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唐:从太子李承乾到诸天圣皇! > 第二百一十二章:地精工坊,从大唐皇室走出的狠人兄弟!

贞观十七年,九月十五日,殷国,武丁城(旧金山)摘星港。

倚靠着(望唐山)海岸山脉,面向大唐的方向耸立着一座特别的建筑,绵延数里地,给人一种压抑之感,一颗颗红杉巨木被输送进入其中,‘吱嘎!吱嘎!’的声音随之响起。

不多时,一艘艘尖底大船出现在港口畔,应用了榫卯结构、多桅帆船、水密隔舱、航海罗盘和船舵,头尖体长、上宽下窄,状若两翼,流线型身姿,每一艘的长度都超过了一百米。

“快!下水!”

殷国冬官乐彦玮看得热血沸腾,连忙指挥水手、工匠把地精工坊制造的海船送下水。

这批海船的图纸更多的是参考了岭南一带的乌艚船,而非五牙大舰,主要是为了在深海行进,并没有过多的朝攻击、防御去考虑,最主要考虑的是载重、坚固。

“嘿呦嘿!嘿呦黑!”

随着第一艘海船下水,水手们有条不紊的操纵着船舵,高高升起的帆布迎风荡漾,绳索上闪烁着星光,那是星光藤蔓所制,坚韧不输钢铁,轻盈如斯,且耐腐蚀,这些船的绳索都是用的星光藤蔓。

短短数日间,星光藤蔓已经生长超过了五千里,若不加以利用,恐怕不出一个月,帝山(落基山脉)都得长满这些藤蔓,从而影响到帝山的生态环境。

殷王李象下令适时采集星光藤蔓,殷国同小妖精一族达成了协议,只清剪海拔3500米以下的藤蔓,以至于一整座帝王的山巅不再是白雪皑皑,而是星光璀璨。

“哗啦!”

不多时,一艘艘海船穿梭于碧波万顷之间,船体坚如磐石,速度奇快。

“哈哈哈!”

“成了!成了!”

看到这一幕,乐彦玮连同殷国官员都笑开了花。

殷国的海岸线足有六千里之长,藩王就封以后,殷洲、商洲的国家多位于海边,拥有海船对殷国的发展有着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这意味着他们摆脱了只能通过传送阵、巨鲸灵舟跟外界交流的窘迫境地。

哪怕是来往大唐,只需要半年时间,这可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重大突破,未来,他们还可以将海船进一步优化,把这些初级产品淘汰卖给诸多藩国,一举两得。

当然,这从侧面印证了地精工坊的强大能力,能够通过图纸、材料生产制造出海船,就意味着它可以生产出其它东西,例如:合格的钢铁送入其中,变成兵刃、铠甲。

“轰隆隆!”

距离武丁城不远处,地动山摇的动静引起了无数殷国人的注意,只不过把守在外围的殷王禁卫军阻隔了他们的视线,让他们根本看不清里面发生了什么。

一只身形上百丈的蠕虫大口大口的吃着山石、泥土,硬生生在望唐山中开辟出了一条宽百丈的道路,在他的身后,殷国左师两万五千人士卒通过火油点燃了那些地面上的泥土。

“嘭!嘭!嘭!”

二十个身形逾百丈的树人挥舞着他们的手臂,重重的砸在地面上,把那些焚烧过后的泥土夯实,另有二十个树人将碾碎成粉末状的未曾焚烧过的泥土再度铺了过去,继续被夯实。

应用水泥筑路的成本太高了,殷王李象选择了华夏先人的智慧,即夯土、熟土技术,将生土碾碎后焚烧,形成类似混凝土的坚实材料,一层原生土,一层熟土,最后一层是经过加固的熟土层,反复捶打,筑造了坚固耐用的道路。

秦朝时期,古代先人们用这种技术修炼了长达1600里,宽60米的直道,一直到后世都还有遗迹残留。

“王上。”

“这泥虫也太能吃了吧。”

殷王亲卫张柬之看得既开心又担忧,开心的是有了泥虫,一天开辟上百里的道路不再是问题,可担忧的是泥虫吃土都吃得这么厉害,总有一天会把山都吃干抹净。

“王上。”

“这泥虫除了吃土,应该也能吃别的东西吧?”

狄仁杰眨巴着小眼睛,一张胖脸始终没离开过泥虫身上。

徐齐聃早就看得目瞪口呆,脑袋空空,完全没有思考别的东西。

“你们不必担心。”

迎着几人的目光,李象胸有成竹道:“阿耶传授了我御兽诀,泥虫和我心神相系,这家伙是一种特别的生命,并不贪吃,如果不吃东西的情况下,它会进入地底休眠。”

“呼!!!”

张柬之、狄仁杰这才松了一口气。

“一旦从太甲城(旧金山)至朝歌城、盘庚城(丹佛)的道路修筑完毕。”

“届时,我殷国从西海岸至帝山东麓将畅通无阻,这会大大改变我殷国东西不互通的现状。”

“开拓殷洲大平原(北美大平原)的进程必须要加快。”

“相较于我国,位于东海岸的蒋国,飞廉高原(爱德华高原)的曹国都更具优势。”

“他们跟大平原之间没有任何阻隔,只要骑兵能到的地方就能够修筑城池,从而占领当地。”

“眼下,诸国都属于大开拓时期,不存在所有的固有领土一说,若不从现在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未来人口充实后,想要开拓,那就难了。”

眺望西方,李象眼眸变得幽暗深邃。

只要大唐在一日,大宗正院就是藩王头上悬着的一柄利刃,谁敢肆意攻伐,必将遭到惩戒。

所以,他们唯一可以肆无忌惮开拓领地的阶段就在现在,外封藩王还没有完全建立属于他们的国家之时。

事实上,大唐的锦衣卫已经深入到了东海岸,驱使印第安人建造了传送阵,蒋王李恽的五十万部众已经通过传送阵进入到了东海岸地区。

一如殷国对望唐山、殷山的取名,蒋国将近在咫尺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取名为:蒋山。

并且在蒋山西南部,海拔350米的台地上筑城,以为国都,取名:周胤,承袭《左传》:“凡、蒋、邢、胙、祭、周公之胤也。”之言。

殷洲有一个无法忽视的特点,那就是来自北冰洋的气流一旦南下,整个大平原将会被寒流覆盖,毫无遮挡,这对于印第安人来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以往,生活在中部的印第安人每到冬季来临前就会早早的迁徙。

所以,后世的阿美利卡气候最为温暖的地区是西部和东部,西部有崇山峻岭阻隔,东部就更不用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牢牢地把冷空气挡在了北方。

大西洋沿岸平原根本无法受到冷空气影响,一度成为了北美最繁华,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

大西洋沿岸平原北窄南宽,宽度从十余里到1400里,地势低平,土壤肥沃且平坦,面积至少260万平方公里,开垦出来可以养活万万人。

如若殷国可以完全占据殷洲西部,面积一定会超过这片地区,但很可惜,殷国仅仅分到了后世阿美利卡西部的三分之二,大约250万平方公里,而殷国真正控制的只有150万平方公里地域,包括整个加利福尼亚半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殷国占有先发优势,蒋国未必不能后来居上,李承乾划分给蒋国的疆域可是整个殷洲最为富饶的土地,没有之一。

殷洲的地形不算复杂,北部是靠近北冰洋的冻土层,几乎无法开发,唯有靠近五大湖地区的地区稍微温暖,地势平坦,适合农业和畜牧业。

就目前来说,大唐分封诸国大多数是在后世的加拿大以南,包括阿美利卡、墨西哥等国疆域。

忽略北部地区,那么,中部(阿美利卡)主要的平原有北美大平原、中央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位于西部的西雅图盆地和加州中央谷地等小型平原。

南部(墨西哥),大部分地区是高原、山地,只有沿海地区拥有狭长的平原,包括加利福尼亚湾沿岸平原、尤卡坦半岛。

北美大平原面积290万平方公里,主要是侵蚀型的高原,土地贫瘠,更适合畜牧,只有沿河一带适宜耕种。

相比于北美大平原只有一部分可以用以农耕,位于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上游的中央平原根本做不到农耕,贫瘠的土地,寒潮频发形成的冷湿气候,只适合多汁牧草生长。

真正适合发展农耕的只有密西西比平原南部(北美大平原南部,密西西比河极其支流沿岸)、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大西洋沿岸平原,还有西雅图盆地和加州中央谷地。

墨西哥湾沿岸平原主要划分给了曹国,加州中央谷地是殷国目前发展的核心地区,西雅图盆地则划分给了荆国,剩下的加利福尼亚湾沿岸平原由彭国和霍国均分,尤卡坦半岛给了卫国。

这样的封国位置不仅仅是大唐皇帝李承乾的平衡之道,更是对长子李象的考验。

殷国在北部、南部完全没有任何扩张的机会,西部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唯有东部的北美大平原,这里暂时没有主人,就像是身毒中部地区一样,诸国开拓,谁拿下就是谁的。

而北美大平原主要的竞争者有荆国、曹国和蒋国,两个郡王国、一个亲王国。

李渊诸子之中,除了李世民之外,荆郡王李元景年岁最长,25岁,武德三年封赵王,武德八年任安州都督,贞观初年,任雍州牧、右骁卫大将军,后徙封荆王、荆州都督转任鄜州刺史,手下班底雄厚不亚于亲王。

而且,李元景之妻裴氏乃是裴寂的女儿,河东三门阀之一的闻喜裴氏同样倾注了不少心血在他身上,其一女嫁予梁国公房玄龄之子房遗则,朝中官员多与其有结交者。

荆国的传送阵比之蒋国更早建立,锦衣卫早就在西雅图建了百户所,荆国都城筑于丘陵地形上,毗陵荆湖(华盛顿湖)、荆棘海湾(普吉特海湾),命名为吴都(西雅图)。

荆国境内的荆棘高原(哥伦比亚高原)面积约52万平方公里,有荆河(哥伦比亚河)、蛟水(蛇河)潺潺流过,地表起伏不平,有平原、盆地、丘陵、小高原和山地,河流多深切峡谷。

尽管当地气候干燥,却远胜于殷国的大盆地,有大量印第安人栖息,不下百万之数,荆郡王李元景手下的三十万部众传送至荆国境内,几乎是全员发动,捕捉印第安人做为奴隶,形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短短一个月时间,荆国全境建立了上百个定居点,先遣队已经穿越帝山(落基山脉),前往帝山东麓的大平原,在莫水(密苏里河)上游准备筑城,速度一点都不慢。

曹郡王李元嘉的速度没有那么快,可耐不住人家实力强,心性果断,敢打敢拼。

李渊诸子之中,论才能,只有卫郡王李元昌能和他一较高低,少聪俊,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口诵经史,目数群羊,兼成四十字诗,一时而就,足书五言一绝:六事齐举,号‘神仙童子’。

其母宇文昭仪,本姓破野头,鲜卑贵族,前隋名将宇文述的女儿,三个哥哥分别是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宇文士及,多少六镇出身的鲜卑族人投靠他,哪一家不是武风昭著。

封在商洲的祝郡王李灵夔是李元嘉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兄弟二人合起来有十艘巨鲸灵舟的使用权,全都是狠人,不带多余的物资,携带了足足五万人,除了郡王亲卫,剩下的全都是鲜卑族青壮,勇悍骠锐。

诸王订立的契约是各郡王国可攻占4座城邦,余下8座各凭手段,诸国之中,唯殷国、商国最为强大,前者分到了24座,后者分到了12座,两国距离玛雅都非常遥远,不可能出动太多军队。

李元嘉、李灵夔就是看中了这一点,知道殷国、商国在有限的军队条件下,进攻速度不可能很快,那么,兄弟两带了六千郡王护卫,还有四万四千鲜卑青壮,人手一柄横刀,披皮甲。

纵观诸王,哪一个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实力,五万人全部投入到玛雅半岛,属于他们份额的8座城邦必然会很快被攻破,而后,他们就可以争夺无主的8座城邦。

这样一来,相当于兄弟二人夺取了16座城邦,一分为二,那每人都有8座,人口至少五十万起步,有了这些人,再加上大宗正院规定的三十万人,他们的班底就有了近百万之众,遥遥领先其它郡王。

PS:李元景的母妃是莫嫔,李元嘉的母妃是宇文昭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