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晋庭汉裔 > 第四十一章 祖逖火烧大司马府

晋庭汉裔 第四十一章 祖逖火烧大司马府

作者:陈瑞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3:1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熬了一日一夜后,腊月甲子的晌午,司马冏终于得到了重新收复皇宫的消息。但他疲惫的神经,此刻却并未有多少好转。

葛旟禀告最新战况道:“大司马,皇宫虽然收复,但贼子已携陛下与皇后出宫,转移到了东宫,仓促间恐怕难以拿下。”

经过一日夜的血战,进攻的齐军堪称伤亡惨重。经过粗略地核查,为了争夺皇宫,大司马府大约已战死四百余人,重伤七百余人,也就是说,有上千人丧失了战斗力。相比之下,禁军在宫中丢下的尸体与伤病员,仅仅只有不到四百人,双方的战损,已然接近三比一。

而在现在,司马乂又先大司马府一步,与禁军入驻东宫,统合了太子卫率,补充了生力军。可以说,这给司马冏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一来双方的兵力差距被进一步缩小,二来东宫可不比皇宫,大司马府并未掌握通道,无法直接攻入。

如此一来,洛阳的局势似乎开始向僵局发展。现在齐王军包围了东宫,却不能顶着巨大的伤亡强攻。而东宫的禁军与卫率想要冲出宫外,似乎又会被齐王军的箭雨压得抬不起头,两边都没有什么能扭转局势的好办法。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司马冏此前传命外军,令他们入城参与剿贼。结果,政变已然持续了一日一夜,传令的使者却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不得不让他感到紧张。

故而在听到葛旟的汇报后,司马冏并没有在意东宫,反而是先问外军道:“宣武场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何勖还没有回话吗?”

葛旟道:“已经再派人马去催问了,目前还是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最大的消息,虽然没有明言,但两人都明白,在这样的态势下,外军迟迟不愿进城,无疑是表明了一种态度:他们想坐观成败。

司马冏揉着越来越沉重的眼眶,双眼愣愣地盯着自己的桌案,思考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问道:“那河南苟晞那边呢?他手下的那两万人,都是我从许昌调过来的,应该信得过吧!”

葛旟道:“苟道将那边是回了消息,说西军与他相隔不到五十里,他要撤回来,恐怕需要做一些布置,大概需要两到三日。”

这算是个好消息,司马冏松了口气,扶着额头往后仰倒,并吩咐道:“好,苟晞他若能撤回来,助我平定叛逆,我封他做郡公!”

此时葛旟问道:“大司马,我们现在怎么办?是否要加紧进攻东宫?”

司马冏在空中按了按右手,对葛旟笑着吩咐道:“慢慢来,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要有耐心。”

“我们确实拿不下东宫,但长沙王他们也出不来。快两万人聚在东宫内,那里有多少粮食,够他们挥霍?”

按照以往的惯例,东宫内的粮食是一旬一采购,供宫内七千余人食用。如今两万人围在东宫内,按最乐观估计,粮食顶多够用四五日。若齐王军能坚持将其围在东宫内,不令其突围,等过个几日,耗到其粮秣用尽,饥饿无力的时候,刚好能等到苟晞撤回来,到那时再冲杀进去,获胜岂非必然?

于是司马冏再度起身,下令道:“也不用再多事了,葛旟,你去通知路秀,卫毅,韩泰,把府中兵力都带过去,给我将东宫团团围住,叫长沙王插翅难飞!”

“同时向东宫箭书,告诉陛下,长沙王和成都王沆瀣一气,意图谋反,绝非纯臣!那些被裹挟的王公大臣,只要现在还能够反正立功,我对他们既往不咎!”

“对于那些不愿意参战的卫率士卒,愿意放下武器的,我们也给一条活路,只要逃出东宫,就可以放他们回乡。反之,若还在宫内负嵎顽抗的,战后定斩不饶!”

葛旟得令后,却稍有犹豫,问道:“大司马,可如此一来,府内应该留下多少人?”

若把大部分军队都调去包围东宫,大司马府就接近放空了。而身为全军的首脑,司马冏自身的安全,也是不得不考量的一部分。

司马冏却不以为然地摆摆手,笑道:“我本想与诸位一同杀敌,但奈何现在实在太乏了,要先歇息片刻。这样吧,你且留五百人在我身边护卫,等我歇息过后,便与诸君汇合!”

葛旟这才惊觉,司马冏的眼中已经遍布血丝。虽然齐王还处于一个年轻力壮的年纪,但他的肩膀还是太瘦弱了,尚不能承受整个帝国的重压。即使只是发布命令,在府中等待结果,对他来说也是巨大的煎熬。在这种情况下,他能撑到现在才歇息一二,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想到这里,葛旟即刻拜礼道:“谨遵命,那在下先去传令了。”

一时间,整个大司马府的军卒都被调动起来,此前董艾带走了万余人包围东宫,葛旟便下达命令,除去何龛率五百卫士守护大司马府以外,府中的其余将士尽数调走。

与此同时,他们在东宫四面的街道上设置路卡,将周遭的房屋尽数征用,屋内的百姓,一律驱逐在外。此时大雪未消,寒风阵阵,冰天雪地中,百姓们冻得瑟瑟发抖,却又不敢反抗,一时间竟沦落为难民。

但如此一来,齐王军确将东宫围得水泄不通。宫中但凡有试图冒头窥探的,齐军士卒顿时射以飞矢。不过半日左右,东宫墙头就密密麻麻插满了箭矢,好似是长满了灰色的松针。

等到了下午,葛旟等人又在箭矢上粘上了松明与干草,点燃了射进去。东宫宫墙边有不少枯树,火矢飞进去后,风助火势,烈焰顿时腾空而飞起,火苗窜入宫内房舍,连绵而去,一发而不可收拾。

烧到傍晚时,浓烟滚滚如同浪潮,不止是宫中士卒,就连应召而来的王公官卿都纷纷救火,所有人都被硝烟熏得头昏脑涨,面目发黑,就连在宫外观看的齐军士卒都叹息不已。

好在傍晚时分,消停了半天的雪花又重新飘扬下来,东宫中也穿有一条水道,与城外谷水相连,可以应急救火。忙了大半日后,众人还是把火势灭了下去。

虽然这次大火并没有给东宫守军带来多大的损伤,但对于两方士气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齐王军普遍认为,己方已经形成了四面包围之势,可以瓮中捉鳖,而在东宫的禁军卫率们,则开始陷入恐慌中,怀疑若再来这么一次,大军可能被浓烟与大火熏死烧死。

也正是在这个时刻,祖逖认为,到了自己该出手的时候了。

根据此前商议的策略,祖逖和嵇绍、皇甫商三人,一开始就向司马冏请命,要求前去接管西北角的金墉城。他们声称,一旦军队在前方作战失利,还可以退回到金墉城固守,等待外军来援,到时里应外合,仍有反击的机会。司马冏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便同意了此请。

不过由于他们并不直接参战,司马冏也并没有调拨多少人手,真交给祖逖的,仅有百来号人,刚好能够守御城门而已。这倒并不让祖逖失望,毕竟按照事先计划,祖逖应该在金墉城等待两日,直至刘羡安排的上谷营前来助力,替换掉金墉城内的防御后,再趁机向司马冏袭击。

可接下来的事情发展却出乎预料。武库失守的影响还是太大了,使得东宫的守御陷入了明显的不利中。而且他们也得到了消息,苟晞正率众东返,极可能明日就抵达洛阳。

祖逖便与皇甫商商议说:“眼下齐军包围了东宫,但齐王却还留在府内,实是千载难逢的良机,若我们现在还不动手,等苟晞回来,就再难有立功的机会了。”

皇甫商却有些犹豫,他问道:“可我们手上才百余人,想要面见齐王,身上也不能带兵器,这能做些什么?”

祖逖笑道:“这有什么难的?现在谁都注意不到我们这边,我们直接在大司马府放火,高呼我军大败,难道他们还能有提防吗?”

“到时候,我们带甲士佯作前去救援齐王,实则将他挟持住,送到天子眼前,这大功不就唾手可得了吗?”

皇甫商还是有些犹豫,只不过这一次,理由却不同了:“这是不是太过份了,以后旁人将如何议论我们?”

祖逖冷笑道:“做人莫非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做给自己看的。我们这次本来就是背主,还怕多这点骂名?”

一旁的嵇绍倒是淡然自若,他一把拉住皇甫商,和声劝说道:“这没有什么要紧的,国家走到这一步,哪还有什么忠臣奸臣,无非是乞活保命罢了。”

嵇绍德高望重,他一开口,立刻便稳住了皇甫商,使得祖逖的计议得以通过。

时间紧急,祖逖也真是毫不顾忌。他在金墉城外一声招呼,周围的街巷中顿时蹦出来百来名游侠义徒。这些人多是洛阳孤儿出身,跟随他在西市打家劫舍,已经有十多年了,忠诚度毋庸置疑。在战场上,他们可能发挥不出多大作用,但论飞檐走壁,杀人放火,却是再擅长不过了。

祖逖对为首的王长吩咐道:“你们现在就在大司马府四角纵火,不要有所顾忌,等火势大了,你们立刻就躲回来,不要让人看见。”

说到这里,他锤了一下王长的胸口,笑道:“事成之后,弟兄们每人换一件紫丝的袍子,何如?”

义徒皆大笑,随即领命而走,四散消失在街巷的阴影之中。而祖逖则返回金墉城,召集城中部属,停在城门前闭目养神。

见他如此气定神闲的姿态,皇甫商实在有些佩服,他暗想:当年平定齐万年之乱,自己也算是久经战场了,大败和大胜都经历过,可这种危急时刻,还是难免忐忑。但眼前这位男子,也没听说过有什么功勋,竟然能不动如山,真是不可思议!

祖逖当然不会因此忐忑,或者对于他来说,无所事事的平庸生活才会让他压抑与忐忑。反之,祖逖要做的事越大,反而越会令他兴奋与镇定,因为祖逖已经渴望这一天太久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幸福大概就是能过上一种安逸的生活,可对于祖逖来说,却并非如此。他拥有超乎常人的情绪与感知,日复一日的平淡是对他天赋的摧残,他渴望新鲜,渴望冒险,甚至渴望疼痛,他简直生来就属于乱世,只有不断地动乱,才能让他感知到自己仍然活着,感知到自己仍然存在。

因此,即使作为司马冏的掾属,且司马冏对待祖逖着实不错,但祖逖却对这位王爷毫无情感。因为在祖逖看来,这位王爷实在是太软弱了,在这个已然到来的乱世中,一个软弱的人,握有的权柄越大,反而越是一种折磨和负担。与其让这位亲王战战兢兢地活着,不如送他痛快地去死,说不定反而是一种仁慈。

祖逖甚至无意去思考这种仁慈,他胸膛中正剧烈跳动的心脏,只与接下来的天下大势有关。他一想到自己即将扭转整个战局,浑身的血液似乎都开始燃烧。

估算着时间差不多后,祖逖睁开眼,其目光炽热,让身边人有一种被烫了一下的错觉。他开口简短地说了一个字:“走!”其余人就好像受到了不得了的魅惑一般,下意识跟着他走了起来。

与此同时,原本黯淡的天空,再一次变得异常明亮。大司马府的四角冒出了火蛇,烈焰一次次地扑向了窗户,滚滚浓烟从窗缝与屋顶冒了起来。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即使隔着老远,似乎也能为祖逖一行人听见。

但很可惜的是,祖逖的雄心壮志并不能得到实现。这并非是他的计划不够周详,而是火势蔓延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他们走不过一刻钟,就见大司马府门前全然化为一片火海,根本不能进入。而且火势无人抑制,开始朝两侧的街道延伸燃烧。火焰像是得到了火神的加持,在无知人类一而再,再而三的纵火挑衅下,他终于失去了耐心,于是洛阳火灾一发不可收拾。这一夜,光焰万丈,将整个洛水邙山都照得亮如白昼,其炙烤之热,又似乎堕入阿鼻地狱。

此夜过后,洛阳城内以草木为基础的阁楼府邸,几乎被焚毁四分之一。洛阳城西北一角,近乎烧为白地。只有用土石结构营造的皇宫与金墉城等少数建筑,得以幸免于难。

而司马冏在部下们的护送下,仓皇逃出大司马府,转移到皇宫之内。如此可怖的火灾下,齐军自然也不可能继续包围,他们军心大乱,一面回军确保司马冏的安全,一面紧急到城西救火,于是东宫之围不战自解。

但代价也是极为骇人的,这场大火之后,数百名洛阳百姓烧死屋内,沦为焦尸,数千名百姓流离失所。自董卓火烧洛阳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惨烈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