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不剑仙 > 第五章  东海有妖哥斯拉

不剑仙 第五章  东海有妖哥斯拉

作者:刀一耕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8 15:0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雄鸡声声唱。

陆老爹一大早起来就走了,衙门里提供朝食,他不舍得浪费这顿饭。

早饭罢,陆二漳很快也走了。

打发走了二儿子,陆老娘收拾完厨房,扭头一找,发现大儿子又回他自己的房间了,想了想,过去敲门,“大郎!”

陆洵正在兴头上,继续消化体内被灌顶而入的「文气」呢,闻言也不得不起身,过来打开门,“娘。”

陆老娘掏出一小块银子,约莫二三分的样子,交给陆洵,“娘忽然想起来,家里快没盐了,正好你闲着左右也是无事,去称一斤盐回来。另有,眼看入夏,天要热起来了,娘想再给你们兄妹一人绣一个荷包,装些香料。你去拣绿黄红三个色,各称一两丝线回来。知道在哪里吧?”

以前的陆洵,就只负责读书,家里的事情,是向来不劳他烦手的,不过布、面、油、盐,乃至针线,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逢年过节一家人逛街,他也是跟着去过很多次的,自然知道地方。

只是,邺城有东西二市,相距不近,偏偏卖盐的和卖针线的,是分属两个市场的,要走路,并不算近便。

老娘打发做事,自己名义上又正闲着,陆洵倒也并不推辞,只是却有点犹豫,“要两种都买么?买丝线要去东市吧?”他家离西市更近。

陆老娘笑笑,“都买,你莫要嫌路远,你在家里憋了这几天了,不正好该出去走走?去吧,走走逛逛,也是散心!”

她这么一说,陆洵顿时就明白了。

买东西神马的,也就是个由头,主要是老娘还在担心自己整天闷在屋里,容易瞎想,所以打发自己出去散心。

陆洵攥住银子,点头,“也罢,那我这就去!”

结果陆三温听说自己大兄要上街耍,便也闹着要去。

陆老娘还怕陆洵不乐意带着她时,陆洵却笑着开口道:“你要去也容易,只是要依我一句话,我便带你去!”

见自家大郎说这话时言语带笑,陆老娘心里纳罕,心道这大郎似是真的开悟了,倒显得活泛了许多。

“只要带我去耍,事事都依大兄!”

小丫头才是真活泛,且惯会做戏,这时候一脸乖乖巧巧的小样儿。

“那好,你要记住这句话:我说走时,就要走,不许你耍赖不走,我说不能买的,那就不能买,更不许耍赖非要买,如何?”

“都依大兄!”

小丫头兴奋得不行。

她最喜欢出去逛街了,有吃有玩,强胜憋在家里千倍。

于是兄妹俩略加收拾,便出了门。

过不多时,两样东西一样都还没买,陆三温手上便已经拿了一串“糖球”。

鲜果不值多少钱,糖却很贵,因此上,即便陆家不是太穷,这“糖球”也算是比较奢侈的零食了。平日里她便是撒泼耍赖,吃得也是有数的,因此很是珍惜。

更关键的是,有了这么个吃食在手,她话就少了,也更乖。

陆洵带着这么个小跟班,先走远路去东市,给老娘称了丝线,又走另一条道回来,要顺路去西市买盐,却是刚好路过福兴寺。

道家爱清修,和尚家里却最爱做买卖。

这福兴寺周围,虽非官定集市,却也开了不少铺肆,平常就很是热闹了,逢到庙会、年节,更是邺城人必逛的地方。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邺城另有一处名声在外的道观,唤做“玄仙观”,占地也是很大,但是不要说做生意,人家连香客都不要,平日里总是大门紧闭,一帮道人只管在观内清修。

然而,那观里是住着真“神仙”的。

因为这玄仙观,乃是修仙大宗门青山宗的一座下院,其观主据说在青山宗内部,也要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放到这邺城,就绝对算是一尊大神了。

他家观里,自有自己的田地,据说在附近几个县里,有十几二十个庄子呢,自然不需要打开观门来逢迎香客,赚那一点香火钱。

待走过福兴寺时,陆三温手里就又多了油纸包的一包香豆。

“小相公,来吃碗酸梅汤吧?”

路边有人在招揽客人,还是个蛮俊俏的小姑娘。

“你就吃吧,你那么馋嘴,吃着吃着就吃成头小猪了!”

陆洵随口吓唬自己妹妹。

出来逛逛街,尤其还是这古香古色的城市,的确对心情有好处,他手里也捧了一包香豆,吃得嘎嘣响。

陆小妹笑眯眯听着,有东西可以吃,她就特别乖,不还嘴。

“陆家小相公,来吃碗酸梅汤吧?”

都出去两步,陆家兄妹俩才回过神来,陆洵愕然扭头,却见那招揽客人的小姑娘,果然正看着自己,笑容明媚中略带些羞涩。

他指指自己,“你……认得我?”

那小姑娘每日里多与南来北往的客人打交道,就有羞涩,也是一眨眼就过的事儿,这时候便落落大方地回答:“小相公每日里来往松山书院,都走我家门前,更有一回,你同你的同窗一道,在我家店里吃过几碗酸梅汤哩,我如何不认得你?”

这时不等陆洵回答,她家那坐客的草棚下,早已有个熟客笑着说:“怕主要还是人家小相公生得俊俏,这便容易记得吧?”

一众食客,多是相熟的,此时不由哄堂大笑。

小姑娘脸上顿时就添了一抹红晕,她“呸”了一声,却是既不承认也不否认,亮晶晶的一双眸子仍是看着陆洵,说:“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小相公你走那么远路,便是不累也不渴,进来歇歇脚坐一坐,也是好的。”

顿了顿,她抿抿嘴,看了小丫头陆温一眼,面红过颈,“你吃一碗,我送一碗!”

食肆的草棚下,笑声又起。

又有熟客打趣,“老顾头,你家小娘子长大哩,胳膊肘朝外拐!”

也有人道:“这些年吃你家酸梅汤,怕不有少说几百碗,倒不见小娘子送我一碗?这是何人,为何你却送他?”

眼看小姑娘被如此群嘲,都快扛不住了。

她再是开朗外向的性子,这时候也低下头去,不太敢看陆洵了。

“也罢,正好走得口渴,便吃一碗酸梅汤再走!”

陆洵转头迈步,真个走了过去。

陆温自是高兴,但这个时候她的兴奋劲儿,却又不在这一碗吃食上了,只是不住地盯着那揽客的小姐姐看。

眼见陆家小相公竟真的进店,小姑娘登时满脸喜色,回头嗔着那帮熟客,“呸!满嘴里都是舌头!”却又欢天喜地的擦抹一张桌子,让了陆洵兄妹俩进棚子。

店里客人们嘻嘻哈哈地笑着,又同这食肆的老板老顾头打趣。

这老顾头也就四十岁上下,被一帮食客们打趣,本是不该在意,但这时候偷偷看几眼那俊俏的小相公,面上却是不由得隐隐露出一抹愁色。

这人不止她女儿认得,便他也是识得的。

那邺城县衙里有名的陆捕头,便是他爹。

那人又精又滑又是凶恶,这儿女亲家,他是真心不敢结的。

可是……闺女又真的是长大了。

此时陆洵却并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在那老顾头的心里,被掂了几圈了,只是带着小妹坐下,不一时,那小姑娘手脚麻利地端了两碗酸梅汤过来。

“多谢姑娘!”

陆洵道谢。

小姑娘却是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脸上羞涩尚未褪尽,小声说:“我姓顾,小字叫红莲。”声如蚊讷。

说完了,她却一边大胆地继续盯着陆洵的脸,看得目不转睛,一边顾左右而言他,“小相公可还要什么别的吃食不要?我们店里还有炊饼,有四色馒头、杂色煎花馒头、糖肉馒头、羊肉馒头,都是热的,好吃的紧,可要么?”

这里的炊饼,其实是后世北方的馒头,馒头反而是带馅儿的,算包子。

邺城明显是地处这片已知大陆的北方,面食盛行。

陆洵满面带笑,“那就再添两个馒头吧,一个糖肉馒头,一个羊肉馒头!”

他对于把肉做成甜的、包成馅儿,实在没有尝试的兴趣,但记忆中,自家小妹却很明显特别喜欢。

那个叫顾红莲的小娘子特别高兴,“你等着!”然后就跑开去,不一会儿,拿小小的柳编浅平小篓端了两个馒头来。

果然就是包子。

还热气腾腾的。个头不小。

搁在现代的帝都吃早餐,这一个包子就得卖你个十块八块!

这下子陆三温的注意力终于被彻底吸引过去了,抱着包子开始啃。

小姑娘又去招呼别的客人了,陆洵这才慢慢地拿汤匙,先吃起酸梅汤来。

却在这时,邻桌那边早已过了“顾家小娘子年龄大了要找相公了”这个梗,正说起前不久下面南丰县的猫妖一案,并且很快,这个话题就又被引申开去,大家讨论起近些年大宋境内众人皆有与闻的妖怪来。

说着说着,各种山精鬼怪都出来了。

陆洵本是一边吃自己的东西,一边听他们聊,却忽然,有人扭头看见陆洵,竟是开口问他:“这位小相公既是松山书院的弟子,想必另有奇闻,可否拣一二件我等不知的,说来下饭佐食?”

陆洵刚好吃完羊肉包子,正喝酸梅汤呢,闻言放下汤匙,笑了笑,倒是丝毫都不怯场,想想,道:“还真是有那么一个!”

“哦?我等洗耳恭听。”

食肆茶肆酒肆,何况还是路边摊,本就是聊这个的地方。一听这边起了话头,有新鲜的奇闻怪谈可听,大家都转过头来。

陆洵便笑着说:“东海之上有一妖,名哥斯拉!此妖生来体大,长可数十上百丈,腰围亦有三十丈,生五百岁,乃修成妖怪,其声嘤嘤然,若女子初啼……”

客人们本来听得新奇,正自神往,悠然若亲见一般,听到这里,都是一愣,随后便哄堂大笑。

若说如女子啼哭,那这事儿很正经,但所谓“女子初啼”,就近乎开黄腔了。

大家不曾料到,如此俊俏年轻而又文质彬彬的一个小相公,倒是也能说这些民间的俚俗腔调,是以不但顿觉亲近,且越发觉得好笑。

这世上竟还有叫声如女子“初啼”的妖怪?

桌对面的陆三温还小的很,听不懂,但正忙着刷碗的顾红莲小娘子,却显然是听得懂的,不由得当时就低下了头去,面色登时涨红。

却在这时,笑声中,陆洵正施施然要继续说,却听到这食肆草棚的角落处,忽然传来一声清脆的“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