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不剑仙 > 第三十章  宝墙

不剑仙 第三十章  宝墙

作者:刀一耕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8 15:01: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去就去。

别的事情不好说,在搞文化这件事情上,目前陆洵在自己家里,至少还享有着“没有人比我更懂作诗”的地位。

于是他带上陆二漳径直出门,陆老爹又是担心又是纠结,拉住裴易叮嘱了几句才放行——严骏和裴易自然都跟了上去。

可巧,行到半途时,竟遇上了郭芳郭仲德。

他带了两个随从,一行三人都打马甚急,看见陆洵之后又紧急勒马,下了马对着避让道旁的陆洵就是深深施礼,起身后看了一眼陆漳,见他似无大碍,这才松了口气的样子,道:“仆方惊闻令二弟之事,正要前往赔罪。令二弟在书院,仆亦在书院,照看不周,竟使令二弟遭遇此事,皆仆之过也!”

陆洵笑嘻嘻,拱手还礼,“两个小孩子打架,他打输了而已,若是连这等事都要怪到仲德兄身上,却是何道理?无妨,无妨的……”

于是简单交流,郭芳得知陆洵等人正是要往书院里去,本来想劝说几句,表示自己可以在书院内部摆平这件事,但听说陆洵竟是要去写诗去,就又顿时住了口,倒也别无旁话,弃了马交由仆从牵着,他自同陆洵等人一道步行往书院去。

要不多时,已经到了书院门口。

话说,陆老爹或许不懂诗词,但他对邺城内部的势力构成,还是很门儿清的。

这松山书院作为本地面向公众招生的最高学府,的确是由曹氏等四大世家联合兴办的,只不过后来越办越大,其中不可避免加入了一定太守府的意志和影响。

太守府和四大世家,几乎每年都要给书院捐款助学。

所以这家书院在邺城的地位,是的确不低,绝不是随便谁都敢来这里捣乱撒野的。即便如郭芳,家财万贯,进了松山书院之后顶天了也就是满天撒钱、呼朋唤友罢了,却并不敢在书院内有什么过于放肆的举动。

郭氏当然已经很强大了,甚至有些小事,硬抗曹氏都未必不敢,但面对四大世家加太守府一起的这份强力后台,郭氏就不够看了。

到了门前,那门子一看都是年轻学子,尤其其中还有他向来认识的郭芳,倒是丝毫都没有要阻拦的意思——只是额外多看了陆洵一眼。

陆洵么,他自然是认识的。

长得太过好看的副作用就是,基本上在哪里待得时间稍微一长,就会被所有人都记住——此时那门子想的便是:此人不是已经退学了么?

但他依然没敢拦,只是跟郭芳打了个招呼。

于是,一行人直接就进了书院。

这书院占地面积很大,进了里面便是一排排的书舍,甚至右侧还有一个大大的跨院,里面是有宿舍的,提供给远路的学子住宿用。

书院的中间部分,有一片相当宽阔的广场,广场直通北面,则是一片花园——搁到现代社会,这也绝对算是园林式大学了。

书院的一片梅林,就在那后面的花园里。

广场两侧,有多达十二面的照壁,对称而立。

青砖碧瓦、雪白的墙,除此之外,并无装饰,亦没有寻常人家建筑里照壁上必有的各种吉祥图案——但是,那不少的照壁上,却都题写了文字。

那都是松山书院邀请一时名士、大诗人、高官,过来亲笔写上去的。

别个不说,第一块照壁上的第六首诗,就是天祐二年初夏,赵琦赵相公归乡之后,亲自过来题写上去的。那是他的一首代表作,一首三星之诗。

只可惜那个时候陆洵还没入学,不曾亲见。

十二面照壁,是五十多年前书院重建的时候建起来的,一直伫立到现在。

左边前三面专请高官、大仙人留墨,右边前三面专请两千石以下的官员,也有仙人留墨,左面后三面专请名士、大诗人,右边后三面则是留给从本书院走出去的老师和弟子们用的——必须得有所成就,而且还得有二星以上的诗作,才够资格被书院邀请,过来留下墨宝。

这十二面照壁,在松山书院学生们中间,被称作“宝墙”,书院方面则称呼它们为“先贤墙”。

这里留下的诗文和墨宝,实在乃是松山书院真正的底蕴之所在。

几十年时间过去,年年都有保护和修复,使得文字不至于斑驳和脱落,但迄今为止,十二面墙加在一起,却写了不过五十来首诗文。

可见书院在邀请的时候标准之高。

尤其是右边的后三面,因为这些年来书院始终都并没有过太出色的弟子走出来,达不到书院方面邀请留墨的标准,因此第一面墙也只题了五首诗词而已,只写了一角,后面两面墙还完全空白着呢!

原主在这里学习和生活了长达五年之久,陆洵对这里自然并不陌生。

甚至,以原主苦学的风格,对这里每一面照壁上题了哪首诗,谁题的,是写在了墙上的哪个位置,都是一清二楚的。

进了书院,陆洵便直奔右边的第四面墙。

也即留给本校师生成才成名者题写留墨的第一面墙。

他可没被邀请,且事先也没有任何的准备,自然不会有全书院师生一起欢迎的场面,不过书院里的规矩并不严厉,因此即便正是半晌午,一排排的书舍里都正传出教授博士们讲习声,和弟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广场这边,却依然有很多闲散人员正在到处走动,乃至站住谈笑。

陆洵等人一行五六人,动作又快,不似散步,因此刚一过来,立刻就引起了众人的注意——陆洵因为其姿容之美,固然算是小名人,近两日越发名声大噪,郭芳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认识他们俩的人,不在少数。

于是,一旦看到他们二人,很多人都立时的便停下了闲谈,交头接耳起来。

不少人都毫无顾忌地盯着陆洵看。

甚而,忽然有人开口问:“陆生,据说你那首《小池》,乃是‘假名之作’,此言真耶?假耶?汝可愿自辩?”

陆洵扭头看了一眼。

不认识。

那就犯不上搭理。

他走到第四面墙的面前,打量了一下墙上仍在留白的空位,这才回首看向严骏,“骏兄,请借汝笔墨一用如何?”

严骏有点懵。

陆洵的意思已经是如此直白,他哪里还会不明白?

但来的路上,他并不认为陆洵要直接在这里的“宝墙”上题写诗句——这实在是太过惊人了!

尤其在他这样向来行事端方的人看来,没有得到书院的邀请,而贸然在宝墙上题写诗文,哪怕你写得再好,也是极大的失礼与冒犯。

“洵兄,不可啊!”

他一把拉住了陆洵,“这……这如何使得?要出大乱子的!”

陆洵被他拉住,无奈道:“你就说借不借吧?”说话间见严骏还要再劝,径直扭头看向郭芳,“仲德兄?要不……”

他们的对话被不少人都听见了,并且很快就有聪明人反应过来了,当即忍不住惊呼:“此子竟要在宝墙上题诗!”

此时的严骏脸上几乎写满了不同意,裴易也有点怂,甚至郭芳也有些嗫喏,不太敢接陆洵的话,反倒是一向也是一副小君子模样的陆二漳,这时候就看出少年心性尚在了,竟是忽然道:“我去为大兄取笔墨来!”一溜烟儿跑了。

不片刻,他便真的取了笔墨砚台来。

却在此时,已经有不少弟子都靠拢过来了。

倒是无人制止,只是一个个都吃惊地看着人群正中的陆洵。

这也太过张狂了吧?

竟要直接在书院的宝墙上题诗来自辩么?

忽然有人大喊一声:“快来看呀,《小池》之陆洵,要在宝墙上留墨了!”

裴易眨了眨眼睛,在严骏和郭芳还都有些愣的时候,竟是狠了狠心,主动迈上前一步,一把接过砚台来,捧着,笑道:“二漳,交给我,你来为汝大兄研墨!”

陆漳闻言当即交出砚台,就着裴易手上,兴奋地研起墨来。

人群呼呼啦啦地从各排书舍里跑出来,不一时,便聚了好大一群人,把陆洵等人给团团地围在了中间。

这时,陆漳兴奋地脸通红,飞快地研开了墨,把特意选的大笔递给了自己大兄。

陆洵接过笔来,舔饱了墨,走到墙前,毫不犹豫地大笔落下两个字——

小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