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二百一十七章:李世民:让高明给朕来一杯毒酒!

“嘭!!!”

翠微宫,翠微殿中,李世民一脚踹翻了身前的桌案,满是褶皱的面庞上密布怒容,沙哑的声音响起:“这个孽子,他想要干什么?朕还没死呢?”

“他怎么不下诏让朕搬去昭陵?”

“太上皇!”

一众内侍啪的一下跪倒在地,根本不敢抬头,浑身瑟瑟发抖。

毕竟是马上得天下的大唐皇帝、天可汗、万王之王,就算退位了,那股威势也很难不让人畏惧。

“踏踏.”

愤怒的李世民在殿内踱步,一边骂道:“反了,反了。”

“子驱父,千古未有之事。”

“高明还真是一个好皇帝,我大唐的好皇帝。”

当初,他逼迫李渊退位,看在天下人的面子上,为了孝悌之义,李渊一直居住在太极宫,直到贞观三年才搬出前往大安宫。

贞观八年,李世民甚至下诏修建大明宫,作为太上皇李渊的‘清暑之所’,向天下人表示他的孝顺。

反观李承乾,真特么是一个大孝子,尚未改元,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把他赶到了大明宫,现在连大明宫都不给他住了,让他直接住在翠微宫。

翠微宫是什么地方?当初选在秦岭山脉北麓、青华山东南方的翠微山下,其目的是为了避暑,这里距离长安大约40里,周围渺无人烟,他在这做什么?当一个山大王吗?

“太上皇误会了。”

殿中唯一一个站着的身影,面白无须,头戴冠乌纱描金曲脚帽,身着大红色盘领蟒衣,正是司礼监仅次于掌印太监称心的秉笔太监,负责前来传旨。

“误会。”

“你告诉朕,什么是误会?”

“龙首原上的大明宫不能住,那大安宫呢?”

龙目一眯,李世民强忍住心中的怒火,质问道。

长安城中的宫殿有太极宫、大明宫、大安宫,大明宫还没有修建时,大安宫被称之为西宫,本是李渊建给当初的秦王李世民居住,初名宏义宫,后李渊徙居于此,改名大安宫。

“这”

司礼监秉笔太监欲言又止。

“哼!!!”

面色不愉,李世民冷嘲热讽道:“一朝天子一朝臣。”

“朕知道贞观年即将过去,他急着改朝易制,现在就把朕赶出来,是不是太着急了?”

“你回去告诉他,要是看不惯朕的存在,大可赐一杯毒酒,朕哪都不去,就住在大明宫。”

“太上皇。”

这话一出,满殿皆惊骇,司礼监秉笔太监更是吓得脸色煞白。

开什么玩笑,赐李世民毒酒,那李承乾的名声还要不要了?天下百姓又该如何看待这位新皇帝。

“你先下去,回复大兄,我会在这里照料阿耶,让他不必担心。”

殿外传来一阵银铃般的声音,一身银色云锦宫裙的晋阳公主李明达轻步走来,绝美的脸蛋上有着别样的清冷,宛如月亮般皎洁高贵。

“是,公主。”

司礼监秉笔太监如释重负,赶忙退出了翠微殿。

“兕子,你大兄他实在是太过分了。”

一见‘小棉袄’,李世民满肚子的怨气、委屈根本憋不住,气得嘴唇都发白。

“阿耶。”

李明达赶忙上前搀扶着他坐下,轻声细语的安慰道:“大兄没这个意思。”

“我刚刚看了,五千龙首卫已经全部调来了翠微宫,该如何安排,由阿耶自决。”

“内务府那边将大明宫原来的宫女、内侍都已经遣来,还有那些阿耶宠妃。”

“大安宫凋敝,哪里似翠微宫笼山为苑,气势浩大,这次符合阿耶的身份,天子当居皇苑。”

“哼。”

李世民心中气消了些,却还是有些忿忿不平:“高明把朕赶到这荒山野岭来,算什么。”

“朕好歹是太上皇,在这里,难不成要跟野兽为伍。”

实话说,翠微宫确实不算小,东西一里,南北75丈,一应宫殿俱全,比东宫大太多了。

何况,一整座翠微山都在翠微宫的范围内,左右便是秦岭,风景优美,空气清新。

大宗正院订立藩王就封制以来,明文定下,即封王之母为王太后,嗣王之母为王太妃,一如息王太后郑观音和息王太妃杨妃,诸多李世民的嫔妃跟随前往藩国,他的身边只剩下一些新纳的宫嫔,人数不多,翠微宫足够住了。

“阿耶。”

李明达甜甜一笑,说道:“这你可就误会大兄了。”

“我刚刚问了前来的内侍,大兄和嫂嫂、厥儿搬入了大明宫居住。”

“眼下,兴庆宫、大安宫都在被拆除。”

‘???’

李世民顾不得生气,急忙开口道:“高明在拆太极宫、大安宫,他又要做什么?”

“阿耶。”

李明达劝说道:“大唐如今东西纵横三万六千里,二十四个行省,一亿四千万唐人。”

“从南到北还在开拓,诸多宗室前往夏洲、殷洲、商洲就封,身毒那边尘埃落定。”

“帝都可是大唐的门面,未来,驻守边疆的官员、武将,还有诸多藩国前来进贡、朝觐,太极宫本就是在前隋宫城基础上兴建,多处破败,不及大明宫居高临下,俯瞰长安。”

“大兄这一次打算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巨城,以渭河、骊山、秦岭为屏障,不设外城郭。”

“新的长安北边为皇城,东、西、南三面是坊市,先行建一百二十坊,迁徙长安百姓,而后增建一百二十坊,预计可容纳三百万人,未来人口增多之后,还可不断外扩,直至容纳千万人。”

蹭!!!

原本还坐着的李世民一下子站起身来,话语中透着颤音:“三百万人的巨城,他这是要效仿始皇帝啊,如此劳民伤财,大唐百姓如何甘心?”

“阿耶,我带你去看一些东西,你就明白了。”

说着,李明达朝李世民招了招手,朝殿外走去。

“呃呃..”

怀揣着好奇心,李世民跟着一并出了翠微殿。

“咚!咚!咚!”

伴随着一阵地动山摇,出现在他面前的是数十道三丈身影,体型健硕不似常人,面如红玉,须似皂绒,皮肤上泛着幽黑光泽,行走在山岭间,开山裂石,铺道修桥。

翠微山并非是一座独立的山峰,而是沣峪的一角,沣河从秦岭北麓流出,冲刷出了一片山谷,起伏的山峰和一小块一小块平原交织,越往深处,山势奇古高峻。

翠微宫建在翠微山上,本是一块平地,四周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清幽,这些黄阶建造傀儡的到来将原本的平地再度延伸,至少扩大了一倍,还在不断扩大。

“兕子。”

“他们.”

李世民第一次见到黄阶建造傀儡,简直如同传闻中的黄巾力士一般,着实让他大吃一惊。

“阿耶。”

“像这样的傀儡,大兄手中足有一千个,修建一百二十坊只需要十天。”

“内务府承担了百姓迁徙的费用,每人发放十贯钱。”

“现在,你可还担心会激起民怨?”

李明达连忙补充道。

“呼!!!”

长吐出一口浊气,李世民不得不承认自己这个嫡长子确实给了他太多的震撼。

别的不说,光是长安城一百二十万百姓的迁徙费用,须得支付一千两百万贯,这要是搁之前,大唐还不得破产,哪里像李明达说的这么轻松。

“咯咯!”

“来追我呀!”

父女两人交谈之际,一阵欢快的稚声从远处传来,粉雕玉琢的新城公主李攸宁开心的奔跑着,身后是两个胖嘟嘟的孩童,通体透着一股灵韵,让人无法忽视。

“阿耶,阿姊。”

李攸宁看见李世民、李明达,连忙跑了过去,连带着参童、芝女都跟了过去。

“诶!!!”

李世民双手一抄,将小女儿抱在了怀中亲昵。

“姑姑。”

参童、芝女唤了李明达一声。

“你们光顾着玩,事还没做呢,小心我和大兄告状哦。”

李明达用葱葱玉指点了点参童、芝女的眉心,一副宠溺的笑容。

“嘿嘿。”

参童、芝女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对视了一眼,小两只的身形直接平地升空,一个挥洒着花、草种子,另一个指尖萦绕着翠绿色光芒,以灵力催动法术。

不一会儿,所有的花、草种子全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芽生长,漫山遍野,一片花海,宛如人间仙境。

“啊这?”

李世民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

“阿耶。”

李明达再度解释道:“参童、芝女是大兄点化的草木精灵,平日里,我们吃的那些灵米、灵果都是它们送来的,它们就住在秦岭,别看他们小,可实力一点都不弱。”

“若是在这深山之中,纵使十万大军,只需要他们动一动手指,便会全数覆灭。”

“大兄担心父皇在翠微宫生活不便,故而遣他们前来。”

“有些事情,现在还不能跟父皇说清楚,不过来日,父皇自会明白。”

“大兄并非是对父皇不敬,而是有些事,不得不为,为大唐万年计。”

“朕知道了。”

亲眼目睹这一幕,李世民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他需要静静。

同一时间,帝都长安城的拆迁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先从太极宫、大安宫,再是长安原来的一百二十坊两市,一个不落,全部拆除。

“轰隆!”

整个长安城不断响起隆隆声音,吸引了无数百姓的关注。

只可惜,亲军都尉府已经调动了九千翊卫,并神武军、羽林军、豹韬军,合计三十万人,分别在东、西、南三侧守卫,任何人的不允许窥视其中变化。

一条贯穿内外城的朱雀大街宛如中轴线一般,分开了东、西,宽百丈(333米),皇城左右两侧的宗室、勋贵府邸、官署衙门已经初具雏形。

十座亲王府、三十一座郡王府占了最靠近朱雀大街的一边,被誉为王府街,还有上百座公主府、国公府毗邻而建,是为勋贵街,其余开国郡公、县公、县侯、县子、县男都坐落在朱雀大街西边。

东边不单单是中军大都督府、三省六部等官署衙门所在,同时,还是国子监、武库所在,朝中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得到分配的官邸,待致仕后再行归还,这一片也被誉为官员坊。

“哗啦!”

毗邻皇城东边城墙,一条宽广的河道直通内苑,河畔栽种有绿柳拂荫,河中有碧荷挺立,河水清澈见底,时而有金鲤跃起,水波荡漾。

这条河被命名为:御河,只允许皇帝御舟通行,寻常人若靠近御河,必得遭受灵鲤一族的攻击。

河水北连内苑,中经曲江池,而后再汇入灞水、渭水,真可谓唯有源头活水来。

“哇!!!”

上林别苑中,惊呼声此起彼伏,白昼下,蔚蓝色的汪洋大海凭空乍现,一道身影孑然而立,羽化而登仙,婀娜身姿让人无法直视。

“皇后娘娘天资聪颖,要不了多久便能突破筑基期。”

哪怕是荷花化形的草木精灵清荷都不得不称赞苏子衿实在是修行天才。

短短数月,苏子衿化去了先天武者的明玉真气,转修《沧海真经》,堪破炼体期、炼气期,臻至炼气巅峰,方才的汪洋大海便是她将沧海真气修炼到极致的异象。

“恭喜娘娘!”

武媚、徐惠有些羡慕的祝贺道。

“还差一些。”

苏子衿臻首微侧,有些不太满意。

她曾得到了李承乾赐下的一份坎元灵水,这才在水行一道上突飞猛进,修真一途,法、地、财、侣缺一不可,偏偏这些,她都有,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全,如若不能进境这么快,岂不是浪费了李承乾的苦心。

“娘娘可是在顾虑修何等道基?”

迈入筑基期的清荷一眼就看出了她的顾虑。

“是。”

苏子衿也没隐瞒,直接说道:“《沧海真经》之中记载有顶级道基:沧海明月、碧海青天,有次级道基:秋水长天、百川归海等。”

“本宫如今的修为已经是炼气巅峰,沧海真气更是积蓄到了极致,一旦凝结道基,随时可以蜕变为水行灵力,只是道基关系到未来的证道之路,本宫难以抉择。”

“嗯。”

闻言,众女脸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筑基期是修真者真正踏上寻仙问道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基之重要性,谁又会不明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