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不剑仙 > 第七十七章  夸诗

不剑仙 第七十七章  夸诗

作者:刀一耕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8 15:0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到底还是牵上了手。

就一会儿。

这小娘子的小手软滑而又温热,很好摸。

可惜后来又被甩开了。

荀公潭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若想到一处近水的地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不过周小娘子却显然是早有准备,到了潭边不远处,那赵府的管家便带了几人直奔潭旁一处高台——那里是有官兵驻扎的,不许人靠近。

屈子乃是公认的文坛三圣,而且是成就最高的一位,在这样一个修炼的世界,他的历史地位可想而知。

每逢端午节,各地官府都是会有一些规模大小不一的祭奠活动的。

在本地,荀公潭一向就是赛龙舟、扔粽子的地方,官府的祭奠便也都在此处,一般都是由郡别驾代祭——因为屈子毕竟不是真圣人。

真圣人只有两个。

一个活着的,是当今皇上,一个故去的,是孔子。

祭奠孔子,必主官亲至,但祭奠屈子,就一般都是二把手代祭了,一把手反倒不方便亲自出面,以免搞得规格过于的高。

那潭边高台处,便是官府的祭奠之处。

这时候上面的仪式应该是已经在进行了,但那管家拿了名刺过去分说几句,随后便小跑回来,引了众人过去。

魏郡别驾是一个小老头儿,这时候正高冠博带,在那里主持祭奠仪式,陆洵和周小娘子得以进到寻常人进不来的地方,却好观赏这荀公潭一圈的热闹。

沿着堤岸有修好的护栏,又遍植柳树,几个随行人员在旁边一散开,隐隐遮蔽周围的视线,正方便两人凑在一处,不远不近地说些悄悄话。

当然,故意的抬杠拌嘴居多。

不一时,那边祭奠仪式结束,龙舟赛很快开始,岸边就开始沸腾起来,同样易容成黄脸的小丫鬟这时候就也送了粽子过来。

大家一人分几个,都往荀公潭里丢。

每年的这几日,大概是潭中鱼虾们最幸福的时候了吧。

龙舟竞赛很热闹,岸边不时响起大声的呼喝,为某只龙舟加油。

对于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已经是一年之中都难得的消闲娱乐活动了——一般二般的有钱人家,也是养不起鼓吹的,在这个年代,无论音乐、舞蹈,都是极为奢侈高端的享受,像赛龙舟这种大概可以算是竞技体育的项目,就更是一年一度,就连有钱权贵人家,都是爱看的。

两人就在一株柳树下看着这热闹,只是聊着私底下的悄悄话,给陆洵的感觉,倒真是有了点现代社会跟女孩子出去约会的样子了。

原来她的名字叫周珺。

她的那座道观,就在开封城的正东偏南一点的一条街上,叫青玉观。

据说在开封城“女冠”们的道观中,算中等规模,包括她在内,共有三位级仙人坐镇。

她七岁的时候,第一次被送往赵家寄养,据说那时候她父亲被贬官了,但不久之后就又起复,所以那第一次持续时间很短,之后又经历了两次她父亲的贬官,每次都是把她寄养在赵相公处——因为她母亲在她四岁的时候就故去了。

一直到前年,他父亲眼见她颇有修行的天赋,就特意为她辟地,买下了好一片宅邸进行改扩建,为她建了独立的青玉观。

她是今年春天正式的。

她的是一面小黄旗。

据她说,这面小旗子能破迷障,但毕竟是静物之。

正常来讲,静物之,算是,是不好的,但仍是要比一些很无谓的活物要好,比如兔子之类。

最好的当然是虎豹鹰隼之类凶兽,因为这样的,是可以自带攻击力的,等于是多了一个天然就心意相通的帮手。

也有好的,比如兵器之类。

若是能得一把长剑为,也是上佳了。

她说,“当你到了时候,你自己会有感觉的,感觉不到,就证明还不到的时机,若是机缘不到,强行要,失败的几率就会大增。”

…………

看看将到午时,潭边的热闹正在逐渐散去。

大家都要回家去阖家团圆了。

再美好的约会,也有结束的时候,两人只好也离了荀公潭,一路往回走。

正走着,后面忽然就传来马蹄声。

有人一边驭马,一边大声喊着什么,沿着大街向前跑。

“夸诗的来了!”

不少人甚至都是当即停下脚步,专门等着那边的骑士驰来。

这也算是传统了。

端午节时分,铜雀台处众名士云集,每有佳作,必遣骑士回城,着红衣红帽红鞋,马披红花,驰行传唱,名为“夸诗”。

一般是三首。

都这会子了,不确定那边诗会是不是进行完了,但“夸诗”的人马,却是才刚刚到了城中——其实时间是算好的,必得此时,聚在荀公潭的人群都散了,正在回家,却好能让最多的人听到这“夸诗”。

等略近些,从攒动的帽子和头巾里看过去,果然就看见,那边一骑红衣奔驰过来,大声地诵读着——

“今日第一题,读书、治国、修身、养性,皆可,体裁不限。得二星诗作一篇,作诗人刘阔刘子展,诗名《读书》,诗曰——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条渐苍莽。”

那骑士纵马,一边从头再次说起这番话,一边从身前不远处跑过去了。

陆洵和周小娘子并肩而立,都品味着这首新的诗作,却好此时,两人身前不远处,应是一位读书人,甚或是修行之人,不由得发出感慨,“道理晓畅,喻体形象,果然是好诗了!”

他身旁有人道:“早便有人说过,刘子展一年不鸣,今日必大放异彩!惜乎今日里,据说那陆洵不曾去,若是二人争鸣,想必更得佳作!”

于是那人回答道:“二星其实已经很好了,只是不知道那陆洵若是去了,能否有三星,乃至四星之作!若论才力,那陆洵是真的叫人期待呀!”

“也未必!此人最近闭门不出了,便端午诗会也不去,有人说他是畏惧刺杀,却也不得不说,其中未必没有畏战之意!我听说,不少名士都看他不惯!”

“哈哈哈,柳兄你这就是臆测之词了!陆氏才力雄健,何来畏战之说!”

听着听着,周小娘子扭头,笑着乜了陆洵一眼。

她小声问:“错过了这番大热闹,你可后悔不后悔?”

陆洵哂笑,“这有什么可后悔的!我自有佳人相伴,不比他们来得舒服?”

“呸!还以为你是什么好人,却原来是个好没脸皮的登徒子!”

“好人哪知登徒子之乐?”

“呸!”小娘子拿眼神儿剜他,嫌他不知羞,一路上也不知多少次,老想拉手,女孩子家的手,是能这么随便就去拉的吗?

不过转念一想,她又忍不住问:“这题目,你可有所得?”

陆洵张嘴就说,“这有何难?我不写便罢,写就至少三星四星!一首二星之诗,也好意思拿来‘夸诗’,真是……”

“呸!越说越得意起来了……”

小娘子巧笑倩兮地啐他。

却在这时,人群才刚恢复行动,走了没几步,后面又传来了马蹄声。

“今日第二题,咏马,体裁限定古歌行。得二星诗作一篇,作诗人刘阔刘子展,诗名《白马篇》,诗曰——

千里生冀北,玉鞘黄金勒。

散蹄去无已,摇头意相得。

豪气发西山,雄风擅东国。

飞鞚出秦陇,长驱绕岷僰。

承谟若有神,禀算良不惑。

瀄汨河水黄,参差嶂云黑。

安能对儿女,垂帷弄毫墨。

兼弱不称雄,后得方为特。

此心亦何已,君恩良未塞。

不许跨天山,何由报皇德。”

这骑士行得略慢,因为诗太长了,若行的快了,怕人听不全,不过即便如此,等他诵读到最后几句的时候,也是早已跑远了。

这骑士看来也是下了苦功夫背诵了的,不然那么长的诗,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容易记住。

“啧啧,很厉害嘛,两首都拿了第一?”

陆洵在那里吐槽。

问题是,两首都是二星,在他看来,实在是不怎么能上得台面。

当然,这只是视角不同的关系。

站在纵观五千年历史长河的角度,似乎就连《小池》这种,也是随手可得的普通作品而已,但是要知道,这首小诗已经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一生四千多首诗作中的佼佼者了!虽不好说是什么压卷之作,却的确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人家可是南宋的“中兴四大诗人”啊!

在当时而言,人家已经是当时已知整个世界的文坛领袖了,是在当时的文坛叱咤风云几十年的大佬!其身后留下的“诚斋体”,更是对之后的文坛影响颇大!

也就只有放眼五千年的维度去考量,才会显得他不那么值得一说了,只是个“小诗人”而已了。

反观这个世界,道理是一样的。

一个人,能在一场诗会上,连续拿出两首二星之作,是的确很厉害了。

称雄大宋,还差了点儿,称雄魏郡倒是问题不大的。

对于时人而言,能得星的,就都是好诗了。

“此拟陈思王曹子建《白马篇》之作,倒也颇得雄健气度了。”

果然就有人这么夸了起来。

陆洵笑了笑,没作声。

周小娘子又斜眼儿睨他,笑吟吟的。

等他也扭头看过来,她就问:“要不你也做几首吧?我去央求赵爷爷,让他帮你扬名去!”

“我还需要扬名?”陆洵不屑反问。

周小娘子顿时笑得不行,虽说拿眼神儿剜他,神态间却又偏偏满满都是崇拜——在作诗这件事上,她倒是坚定地相信,他是真的很厉害的,这不算吹牛。

只是看不惯他的得意而已!

“走啦走啦,先送你回家!这等烂诗,听得我耳朵都难受起来!”

却在这时,前面忽然有人回头,却是有人不忿地道:“这位兄台请了,便二星之诗,在你口中都是烂诗的话,请教……呃……呃……”

“啊呀,这位兄台俊逸如此,莫非是那……”

“哈哈哈,阁下认错人了!”

陆洵趁机一把抓起小娘子的手,拉起来就跑。

***

求正版订阅,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