,倒是不急于一时。

倒是这柔公主,必须要留在大齐,他要是再把这殷柔带回去,只怕魏皇对他都有意见了。

想到这里,元烈立马作揖道:“齐皇,我国柔公主可是大魏第一美人,魏皇把柔公主送到大齐和亲,足见魏皇的诚意,还请齐皇三思。”

董成虎静默了好一会儿,在顾水秀的示意下才不情不愿地说道:“既然是魏皇的一番好意,那柔公主便暂且留下来,至于柔公主的去处,朕还要好好想想。”

董成虎没把话说死,元烈立马松了一口气,不敢再提娶倾城公主的事情,免得激怒了齐皇,连殷柔都送不出去了。

上面的董成虎等人看到元烈这般反应,皆是一脸嘲讽,却又很快掩饰下去,只有一支注意着上面的一些人发现。

殷柔至始至终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即使他们决定的是她的终身大事。

被元烈这么一闹,大殿的气氛立马微妙了起来,一些大臣本来还想在宫宴上觐见太子纳妃,文王武王成亲之事,现在对上董成虎不悦的脸色,谁还敢当这个出头鸟,这些人不由得把元烈咒骂了一遍。

酒过三巡,看过几轮表演之后,董成虎的心情才好了不少,趁着酒兴,董成虎大声说道:“我大齐刚刚立国,正是百废待兴之计,急需各种人才,朕宣布,明年六月份举办第一届科举考试,凡是满足条件的学子都可以参加考试,不过你们先不用高兴得太早,因为此时需要的不仅仅是坐于庙堂之上,或者是普通的官员,因此会多加一门工考,所谓的工考即使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再分设农桑、水利、建筑、刑法、医药、乐理等几门,参考的学子若是在这些方面有些建树,可以再选考一门。

以类别进行排名,第一为状元,第二位榜样,第三探花,当然,这些都是文考,若是觉得自己功夫不错的,也可以参加武举,大齐不止崇文,也尚武!”

(教育123文学网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